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今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得新兴消费模式成为"宅"家战"疫"的首选。行业人士认为,异军突起的"宅经济"撑起了今年国内春节档的半边天,也打开了"宅经济"的发展空间。"宅经济"用户增长迅猛近日,笔者打开福建省福州市多个生鲜电商平台看到,新鲜蔬菜、肉类等均已处于"补货"状态。"从年初一开始,消费者在线买菜的需求大幅上升。我们平台已经在福州推广3年多,但最近几天用户增长最快。"福州市当地一个生  相似文献   

2.
天长市铜城镇根据当地工业基础较好、农村"空巢户"较多、农民进城入镇的愿望较强烈的现状,通过调查研究,在集中民意的基础上规范操作,开展试点,循序渐进,创造条件,引导农民"退宅进城入镇",并积极引导农村土地流转,解除"退宅进城入镇"农民的后顾之忧。通过开展"退宅进城入镇"工作,为开发土地资源,增加经济效益,促进农地规范流转及农业现代化发展,助推城镇化进程,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探索了新道路。  相似文献   

3.
风向     
短期出差旅游催生“一日起租”;“旅游搜索网站”成旅客首选;花粉食品飞入寻常百姓家;“宅经济”催旺“宅配”商机  相似文献   

4.
宅经济兴起如今,"宅"作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已经在我们身边流行开来,并随之衍生出了一个新的经济名词"宅经济"。买菜足不出户、工作足不出户、购物足不出  相似文献   

5.
宅间绿地是居住区公共绿地中使用率最高的绿地,是联系居民户内和户外的空间桥梁,兼有室内和室外空间的双重性,本论文提出将宅间绿地作为一个"模糊空间"来进行设计,并结合本人经验介绍了三种营建"宅间绿地"作为"模糊空间"的方法,即廊柱创造模糊空间、院落空间组成模糊空间、交通与生活空间结合构成模糊空间,以期为宅间绿地的景观设计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互联网作为媒介,大学生可以做到足不出户就能满足生活的几乎全部需求,由此也催生出了新时代下,大学生的"宅"居问题。本文首先对高校大学生"宅"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我们认为互联网背景下的"宅"现象是大学生数字化生活倾向异化的一种表现。根据分析的结果,我们编制了调查问卷,对本校的大学生开展了问卷调查。通过分析问卷的结果,我们对"宅"有了更深的认知,之后从社会、学校、家庭以及个人四个方面分析其产生的原因。经过进一步的分析,最后,我们仍从这四个方面,提出应对高校大学生"宅"居现象的矫正方案。  相似文献   

7.
宅田关系是农业生产的根基,是传统文化与精神传承的基础,是传统文化精华的重要体现。对中国宅田关系的本质进行了探讨,认为宅田有机关系下形成的农村社区是农业伦理在中国千年农耕文明的践行,但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所造成的宅田分离,打破了"人、农业与自然"关系的平衡。尤其是当前农地制度的单一改革已对传统宅田关系带来冲击,引发经济各方面的问题。未来应积极探索建立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的宅田共同体。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农村一户多宅现象屡禁不止且愈演愈烈,一户一宅制度受到严重冲击,农村宅基地利用趋于粗放、无序状态,现行宅基地制度亟需创新和完善。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理论,运用制度变迁、路径依赖等分析工具,回顾了一户一宅制度的建立过程,剖析一户多宅产生的制度经济土壤以及路径依赖强化,提出了一户多宅的破解路径,以期推动宅基地制度朝着新一轮帕累托改进演变,朝着更高效率的方向变迁,实现农户意愿与法律文本的"激励相容"。  相似文献   

9.
安徽省绩溪县上庄镇宅坦村村委会主任胡维平虽然是绩溪县一个普普通通的村官,但因其在履行村官职责的出色表现和在研究徽文化领域的不凡建树,被媒体和专家学者誉为中国一流的"文化村长"。1999年春,通过直选,胡维平当选为宅坦村村委会主任。履新伊始,面对宅坦村负债累累、班子涣散、村民怨声载道的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及其催生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这是我们现阶段发展农村电商的大背景,有了"互联网+"这个平台的大力支持,给了农村电商施展拳脚的广阔空间。  相似文献   

11.
《新农业》2020,(8)
正和很多人一样,鼠年的春节李钰婷过得不轻松,节前热卖的农产品停售了,客户预定的乡村游取消了……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着经济社会的各个角落,令人猝不及防。遇到坎儿,跨过去!一切都被摁下了"暂停键"。难道就一直这样等下去?李钰婷觉得该做点什么。疫情让人们宅在了家里,果蔬成了生活刚需。"我有自  相似文献   

12.
“新六产”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兴则乡村兴。而乡村产业的振兴最主要的是要发挥农业的多功能化,因地制宜打造"新六产"就是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有效抓手。文章通过探究农业多功能性与三产融合的关系,分析日本和韩国六次产业的实施经验,以潍坊市为例调研"新六产"的实施,阐述"新六产"需要由加法效应和乘法效应两种效应同时作用,产生新供给,催生新业态,实现三产融合,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相似文献   

13.
正让很多人没预料到的是,昔日人们闲暇赏花的行为竟催生一种新的"赏花经济"。在席卷全国的赏花热潮中,折射出国人消费和出游方式的新变化,探索出稳农富农的新路子,同时,也让人们重新思考乡村的功能价值和未来乡村振兴的新支点。出游新变化:体验慢生活,"付费"赏花成潮流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四川省旺苍把农村沼气项目作为"生态工程"、 "富民工程"和"民生工程"来抓,改变农村能源结构,走低碳经济发展之路,催生农民多元化增收,驱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县呈现出"庭院树木绿,厨房蓝火笑,田园景色美,栏内畜禽跳"的生态农业新景象.  相似文献   

15.
编辑同志: 我村在2003年前审批宅基地时,村委会要收取每户5000~7000元钱才给办理有关手续.只要交了钱,不管是否符合建房条件,都可批到宅基地建房,导致很多村民都是"一户多宅".请问,村委会可否对审批宅基地收费?"一户多宅"的现象如何处理?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安徽农垦龙亢农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倾力打造农业全程社会化服务的"三三一"模式,构建了特色鲜明、要素聚集、动力强劲、效益显著的农服产业体系,催生了"三农"事业新动能,推动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和垦地一体化发展,为推动区域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大引擎。创新农业服务新模式,铸造新型产业化  相似文献   

17.
<正>为防止部分地区出现宅基地无序扩张、"一户多宅""沿路跑"、闲置和粗放利用等问题,近日,河南省自然资源厅与农业农村厅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全省各地进一步规范农村宅基地管理,对不符合村庄规划、"一户一宅"规定、宅基地用地标准的,一律不得批准  相似文献   

18.
漫画     
正"硬核"培训直播理发、做小面、开叉车……近期,不少"硬核"技能培训出现在网络直播课中,受到劳动者欢迎。据了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一些地方积极开展公益线上培训,推出网络培训课程。技能人才化身网络主播进行线上教学,丰富了技能培训形式,为劳动者提升技能提供便利。这正是:宅家人不闲,线上解疑问。勤学加苦练,技多不压身。  相似文献   

19.
正"转思维、重管理、强经营,以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催生产业定位准、优势强、布局广、效益高的发展新格局,快速步入新体制下各业倍增快车道",这是黑龙江省红光农场2020年企业改革发展的明晰思路,而"延伸肉鹅养殖产业链条"是将这一思路落实到行动的关键点和突破口,是催生企业发展新动能的重要依托。经过多年的政策引导、示范带动、产业扶持,红光农场肉鹅养殖逐渐摸索走出一条集孵化、养殖、加工、销售为一体的  相似文献   

20.
受疫情影响,餐饮、旅游等传统消费几乎停摆,而直播带货等"宅经济"则风生水起,同时也成了广大农民实现脱贫致富的"新风口"。直播带货以其更直观、互动性更强的交易方式推动农产品销售额的快速提升,同时也进一步作用于脱贫致富、乡村振兴。但在其快速发展的当下,也存在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农户直播专业性不足、配套服务体系不完善的问题,应从农户、直播平台、政府三个层面着手提升,以促进农产品直播的有序长久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