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3 毫秒
1.
苗木猝倒病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苗木猝倒病是1种危害针叶树和阔叶树发芽种子和幼苗的病害,能引起幼嫩组织的腐烂、萎蔫和种苗死亡。笔者就苗木猝倒病的分布和寄主、病原、症状、病害发展、管理和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出对樟子松苗木猝倒病防治效果较好的药剂,本试验选择了百菌清、甲基硫菌灵、多菌灵、代森锰锌、敌克松5种药剂进行试验,测定5种药剂不同剂量处理对樟子松苗木猝倒病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樟子松出苗后进行药剂喷施,试验的5种药剂均对樟子松苗木猝倒病表现出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敌克松对樟子松苗木猝倒病的防治效果最高,使用70%敌克松可溶性粉剂稀释800倍液处理后对樟子松树苗木猝倒病的防效达84.8%,多菌灵的防治效果次之,使用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稀释1 200倍液处理后对樟子松苗木猝倒病的防效达81.6%。百菌清、甲基硫菌灵、代森锰锌对樟子松苗木猝倒病的防治效果较低,但对樟子松苗木猝倒病也具有一定的防效。生产中建议在樟子松出苗后,使用敌克松、多菌灵喷雾进行处理防治樟子松苗木猝倒病。  相似文献   

3.
杉苗猝倒病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杉苗猝倒病是杉木苗期最严重的苗圃病害。病原引起杉苗猝倒病的原因有侵染性和非侵染性两类。非浸染性病原主要是由于圃地积水,覆土过厚,土表板结,或地表温度过高,灼伤根茎引起。侵染性病原主要是由真菌中的镰孢菌、丝核菌和腐霉菌,偶尔也由交链孢菌引起。镰孢菌喜高温多湿,以危害根部、根茎部为主,芽梢次之;丝核菌,喜低温多湿,以危害根茎部为主,根部、种芽、芽梢次之;腐霉菌、喜低温多湿,侵害根部,根茎部和种芽;交链孢菌,喜低温多湿,多危害芽梢。症状以杉木种子播入土中至幼苗各生长发育期,因发病时期不同,可分为4种类型。1.种芽腐烂型。种子或种芽出土前腐烂。表现为地面缺苗,出苗率低。主要是因为播种不及时,覆土过深,整地粗放,土壤潮湿板结,种子迟迟不能发芽,种芽组织因病菌侵入而被破坏,引起腐烂。2.茎叶腐烂型。幼苗在出土期,茎叶粘结,子叶着生部分凋萎、腐烂。表现为顶腐、钩头死亡。主要是因为湿度过大或播种量多,苗木密集,或揭除覆盖物过迟。3.幼苗猝倒型。幼苗出土后的扎根时期,接近土表处的根茎初作水渍状,后为褐色缢缩,苗株地上部分倒伏床面,随后干枯。表现为幼苗迅速倒伏。主要是因为苗木幼嫩,茎部未木质化,外表未形成角质层和木栓层,抗病性低...  相似文献   

4.
根据多年育苗实践,简述了松苗猝倒病田间识别症状,发病流行规律。提出了防治松树苗木猝倒病应把握土壤处理、种子筛选与处理和苗木管理三个关键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5.
苗木猝倒病也叫立枯病,是苗圃针叶树种育苗阶段中发生的较普遍且危害严重的一种病害,其发病原因较多,传染性很强,如果不能诊断其病因或防治措施不力,往往造成苗木生长不良或大量死亡。  相似文献   

6.
官兵 《云南林业》2003,24(4):18-18
苗木猝倒病又称苗木立枯病,云南各地都有发生,而且发病率都很高,严重的甚至绝产,是育苗中一大危害。现介绍思茅松猝倒病的病因和几种防治方法,供营林工作者参考。1猝倒病病原苗木猝倒病主要致病原是真菌中半知菌的茄丝孢菌、腐皮镰孢菌和尖孢镰孢菌、鞭毛菌的终极腐霉和瓜果腐霉,有时还有半知菌的细链格子孢菌等。一些非生物因素也能引起猝倒病,如苗圃地过于阴凉、潮湿,低洼积水、排水不好,土壤粘重、板结,播种时盖土过厚,草帘揭除过迟或浇水过勤等,也能导致苗木猝倒病的发生。2防治猝倒病的方法2.1土壤消毒土壤消毒一般用柴草实行3烧3挖;也…  相似文献   

7.
云南拟单性木兰苗木猝倒病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云南森林自然中心苗圃和云南林业学校苗圃在培育云南拟单性木兰苗时,苗木受猝倒病危害较为严重的特点,通过选用未耕作过的基质培育苗木与选用苗圃地基质培育苗木进行对比试验,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和0 5∶1的波尔多液200倍液交替使用防治苗木猝倒病与其它药物防治苗木猝倒病进行对比试验,通过试验发现前者对防治苗木猝倒病有较好防治效果,苗木发病率控制在18%,发病苗木死亡率控制在8%,在生产中应用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正> 为了消灭土壤中的线虫、病原菌、病毒,防治苗木猝倒病,抑制杂草种子发芽,用土壤熏蒸剂进行土壤消毒,结果苗木生长受抑制,植株矮小。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桃树苗圃,在消过毒的土壤上培育的桃树实生苗,高只有正常苗高的2/3,生长严重受抑的苗高只有正常苗高的1/2,不宜作芽接的砧木。因为土壤消毒消灭了病原菌等有害微生物,但也消灭了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如菌根菌、根瘤菌等。有共生菌根的树种,菌根能增加根系的吸收能力。土  相似文献   

9.
猝倒病是松、杉苗木的主要病害之一。在苗木出土后二个月左右,往往由于发生猝倒病造成大量死亡,严重影响苗木产量和质量。据不完全统计,一九七三年我县松、杉苗木由于遭受猝倒病危害损失达40%以上,部分社队高达90%以上。因此,防治猝倒病是当前松、杉育苗工作中急待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丝膜菌在马尾松容器育苗上的应用研究情况。试验结果表明,丝膜菌能促进苗高生长,促进苗木根系苗根形成,对苗木猝倒病有抗病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采用厚环乳牛肝、血红铆钉菇、彩色豆马勃等3种外生菌根菌纯培养接种物。对日本落叶松播种苗进行接种试验,测定其对苗木根部病害的生物防治作用。实验表明,3种外生菌根真菌对苗木根部病害及苗木猝倒病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接种不同菌根真菌的松苗猝倒病发病率比对照组降低30.3%--58.6%,苗高、地径、单株鲜重等生长指标提高5.9%-65.0%,菌根侵染率达61.3%-68.1%。  相似文献   

12.
苗木立枯病(猝倒病) T. H. FILER. JR. AND G 1ENN W. PETERSON 立枯病(猝倒病)是苗木工作者,在新播苗床上,首先遇到的一种病害。许多真菌病原能引起此病的发生,但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13.
用溶液培养法研究了741杨的缺素症状和最适pH值。观察了5种大量元素的缺素症状,缺素对苗木生长和生物量的抑制顺序为N>K>P>Mg>Fe.缺素对叶绿素含量的抑制顺序为N>Fe>K>Mg>P.缺素会降低叶内其它必需元素的含量。741杨苗木生长的最适pH值为4.84~7.03,适应pH值为7.46~8.22,它能在pH4.84~8.22的范围内正常生长,在极限pH值(pH4和pH10)生长受抑制较大,但未出现坏死等症状。  相似文献   

14.
猝倒病是松、杉苗期的主要病害之一。苗木出土两个月左右,一旦发生蔓延,将造成大量苗木倒伏死亡,严重地影响了出苗率和苗木的质量。1973年全县受猝倒病危害而死亡的苗木达40%以上。因此,开展防治松、杉苗木猝倒病的研究,是育苗技术中的一个环节。1972年,在湫山公社道林辽水库杉木苗圃进行了六六六粉防治猝倒病的试验,观察结果,效果良好。为了探讨六六六粉防治松、杉猝倒病的效果,于1973年进行了室内病菌接种和室外苗圃防治试验,证明六六六粉剂对猝倒病病菌具有毒杀作用。因而,六六六粉可以防治猝倒病的发生和蔓延。  相似文献   

15.
苗木猝倒病是我国各省区苗期病害中一种最普遍而严重的病害,除为害杉木属、松属、落叶松属等苗木外,也为害油橄榄、檫木、银杏、桦木、刺槐、木荷、臭椿等多种阔叶树种苗木,苗木因病死亡率平均20%,严重时超过50%。病菌种类和特点苗木猝倒病主要是由丝核菌(Rhizoc-  相似文献   

16.
菌根真菌对松苗根部病害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厚环乳牛肝、血红铆钉菇、彩色豆马勃 3种外生菌根菌纯培养接种物 ,对日本落叶松、油松播种苗进行接种试验 ,测定其对苗木根部病害的生物防治作用。试验表明 ,3种外生菌根真菌对苗木猝倒病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接种不同菌根真菌的松苗猝倒病发病率比对照降低 4 .0 %~55.9% ,苗高、地径、单株鲜重等生长指标提高 2 .8%~ 6 2 .9% ,菌根侵染率达 82 .0 %~ 96 .0 %。  相似文献   

17.
菌根真菌对树苗根部病害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厚环乳牛肝、血红铆钉菇、彩色豆马勃3种外生菌根菌纯培养接种物,对日本落叶松、油松播种苗进行接种试验,测定其对苗木根部病害的生物防治作用。试验表明,3种外生菌根真菌对苗木猝倒病均有的抑制作用。接种不同菌根真菌的松苗猝倒病发病率双对照降低4.0%~55.9%,苗高、地径、单株鲜重等生长指标提高2.8%~62.9%,菌根侵染率达82.0%~96.0%。  相似文献   

18.
苗木立枯病,又叫苗木猝倒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各地苗圃均有发生,针叶类(松、杉)苗木发生更甚。  相似文献   

19.
苗木猝倒病,主要危害松杉幼苗,使幼苗种芽或嫩梢腐烂,嫩茎坏死倒伏或直立枯死,从而造成严重缺苗。对苗木猝倒病必须实行以预防为主和积极治疗的方针,根据多年的实践,主要防治措施是把握以下几个关键环节。一、避开病原菌常规育苗要坚持轮作制度,不得在同一块圃地连续培育同一种  相似文献   

20.
瓦氏葛藤苗木猝倒病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瓦氏葛藤(Pueraria wallichii DC.)是紫胶虫优良灌木寄主植物之一。在紫胶产区大面积栽培时,发现瓦氏葛藤苗木猝倒病对其苗木危害较大,给生产造成严重损失。经试验,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防治瓦氏葛藤苗木猝倒病效果较好,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