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山血丹果实和种子形态及不同温度、播种基质、GA3和ABA、种子的脱水、室温贮藏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子百粒鲜重为6.34~6.95 g,含水量为51.87% ~ 52.97%.新鲜种子在15、20、25、30℃条件下均能萌发,温度在25℃和30℃时,萌发率达到92%.在播种深度为3 cm的黄土、蛭石、棕糠、珍珠岩4种基质中,黄土的出苗率最高,其次为棕糠和珍珠岩,而蛭石则几乎不出苗.30~ 90 mg/L的GA3和10~ 60 mg/L ABA对室温贮藏60d的成熟种子的萌发无显著影响.种子经硅胶脱水1 ~3d后,含水量由52%降至18%,其发芽率、发芽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常温储藏3、5、12个月后,发芽率显著降低,表明它是一种顽拗性种子.  相似文献   

2.
芦苇种子萌发对不同环境因子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扎龙湿地芦苇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培养皿室内培养的方法,研究不同培养基质、不同萌发温度、不同基质埋藏深度和不同基质水分饱和度条件下芦苇种子的萌发过程,比较不同处理条件对芦苇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培养基质条件下芦苇种子萌发过程呈现“S”型曲线,种子发芽率均较高,土壤培最高(达94%),滤纸最低(为82.6%),发芽势土壤最高(为93.34%),滤纸最低(为71.34%);芦苇种子低于20℃恒温培养很难发芽,20~30℃随温度的增高芦苇发芽率和发芽势均呈增加趋势;蛭石培1~6 mm埋深芦苇种子均能出苗,发芽率2 mm埋深最高(为96%),土壤培仅在1~2 mm埋深时出苗,发芽率和发芽势1 mm埋深最高;蛭石培、土壤培在80%水分饱和度发芽率最高(分别为93.34%、90%).不同培养条件对芦苇种子萌发影响较大,蛭石在30℃、80%水分饱和度、2 mm埋深为芦苇种子萌发的最适条件.  相似文献   

3.
琼花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对影响琼花种子萌发的播种时间、贮藏方式、播种深度、播种基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干藏种子播种期越早,发芽率越高,播种期迟于6月种子就无法萌发;种子仅在秋季萌发;室温沙藏、浅播、蛭石为播种基质的种子发芽率最高.  相似文献   

4.
温度和播种深度对红砂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研究了温度和播种深度对红砂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显示:50℃水浸种发芽率最高为74.8%;恒温分别在20℃、25℃、30℃、变温20~30℃的不同温度处理条件对红砂种子萌发和发芽率的影响,在不同温度下,红砂种子萌发率和胚根生长速度明显不同,认为红砂种子最适萌发温度为20~30℃的变温。播深试验表明:红砂种子为子叶出土发芽类型,达到最大出苗率的播深红砂种子为0~0.5cm。  相似文献   

5.
福建沿海12个地区海边月见草种子萌发条件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海边月见草为材料,探讨收集自12个地区的海边月见草种子其最佳萌发条件,试验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露地播种的作为对照进行。试验结果表明:(1)12个地区的海边月见草以沙土播种的出苗率最高,基质对各地区海边月见草种子的萌发影响显著;(2)温度与基质含水量对出苗率影响各不相同。在30℃、50%基质含水量的条件下,厦门椰风寨地区海边月见草种子发芽率达到74%。在10℃、10%含水量的条件下,惠安山霞和漳浦赤湖镇亭里村两地的海边月见草发芽率最高,其中赤湖镇亭里村的海边月见草发芽率达到70%;在20℃、30%基质含水量的条件下,长乐漳港等9个地区的海边月见草发芽率均达到最高值,其中连江地区海边月见草的发芽率达到81%。  相似文献   

6.
《种子》2020,(6)
为筛选育苗基质,探讨天门冬播种条件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以桂冬1号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浸种时间、贮藏时间、播种月份、浸泡水温、发芽温度、不同育苗基质条件对天门冬发芽率及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浸种时间大于12 h的处理与发芽率呈正相关,浸种96 h的发芽率最高,达96.67%,比未浸种(对照)提高了25%以上;种子发芽率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即采即播的发芽率最高,达到86.33%,贮藏时间12个月的发芽率仅有8.33%; 4月和10月播种的发芽率较高,分别达到90.00%和87.67%;不同浸泡水温对种子的发芽率无显著差异;温度(恒定)对天门冬种子发芽率具有显著影响,25℃条件下种子发芽率最高,达78.67%,常温次之,30℃、35℃明显下降;以黄泥+珍珠岩+泥炭+椰糠(体积比2∶1∶1∶1)为播种基质和育苗基质种子发芽率最高,达89.58%,幼苗长势最佳。  相似文献   

7.
《种子》2018,(11)
为了开发利用小檗属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研究了云南省野生常绿灌木近光滑小檗种子发芽及育苗技术。结果表明,在智能人工气候箱中,以纱布和河沙为发芽基质的培养皿中,种子平均发芽率都在90%以上,并且在河沙基质上,种子萌发时滞和萌发持续时间都显著减少。在30%泥炭土+60%蛭石+10%珍珠岩的育苗基质上,近光滑小檗幼苗长势良好。近光滑小檗幼苗移栽后,与室内盆栽条件相比,露地栽培的幼苗在主要生长指标上并不存在明显差异,并且对南京地区气候条件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8.
以狼尾草新品系LS-1种子为试验材料,对不同温度和覆土深度处理条件下狼尾草种子发芽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新品系LS-1在25℃、30℃、35℃条件下萌发较快,15℃、20℃条件下萌发较慢,10℃以下不能正常萌发;在供试温度中发芽率最高的处理为25℃、30℃、35℃,结合发芽率、发芽势和幼苗生长等指标,萌发最佳温度为25℃;狼尾草种子最适宜的覆土深度是10~20mm.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不同的温度、光照及基质对华北香薷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25℃暗处理条件最利于华北香薷种子的萌发。在此条件下,种子的发芽率为100%;发芽势达到100%;发芽指数为14.28;活力指数为89.84。不同的播种基质对华北香薷种子发芽率影响不显著,种子的发芽率均达到80%以上,对幼苗的生长有显著影响;草炭土作为播种基质最利于幼苗的生长,20d平均长高42.43mm。  相似文献   

10.
不同培养条件对红小豆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虹  马建军 《种子》2012,31(6):97-100
通过对红小豆(Vigna umbellata)种子发芽试验,研究不同温度、发芽床、光照以及播种深度对红小豆发芽率、发芽势以及发芽指数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小豆种子发芽的最适宜温度为25~35℃,最适宜浸种温度为35~45℃,浸种温度与发芽温度互作效应显著。在光照环境下,红小豆种子在低光照环境中的萌发率略高于中光照和高光照环境中的萌发率,差异不显著(p>0.05)。在3种强度光照范围内,红小豆种子萌发率均超过90%,说明红小豆种子对光照不敏感。在4种发芽床试验中,用滤纸和纱布比用砂土作发芽床发芽率高。各处理的平均发芽率都达到95%以上,但砂床保湿性较其他发芽床好。另外,红小豆种子适于在土壤的浅层发芽,埋深1 cm时,发芽率为98.22%,当埋深2 cm时发芽率次之,随着埋深的加深,发芽率明显下降,各处理之间差异明显,说明红小豆适于在土壤深度为1~2 cm之间萌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