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建龙  王月健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3):6807-6810,6827
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是生态安全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前人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以生态脆弱区塔里木河流域中游段为研究对象,提出构建多层次、多尺度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即基于乡镇(农场)体系的农业生态安全、基于县城(场镇)体系的绿洲城市生态安全、基于干旱区流域体系的流域生态安全的3个不同层次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克服了传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缺陷,在研究尺度、层次方面上,从乡镇到整个县域再到整个流域,从小尺度过渡到大尺度,具有生态完整性以及层次性;而从研究类型上,分别研究了农业、城市、流域不同类型的生态安全,其评价指标适宜于所对应的研究区域,从而使研究更具有针对性。基于多层次、多尺度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旨在为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绿洲生态环境建设、干旱区资源开发提供有意义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中国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吴未  谢嗣频 《河北农业科学》2010,14(5):99-102,159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是土地生态安全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诠释了土地生态安全及相关概念,综述了当前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的重点内容及研究进展,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土地生态安全定义的差异对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的内容影响明显;很多有价值的研究对象评价工作目前还未展开;相同区域多尺度的评价研究进行的很少;从针对性和普适性看,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仍值得深入探讨;评价方法很多,并且有新的方法不断引入,但提高研究方法的适用性、合理性和针对性依然值得深入探讨;预测评价与预警评价工作还有待拓展。整体上,土地生态安全评价在研究的对象、尺度及尺度推绎、方法、指标体系以及基础理论体系等方面均有待不断完善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对土地生态安全的概念等理论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从经济社会安全、城镇环境安全、辖区农村环境安全和城乡资源利用4个系统层指标着手,把土地安全评价与生态环境安全评价相结合,细化研究层次,通过对评价指标的科学性与完备性等检验,最终选择了24项元指标,构建了适合小城镇特征的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提出功效—安全度函数模型的评价方法,并以泰安市大汶口镇为例,进行土地生态安全状况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大汶口镇土地生态安全状况处于较安全状态,但也存在较多的不安全因素。  相似文献   

4.
基于生态安全理论和研究方法,运用P-S-R指标体系模型,从生态环境压力、生态环境状态和生态环境响应3个方面建立了南平市高坪竹海生态旅游区的生态安全指标评价体系,并运用该体系对研究区的生态安全状况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南平市高坪竹海生态旅游区的生态安全综合指数为0.7002,属于比较安全的状态。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建立以沼气为核心的西北能源生态模式环境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方法,旨在提供一种客观、科学的评价方法,为西北能源生态模式管理和区域环境保护提供依据。【方法】以区域环境可持续发展理论和评价分析为基础,结合环境效益评价的特点,构建西北能源生态模式环境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结果】西北能源生态模式环境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系统结构、环境保护、环境效果和社会经济效益4类指标,这4类指标又分别包括6,8,5,4个二级指标。在计算了系统结构、环境保护、环境效果和社会经济效益4个方面评分的基础上,得到了西北能源生态模式的环境效益评价总分(EA),可按照EA值划分标准,对西北能源生态模式建设的环境效益进行评价。【结论】建立了以沼气为核心的西北能源生态模式环境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可为西北能源生态模式建设应用和区域环境保护提供具有理论和实用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经济建设已经取得巨大成就,随着人口数量不断增多,土地资源重要性日益突出,其安全水平和质 量状态越来越受到重视,土地质量评价是对土地资源进行数量质量和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的基础,而构建一套完整、科 学、合理的土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做好土地质量评价工作的关键和基础。本文基于土地质量复杂内涵的界定,系统 总结国内外土地质量评价选取指标及其特点,阐述不同指标体系的适用范围,分析了我国土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的现状和进展,并展望了土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发展方向。此研究可为土地复垦和生态修复工程技术标准、基 本农田监测体系构建,以及不同类型土地质量评价提供指标体系导引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生态健康、生态安全及区域生态系统安全评价的概念和内涵,分析了河北省生态系统预警,具体阐述了河北省生态系统安全建设的总体布局及重要区域.针对各区具体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重点.从区域尺度出发,研究了我国省级水平生态系统健康及生态安全评价与建设,以期为区域生态系统安全评价和生态环境建设管理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生态公益林建设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初探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生态公益林建设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如何对其效益进行评价,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便成为当前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研究国内外森林效益计量研究文献,结合世界各国的森林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在充分考虑生态公益林结构和功能特征的基础上,采用频度分析法、理论分析法、专家咨询法等,初步构建了我国生态公益林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相似文献   

9.
该文以贵州省铜仁市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为实证研究,运用系统分析法,把评价的标准分解为土地资源自然生态安全系统、经济生态安全系统和社会生态安全系统,6个状态层,18项具体指标,构建出评价铜仁市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的指标体系,进而运用相关数学方法,计算出铜仁市2010年和2013年的土地资源生态安全值分别为0.685和0.703。结果表明,2010年和2013年铜仁市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状况均处于安全水平,且生态安全状况较2010年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基于可拓学理论,建立了山区公路安全评价物元模型.将该模型应用于山区公路的安全评价研究,以克服模糊数学和专家评分等方法对模糊和非定量化指标评价精度不足的问题.通过关联函数,可以精确的确定待评价的路段关于各个评价等级的关联度,从而能够全面准确的评价路段的安全等级.此外,还建立了山区公路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实际算例说明了该模型及评价指标体系能够有效解决非定量化评价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