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森林植被的减少和水土流失的严重,是导致会泽生态恶化的两大重要原因。不能说森林植被的减少是生态恶化的惟一原因,也不应把水土流失的严重当作是森林植被减少的必然结果。而大量的,占土壤流失总量一半以上的水土流失是发生在农业用地中的坡耕地,特别是陡坡耕地上。因此,重点工程建设要从根本上解决水土流失严重的问题,坡耕地的治理是一大关键。会泽县地处云南省东北部、曲靖地区东北部,全县总面积5854平方公里,境内河流属金沙江水系,大小河流155条,较大河流为牛栏江、小江、以礼河三大水系。全县水土流失面积高达3801.4平方公里,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64.5%,是全省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2.
德庆县地处粤西山区,是广东省重点林区之一。全县总面积18.5万公顷,林业用地面积占14.6万公顷,占78.68%。同时,该县也是历史上有名的水土严重流失区之一。据50年代调查,全县水土流失面积达3.8万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25.9%;水土流失浸蚀严重的崩山口达23000多处。 1979年至1984年间,由于经济体制改革和林业的林地、林权所有制改革,原由集体  相似文献   

3.
横峰县位于江西省东北部,1990年被林业部列入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一期工程建设重点县。全县总面积65520hm~2,其中山地面积39433hm~2,总人口17.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5.5万人。建国后,由于乱砍滥伐使森林植被不断遭到破坏,水土流失愈来愈严重。森林覆盖率由1956年的55.9%下降到1989年的38.4%;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0087hm~2,占山地面积的76.3%,其中轻度流失12500hm~2、中度流失12293hm~2、强度流失5413hm~2。每年流失泥沙量达135.8万 t。  相似文献   

4.
蓝洁 《林业调查规划》2002,27(Z1):70-73
会泽县国土面积 5 883 93km2 ,水土流失面积 3891 4 3km2 ,占全县总面积的 6 6 1% ,每年流失土壤达6 0 0万t。全县侵蚀模数为 32 5 6 0 2t/km2 ·a。据此 ,根据会泽县水土流失特点及成因 ,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文章阐述了黑土丘陵区水土流失的状况,水土流失的面积占该地区总土地面积的44%,土壤侵蚀模数高达3 500 t.km-2.a-1,每年减少黑土层0.4~0.5 cm。总结了水土流失的原因,并根据该地区的自然、经济因素,制定了治理水土流失的原则和方法,为该地区的水土流失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和林格尔县山川兼备,自然条件复杂,石质山区和丘陵沙区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百分之八十点六。有宜林面积一百七十多万亩。境内山多坡广,沟壑纵横,水土流失、沙化十分严重。一九七八年以前,全县水土流失面积达三百七十八万亩,土地沙化面积八十多万亩,每年每平方公里流失表土近万吨,是黄河中游水土流失严重的旗县之一。长期以来,各种自然灾害频  相似文献   

7.
桃江县地处资江中下游,资水在境内容行102公里,落差29.5米,是一个山丘、平岗兼有的环湖丘陵县。全县有山地面积175.57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56.7%,其中森林面积155.69万亩,森林覆盖率为54%。由于境内地表切割剧烈,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干流有7条,属于资江一级支流的沂溪、沾溪和访溪,总长244.6公里。据记载,全县解放初期的水土流失面积为80平方公里,1959年为179平方公里,1983年水土流失面积达721.1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35%,每年流失土壤达265万吨,全县210座中小型水库库容瘀积303万立方米。沂、沾、德三溪等…  相似文献   

8.
声音     
35年来,"三北"地区近50%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不同程度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减少2万多平方公里,年入黄河泥沙减少3亿吨左右。水土流失面积和土壤侵蚀模数实现双下降,工程区水土流失程度明显减轻。——中国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永利  相似文献   

9.
集锦     
<正> 触目惊心的数字!黄河入海泥沙每年达16亿吨,河床每年上升10厘米,成了高于城市和农村的“天河”。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达36万平方公里以上。对长江水势有重要调节作用的洞庭湖面积缩小了1600平方公里。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解放初期为116万平方公里,现已增至150万平方公里以上,占国土面积的15.6%,每年流失土壤50亿吨。大兴安岭南部年降雨量由  相似文献   

10.
简介了梅州市水土流失的概况、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以及进行水土流失治理的必要性及其效益;提出了面状流失山坡、沟状流失光山、活动型崩岗、水库和河流两岸水土流失区的治理方法和水土保持林的营造技术.  相似文献   

11.
刊中报     
我国确定今后50年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目标我国已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确立为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程,其战略目标是在50年后基本实现山川秀美。据水利部有关人士介绍,我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将分三步走。第一步是从现在起10年内,每年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万平方公里,到2010年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5万平方公里,七大流域特别是长江、黄河中上游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重点治理工程初见成效。第二步是从2011到2030年的20年内,使全国六成以上适宜治理的水土流失地区得到不同程度的治理。第三步是从2030年到2050年,全国建立起适应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生态系统,适宜治理的水土流失地区基本得到整治,水土流失和沙漠化基本得到控制,坡耕地基本实现梯田化,宜林地全部绿化,“三化”草地得到恢复,全国生态环境明显改观,大部分地区基本实现山川秀美。摘自《经济日报》  相似文献   

12.
凉城县总土地面积3,455平方公里,其中山区占54.4%,丘陵区占20%。全县水土流失面积达2,434平方公里,占总土地面积的70%。每年平均流失表土3毫米,使黑土变成黄土,黄土变成沙土,沙土流成沟壑。水土流失严重的地方,种地没有土,发展牧业没有草场。全县土地多为疏松的沙质土,坡地多在25度  相似文献   

13.
钱塘江流域水土流失特点和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遥感技术和定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钱塘江流域水土流失及其动态进行分析.钱塘江流域省内水土流失量占全省总流失量的47.66%.钱塘江中上游的金衢地区是水土流失较严重地区,面租达3955km2,占该地区山地面积的23.25%,衢州市近10年(1981~1990年)间统计,水土流失面积由原来的1586km2增加到2675km2,扩大68、66%;以经济林为主的常山县开发过程中强调水土保持措施,但流失面积仍扩大47、38%;.以用材林为主的开化县水土流失有急剧上升的趋势。文章讨论了钱塘江中上游近期水土流失的特点并提出综合治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水城县是西部地区石漠化极为严重的一个县。据2004年调查,全县潜在石漠化土地61763.1hm^2,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19.1%;非石漠化土地147076.3hm^2,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45.4%;石漠化土地114876hm^2,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35.5%。在石漠化土地中,轻度石漠化27043hm2,中度石漠化68958.4hm^2,强度石漠化11706.8hm^2,极强度石漠化7167.8hm^2。石漠化的产生,制约了山区农村经济的发展,治理石漠化势在必行。本文根据石漠化的成因、特点,结合水城县治理石漠化的经验,提出水城县人工恢复植被的首选树种,并同时提出了多项技术措施,采用人工造林与封山育林相结合,是石漠化植被恢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由于受自然和人为因素的破坏,林西县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据2000年遥感资料统计,林西县沙化面积191.53万亩,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32.5%,平均侵蚀模数每年每平方公里在1500吨以上的水土流失面积达412.8万亩,占全县水土流失面积的69.7%,风沙、水土流失给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6.
建水县位于珠江上游,流域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 80%。 历史上的建水曾是森林茂密的地方,但由于诸多原因,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全县森林覆盖率由50年代末的53%下降到1973年的29.6%,继而又降到1991年的19.7%。森林面积的锐减,生态的失衡,使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全县的水土流失面积从1958年的900平方公里上升到1987年的1844.6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486%;1981-1993年,旱涝灾害发生率占全县自然灾害的65.2%。如何改变建水生态的现状,使之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  相似文献   

17.
宜君县生物措施治理水土流失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宜君县水土流失形式以水力侵蚀和重力侵蚀为主。水土流失面积1263万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83.8%,平均侵蚀模数4240吨,平方公里·年,全县共有500米以上沟道1460条.  相似文献   

18.
李漪 《林业调查规划》2006,31(Z1):113-116
东川区小江流域是我国乃至全世界泥石流最发育的地区,全区水土流失面积1 274km2,占国土面积的68.5%。全区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文章分析了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提出了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9.
水土流失问题是个世界性的问题,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盛衰、民族的存亡。我国水土流失是全国性问题。我国丘陵、山区占总面积的2/3,水土流失现象很普遍,其中比较显著的水蚀面积150万平方公里,风蚀面积130万平方公里,二者共占国土面积的29.17%。全国丘陵、山区流失的泥沙每年约50亿吨,占世界水土流失总量的20%,每年因土壤流失的氮、磷、钾等植物营养物质,相当于全国一年的化肥生产总量。我国北方,特别是西北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严重性已被普遍认识;南方一  相似文献   

20.
我县地处辽宁省西部,是个六山一水三分团的丘陵山区。全县共有32个乡(镇),50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40万。全县总面积729万亩,其中,山区面积占30.4%,丘陵面积占43.3%。自然气候特点是,地势高寒、无霜期短、土质瘠薄、风沙干旱、水土流失严重。由于自然条件恶劣,所以农业生产水平低。为了改变这种恶劣环境,使山区脱贫致富,多年来,全县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进行了坚持不懈的努力,大力开展以植树种草为重点的山区建设。为了治理风沙、防止水土流失,我们把沙棘作为先锋树种,大量栽植。到1986年末全县已有沙棘林45万亩,占有林地面积的18.75%,占全省沙棘面积的7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