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在东折棱河8块天然次生林样地的调查数据,对次生林的植物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特征进行了研究,测定了各层次植物物种的重要值,采用多种方法计算各层次物种的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该地区次生林群落成层现象和各层次优势种比较明显。群落植物物种比较丰富,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乔木层最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海南霸王岭林区的热带天然次生林抚育技术试验,了解抚育对次生林群落组成和结构的影响。[方法]通过对30个热带天然次生中龄林(60年)固定样地(50 m×50 m)进行抚育前后的森林调查数据,利用配对t检验、非维度多尺度标定(NMS)和指示种分析等统计方法,比较个体数量、物种多样性、群落物种组成、指示种、优势种和群落径级结构在抚育后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经过抚育后群落上层物种(胸径≥5 cm)和下层(1 cm≤胸径5 cm)个体密度显著减少了24.9%和59.9%,胸高断面积显著减少了13.1%和54.9%。抚育前后上层和下层树木径级分布结构均没发生显著变化,但呈随径级增加抚育比例减小的趋势。与抚育前的群落物种相比,抚育后的次生林上层和下层的物种组成无显著变化,上层树木物种密度减少了15.1%,但物种丰富度(排除密度效应后的物种密度)和香农指数无显著变化。抚育对下层树木的影响更加显著,其中,物种密度、物种丰富度、香农指数显著减少了40.3%、15.1%和11.1%。经过抚育后,上层指示种多度平均减少了85.6%,优势种多度平均减少了6.4%;下层指示种多度平均减少了85.9%,而优势种多度平均减少了35.1%。[结论]通过中幼林综合抚育措施,热带低地雨林次生林中短寿命先锋种数量显著减少,降低了抚育后先锋种对保留目的种的竞争强度,从而为加快热带次生林的生态功能恢复和实施森林经营管理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3.
冰砬山天然次生林群落结构与物种多样性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在辽宁冰砬山16块天然次生林样地的调查数据,对天然次生林的植物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特征进行了研究,测定了各层次植物物种的重要值,采用多种方法计算各层次物种的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冰砬山天然次生林群落成层现象和各层次优势种比较明显,依重要值排序乔木层优势种为蒙古栎和紫椴,亚优势种为花曲柳、色木槭和怀槐;灌木层优势种为斑枝卫矛、金银忍冬、胡枝子和金刚鼠李,亚优势种为刺五加和胡榛子;草本层优势种为羊胡苔草。该地区天然次生林群落植物物种比较丰富,丰富度指数草本层最高,乔木层和灌木层较接近;均匀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灌木层最高,草本层最低,乔木层居中。  相似文献   

4.
浙西北天然次生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浙西北地区天然次生林群落植物物种多样性特征进行了研究,测定了群落植物生长型构成以及各层次植物物种的重要值,采用多种测度方法计算了群落各层次植物物种的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1)浙西北地区天然次生林群落各层次优势种比较明显,乔木树种以青冈为主,灌木树种以柃木和檐木占优势,草本植物则以箬竹为主;(2)该地区天然次生林群落植物物种比较丰富,乔木树种种数最多,草本植物稀少;就各层次而言,草本层物种数最多,乔木层和灌木层比较接近,各层次的均匀度指数的趋势是灌木层最高,草本层最低,乔木层居中;以多种指标计算各层次物种多样性指数结果均显示,灌木层多样性指数最高,草本层最低,尽管草本层具有最高的丰富度;(3)封育时间长、人为干扰轻的地区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指标以及数量指标,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相似文献   

5.
采用典型样方法,分别计算各样地的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生态优势度指数,对湖南沅陵3种天然次生林群落(檫木+锥栗群落、枫香+檫木群落、杉木+檫木群落)乔木层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檫木+锥栗群落乔木层出现植物20种,隶属于11科19属,枫香+檫木群落出现1...  相似文献   

6.
通过研究透光抚育对各坡位立地上的“栽针保阔“红松林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的影响,指出弱、中强度透光抚育有利于维持红松林群落的植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万人欢林场不同经营类型次生林林下物种丰富度与多样性的差异进行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以硬阔混交林为例,经抚育后的硬阔混交林Shannon-Wiener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92、3.85、0.62、0.67;未抚育的林分分别为0.88、0.92、0.63、0.46,无论是从物种丰富度还是多样性来说,抚育后的林分,明显高于未抚育林分。但软阔混交林各项数值差别不大,最有可能的原因是海拔高度影响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8.
不同经营模式对天然次生林林下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样方调查数据为基础,利用丰富度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指数等对丹清河林场传统经营、近自然经营和未经营等三种经营模式下的针、阔天然次生林进行了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同一林分,不同经营模式,林下物种组成不同,植物优势物种有很大变化;(2)灌木层Pielou均匀度指数在近自然经营模式高于其它两种经营模式,草本层Pielou均匀度指数在天然针叶林未经营模式最大,而在天然阔叶林随干扰程度提高而降低;(3)天然针叶林灌木层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随着干扰水平提高而增大,草本层的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以近自然经营最高;(4)天然阔叶林灌木层和草本层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随着干扰水平提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9.
天然小叶青冈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多样性研究中较常用的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R)、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Simpson生态优势度指数(C)、Pielou均匀度指数(J)等几个多样性测度指标对南平市延平区茫荡山自然保护区内的天然小叶青冈林群落多样性进行测度,结果表明小叶青冈林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均较高,但均匀度较低,即物种分布不均匀,群落组成以少数几个物种为主,群落中多数物种个体数量较少。  相似文献   

10.
通过采用丰富度指数(Margale、Menhinick等)、均匀度指数(Pielou、Heip和Alatalo等)和多样性指数(Gini、Shanon_Wiener和Simpson等)等3种测度方法对帽儿山地区天然次生林群落植物多样性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帽儿山地区天然次生林群落植物的最重要植物为胡桃楸;Z602样地的各种多样性指标均高于M701样地,可见Z602样地的多样性更为优越。  相似文献   

11.
运用丰富度、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Sheldon均匀度指数,对三明市梅列区米槠林不同抚育干扰强度下的生物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抚育影响着米槠林各林分层次的物种组成和生物多样性指数,抚育干扰强度越大,米槠林乔木层、灌木层物种越少且分布越不均匀,草本层物种越丰富且分布越均匀,抚育使得层间植物减少,而且强度抚育、弱度抚育导致层间植物减少、均匀度降低。  相似文献   

12.
运用α和β物种多样性指数分析热带地区海南中部山区草地、灌丛、次生林和原始林植被演替过程中物种多样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物种丰富度指数、Margalef's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能较好地反映不同演替阶段间的物种多样性大小差异;而Alatalo均匀度指数能较好反映物种分布变化。从草地到原始林阶段,群落α物种多样性呈连续增大趋势。Jac-card和Srenson相异性指数能较好地反映不同演替阶段群落间的物种更替,且呈单峰曲线变化,在灌丛与次生林过渡阶段最大。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火灾后南瓮河草本沼泽湿地自然恢复5年的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与天然湿地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火干扰湿地和天然湿地在物种丰富度上有差异,物种丰富度为13种和19种;物种丰富度的变化趋势同Shannon-Wei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呈现正相关,同Simpson优势度指数呈现负相关;β多样性分析可知Sorensen指数为0.81,Jaccard指数为0.68;火干扰湿地和天然湿地的物种群落相似性较高,火干扰后植物群落自然恢复正向天然湿地演化。  相似文献   

14.
以立地条件相似的原始暗针叶老龄林作为对照,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在海拔3 100~3 600 m 的阴坡、半阴坡,对50块标准地进行调查,对川西亚高山箭竹原始暗针叶老龄林和藓类原始暗针叶老龄林经采伐后形成的不同恢复系列(20、30、40 和50 年) 次生林群落物种组成和多样性动态进行研究.共记录维管植物167 种,隶属于44 科117 属;次生林物种种类差别不大,但优势种重要值随森林恢复不断发生变化,20、30、40和50年生次生林群落的优势种为红桦,而160~200 年生的原始暗针叶老龄林优势种为岷江冷杉;随着森林的恢复,物种丰富度显著增加,30~40 年之间物种丰富度上升最快,到原始暗针叶老龄林时显著下降,不同生长型物种丰富度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均匀度指数在40 年生次生林最大,箭竹红桦林40 年后均匀度指数相对稳定,藓类红桦林在50 年时有所下降,到藓类原始暗针叶老龄林略有增大,乔木与灌木层以及乔木与草本层之间均匀度指数差异显著,而灌木与草本层间差异不显著;Shannon 指数随次生林恢复时间的增加呈增大的趋势,箭竹红桦林最大值出现在50 年生的林分中,为3.796 7, 藓类红桦林最大值出现在30 年生的林分中,为3.654 3, 原始暗针叶老龄林Shannon 指数大小介于次生林之间;群落优势度指数先是随着恢复年限增加而减小,随后又逐渐增大,乔木层与群落优势度指数变化趋势相似,但变化的幅度较大,藓类红桦林比箭竹红桦林乔木层优势度提前20 年降低到最小值;除优势度指数以外,其他指数在不同恢复系列间差异显著,而在2 种次生林类型间差异均不显著;随着林龄的增大,次生林与原始暗针叶老龄林间的Bray-Curtis 指数也有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银瓶山森林公园润楠属植物的群落组成、物种多样性及其与海拔因子的关系,对森林公园内不同海拔的12块样地进行调查研究,计算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丰富度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分析群落物种多样性与海拔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银瓶山润楠属群落中共有70种植物,隶属于41科58属.各植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指数(S)、Simpson优势度指数(D)、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整体表现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Pielou均匀度指数(E)表现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不同群落的乔木层植物物种多样性沿海拔梯度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单峰模式,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表现为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逐渐下降的规律;Simpson优势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未呈现明显规律.  相似文献   

16.
采用样带网格调查方法,选取β多样性测度的相似度系数(CS)和Cody指数(βC),分析帽儿山地区人工天然混红松林群落的β多样性,并与天然次生山杨林群落对比。结果表明:前者与后者群落的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及群落的相似性系数都较低,其中以草本层最低;物种变动速率较大,其中以草本层物种变动速率最大。透光抚育对人工天然混交红松群落植物多样性的影响机制,主要是通过增加草本层和灌木层的物种多样性,而减少乔木层的物种多样性来调节。  相似文献   

17.
通过样方调查,对深圳市龙岗区生态风景林中的未改造低效林、天然次生林及3种改造林分(林下套种林、皆伐林、疏伐林)的植物多样性进行对比分析,了解不同改造措施对林分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类型林分的物种丰富度排序为林下套种林>皆伐林=天然林>疏伐林>未改造林;经过3种方式改造后林分乔木层的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Pielou指数皆高于未改造低效林和天然次生林,其中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指数均以林下套种林最高,其次是皆伐林,Simpson指数以皆伐林最高,林下套种林次之;改造后林分灌草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均高于未改造林,其中皆伐林物种多样性指数均高于天然次生林.综合比较疏伐、皆伐和林下套种3种改造方式对生态风景林群落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疏伐是较适宜本地区生态风景林改造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川中丘陵区防护林群落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对川中丘陵地区主要防护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该流域共有维管束植物55科,82属,88种,其科、属、种数与四川省乃至全国比较,官司河流域植物区系具有组成简单的特点;②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都是人工林低于天然次生林,纯林林分低于混交林分;③土壤pH值、土壤有机质、土层厚度和人为干扰是影响防护林群落多样性发育的重要制约因子,其中土壤pH值是主导因子,制约着本区防护林群浇的空间分布格局;④林木高度、郁闭度和灌、草层盖度与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相关密切,对群落多样性发育的影响较大;而林木胸径与群落多样性指数相关不明显,对群落多样发育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9.
采用样方法对广东省东莞市12个不同类型天然森林群落的物种组成和多样性进行测算,结果表明,12个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为54~147种,Shannon-Wiener指数为2.44~4.08,Pielous均匀度指数为58.08%~86.28%,Simpson指数为0.03~0.24.物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指数...  相似文献   

20.
为进行林下侵蚀沟的植被恢复与生态保育,以冀北山地典型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林下侵蚀沟内植物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侵蚀沟内平均物种丰富度约为13.03,低于沟外,物种组成主要为耐干旱瘠薄物种,无明显优势种;沟内群落密度为131.3株/m2,明显低于沟外的211.6株/m2;沟内物种均匀度指数高于沟外,但两者的物种多样性指数无明显差异。对比侵蚀沟两侧坡面多样性可知,半阴坡耐阴喜湿植物重要值较高,丰富度和多样性均高于半阳坡,而均匀度指数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