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大棚草莓节苗增效栽培技术是将三代营 养钵苗提前30~45 d(天)移栽,在草莓生产 田直接催生匍匐茎苗扩繁成为生产苗,可将 移栽用苗从每667 m2 的7 500~10 000 株降至 1 500~2 000 株,节约种苗费用3 000~8 000 元, 每667 m2 早期产量增加260 kg, 增收 7 800 元。  相似文献   

2.
对‘沾冬2号’冬枣在陕西省大荔县的引种表现进行了介绍,经多年栽培观察,该品种在当地表现为叶片大而厚、花大、果大、糖高、果实成熟早而集中等特点;第3年开始挂果,平均每667 m2产量达900 kg,第4年平均每667 m2产量达1 500 kg,进入稳产期后平均每667 m2产量达2 000 kg。同时又对其生长结果特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栽培管理技术措施,对陕西省大荔县冬枣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袁京华  高国文  刘斌  王惠  杨斌 《蔬菜》2023,(7):10-14
为探索低山工厂辣椒苗对高山地区环境的适应性、增产能力和新增固碳减排能力,通过不同播期对比试验、17个品种对比试验和大面积移栽生产试验,比较分析辣椒低山工厂育苗高山移栽的适应性、丰产性以及固碳减排效应。结果表明:辣椒低山工厂育苗不仅可以完全适应宜昌市高山地区生态环境,且各项试验均实现大幅增产、增收,其中大面积移栽生产试验中辣椒667 m2产量为3 280 kg,667 m2产值达15 622.6元;较农民自育苗667 m2增产967 kg,增产率达41.8%,667 m2产值增加7 273.6元,增收率达87.1%;667 m2新增固定减排CO2量为619 kg,固碳减排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土桥香莴笋是南京地方蔬菜品种,在南京江宁土桥地区有近30年种植历史,经长期人工不断选择留种,莴笋一致性和稳定性较好。因其香味浓郁,口感脆甜,在当地被称为香莴笋。使用塑料大棚,可从8月至翌年4月开展三茬香莴笋种植,667 m2栽种6 000~7 000株,成熟期单株香莴笋质量0.5~0.7 kg, 667 m2产量达3 000~3 500 kg。三茬批发均价约5元·kg-1,667 m2收益达4.5万元。通过生物有机肥、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使用,可使香莴笋产量提高10%,农药用量减少10%,投入成本减少10%以上,每667 m2香莴笋三茬净收益3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5.
总结了2016—2022年河南地区设施羊肚菌与甜瓜高效栽培技术要点,提出了科学的整地施肥方式,详细阐述了羊肚菌与甜瓜栽培田间管理措施,并对该模式进行了效益分析。该模式每667 m2羊肚菌产量约400 kg,甜瓜产量约2 000 kg,按照近3年市场均价,每667 m2产值达5.6万元,投入生产成本1.4万元,总效益可达4.2万元。  相似文献   

6.
早豇6 号为早熟、高产、抗病、适应性广的新品种,全生育期105 d(天)左右,熟期比对照早豇1 号早3~5 d(天),一般每667 m2 产量2 000 kg 左右。目前江苏省年种植面积在66.67 hm2(1 000 亩)以上。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荔浦芋新品种桂芋2号在张家港地区的大棚栽培引种技术,结果表明,桂芋2号适合在张家港地区种植,667 m2产量可达2 044 kg,667 m2效益在7 000~8 000元。  相似文献   

8.
水旱轮作是缓解作物连作障碍的有效途径。芡实-小麦周年水旱轮作不仅能有效利用温光资源,还能减轻病虫危害程度,实现绿色、安全、高效可持续生产。该轮作模式每667 m2产芡实干籽30~50 kg、产值4 500~6 000元,小麦每667 m2产量450~600 kg、产值1 000~1 500元,合计全年每667 m2产值5 500~7 500元,较稻麦轮作模式每667 m2可增收1 500~3 000元。该文结合生产实践,从茬口安排、品种选择、播种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介绍了宝应地区芡实-小麦水旱轮作技术。  相似文献   

9.
迪达番茄无限生长类型,大红果,单果质量220~250 g,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TYLCV)、南方根结线虫(Mi-1)、番茄灰叶斑病,秋延后保护地栽培4 穗果每667 m2 产量8 000~9 000 kg,北方保护地越冬栽培,每667 m2 产量12 000 kg 以上。  相似文献   

10.
江苏徐州牛蒡常年种植面积在3 000 hm2 (4.5 万亩)左右,当地通过合理安排生产茬 口和选择适宜品种,牛蒡每667 m2 产量2 500 kg 左右,效益1 万~2 万元,且产品深受国外 市场欢迎。  相似文献   

11.
为确定花椰菜在宁南山区露地栽培的最佳作畦模式和种植密度,设置2个不同作畦模式(2行、3行;分别编号为T、N)和3个不同种植密度(2 500、3 000、3 500株/667 m2;分别编号为1、2、3)的双因素试验,比较分析不同作畦模式与密度对花椰菜植株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花椰菜生长、产量及品质指标在不同作畦模式及种植密度处理下有所不同;株幅、花球质量、花球横径、中心柱高在2行作畦且密度在2 500株/667 m2时最优;可溶性蛋白含量在2行作畦且密度在3 000株/667 m2时最优;叶片数、花球纵径在3行作畦且密度在2 500株/667 m2时最优;株高、外茎高、产量、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可溶性糖含量在3行作畦且密度在3 000株/667 m2时最优。综合考虑花椰菜植株生长、产量及品质指标,主成分分析最终排名N2>T2>N3>N1>T3>T1,2行和3行作畦且密度在3 000株/667 m2时排名前...  相似文献   

12.
2019—2023年,在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双桥乡梁土囤村对面积0.98 hm2避雨棚‘阳光玫瑰’实验园进行了连续5年试验。实验园的避雨棚采用双龙干飞鸟平棚架,第2年开始结果,667 m2产量810 kg,总收益16万元;第3年进入丰产期,667 m2平均产量达到2 100 kg, 0.98 hm2总收益约39万元。‘阳光玫瑰’葡萄采用双龙干飞鸟平棚架避雨简化栽培,达到省时省力的目的;规范肥水管理,商品果率高,取得了较好生态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湄潭辣椒种植历史悠久,常年种植面积13 333 hm2,尤其以圆形椒(泡椒品种)种植为特色,为了稳定湄潭黔北优质泡椒基地的地位,加快辣椒产业化建设步伐,特引进黔辣10号(圆形椒杂交种)优质品种,并研究不同密度下其生育性状、经济性状、产量性状的变化。结果表明,黔辣10号种植密度在3 000株/667 m2时,单株结果数47个,产量为1 765.35 kg/667 m2,表现良好。建议黔北海拔700~900 m区域,黔辣10号种植密度为3 000株/667 m2。  相似文献   

14.
山溪  秦文斌  戴忠良 《蔬菜》2023,5(5):69-71
为筛选出江苏省及其生态条件相似的地区适宜机械化移栽的甘蓝品种,通过对7个甘蓝材料进行宜机移栽对比试验,对各参试材料的秧苗形态特征、机械移栽情况、移栽后甘蓝产量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207、2232和2233品种秧苗的苗高和苗冠直径适中,定植时根覆盖优良率均达到80%以上,根覆盖差率均低于6%;圆球甘蓝品种2233的单球质量比较大(1.40 kg),667 m2产量水平较高(3 994.2 kg),具有较高的生产潜力,扁球甘蓝品种2207的单球质量也较大(1.56 kg),667 m2产量达到4 520.9 kg,均可进一步扩大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15.
李琳  胡彬  肖帅  刘德才  王全红 《蔬菜》2021,(2):33-34
为了开展特色栽培、提升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从品种选择、播种育苗、移栽、田间管理、上色、采收等技术要点进行详述,总结出1套开展五色韭菜生产的成功栽培技术,每年可以生产2茬五色韭菜,每年667 m2产量约400 kg,青韭可收4茬,每年667 m2产量约2400 kg;韭菜上色处理后,667 m2年收入5.2万~13.2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6.
以嫁接五年生香梨树为试材,采用单因素试验,结合滴灌施肥法,研究不同氮肥施用量(N1(10 kg·hm-2),N2(15 kg·hm-2),N3(20 kg·hm-2),N4(25 kg·hm-2),N5(30 kg·hm-2))、磷肥施用量(P1(5 kg·hm-2),P2(10 kg·hm-2),P3(15 kg·hm-2),P4(20 kg·hm-2),P5(25 kg·hm-2))、灌水量(W1(6 240 m3·hm-2),W2(6 720 m3·hm-2),W3(7 200 m3·hm-2),W4(7 680 m3·hm-2),W5(8 160 m3·hm...  相似文献   

17.
以5年生烟富3号苹果为试材,研究了叶面喷硒对树体生长、叶片光合特性和果实硒含量、品质、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每667 m2叶面喷施2.0、3.0 kg有机硒肥均促进了树体营养生长和叶片光合作用,果实硒含量提高,品质提高,产量增加。每667 m2叶面喷施5.0 kg有机硒肥,抑制了树体营养生长;抑制了6—7月叶片光合作用,净光合速率的第1个高峰期从6月推迟到7月,促进了8—9月光合作用,9月净光合速率达到最大;果实硒含量提高,品质提高,产量增加。综合来看,烟富3号叶面喷硒最佳喷施量为每667 m2 3.0 kg。  相似文献   

18.
吉徐薯1 号中晚熟,薯皮棕黄色,薯肉橘红色,薯块长纺锤形;富含胡萝卜素,含量0.992 mg·kg-1,高抗黑斑病,平均每667 m2 产量3 000 kg 左右。  相似文献   

19.
2019年引入浪漫红颜葡萄在焦作市农林科学研究院试栽,经4年观察表明,该品种是一个性状优良的中晚熟品种。平均单穗重822 g,单粒重9.3 g,完全成熟紫红色,着色不一致。果实硬脆,味清甜,无香味,可溶固形物含量21.2%,口感甜,品质上乘。8月26日果实成熟。栽植第2年少量结果;第3年666.7 m2产量为1 200 kg,第4年666.7 m2产量1 540 kg。其适应性强,抗逆性强,丰产性强。栽培上应注意花果管理、肥水管理。  相似文献   

20.
樱桃番茄新品种小可爱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可爱是以A58-5-12-3 为母本、B49-5-3-1 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樱桃番茄一代杂种。该品种
属无限生长类型,叶色深绿,红果,果实圆形,单果质量18~20 g,酸甜适中,口感好。对番茄青枯病、
晚疫病和叶霉病的抗性强于对照小龙女。早春露地栽培每667 m2 平均产量3 000 kg 左右,保护地栽培每
667 m 2 平均产量6 000 kg 左右。高抗青枯病,适合南方青枯病高发地区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