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20年来,河南省渔业取得了长足进展。1998年全省渔业水面发展到275万亩,比1978年增加75万亩,其中利用低洼易涝荒废地开发建设连片商品鱼养殖基地50多万亩。1998年该省水产品总产量达到27万吨,比1998年增长了10倍,年均递增率超过14%。人均水产品占有量也由1978年的0.4公斤增加到3公斤,渔业队伍不断扩大,渔业人口20年间增加了30多万人。水产养殖品种日益丰富,以甲鱼、银鱼、罗氏沼虾、河蟹、淇河鲫鱼、青虾为主的名特优新品种养殖已形成生产规模,并涌现出一批名优高产高效繁养专业基地。目前,名特优水产品产量、产值已占总…  相似文献   

2.
1995年我国渔业在“八五”前四年平均递增15%的基础上,各地继续加大改革、开发的力度。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以养殖为重点的高效渔业,渔业生产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据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国水产总公司水产统计年报汇总,1995年我国水产品总产量为2517.18万吨,比上年增加370.77万吨,增长17.27%。其中,海洋捕捞1026.84万吨,增加130.95万吨,增长14.62%;海水养殖412.29万吨,增加66.69万吨,增长19.3%;内陆捕捞137.29万吨,增加22.03万吨,增长19.11%;内陆养殖940.76万吨,增加151.1万吨,增长19.13%。 国有水产品产量209.74万吨,占总产量的8%,比上年增加29.15万吨,增长16.14%;群众渔业产品产量2307.44万吨,占总产量的92%,比上年增加341.62  相似文献   

3.
1998年我省渔业经济继续保持了快速、健康发展局面。具体表现如下特点: 1、水产品产量增长速度快。水产品总产量270224吨,比上年增加31421吨,增长13.2%;其中养殖产量253619吨,比上年增加27596吨,增长12.2%。水产品产量是自1993年以来连续6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水产品总产量连续2年增加3万吨以上。 2、养殖品种结构进一步调整,趋向多元化;水产品市场活跃,价格稳中有降。在养殖产量中,鲢鳙鱼所占比重由1997年的50.9%下降到1998年的48.5%,名、特、优养殖品种所占比重上升,并趋向多元化。河蟹养殖发展步伐加快。水产品市场活跃,四季均有鲜活产品销售,季节性差价不大,总体价格趋降。郑州等市出现花白鲢分段出售现象。  相似文献   

4.
新洲县位于武汉市东郊,改革开放,给新洲注入了活力,水产业发展较快,1993年全县已养殖水面17.41万亩,水产品产量20175吨,鱼苗产量6.56亿尾,鱼种产量1.3亿尾(规格0.1~0.5斤),渔业产值10736.68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7.47%、1.2%、1.28%和38.35%。新洲县实现了水产品年产量第一次过2万吨,渔业产值在大农业中的比重第一次过10%以上的目标;在资源开发上,首次一年新开挖精  相似文献   

5.
一、1987年水产业形势 1987年,我省水产业在整个大农业中放得开,搞得活,保持了较高的发展速度,全省水产品总产量44.4万吨,增产6.2万吨,比上年增长16.3%,全省渔业总产值按1980年不变价计算为6.2亿元,比1986年增加近9000万元。增长17%,占农业总产值的3.6%。城乡市场水产品的数量和品种增多,质量提高,鱼价稳定,人民“吃鱼难”的局面有了很大改观。整个水产业的发展方兴未艾,欣欣向荣,产销两旺,来势很好,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大中小水面开始全面开发利用,养殖单产提高,效益增加。全省养殖水面512.6万亩,比上年增加5万亩,养殖产量40.6万吨。比上年增产5.8万吨,增长16.7%。  相似文献   

6.
《河南水产》2006,(4):2-3
为进一步挖掘渔业资源潜力,提升渔业综合生产能力,2005年开始在全省实施渔业重点县工程。去年依据各县(区)水产发展水平、渔业资源、技术力量、水产机构、领导重视程度等条件。确定了16个渔业重点县。今年根据各县水产发展情况,又进行了适当调整,制定下发了《河南省渔业重点县管理暂行办法》,并在项目和资金等方面对渔业重点县进行了优先扶持。16个渔业重点县今年合计养殖水面达到155.3万亩,占全省的45%;预计水产品产量29万吨.占全省的49.2%;今年全省水产品产量增产7.3万吨.渔业重点县就占了5万吨,占68%。目前渔业重点县已经或正在成为全省的渔业大县、渔业强县和渔业示范县,带动和促进了全省渔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1995年我国渔业在“八五”前四年平均递增15%的基础上,各地继续加大改革、开发的力度。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以养殖为重点的高效渔业,渔业生产继续保护良好的发展态势。截止到11月底统计,主要省、自治区、直辖市水产品产量已达1833.77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238.90万吨,增长15%,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5个百分点。预计全年水产品总产量将超过2350万吨,比上年增加200万吨,增长10%。  相似文献   

8.
如何保持池塘渔业的高速发展,增强发展后劲。是当前渔业发展的中心问题之一。笔者根据我省情况,就养鱼池塘的清淤问题,谈点浅见。旨在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推动池塘渔业的持续稳步发展。一、池塘渔业在渔业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1991年全省水产品总量为56.30万t,比1978年的11.87万t增长了3.74倍。其中:池塘产量达到42.20万t,比1978年的7.19万t增长了4.87倍。1991年比1978年水产品产量绝对增加数为44.43万吨,其中池塘产量绝对增加数为35.01万t,占全省水产品产量绝对增加数的78.80%。 1978年至1991年年平均放养面积为469.65万亩,其中池塘养殖面积为234.67万亩,占总放养水面的49.77%;年平均养殖产量为29.01万t,其中池塘产量为23.44万t,占养殖总产的80.80%  相似文献   

9.
目前,随着世界性渔业资源的普遍衰退,水产养殖在丰富国内外水产品市场、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01年,世界渔业总产量为1.29亿吨,其中捕捞产量9100万吨,养殖产量3750万吨,呈上升趋势。中国渔业发展较快,2002年全国水产品总量4565万吨,其中水产养殖产品占水产品总量的比重从20年前的28.9%升至62%。水产品出口量208.5万  相似文献   

10.
一、渔业发展现状 我省有可养鱼水面981.3万亩(占全省总水域面积3498万亩的28.1%),现在已开发利用了528万亩。全省水产品产量1996年末达到了29万吨(在1980年2万吨基础上翻近4番),其中养殖产量23.8万吨;渔业产值实现了10.4亿元(按1990年不变价),水产业产值实现29亿元(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7%);全省养鱼户52696户,渔业劳动力16.8万人,全省渔民人均收入2600元。杜蒙、肇源、绥化、密山、肇东、海伦6县(市)年产鱼均超万吨,泰来、富锦、双城等10个县(市、区)年产鱼超过5000吨,全省水产业出现了持续发展的好势头。按现在的发展速度,到2000年,全省水产品产量可实现35万吨(比1995年增10万吨,平均  相似文献   

11.
最近,全国渔业大县福建省连江县在掀起的第二轮创业热潮中,把浅海开发当作渔业的重头戏来抓,制定“水产支柱产业启动年”战略,下大力气,力争在原来的规模上扩大浅海养殖面积15000亩以上。连江县海岸线长达209公里,浅海面积42万亩,现实际利用浅海只占10%左右,开发潜力大。去年,该县水产品总量超过36万吨,其中浅海养殖的产量占互0万吨。为实施“启动年”战略,去年底今年初,连江县深入探索开发浅海渔业的路子,进行了四大调整,即调整品种结构、调整养殖区域、调整养殖方式、调整经营方式,建立起大官板垦区、黄歧半岛、罗源湾网…  相似文献   

12.
一、1987年渔业经济形势在“改革、开放、搞活”的方针指引下,1~10月,全省水产品总产量达31.3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5.8万吨,增长22.5%;种植湘莲13.1万亩,生产壳莲8112.6吨,面积比1986年略减,产量增长27.5%。预计全年水产品产量44万吨左右,比上年增长15%,保持了持续稳定发展的好势头。其主要特点是: 1、大中小水面开始全面开发利用,精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全省放养水面509万亩,比1986年扩大2万亩;特别是池塘精养水面增加。全省池塘养鱼269.8万亩,其中精养面积105.4万亩,比1986年增长22.6%。洞庭湖区10万亩丰产片预计产鱼3.5万吨,亩产350公斤。全省上下开始把大中水面作为渔业翻番的突破口来抓。开发利用内湖、水库、  相似文献   

13.
坚持改革开放搞活的方针,认真落实联产承包责任制和水产品购销政策,积极推广科技成果,有力地促进了渔业的发展。我省1979~1982年平均每年递增水产品2.04万吨,1983-1986年平均每年增产4.55万吨。后一个四年翻了近一番。1987年,全省放养水面512.56万亩。水产品总产量44.38万吨,居全国淡水鱼产量的第四位。其中养殖产量40.62万吨,占总产的91.52%,平均亩产79.24公斤,捕捞产量3.76万吨,占总产的8.48%。种植湘莲10.54万亩,生产壳莲5793.13吨。渔业总产值按1980年不变价计算为6.2亿元,占农业总产值3.61%。与1978年比,水产品产量增长2.74倍,渔业总产值增长3.31倍,平均每年递增17.6%。实践说明,改革促进了生产的迅速发展。渔业生产开始突破单一经营和低效益的格局,在农  相似文献   

14.
吴江市是江苏省重要的水产品生产基地,养殖面积已发展到近 40万亩, 2000年水产品总量达 7.06万吨,渔业总收入 11.8亿元,效益超 4亿元,比 1999年增长了 15%。其中特种水产养殖面积 14.6万亩,比 1999年增加 5.31万亩,增长 57.2%,来自特种水产品的收入超 8.17亿元,逼近渔业总收入的 70%,促进了渔业整体效益的提高。渔业在吴江市农村经济中的比重正在逐年攀升, 2000年占整个农村经济比重的 42%,比 1999年提高了约 5个百分点,渔业已成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主导产业。  吴江市渔业经济的发展主要得益于农村产…  相似文献   

15.
《内陆水产》1991,(1):22-23
我县有水面174万亩,其中可养水面17.5万亩。发展水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然而,“七五”之前,水产品年产量不足6000吨,人平产鲜鱼不足10公斤。“七五”期间,我县总结经验教训,全面开发水产资源,1990年水产品产量达到13800吨,比1985年增长130%,渔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由1985年的2.8%提高到5.8%。  相似文献   

16.
一、1999年,浙江省宁波市渔业产量首次突破70万吨大关,达到刀石7万吨,实现产值4733亿元,水产品出口249万吨、创汇105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8B9%、1658%、53B8%、5659%,成为该市大农业中第一个提前一年超额完成“九五”计划的行业。二、该市新开发海水养殖面积13.15万亩,超过前三年开发面积的总和。至去年底全市海水养殖总面积已达4648万亩,产量13百万吨,产值1617亿元、利润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945%、3843%、34石3%、4O%,成为该市渔业经济增长的新亮点。三、该市水产养殖产值已突破20亿元,达2144亿元,占该市渔业产…  相似文献   

17.
《内陆水产》1984,(3):36-36
华容县近几年大力发展渔业,建设渔业基地,主攻小水面精养高产,使鲜鱼产量大幅度上升。一九八二年全县水产品总产突破10万担,比上年增长14.1%。一九八三年水产品达124950担,比上年增加2万多担。养殖水面147559亩,产量94740担,亩产64.18斤。其中精养水面1.4万亩,产鱼44780担,亩产达320斤;家庭养鱼10159亩,  相似文献   

18.
《重庆水产》2006,(4):5-6
2006年7月以来,合川市遭遇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截止9月14日,全市渔业受灾面积达7.5万亩,损失水产品3240吨,直接经济损失4100万元。其中,稻田养鱼受灾面积3.3万亩,损失水产品800吨;池塘受灾面积1万亩,损失水产品1200吨,50亩以上的养殖大户受损户达85户、面积5900亩,产量损失达1700吨,占30%左右,直接经济损失约1700万元;河沟养殖损失水产品240吨,占8096:水库等其它养殖方式损失水产品1000吨。  相似文献   

19.
1989年,全省水产品总产量创历史最高纪录.达到51.53万吨,比1988年增长11.47%。全省放养水面已达528.8万亩,养殖产量46.7万吨,比上年增长11%。天然捕捞产量4.9万吨,比上年增长17%。渔业总产值19.2亿元,比上年增长10%以上.占农业总产值的5.8%。  相似文献   

20.
20 0 1年 ,我省渔业工作紧紧围绕农民增收、渔业增效、财政增长的目标 ,以加快渔业结构调整为主线 ,以科技创新、体制创新为动力 ,以鄱阳湖资源深度开发、建设优质水产品基地为重点 ,积极推进产业化经营 ,渔业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全省水产养殖面积达到 51 7.4万亩 ,较上年扩大约 1 1 .6万亩 ;水产品总量达到 1 3 2 .3万吨 ,比去年增长 4.0 % ,其中养殖产量 1 0 9.4万吨 ,占总产的 82 .7%左右 ;渔业总产值 (现行价 )约 1 0 0亿元 ,比去年增长5% ;水产品出口创汇仍保持全国内陆省第一名的位置 ;渔业为农民人平增收 1 5元左右。2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