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河北省冬小麦施肥效果与肥料利用率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河北省冬小麦施肥效果和肥料利用率现状,通过对河北省2005—2014年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中的2 794个冬小麦"3414"田间试验进行分析,明确了氮肥、磷肥、钾肥对河北省冬小麦产量的影响,测算了氮肥、磷肥、钾肥的利用效率。结果表明,在当前生产条件下,河北省冬小麦不施化肥时产量为4.16 t/hm~2,配方施肥显著提升产量至6.83 t/hm~2,在其他肥料施用的基础上,氮肥、磷肥、钾肥分别使小麦增产1.77、1.31、0.90 t/hm~2。肥料对河北省冬小麦产量的平均贡献率为39.3%,其中氮肥、磷肥、钾肥的平均贡献率分别为25.7%、18.8%、13.1%;河北省冬小麦肥料偏生产力平均值为15.0 kg/kg,氮肥、磷肥、钾肥偏生产力平均值分别为36.1、50.9、60.2 kg/kg;冬小麦肥料农学效率平均值为5.9 kg/kg,氮肥、磷肥、钾肥农学效率分别为9.2、9.5、7.7 kg/kg。河北省冬小麦肥料利用效率总体处于中等偏低水平,需要进一步推进土壤培肥、平衡施肥技术的应用,提高养分资源管理水平,实现小麦产量与养分效率的同步提升。  相似文献   

2.
为摸清荔浦县水稻氮肥、磷肥、钾肥利用率情况,进一步实施测土配方施肥,2013年下半年在荔浦县青山镇实施了水稻氮肥、磷肥和钾肥的利用率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田块单位肥料获取量以氮素对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钾素,磷素对产量的影响最小;肥料利用率为钾肥氮肥磷肥。测土配方施肥区相比于常规施肥区,氮肥肥料利用率提高2.68%、磷肥肥料利用率提高0.56%、钾肥肥料利用率提高11.27%。可见,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有利于提高肥料利用率,是一项重要的高效节本增效技术,适合在荔浦县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在水稻主产区开展水稻肥料利用率试验,摸清元江县常规施肥下水稻氮肥、磷肥和钾肥的利用现状及测土配方施肥提高氮肥、磷肥和钾肥利用率的效果,构建水稻施肥模型,为大面积水稻增产和农民增收服务。试验结果表明,常规施肥每形成100 kg经济产量氮磷钾养分吸收量分别为0.97 kg、0.23 kg和0.75 kg,测土配方施肥每形成100 kg经济产量氮磷钾养分吸收量分别为0.9 kg、0.19 kg和0.75 kg。常规施肥区氮磷钾肥利用率分别为12.94%、8.98%和24.74%,测土配方施肥区氮磷钾肥利用率分别为15.16%、6.31%和23.61%,测土配方施肥比常规施肥氮肥利用率提高2.22%、磷钾肥利用率分别降低了2.67%和1.13%。  相似文献   

4.
旬邑县冬小麦氮磷钾肥料利用率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冬小麦氮磷钾肥料利用率试验,研究探索陕西省旬邑县冬小麦测土配方施肥情况下施用氮、磷、钾肥料利用率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冬小麦栽培技术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方案,氮肥利用率提高2.94个百分点,磷肥利用率提高4.38个百分点,钾肥利用率提高3.1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5.
通过多点田间氮肥、磷肥和钾肥的对比试验,摸清温泉县常规施肥下主要农作物氮肥、磷肥和钾肥的利用率现状和测土配方施肥提高氮肥、磷肥和钾肥利用率的效果。小麦肥料利用率田间试验表明,测土配方施肥较常规施肥增产38.01kg/666.7m^2,增产率12.23%;氮肥、磷肥、钾肥利用率分别提高6.36%、35.73%、55%。  相似文献   

6.
肥料利用率和每生产100千克稻谷吸收的氮磷钾养分量是确定水稻施肥量的重要参数。通过本试验研究可知:勉县水稻配方施肥氮肥利用率36.37%、磷肥利用率18.68%、钾肥利用率44.61%;常规施肥氮肥利用率32.78%、磷肥利用率16.26%、钾肥利用率45.65%;测土配方施肥与常规施肥相比较,氮肥利用率提高3.59%,磷肥利用率提高2.42%,钾肥利用率降低1.04%;测土配方施肥比常规施肥肥料利用率提高4.97%。  相似文献   

7.
通过冬小麦肥料利用率试验,验证配方施肥氮肥、磷肥和钾肥利用率的提高效果。试验表明,小麦测土配方施肥氮肥和磷肥利用率分别提高2.61%、1.92%,钾肥利用率降低3.13%,化肥贡献率提高6.7%,化肥农学效率提高1.25kg/kg,肥料偏生产力提高1.64kg/kg,667m^2可节约肥料纯量2kg以上,增产10%以上。  相似文献   

8.
在黔西北山区进行两年的肥料试验,分析了施肥与小麦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关系。结果表明,与不施肥相比施肥后小麦产量增加,氮磷钾肥配施时小麦产量达到最高,为5 811 kg/hm2。单施氮、单施钾和氮钾肥配施处理与不施肥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施肥可以提高小麦对土壤中氮、磷的吸收,且肥料配施效果优于肥料单施;单施氮肥时氮肥利用率仅为30.09%,分别与磷、钾、磷钾肥配施后氮肥利用率显著提高。单施磷肥时磷肥利用率仅为17.40%,分别与氮、氮钾肥配施后磷肥利用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
为优化小麦施肥结构,推动化肥减量化,提高肥料利用率,通过田间试验,开展了常规施肥、测土测土配方施肥等不同施肥方式对小麦生长及肥料利用率影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测土配方施肥有助于提高小麦籽粒产量。测土配方施肥处理下小麦籽粒产量为7845 kg/hm2,较常规施肥处理增产3.56%。测土配方施肥提升了小麦籽粒与秸秆对氮和磷养分的吸收,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小麦籽粒氮和磷含量分别提高5.85%、8.75%。各处理中测土配方施肥处理100kg籽粒养分吸收量中氮、磷、钾养分吸收量最大,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小麦氮、磷、钾养分吸收量分别提高12.34%、10.95%、4.67%。测土配方施肥处理有利于提高小麦肥料利用率,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小麦季氮、磷、钾肥利用率分别提升了3.5、2.3、6.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0.
为控制化肥施用总量、优化施肥结构,开展了常规施肥、测土配方施肥、施用缓控释肥等不同施肥方式下小麦的氮肥、磷肥和钾肥利用率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测土配方施肥和、施用缓控释肥的施肥方式方式可显著提高小麦氮肥、磷肥和钾肥的肥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11.
烟宏2000是速生丰产的半冬性小麦品种,为了探究该品种的施肥模型,充分发挥烟宏2000的增产潜力,开展烟宏2000测土配方施肥试验,研究不同施肥处理条件下株高、公顷总茎蘖数、公顷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公顷产量和肥料利用率。试验结果表明,氮磷钾配方施肥效果最好,在株高、公顷总茎蘖数和千粒重上均显著优于其他处理;无磷区和无钾区表现相当,在株高、公顷总茎蘖数和穗粒数上显著优于无氮区和空白区;无氮区表现最差,仅在株高和公顷总茎蘖数显著强于空白区。理论公顷产量氮磷钾区>无磷区>无钾区>无氮区>空白区,3种肥料的增产效果和对肥料利用率的影响均表现为氮肥>钾肥>磷肥。综上所述,在烟宏2000种植过程中,氮肥发挥最大作用,但配方施肥是最合理的施肥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不同施肥处理对小麦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小麦产量、肥料利用率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是影响小麦产量的主要因素,磷、钾肥次之;氮、磷肥的回收利用率随施肥量的增加而下降,钾肥的回收利用率随施钾量的增加而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土壤全氮、有机质含量以及碳氮比均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与磷肥和钾肥的施用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吕燕 《农技服务》2014,(10):83-84
为了摸清油菜氮肥、磷肥、钾肥的利用率情况,为测土配方施肥提高油菜氮肥、磷肥、钾肥利用率的效果提供依据,特在碧江区坝黄镇开展了油菜氮磷钾肥料利用率试验,结果表明,缺氮区产量最低,其次是缺磷、缺钾区,说明油菜产量受氮、磷、钾肥缺失的影响明显,氮肥缺失比磷、钾肥大一些,从肥料利用率结果可知,常规施肥氮、磷、钾肥的利用率分别为34.65%、16.98%、21.43%,配方施肥氮、磷、钾肥的利用率分别为63.51%、30.73%、51.3%,氮、磷、钾肥的利用率分别提高28.86%、13.75%、29.87%。可见配方施肥可有效提高油菜产量,而且节约成本。  相似文献   

14.
不同土壤类型冬小麦-夏玉米轮作施肥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在不同类型土壤上的养分吸收特点及施肥增产效应,为因土施肥和资源高效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池栽试验,选用4种土壤(中壤潮土、砂壤潮土、砂姜黑土、黄褐土),设置3个施肥水平(不施肥、中量施肥、高量施肥),研究不同土壤的养分供应特点和施肥增产效应及肥料利用效率。【结果】在不施肥条件下,冬小麦、夏玉米的植株氮素、磷素、钾素积累量和产量在4种土壤上均表现为:中壤潮土砂姜黑土黄褐土砂壤潮土,表明不同土壤的养分供应能力和基础生产力差别较大。施肥显著增加了冬小麦、夏玉米植株的养分积累量和产量,周年植株氮素积累量增加37.7%—98.7%,磷素积累量增加23.6%—75.3%,钾素积累量增加29.3%—76.1%,周年作物增产26.5%—64.4%。冬小麦、夏玉米植株氮素、磷素、钾素积累的增加量和增产效果均表现为:砂壤潮土黄褐土砂姜黑土中壤潮土,整体表现出基础生产力较高的土壤,养分供应能力较强,施肥增产效应较小。冬小麦、夏玉米的肥料农学效率均表现为:砂壤潮土黄褐土砂姜黑土中壤潮土,即基础生产力较低的土壤,肥料的利用效率更高。高量施肥使砂壤潮土和黄褐土上冬小麦、夏玉米的植株养分积累量及产量显著增加,中壤潮土和砂姜黑土增加不显著。【结论】不同类型土壤的基础生产力不同,较高基础生产力的土壤养分供应能力较强,施肥增产效应较小,肥料利用效率较低;较低基础生产力土壤表达趋势相反。肥力较高的中壤潮土和砂姜黑土,应提高土壤养分的利用,降低肥料的施用量;肥力较低的砂壤潮土和黄褐土,应注意培肥地力,不断提高土壤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15.
In order to reduce the amount of fertilizer and increase the efficiency of wheat in this region, and to promote the technology of soil testing and formula fertilization, we conducted a three-year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nitrogen, phosphorus and potassium fertilizer in whea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nitrogen (n), phosphorus (P2O5) and potassium (K2O) were increased by 3.1-5.47%, 3.83-6.23% and 1.3-8.48%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6.
不同施肥制度对平凉市黑垆土地力贡献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平凉市黑垆土玉米和小麦田进行了4种不同施肥制度长期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平凉市黑垆土土壤生产力趋势从大到小为氮磷钾区、常规区、氮磷区、空白区,黑垆土对玉米供肥能力高于小麦,氮肥、磷肥、钾肥和有机肥配施可使黑垆土维持较高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17.
钾肥对冬小麦产量和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1992~1995年,在滇中山原红壤上所做的田间试验中,冬小麦在3种NP水平下施用不同量的钾肥.研究结果表明,在配施NP肥的基础上,随着钾量的增加,小麦籽粒产量亦显着增加,并能不同程度地提高籽粒蛋白质中人体必需氨基酸的含量,改善产品品质.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5年连续监测有机肥、生物有机肥替代化肥对旱地小麦产量、养分利用、经济及土壤环境的影响,以期为旱地小麦科学高效生产提供施肥依据。【方法】于2013—2018年在山西省洪洞县旱地麦田试验区,通过农户施肥(FP)、测控施肥(OF)、有机肥替代化肥(OFM)和生物有机肥替代化肥(OFB)4个处理,分析有机肥替代化肥对黄土旱塬冬小麦产量构成,经济效益,养分吸收转移特征,肥料利用效率,土壤环境等的影响。【结果】(1)与FP处理相比,OFM、OFB处理5年平均减施化肥氮素35%,籽粒产量显著提高17.2%—21.4%、纯收入显著提高44.3%—54.7%;与OF处理相比,OFM、OFB处理5年平均替代化肥氮素40%,增加了公顷穗数和千粒重,籽粒产量显著提高6.0%—9.8%,纯收入显著提高12.9%—21.0%。(2)OFM、OFB处理与OF处理相比,籽粒氮含量显著提高9.6%—12.8%,磷含量显著提高12.5%—17.9%;籽粒氮、磷、钾的花前营养器官转移量与花后土壤吸收量均有所提高,特别是促进了籽粒中氮、磷素的花后土壤吸收量,分别显著提高了48.8%—50.5%,70.5%—76.2%。(3)与OF处理相比,OFM处理的钾肥农学效率和偏生产力显著提高33.9%和6.2%。OFB处理的氮、磷肥的表观回收率显著提高48.6%和65.5%,氮、钾肥的农学效率显著提高71.3%和51.3%,偏生产力显著提高20.3%和10.0%。(4)经过5年的有机肥、生物有机肥替代化肥处理,土壤肥力(有机质, 全氮, 有效磷, 速效钾)有所提高,表层土壤硝态氮残留显著减少9.6%—23.0%,且2 m土层硝态氮无明显淋溶现象。【结论】有机肥、生物有机肥替代化肥可以提高小麦籽粒对氮、磷、钾的吸收,促进氮、磷素的花后土壤吸收,提高肥料的利用效率,显著降低土壤硝态氮残留量,有助于提升土壤肥力,最终获得较高的经济和环境效益,是旱地麦田高效持续生产和发展绿色农业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减氮覆膜对黄土旱塬小麦产量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长期减氮定量监控施肥和地膜覆盖措施下黄土旱塬冬小麦产量变化规律和土壤养分吸收利用情况,指导该区小麦科学施肥、实现区域小麦增产。【方法】基于在晋南旱地冬小麦种植区的长期定位试验区,于2012—2019年设置农户施肥种植模式(农户模式)、减氮定量监控施肥(减氮处理)和减氮定量监控施肥+垄膜沟播(减氮覆膜)3种处理,具体分析在减氮覆膜条件下连续7年冬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冬小麦对氮磷钾肥吸收及利用效率、冬小麦花前花后营养元素转移和吸收以及0—2 m土层氮素残留状况。【结果】减氮处理较农户模式在总施氮量减少33.5%、平衡施用磷钾肥的情况下,籽粒产量、生物产量无显著差异。籽粒吸氮量提高8.9%,氮肥、磷肥表观回收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分别提高7.6%、2.7%和55.0%。花前营养器官转移量提高24.2%,0—2 m土层硝态氮总残留量降低了34.4%。在减氮处理基础上进行地膜覆盖后,籽粒产量和生物产量分别较不覆膜提高24.3%和25.5%,籽粒的氮磷钾吸收量分别提高20.9%、35.0%和33.1%,氮、磷、钾肥表观回收率及其偏生产力分别提高3.7%、2.7%、4.8%和22.8%、22.8%、22.0%,花前氮素和磷素吸收量分别显著增加25.4%和57.5%,0—2 m土层硝态氮总残留量降低25.1%。【结论】通过减少氮肥用量和平衡施用磷钾肥,可在实现冬小麦稳产的前提下,提高肥料的利用效率,减少土壤中氮素的残留量。在减氮处理基础上进行覆膜种植后,可实现冬小麦产量的增加,促进养分的吸收转移,进一步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同时在降低硝态氮累积带来环境风险方面有更加显著的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