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钾素用量对砂质潮土养分含量及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砂质潮土上进行了一次性基施不同用量K2O(不施钾肥、93.75kg/hm2、187.50kg/hm2、281.25kg/hm2、375.00kg/hm2、562.50kg/hm2)试验,研究其对土壤养分含量及冬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钾量在0.00~375.00kg/hm2的范围内,随着施钾量的增加,小麦产量和品质均呈提高的趋势,超过375.00kg/hm2时,小麦产量和籽粒品质呈下降趋势。随着施钾量的增加,土壤中的速效钾含量不断升高,其他养分含量无明显的变化。要保持土壤中速效钾平衡,达到小麦优质高产,以施钾(K2O)281.25~375.00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2.
通过20年长期定位施肥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黑土耕层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可以增加土壤碱解氮的含量,施磷肥可以增加土壤全磷、速效磷的含量,施钾可以增加速效钾的含量。定位施肥20年后,施氮肥的处理碱解氮比试验前增加2.61 ̄6.41mg/kg,不施氮肥的处理碱解氮比试验前降低14.97 ̄20.66mg/kg;施磷肥处理全磷和速效磷含量均有增加,分别比试验前增加0.296 ̄0.316g/kg和48.25 ̄53.16mg/kg;施钾肥的处理速效钾比试验前增加129.03 ̄154.75mg/kg,不施钾肥的处理比试验前降低23.28 ̄68.75mg/kg。  相似文献   

3.
新乡市土壤养分监测网点1982—2021年监测结果显示,速效钾40年间增加了30.56%,平均每年增加1.1 mg/kg, 2021年速效钾含量达188 mg/kg,显现出了秸秆还田和“补钾工程”的成效。2005—2021年共采集土样14 873个,速效钾含量与土壤质地密切相关,按照砂土、砂壤、轻壤、中壤以上质地,速效钾含量逐渐递升,由89 mg/kg递升至150 mg/kg。各县(市)差异很大,黄河故道面积最大的延津县最低147 mg/kg,具有郇封岭古黄河高滩地的获嘉县最高达255 mg/kg;对小麦、玉米进行增施钾肥试验,1 hm2施K2O 79.2、81.0 kg,平均增产分别为504、420 kg,以钾素含量最低的风沙土、潮土增产效果最好,而含钾量较高的褐土增产效果较差。按照相对产量,建立了一套小麦、玉米土壤速效钾丰缺指标及施肥参数。在小麦生产中,确立了极低、低、中、高4级标准,土壤速效钾含量属于极低、低水平的分别占3%、11%;属于中等水平的占18%;而高水平的则占68%。说明新乡市大部分地区已经属于富钾区,生产中应改变全面补钾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四川省凉山州主栽烤烟品种云烟85和云烟87对钾的吸收和积累特性,可为当地合理施用钾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云烟85和云烟87为材料进行土培盆栽试验,分析在不同施钾量下烤烟的生物量、含钾量及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探讨施钾量对烤烟钾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的变化量随施钾量的增加而增加,当施钾量超过180 mg/kg时,在土壤供钾能力增强的同时导致大量的钾肥残留于土壤中,增加了经济投入。烟叶的生物量、含钾量和钾分配率在施钾0~180 mg/kg范围内均随施钾量的增加而增加。当施钾量超过180 mg/kg时,烟叶的含钾量增加缓慢,其生物量和钾分配率均降低。随着施钾量的增加,烤烟的钾肥利用率先增加后降低,施钾180 mg/kg时钾肥利用率最高,特别是云烟85的钾肥利用率,在烟叶的3个成熟期分别是施钾90 mg/kg的2.5、4.9和3.2倍。[结论]本试验条件下,施钾180 mg/kg能保证烟叶的含钾量,其产量、钾分配率和烤烟的钾肥利用率均较高。这是种植烤烟较理想的施钾量。  相似文献   

5.
生物炭对不同氮水平下植烟土壤碳氮转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大田试验,探索不同氮水平下配施生物炭对植烟土壤碳氮转化及养分含量的影响,筛选最佳氮肥施用量。[方法]试验设5个处理:在磷肥和钾肥施用量相同的基础上,除对照处理不施生物炭与氮肥外,其余4个处理皆添加1600 kg/hm2的生物炭,施氮量分别为0 kg/hm2(N0),37.5 kg/hm2(N1),52.5 kg/hm2(N2),67.5 kg/hm2(N3),研究生物炭与氮肥交互对植烟土壤碳氮转化相关酶活性及活性养分含量的变化特征。[结果]结果表明,植烟土壤在生物炭的改良作用下施用不同量的氮肥可以显著提高土壤脲酶与蔗糖酶的活性;对土壤碱解氮含量也有显著提高作用,其中N3处理土壤碱解氮含量最高为261.86 mg/kg;但对土壤速效磷含量影响不显著;施氮量在烤烟移栽后60天时提高了土壤速效钾含量,且速效钾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生物炭配施氮肥提高了土壤微生物量碳与微生物熵,N3和N2处理最大值分别达到355.00 mg/kg和3.01%。[结论]综上所述,在豫中烟区生物炭配施氮肥量67.5 kg/hm2措施下最有利于提高土壤养分。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沼液和钾肥配合施用对苹果园土壤理化特性和微生物数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为沼液在陕西渭北旱塬合理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0年生礼泉短枝富士为试材,研究施用沼液和沼液与钾肥配施对苹果园土壤理化特性、微生物数量、果实品质的影响,筛选单施沼液和沼液配施钾肥的施用剂量。【结果】追施沼液可使土壤容重降低、孔隙度增加、碱解氮和速效钾的含量升高。其中沼液100kg/株处理的土壤容重比对照降低了10.6%,土壤孔隙度增加了7.6%;沼液50kg/株+钾肥1kg/株配施处理的土壤速效钾含量比对照增加了20.5%。沼液配施钾肥均可增加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的数量,其中沼液100kg/株处理的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132.7%、38.3%和58.2%。各施肥处理均能不同程度改善果实品质,沼液配施钾肥可使果实着色率、单果重、硬度、可溶性固形物以及花青苷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50kg/株+钾肥0.5kg/株处理的花青苷比对照提高了48%;着色面积比对照提高了29.9%。【结论】沼液100kg/株和沼液50kg/株+钾肥0.5kg/株在果园应用效果较好,可在生产上推广。  相似文献   

7.
钾肥对蔬菜生长及品质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探明大棚小白菜合适施钾量,通过在主推配方基础上增减钾肥用量处理,研究钾肥用量对大棚小白菜产量构成、养分吸收利用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对于大棚种植的小白菜,在主推配方(K_2O 75 kg/hm~2)的基础上减钾20%、40%或增钾20%3个处理的小白菜产量无显著降低,但是钾肥偏生产力随着钾肥施用量增加而显著降低;减钾20%处理土壤速效钾水平无显著变化,减钾40%显著降低了土壤速效钾含量,而增钾20%土壤速效钾含量显著升高;减钾20%、40%2处理的钾肥投入和吸收失衡,不能满足持续生产需求,其钾素亏缺分别达32.8、53.1 kg/hm~2。因此,根据小白菜生长期需求设立的主推配方施钾量(K_2O 75 kg/hm~2)可以满足当季小白菜生产需求,但考虑钾肥投入和吸收的平衡,在主推配方的基础上增施20%的钾肥(90 kg K_2O/hm~2),可维持土壤速效钾水平,满足小白菜可持续生产需求。  相似文献   

8.
在如皋市进行钾肥施用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施钾量的增加,水稻产量增加,当施钾量达到10~15 kg/666.67 m2,产量最高,随后再增加施钾量,水稻产量不再增加。水稻施用钾肥的土壤速效钾临界值在95.2~154.0 mg/kg,平均为115 mg/kg,钾系数在0.496~0.791kg/666.67 m2,平均为0.687 5 kg/666.67 m2。  相似文献   

9.
高钾土壤冬小麦、夏玉米钾肥适宜用量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高钾土壤上(速效钾含量高于100mg/kg)增施钾肥(K2O)75~225kg/hm2,冬小麦平均增产6 96%,夏玉米平均增产8 38%;1kgK2O平均增产小麦3 00kg,增产玉米4 26kg。不同土壤上同一作物最高产量施钾量以及最佳经济效益施钾量差别较大。在高钾土壤上种植冬小麦、夏玉米,钾肥(K2O)用量在150kg/hm2时,可以保持产量和维持土壤钾素平衡。  相似文献   

10.
通过室内和田间试验,研究了生物有机肥与盐碱土壤养分、根际微生物数量及玉米产量关系。结果表明:生物有机肥改善了土壤,增加了土壤中有机质含量0.22%、降低了土壤pH值,各处理的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田间试验中处理Ⅱ的全氮高于对照30.95mg/kg;处理Ⅲ的速效磷和速效钾分别比对照高52.95 mg/kg和51.33 mg/kg;不同处理土壤真菌、细菌群落结构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对照中由于未施生物有机肥,土壤真菌的数量很少;处理Ⅰ为5.2×105 cfu/g、处理Ⅱ为2.8×105 cfu/g、处理Ⅲ为5.4×105 cfu/g;各施肥处理大区产量处理Ⅰ为852.1kg/667m2、处理Ⅱ847.9 kg/667m2、处理Ⅲ820.8 kg/667m2,分别高于对照5.2%、4.7%和1.4%;说明施入生物有机肥起到了改良盐碱土壤、增加根际微生物数量、提高玉米产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通过小麦田主要土壤钾肥系数和钾肥临界值的研究,测定金坛地区土壤钾肥临界值在145-152 mg/kg,平均为149 mg/kg,钾肥系数(钾指数)为0.14,确定高产小麦钾肥施用量,为小麦高产施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肥料利用效率,采用田间试验方法,在基施等量磷肥(P2O5150 kg/hm2)和钾肥(K2O 360 kg/hm2)条件下,研究施氮量(0、80、160、240 kg/hm2)对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费乌瑞它磷钾利用和土壤磷钾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干物质、全磷及全钾积累总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递增,但施氮量达160 kg/hm2以上时再增施氮肥增加不显著;增加施氮量,磷肥和钾肥的肥料效率略呈上升趋势,但磷肥和钾肥的收获指数、经济效率及生理效率略呈下降趋势。马铃薯收获后,种植地土壤尤其是0~30 cm土层的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显著增加,但各土层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呈递减趋势。施氮量还影响干物质、全磷及全钾在马铃薯各器官的分配。因此,本研究条件下,N、P2O5、K2O施用量可在160、150、360 kg/hm2基础上适当减量。  相似文献   

13.
吉林省不同区域黑土供钾能力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取吉林省4个不同区域的黑土,设置施钾肥和不施钾肥2种处理,通过连续种植黑麦草(耗竭试验)来观察黑土的供钾能力.结果表明:供试土壤中速效钾的动态变化特征各异,其"最低值"的大小和出现的茬数也不相同.速效钾最低值的变幅为33~40mg/kg,4号土壤速效钾含量降低的幅度最大,种植到第4茬时已经降低到原含量的8.96%,出现的茬数也较早.土壤中缓效钾下降幅度低于速效钾,"最低值"的变幅为527.87~824.28mg/kg,出现的茬数最早在第4茬,最晚在第7茬.从植物的吸钾动态特征来看,速效钾对首茬植物的总吸钾量贡献最大,其次是缓效钾,但随着种植茬数的增加,缓效钾和矿物钾的贡献率逐渐升高.试验中在计算黑麦草的吸钾量时,将缓效钾和矿物钾区分开,并分析了速效性钾、缓效钾及矿物钾对植物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土壤速效钾含量和藜麦养分吸收及产量对不同钾肥施用量的响应规律。[方法]通过田间试验分析了不同钾肥施用量(0、40、60、80、100 kg/hm2)对土壤速效钾含量、藜麦养分吸收、利用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不同施钾水平下,土壤速效钾含量随藜麦生育期推进呈降低趋势;且施钾量为100 kg/hm2水平下,土壤速效钾含量较高。随施钾量的增加,钾肥贡献率、钾肥农学利用率(KAE)及钾肥吸收利用率(KRE)呈先增后减趋势,钾素偏生产力呈减小趋势;藜麦植株中氮、磷、钾素的含量随施钾量的增加呈先增后减趋势,且均在T3条件下达到最高;产量构成因素以T3处理最高,其产量较T0、T1、T2、T4分别提高102.58%、61.03%、43.14%、20.67%。[结论]施钾80 kg/hm2可获得较高的藜麦产量及钾肥利用效率,是研究区合理的钾肥施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钾肥对晚稻产量、经济效应的影响,建立湖南省晚稻土壤速效钾的丰缺指标。[方法]2005~2008年在湖南省湘北、湘中-湘东及湘南3个地区的稻田土壤上共布置159个钾肥晚稻田间试验。[结果]晚稻施钾有明显的增产及增收效应,3个地区晚稻施钾平均增产803~871 kg/hm2,平均增产率为13.1%~13.7%;施钾平均增加利润704.01~798.39元/hm2,平均产投比1.94~2.31。施钾增产趋势及经济回报均随土壤速效钾含量的提高而减缓或降低。晚稻种植体系中,湘北区土壤速效钾"低"、"中"、"高"丰缺指标分别为〈45.8、45.8~143.0和〉143.0 mg/kg;湘东-湘中区分别为〈42.9、42.9~125.2和〉125.2 mg/kg;湘南分别为〈38.8、38.8~139.1和〉139.1 mg/kg。[结论]湖南省晚稻种植体系中,严重缺钾土壤较少,土壤钾素主要为中等水平,8%左右的土壤速效钾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6.
通过长期定位监测数据,对1984年后的广东耕地土壤速效钾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84年以来,全省耕地土壤速效钾含量总体水平增加了近1倍,年平均增加1.8mg/kg,全省监测点速效钾含量属于中上水平(大于100mg/kg)的频率由"七五前"的10.1%上升到"十二五"期间的38.4%,提高幅度超过28.3%,而属于低水平(小于100mg/kg)的频率在相同时期内则由89.9%下降到61.5%,全省土壤速效钾整体仍处于较缺乏水平;不同区域的耕地土壤速效钾增加速率明显不同,其中珠三角地区速效钾含量增加76mg/kg,增幅为155%,年平均增加2.6mg/kg,明显高于其他区域。施用钾肥是耕地土壤速效钾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不同耕地利用类型、施肥处理、秸秆是否还田与土壤速效钾含量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选择三个土壤钾素丰缺不一致的稻田,研究施用钾肥对水稻产量和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三个土壤钾素丰缺不同的稻田中,施用钾肥都可以提高水稻产量,各施钾处理比不施钾增产4.08%~25.88%.在速效钾中低含量和高含量水平下,钾肥(K2O)的经济施用量为80 kg/hm2和45 kg/hm2;而速效钾低含量水平下,早稻的经济施钾量是100 kg/hm2,晚稻是60 kg/hm2.不同钾肥施用量对收获后稻田土壤的有机质、氮素、磷素和钾素含量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我国北方麦区监控施钾下小麦产量与养分吸收分配变化与土壤速效钾的关系,为节约钾资源,实现小麦丰产优质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8—2020年在我国北方麦区43个地点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不同土壤速效钾水平下监控施钾对小麦产量、产量构成、籽粒氮磷钾含量及养分吸收分配的影响。【结果】北方麦区农户小麦施钾不足和过量问题同时存在。小麦产量随土壤速效钾含量升高显著增加,在土壤速效钾含量150—180 mg·kg-1时,小麦产量达到最高,为6 340 kg·hm-2。土壤速效钾过高并不能持续提高小麦产量,当土壤速效钾含量>180 mg·kg-1时,小麦产量显著降低,平均为5 409 kg·hm-2。与农户施肥相比,在土壤速效钾含量<90、90—120、120—150和>180 mg·kg-1时采用监控施肥技术增加了钾肥用量,在速效钾含量150—180 mg·kg-1时减少了钾肥用量,各土壤速效钾水平下采用监控施肥技术施用钾肥均提高了小麦产量,且在速效钾含量<90和>180 mg·kg-1时显著增产。土壤有效磷含量>30 mg·kg-1时,土壤速效钾含量120—150或>180 mg·kg-1时,不施钾肥小麦产量有降低的趋势。土壤速效钾含量升高显著提高了小麦籽粒氮含量,农户施肥和监控施肥处理的籽粒氮磷钾含量无显著变化,速效钾含量>180 mg·kg-1时不施钾肥的小麦籽粒磷钾含量显著降低。速效钾含量>150 mg·kg-1时,监控施肥的钾肥偏生产力与钾肥吸收效率较农户施肥显著提高。【结论】在北方麦区,土壤速效钾含量150—180 mg·kg-1时,合理施肥可使小麦产量达较高水平,但当土壤有效磷较高,超过30 mg·kg-1时,不施钾肥小麦有减产风险。应根据土壤速效磷钾和小麦产量水平监控施肥,合理确定钾肥用量,实现北方麦区小麦丰产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新形势下如皋市不同区域主要土壤类型的钾肥效应,为小麦合理施用钾肥提供科学依据,进行了小麦钾肥不同用量试验.结果表明,小麦使用钾肥后能提高植株抗性,对植株各性状均有促进作用,抗病性增强,以赤霉病为例,病穗率减少,病指减少;土壤速效钾含量随施钾量的增加而增加,y2=0.61x,而施钾增产率却随之变化,y3=-0.0214x2+4.9204x-255.95,相关系数为r=0.968;小麦产量随着施钾量的变化而变化,方程为y1=-0.1618x2+6.8687x+277.75,相关系数0.97,当最佳施钾量为19.16 kg/667 m2时,最佳产量为349.96 kg/667 m2.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究秸秆生物炭还田对改良植烟土壤品质的影响,在保山烟区研究了不同施用量秸秆生物炭对土壤剖面团聚体组成及有机碳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对照相比,在常规施肥基础上增施生物炭4 500、9 000 kg/hm2提高了0~20 cm和20~40 cm土层中碱解氮、有机质、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其中增施生物炭4 500 kg/hm2处理显著增加了0~20 cm土层中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及20~40 cm土层中碱解氮、有机质、有效磷含量,增施生物炭9 000 kg/hm2处理显著增加了0~20 cm土层中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及20~40 cm土层中有效磷、速效钾的含量;与常规施肥对照相比,在常规施肥基础上增施生物炭4 500、9 000 kg/hm2处理增加了2~5、1~2、0.5~1.0、0.25~0.50 mm粒级团聚体含量,其中增施生物炭9 000 kg/hm2处理显著增加了2~5 mm粒级团聚体含量,增幅为78.31%;与常规施肥对照相比,在常规施肥基础上增施生物炭4 500、9 000 kg/hm2处理各粒级有机碳的含量均显著增加,其中增施生物炭9 000 kg/hm2处理对各粒级有机碳含量的增加量均大于增施生物炭4 500 kg/hm2处理,增幅分别为17.78%、17.86%、18.08%、27.64%、54.28%和61.19%。由此说明,秸秆生物炭还田不同程度提高了耕层土壤中土壤养分含量、各粒级土壤团聚体以及有机碳的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