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前我国对猪布氏桿菌病的主要診断方法是試管凝集試驗。一般判定标准:在1∶50稀释度出現“++”号及其以上的凝集現象时,被检血清判定为阳性反应;在1∶25稀释度出現“++”号及其以上的凝集現象时,被检血清制定为疑似反应。但越来越多的病例使兽医工作者相信病猪不一定有凝集現象发生;而在1∶50稀释度出現“++”号及其以上的凝集現象时,是否即为病猪,則研究的文献尚少。根据作者4年来在广州市畜牧場对猪布氏桿菌病的观察研究,发現某些与本病有接触史的健康猪只,其凝集价有不同程度的增高。本文試以对此現象加  相似文献   

2.
在自然条件下罹患布氏桿菌病的动物有:牛、綿羊、山羊、猪、馬和駱駝。在一定条件下狗、猫和家禽也能发病。此外,几乎所有的野生动物、嚙齿动物及禽类对于实驗性感染都是有敏感性的。一般說来布氏桿菌在生物学特性上具有很大的可塑性与活动性,在毒力方面也同样有这种的变动性。看来在布氏桿菌病的疫源地內除了弱毒品系以外,也永远能够存在有人和动物的强毒品系,在猪型布氏桿菌的例子中,可以很好的看出这一点。我們已经指出过,在美国猪型布氏桿菌常常是人爆发布氏桿菌病的原因,但是在其他国家中(例如丹麦)虽然猪的布氏桿菌病散播也很广泛,却沒有发現到人感染猪型的布氏  相似文献   

3.
在高尔基省的畜牧场中,牛的布氏桿菌病是牛型布氏桿菌所致的。在个别的场子中,牲畜的感染率达到了总头数的60—70%。凡是和患布氏捍菌病的牛接触过的羊与猪都没有感染布氏桿菌病。而由地中海热布氏桿菌(Brucella melitensis)所致的羊布氏桿菌病却具有传染性。牛接触过病羊以后可以感染布氏桿菌病,但  相似文献   

4.
在另一篇报告中,我們已經介紹了一些有关海豚的免疫生物学反应与攜带布氏桿菌的关系的材料,这里我們将介紹一些海豚布氏桿菌病的病理解剖变化与带菌的关系的資料。判定海豚是否感染布氏桿菌病,除根据血清学反应、变态反应和細菌学检驗結果外,还可以根据海豚的病理解剖变化进行判定。海豚布氏桿菌病的病理解剖变化,以淋巴結和脾脏的显著肿大,和肝脾出現灰白色小結节为主要特征,但病理解剖变化与带菌情况有何关系,病变是否可以作为带菌的指标,是值得注意的問題,而且也是一个有实用意义的問題。这里我們将不詳細討論海豚布氏桿菌病的病理解剖  相似文献   

5.
在实驗室动物中,以海豚对布氏桿菌病的感受性最大。因此,在测定菌种毒力,检定菌苗効力、分离布氏桿菌和进行其他布氏桿菌病的試驗时,常使用海豚。使用海豚作試驗时,对于布氏桿菌在海豚体內的分布情况、停留时間、感染与血清学反应和变态反应的关系,感受性与飼养条件的关系等問題,需要有充分的了解,才能使試驗得到正确的結果。关于这方面的資料,文献記載的很不少。我們两、三年来在測定布氏桿菌菌种毒力和分离布氏桿菌的工作中,对于布氏桿菌在海豚体內的分布情况也积累了一些資料,茲介紹于此,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6.
近年來在獸医科学与实踐方面占主要地位的有三大問題:为了撲滅集体農莊和國营農場的布氏桿菌病而需要的診断方法、特殊預防与一般性預防及獸医衛生措施。最簡單而又最廣泛的应用於診断人畜布氏桿菌病的方法就是血清学的方法。關於比较各种血清学診断法的價值,我想在下面來談一谈。凝集反应:一般認为凝集反应是診断各种家畜布氏桿菌病的特異方法。同時認为凝集反应有规律地出现在牛布氏桿菌病的早期。但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对牛只布氏桿菌病的血清学診断,主要依据1956年中央农业部頒发的“家畜布氏桿菌病凝集反应診断操作方法及制定标准(草案)”采用标准試管凝集試驗,有些地区也曾采用补体結合試驗。这两种方法,操作都比較复杂,且須有一定的实驗室設备条件,不适用于大規模检疫及野外操作,就是在一般农业社及农牧場中应用也有一定的困难。赫德耳逊(Huddleson)氏首創快速玻板凝集試驗法,歐美国家及苏联早已采用,于某些国家內,几乎仅仅采用这种凝集反应法。虽然这  相似文献   

8.
关于布氏桿菌病患牛血清蛋白成分的变化問題,国內尚无报导。現将我們应用紙上电泳对此問題所作的一些工作簡述于后。我俩在分析布氏  相似文献   

9.
近年來,由於布氏桿菌病在我國牧區和半農半牧區廣泛流行,布氏桿菌病檢疫工作日見繁重。目前在我國應用最廣泛的布氏桿菌病檢疫方法是試管凝集反應法,此法有它的優點,但以我國牧區遼闊,交通不便,許多地區設備簡陋,人员缺乏,應用試管法殊屬不便,故有尋找簡便易行的方法以代替試管法的必要。哈德遜氏曾經提出了快速凝集反應診斷法,此法簡便易行,適於野外操作,因而在許  相似文献   

10.
作者在长的时期中,研究了牛布氏桿菌的变异性问题,发现牛布氏桿菌也像其他细菌一样,在不同的生存条件中,它们的形态、培养与生物化学反应的特性以及抗原性和病原性都可以发生变化。在这篇论文中,作者没有将他使细菌发生变异的具体方法公布出来,但是,他大致介绍了自己的研究方法,并且相当详尽地叙述了布氏桿菌变异的阶段和在每  相似文献   

11.
引言江蘇省淮陰、泰興二種猪場從1954年以來,母猪流產率甚高,為證實流產原因起見曾進行過二次布氏桿菌凝集反應檢驗。結果每次皆發现有陽性反應及可疑的猪。根據流產現象的普遍性和凝集反應情况,初步決定該二場存在有布氏桿菌病,並採取了淘汰、隔離和加強飼養管理等措施。 種猪場如果存在有布氏桿菌病,則對江蘇省養猪的發展確是一個嚴重問題;這不但影響  相似文献   

12.
家畜的布氏桿菌病是在十九世紀初在英國發现的,它在英國廣泛流行,並被叫做“傳染性流產病”,在很長時間還不知道它的病原学。它的病原菌是丹麥學者班格(Bang)和斯特立波里奇在1896年共同發現的。 現在已經確定,人、畜所得的布氏桿菌病是一種很复雜的傳染病,而消灭它則是一個重大的經濟問題和社會問题。在研究布氏桿菌病中雖然有了不可爭辯的巨大科学成就,在防治這種傳染方面現在雖然有了各种藥剂和方法,但仍應指出:無論如何不应當把這些成就当做安慰自己和不重視布氏桿菌病嚴重性的理由。應當牢記:在幾十年前布氏桿菌病只是在地中海沿岸  相似文献   

13.
在用布氏流產桿菌第19號菌苗为牛只進行免疫,而致人誤染布氏流產桿菌病例,尚不多見,同時這問題也常为人所勿視。其原因乃: (1)第19號布氏流產桿菌的菌苗毒力极低,对人类的意外傳染很少發生; (2)即使人类感染后也僅引起良性及不典型的布氏桿菌病。“目前上海若干牛乳場中的乳牛有因布氏流產桿菌引起流產者。在用19號布氏流產桿菌菌苗免疫時引起人的布氏桿菌病亦是可能。本譯文所介紹的5个病例,內中除一个为醫生外,四个均为獸醫人员。本文目的为喚起注意,防止在接种时發生意外事件”。  相似文献   

14.
牧场蜱携带布氏桿菌的能力,已由院士,和教授的工作所证实。按照他们的材料,牧场蜱Dermacentor marginatum是自然界的布氏桿菌携带者,他们确是此种外寄生虫,为布氏桿菌传染的天然源泉。在我们所找到的文献中,没有发现到有关牧场蜱D.Nuttallia及H.Marginatum传播布氏桿菌病问题的资料。在牧场蜱严重为害的农荘中,我们实地观察布氏桿菌病的发生与传布情况,使我们怀疑牧场  相似文献   

15.
經驗點滴     
精液凝集反應 布氏桿菌病血清凝集反应陽性公牛的精液是否能用於人工授精,要看公牛的生殖器是否為布氏桿菌所感染為斷。因為陽性公牛,它的生殖道並不一定被侵害。為了診斷這一點,丹麥的學者近發明精液凝集試驗,頗有實際意義。其操作方法是取1%檬檸酸鈉2滴置入離心管中,加入精液1毫升,於3,000r.p.m.之速度離心20分鐘,取出上清液,按照血清凝集反應操作方法進行試驗。如生殖器未被感染,則即1:10之稀釋度亦不發生凝集現象。  相似文献   

16.
按照計劃出刊的“布氏桿菌病”專號,現在在這一期里與讀者見面了。由於布氏桿菌病在我國流行甚為廣泛,為害亦甚嚴重,所以近年來已有不少有關這一方面的研究資料。我們想把這個專號分為兩次刊出,因此,這一次只算是專號的一部分。我們手頭還有一些稿件,由於篇幅關係,這一次未能付印,想今後再積累一些,不久就可以再一次的用“專號”的形式發表了。我們  相似文献   

17.
根据目前资料,就四川牛布氏菌病及非特异抗体和二者关系作一探讨。一、牛布氏菌病检查概况据资料记载,七十年代前一些城市做过布氏凝集试验检疫,有一些阳性反应,但无出菌和暴发流产的记载。1980至1984年我们组织对部分城市乳牛和农村耕牛布氏菌病调查中,HT、SAT、MRT、RBPT 仍有弱阳性反应,凝集滴度一般为1:50—1:100,个别达1:200 。对阳性牛隔离期重检或做  相似文献   

18.
各种动物血清的布氏杆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正常凝集价有所不同。在国内,关于人、牛、羊和骆驼血清的布病正常凝集价,已有报导,而健康猪血清的布病正常凝集价和不同年龄间的凝集价消长状况,尚少报导。为此,于1985年5—6月,我们在互助县和门源县分别对30头互助猪(即八眉猪)和40头杂种猪进行了布病正常凝集价的测定,现将测定方法和结果叙述如下: 一、试验猪:被检的猪只均系舍养,年龄为3月—3岁。在30头互助猪中:去势公猪16头、母猪12头和公猪2头。在40头  相似文献   

19.
我場自53年以來,即以試管凝集反應法來檢查牛羊的布氏桿菌病。幾年來在實際工作中,我們遇到了一些與操作技術有關的問題。例如,在檢疫過程中,我們就經常看到某些牲畜的凝集反应時強時弱,甚或突然喪失其原有反應。此種現象雖然可能是由於凝集反應診斷法本身的不完善和病畜機體的免疫生物學狀態的特殊性所造成的,但主要可能還是由於實際操作的不準確而引起的。為了了解實際操作的準  相似文献   

20.
布氏桿菌19号菌种是弱毒菌种,目前在世界各国已广泛地用来免疫牛只以預防布氏桿菌病,已获得良好的效果。我們所保存的19号菌种,是解放前遺留下来的,由于保存混乱,未曾作过系統检查,其历史已无从查考。1953年我們从华东农业科学研究所获得該菌种后,作了較系統的检查,首先是进行变异型的检查,挑选其中典型的S-型,除去R-型,然后再检查其一般的特性及对动物的測定,以确定其毒力及免疫力。在1954年来一般特性的检查与毒力試驗已經获得初步結果,証明該菌种是弱毒19号菌种,至1955年对試驗动物的免疫力測定亦告結束,并且証明該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