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以雅安’扁穗牛鞭草(Hemarthria compressa cv.Ya’an)幼茎诱导的愈伤组织为试验材料,探讨了3种抗褐化剂[活性炭(AC)、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抗坏血酸(Vc)],以及不同继代培养周期和培养温度对扁穗牛鞭草愈伤组织褐化控制及愈伤组织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向培养基中添加AC和低浓度的PVP能有效降低褐化率并促进愈伤组织的生长,其中以2.0 g·L-1AC的效果最好,1.0 g·L-1 AC和1.0 g·L-1 PVP的效果次之,Vc抗褐化性能较差;以10 d为一个继代培养周期,愈伤组织的褐化率最低;培养室温度控制在(23±2)℃左右,既可有效降低愈伤组织的褐化率,又不影响愈伤组织的生长。  相似文献   

2.
仙客来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其抗褐变的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该试验以仙客来的叶片、叶柄、花梗为外植体,分别以MS为基本培养基,并添加了不同种类和浓度的植物生长激素,对其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另外,还初步研究了活性炭(AC)、VC、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和黑暗培养对仙客来外植体抗褐变的作用.结果表明,以叶片为外植体诱导效率最高,叶柄、花梗次之.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1/2MS 6-BA 2.0 mg/L 2,4-D 0.5 mg/L KT 0.25 mg/L;叶柄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培养基是MS 6-BA 0.2mg/L NAA 2.5 mg/L;花梗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培养基是MS 6-BA 0.2 mg/L 2,4-D0.5 mg/L.5种抗褐化处理方法中黑暗培养抗褐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不同防褐化措施对苏丹草愈伤诱导以及抗褐化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丹草组织材料在组织培养过程中会产生酚类物质,影响愈伤组织的生长,甚至导致愈伤组织死亡。本试验以苏丹草幼穗为外植体,探讨了不同防褐化措施对苏丹草愈伤诱导的影响及抗褐化的效果防止。结果表明,活性炭、VC、PVP和AgNO3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愈伤诱导率和降低褐化率。其中,培养基中低浓度的蔗糖(10~20 g/L)能降低褐化率,但同时也降低了愈伤诱导率,而高浓度的蔗糖(40~50 g/L)能提高愈伤诱导率但同时也增加了褐化率。柠檬酸能提高愈伤诱导率但不能防止褐化。当活性炭的添加量为0.15 g/L时,愈伤的诱导及褐化防止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野牛草成熟胚植株再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野牛草Buchloe dactyloides成熟胚为外植体,对外植体灭菌方式及影响成熟胚再生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70%酒精处理60 s,75% NaClO溶液(原溶液含有效氯为7%~10%)处理30 min,污染率最低为0.59%.6-BA 0.1 mg/L,2,4-D浓度增至3 mg/L时,愈伤组织诱导率达最高,为80.27%,但愈伤组织结构疏松、呈水渍状.附加5 mg/L硝酸银(AgNO3)或硫代硫酸银(STS)时,愈伤组织诱导率略有降低,愈伤组织结构紧密且表面有颗粒状突起,当AgNO3或 STS浓度为10 mg/L以上时,均不利于愈伤组织的诱导.愈伤组织继代培养过程中,3/4倍MS大量元素用量、聚乙烯吡咯烷酮(PVP) 200 mg/L、维生素C(Vc )200 mg/L及水解酪蛋白(CH) 1 000 mg/L可减轻愈伤组织褐化程度.不同诱导培养基所获得的愈伤组织与其植株再生能力有关,以不加任何植物生长调节剂的MS培养基(MS0)为分化培养基,仅在附加STS的诱导培养基中所得的愈伤组织能够形成再生植株,再生率为10%.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选取漂白粉、Na2S2O3、AgNO3、活性炭(AC)、抗坏血酸(Vc)、柠檬酸、聚乙烯吡咯烷酮(PVP)7种防褐剂对枇杷叶片进行防褐化效果的研究。每种防褐剂都取不同的浓度进行平行试验。设置不添加任何防褐剂及暗培养做对照。结果表明:0.5mg/L的AgNO3对叶片的防褐效果最好,可以将褐化率降低至23.3%;AC的抗褐化效果最差,褐化率将近100%;暗培养对褐化的影响没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6.
日本结缕草植株再生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张俊卫  唐蜻  包满珠 《草业学报》2005,14(2):48-51,F003
以日本结缕草的成熟胚为外植体,对其组织培养体系进行了优化.试验结果表明,1)培养基中添加脯氨酸能提高愈伤组织诱导率,而添加BA能降低愈伤组织的诱导率,低浓度的NAA(0.1~0.2 mg/L)能促进愈伤组织的形成,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ND 2,4-D 3.0 mg/L NAA 0.2 mg/L L-Pro 500 mg/L,愈伤组织诱导率达57.3%;2)愈伤组织继代的最佳培养基为MSD 2,4-D 1.0 mg/L;3)愈伤组织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MSD NAA 0.3 mg/L KT 0.5 mg/L BA 0.05 mg/L,分化率达36.7%.  相似文献   

7.
为了降低陇东海棠离体初代培养中的褐化现象、提高培养成功率,研究了外植体类型、酒精消毒、低温处理、防褐化剂、暗培养时间和6-BA浓度对陇东海棠在组织培养中外植体褐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带芽茎段为外植体,用0.1% HgCl2灭菌处理12min,接种在MS 6-BA0.5~1.0mg/L IBA0.2 mg/L(pH=5.8)添加0.5~2g/LPVP的培养基中,低温暗处理5d,对防止外植体褐化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紫花苜蓿基因转化组织再生过程中褐化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疆大叶苜蓿、甘农3号紫花苜蓿和陇东苜蓿的下胚轴为外植体,以农杆菌介导法进行了抗旱基因的转化,针对转化组织在再生过程中出现的褐化现象,分析了转化后的外植体愈伤组织于冬夏两季在诱导、分化及再生过程中的褐化因素,并提出了解决褐化的办法。结果显示:在非季节性影响因素中,2,4-D的作用时间以15~20d为宜,超过30d褐化程度加深;蔗糖浓度在诱导、分化及再生3个阶段分别以30g/L、20g/L、10g/L为宜;基因型也影响褐化指数的高低。在季节性影响因素中,培养温度冬季以恒温25℃为宜,夏季以白天23℃+黑夜21℃为宜;光照以2000~3000lx为宜;夏季还要降低激素浓度或间断性去除激素作用来降低褐化。  相似文献   

9.
以MS为基本培养基,利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外植体类型、外源激素及其浓度配比对百脉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植体类型和外源激素对百脉根愈伤组织诱导和褐化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其中2,4-D浓度是影响百脉根愈伤组织诱导的主要因子,而NAA浓度是次要因子,以下胚轴为最佳外植体,添加1.0~2.0mg/L 2,4-D、0.5mg/L KT、0.5mg/L 6-BA进行愈伤组织培养效果最佳,诱导率可达100%。  相似文献   

10.
以MS为基本培养基,利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外植体类型、外源激素及其浓度配比对百脉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植体类型和外源激素对百脉根愈伤组织诱导和褐化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其中2,4-D浓度是影响百脉根愈伤组织诱导的主要因子,而NAA浓度是次要因子,以下胚轴为最佳外植体,添加1.0~2.0mg/L 2,4-D、0.5mg/L KT、0.5mg/L 6-BA进行愈伤组织培养效果最佳,诱导率可达100%。  相似文献   

11.
以MS为基本培养基,采用L16(45)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外植体类型及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中苜2号愈伤组织生长情况、诱导率的影响,筛选适合中苜2号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外植体类型和最优激素配比.结果表明.以下胚轴为外植体诱导的愈伤组织生长状况良好,诱导率高,为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外植体;2,4-D浓度是影响愈伤组织诱导率的最主要因素,其次是外植体类型;诱导中苜2号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为:MS+2,4-D 0.2mg/L+NAA 0.01mg/L+6-BA 1mg/L+KT 0.2mg/L.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不同浓度6-BA对多年生黑麦草4个品种夜影、蒙特利Ⅲ、高帽和德比极品的种子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6-BA能够提高多年生黑麦草愈伤组织的出愈率,但随着浓度的增加反而会降低黑麦草愈伤组织的出愈率。夜影品种愈伤组织诱导的浓度为0.1、0.3mg/L;诱导德比极品品种愈伤组织的浓度为0.2、0.3mg/L都适宜;诱导蒙特利Ⅲ品种成熟种子愈伤组织的浓度以0.1mg/L为佳;高帽品种成熟种子诱导愈伤组织的浓度为0.1、0.2mg/L。  相似文献   

13.
日本矮生沿阶草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其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晶  孙吉雄  梁慧敏 《草业科学》2009,26(4):150-153
选用不同外植体和不同培养基,对日本矮生沿阶草Ophiopogon japonicus进行了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分化的研究.结果表明:幼嫩叶片的基部是最适宜诱导愈伤组织的外植体.G3(MS+KT 0.2 mg/L +2,4-D 0.1 mg/L)培养基的愈伤组织的诱导率达到89%以上,将诱导的愈伤组织置于J1(MS+BA 2.0 mg/L+NAA 0.2 mg/L)培养基中的愈伤组织的分化率最高,达到59%.因此,选用幼嫩的叶片基部置于G3培养基进行诱导,继代一次后置于J1培养基进行分化是最有利于再生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苜蓿雄性不育系花药愈伤形成及分化培养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苜蓿雄性不育株系及其可育株系的花药为外植体,研究取材时间和不同激素配比对其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雄性不育株系花药培养时,以现蕾初期取材、MS为基本培养基的条件下出愈率较理想。愈伤组织诱导的适宜培养基为:MS+0.5mg/L 2,4-D+0.25mg/L 6-BA+0.2mg/L NAA+3mg/L KT+3%蔗糖+0.7%琼脂(出愈率66.7%);不育与可育植株花药愈伤适宜的分化培养基分别为:MS+1mg/L KT+0.2mg/L NAA+2%蔗糖+0.7%琼脂(分化率75%)和MS+4mg/L KT+0.2mg/L NAA+2%蔗糖+0.7%琼脂(分化率79%)。  相似文献   

15.
紫花苜蓿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以中牧1号紫花苜蓿的胚轴、叶片、子叶和根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浓度细胞分裂素对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以及不同分化培养基、蔗糖浓度对胚状体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外植体间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差异较大,以胚轴的愈伤诱导效果最好,愈伤组织诱导率高达92.2%;改良SH+2,4-D2.0 mg/L+BA 0.5 mg/L为最佳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MSO1培养基适于胚状体的分化,蔗糖浓度为25~30 g/L时胚状体诱导率最大可达30.4%;MSO培养基是最佳的成苗培养基。  相似文献   

16.
刘芳  王玉祥  陈爱萍  张博 《草地学报》2012,20(4):741-746
以新疆野生黄花苜蓿(Medicago falcata L.)为材料,通过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途径获得再生植株;从种子硬实、外植体、激素(2,4-D和KT)、培养基方面探讨野生黄花苜蓿组织培养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4℃低温处理与浓硫酸浸种结合是破除黄花苜蓿硬实的较优方法,发芽率达90%;下胚轴为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外植体;MS培养基比改良的SH培养基对愈伤组织的诱导更有效,MS诱导培养基为MS+2,4-D 0.5 mg·L-1+KT 0.8 mg·L-1+蔗糖30 g·L-1+琼脂粉7 g·L-1,出愈率达到80%;浅绿色和浅黄色的愈伤组织在MS+2,4-D 0.2 mg·L-1+KT 0.4 mg·L-1+CH 1 g·L-1+蔗糖20 g·L-1+琼脂粉7 g·L-1的培养基上分化较好,分化率为30%。研究结果将为黄花苜蓿生物技术育种奠定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以‘新农1号’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L.)Pers.)成熟颖果为材料,通过正交法探讨激素、外源添加物等对狗牙根愈伤诱导、继代及分化的影响,优化‘新农1号’狗牙根再生体系。结果表明:各因子对‘新农1号’狗牙根愈伤诱导的影响程度为2,4-D6-BA脯氨酸;优化诱导培养基为添加2,4-D(2.0 mg·L~(-1))+6-BA(0.01mg·L~(-1))+脯氨酸(200mg·L~(-1))的MS培养基,此时愈伤诱导率达69.5%;对继代增殖而言,各因子对胚性愈伤诱导率、愈伤增殖率、褐化率的影响程度不同,对胚性愈伤诱导率的影响程度为2,4-DABA6-BA,对愈伤增殖率的影响程度为6-BAABA2,4-D,对褐化率的影响程度为2,4-D6-BAABA。综合3个指标结果认为,‘新农1号’狗牙根愈伤继代的优化培养基为2,4-D(2.0mg·L~(-1))+6-BA(0.20 mg·L~(-1))+ABA(2.0 mg·L~(-1))的MS培养基,其胚性愈伤率和愈伤增殖率分别可达71.67%和61.67%,且褐化率较低;对分化而言,优化的分化培养基为MS+6-BA(1.0mg·L~(-1)),小植株形成强度可达49.4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