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抗氧剂芝麻酚制备技术及抗氧化活性评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芝麻酚是一种优良的抗氧剂和重要药物中间体。本文详细介绍了芝麻酚的植物提取技术、以黄樟油素为原料的半合成技术、从邻苯二酚出发的全合成技术,分析了各种技术合成芝麻酚产品的技术优势和工业化研究的重点,提出了优先发展半合成技术,努力开发全合成技术的发展思路,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
三种方法制备的岩桂叶精油(浸膏)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采用水蒸气蒸馏、乙醚浸提、超临界CO_2萃取从岩桂叶中提取得含黄樟油素的精油(浸膏),产品得率分别为2.09%、3.14%和3.75%,通过气相色谱法测得其黄樟油素GC含量依次为94.9%、36.1%和15.9%.采用气相色谱 - 质谱联用法对气相色谱法进行了确证,测得水蒸气蒸馏法制备的精油中分子质量在30 ~ 550u范围的物质,除黄樟油素外,还含有α - 柠檬烯、芳樟醇、2 - 甲基 - 3 - (2 - 丙烯基)苯酚.实验结果表明,水蒸气蒸馏法是制备岩桂叶精油的最好方法.  相似文献   

3.
前言 近两年来,利用黄樟油合成洋茉莉醛的趋势高涨。1991年,洋茉莉醛每吨10~12万元,而合成一吨洋茉莉醛所需原料黄樟油约两吨(含黄樟素和异黄樟素80%以上)。由于销路好和有利可图,许多厂家纷纷抢购原料,从而使黄樟油价格不断上涨,由1991年年初的每吨2万多元涨至年底4万多元。鉴于原料少和废液中含有的黄樟素和异黄樟素很难用一般间歇精馏法分离出较高纯度的黄樟素和异黄樟素(主要含有樟脑),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实验厂进行了从黄樟油合成洋茉莉醛的废液中精馏提取黄樟素和异黄樟素的研究。通过多次试验,取得了可喜的结果:从废液中得到纯度在80%以上的黄樟素和异黄樟素,得率为废液中黄樟素与异黄樟素总量的85%以上。  相似文献   

4.
樟树叶精油成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气相色谱仪精确测量,确定了樟树樟油中的8种成分:莰烯、蒎烯、桉叶油素、芳樟醇、樟脑、萜品烯、橙花醇和黄樟油素。以主成分分析法提取了支配上述8个化学成分的4个主成分。第1主成分中莰烯、桉叶油素和蒎烯占有较大的负荷系数,第2主成分中萜品烯和橙花醇占有较大的负荷系数,第3主成分中黄樟油素占有较大的负荷系数,第4主成分中樟脑占有较大的负荷系数。  相似文献   

5.
对不同季节岩桂枝叶中精油含量和精油中黄樟油素含量进行分析研究,并对不同季节黄樟油素单位产量的变化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8月至11月份为岩桂枝叶的最佳采收季节,其他季节采收将会降低其经济价值,也不利于岩桂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岩桂叶精油蒸馏出油率及化学成分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岩桂叶精油在蒸馏过程中的出油率及化学成分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在常压水上蒸馏情况下,岩桂叶的蒸馏出油率达到3.92%,其出油量的87.76%集中在蒸馏前期的60min内,以后随蒸馏时间的进行逐渐下降。岩桂叶精油的主要化学成分为11个,以黄樟油素为主,其含量达到95%以上。各化学成分在蒸馏过程中的变化规律是:黄樟油素和芳樟醇的含量随蒸馏时间的进行逐渐减少;其它化学成分的含量均随蒸馏时间的进行而逐渐增  相似文献   

7.
一、项目提出樟树是我国特有的经济和用材树种之一,亦是勐海县主要乡土树种,其木材质地致密,具芳香,不但是造船、家用器具、工艺美术品的上等用材,且其枝、叶、皮、茎、根含精油,全树均可利用,经济价值甚高。云南樟树叶中精油含量组成成分因各地区小品种不同差异甚大。大理香樟和景东樟以含油为主,油中成分主要为柠檬醛;丽江香樟,楚雄樟和大理黑叶樟,樟油中以含桉油素为主;威信的猴樟有含黄樟油素、桉油素和单萜  相似文献   

8.
紫杉醇研究与红豆杉产业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药源研究与开发 科学家一直希望以新的能大规模生产、也更廉价的方式获得紫杉醇的原料,先后开辟了全合成法、组织和细胞培养法、真菌培养法、基因克隆—代谢途径工程、半合成法、植株栽培法等多种紫杉醇药源生产方式。但直到目前为止,用于生产的还是植株栽培。虽然半合成法已成为目前最重要的药源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9.
采用室内人工接种法,对前期筛选出的25个油用樟树无性系进行炭疽病抗性测定,为抗病无性系的选育和应用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不同油用樟树无性系对炭疽病存在一定抗性差异。其中高抗无性系有3个,分别为LL002(芳樟醇型)、BL508(龙脑型)和711(邻伞花烃型);抗病无性系有GLC95(芳樟醇型)、LL001(芳樟醇型)和LL004(芳樟醇型)等14个;中抗无性系有LLT11(芳樟醇型)、CN001(柠檬醛型)和SA001(黄樟油素型)等5个;中感、感病和高感无性系均为1个,分别是CA627-1(桉叶素型)、LR201(右旋芳樟)和SA002(黄樟油素型)。  相似文献   

10.
樟油的提取及其抑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蒸馏法从樟树的树根、树枝、鲜叶及落叶中提取樟油,然后将用蒸馏法从落叶中获得的樟油和用丙酮浸提法从落叶中获得的提取物分别配制成不同浓度的水溶液,采用抑菌圈法分别对常见的几种细菌进行抑菌研究,结果表明落叶中的得油率最高,用蒸馏法获得的樟油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普通变形杆菌(Proteus vulgaris)、金黄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其最低抑菌浓度(MIC)在0.125~0.25 g.mL-1之间,而丙酮浸提液对上述细菌的生长几乎没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芳樟醇型樟树选优与其无性系的含樟油性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樟树枝叶樟油得油率高和芳樟醇含量高为主要选优目的,在广西的樟树自然分布区及樟树的人工种植地筛选出芳樟醇型樟树优株10株。采用其中的4个优株的组培苗和扦插苗进行无性系造林,对其无性系幼树枝叶的含樟油性状进行评价。与实生苗幼树相比,其优树无性系幼树枝叶的樟油醇含量高出9.2%~12.6%,芳樟醇含量高出8.5%~11.7%,而樟脑含量低于0.59%~0.51%,充分显示了樟树优树无性系所含樟油的优良经济性状,其樟油主成分含量与原优株保持一致性。樟树优株无性系幼树枝叶樟油得油率及其主成分含量,以每年的10月份最高,其次是9月份,此时是每年采收樟树枝叶的最佳月份。  相似文献   

12.
以油樟型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根为研究对象,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精油,并用气相色谱仪和气-质联用仪对精油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油樟型樟树根的平均得油率为3.10%;从根精油中鉴定出相对含量≥0.16%的组分27种,占精油总量的98.79%;相对含量1%的组分有13种,分别为1,8-桉叶油素(27.10%)、樟脑(23.35%)、黄樟油素(11.96%)、α-松油醇(10.70%)、4-松油醇(5.26%)、石竹烯(3.21%)、愈创木醇(2.44%)、α-蒎烯(1.45%)、甘香烯(1.31%)、香桧烯(1.30%)、龙脑(1.21%)、γ-松油烯(1.17%)、肉豆蔻醚(1.09%),占精油总量的91.55%;相对含量10%的组分有4种,分别为1,8-桉叶油素、樟脑、黄樟油素、α-松油醇,占精油总量的73.11%。油樟型樟树根精油中有较多的活性成分,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岩桂优良类型选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筠连县岩桂产区进行全面调查,根据岩桂叶型、叶色及分枝习性等特征,将岩桂分为三种类型即长叶岩桂、园叶岩桂和中间型。在立地条件、栽植密度、年龄、管理措施、采叶强度等相同的情况下,对三种类型的采叶量、鲜叶出油率和黄樟油素含量进行调查测定。对数据进行Bartlett检验F检验和q检验,分析得出三种类型的采叶量无明显差异,长叶岩桂的鲜叶出油率明显高于其它类型0.3—0.6个百分点,长叶岩桂的黄樟油素含量明显高于其它类型2—3个百分点。根据试验表明长叶岩桂的出油率和黄樟油素含量高,为选出的优良类型,适合全县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4.
<正>香桂(Cinnconomiori Petrophthan N. Chao),属樟科(Lauraceae) 樟属,既是一种常绿绿化树种,同时又是一种经济树种,适宜栽植范围广,经济效益高。香桂枝叶能提取黄樟油素,可直接用于出口。由于只利用枝叶,不会造成新的水土流失,是退耕还林工程理想的造林树种之一。  相似文献   

15.
以台湾地区的牛樟和福建省的沉水樟根、茎、叶为材料,使用水蒸气法提取各器官的精油,结合GC-MS鉴定其化学成分。结果表明:沉水樟的精油平均含量为1.11 mg·g-1,牛樟的精油平均含量为2.78 mg·g-1;沉水樟与牛樟根的精油含量分别为2.46 mg·g-1和2.72 mg·g-1,两者差异较小,主要成分均为黄樟油素。沉水樟与牛樟茎、叶的精油含量与化学成分差异均明显,牛樟的茎、叶精油含量分别为沉水樟的12.00、8.32倍;牛樟茎、叶精油的化学成分均以含氧单萜为主,主要成分为桉叶油素;沉水樟茎、叶的精油含量极低,化学成分以碳氢倍半萜为主,无明显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16.
樟树(Cinnamomilm camphora)是南方一种珍贵用材和特用经济树种。主要产于长江流域以南,我区亦有天然零星分布。随着工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原有天然资源远远不能满足国需民用。尤其我县地处沿海,造船、农具、家具甚缺樟材。而它的全树均可提取樟脑、樟油。樟油是国防、塑料、医药工业的原料。因此,为了探索合理的营造方式,满足国计民生的需要,我们于1964年营造了130亩樟树试验林,其中樟树人工混交林试验,初步获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樟树人工混交林试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 油樟 [Cinnamomum Longepaiculatum(Gamble)N.Chao]是优良用材和重要的芳香油料树种,具分布广、生长快、萌芽力强、含油率高、油质好等特点。从1958年开发利用到1981年,仅宜宾县就为国家提供商品樟油1095.42万斤。1980年后,全县每年樟油产量均在90万斤以上。为解决目前生产中存在每年采叶蒸馏时间长(4月初至8月底),出油率不高等问题,我们进行了油樟不同采叶期的出油率试验,以寻求最佳采叶期。一、材料和方法 1.供试材料在宜宾县油樟分布中心观音区隆兴公社大月亮山上无食叶害虫的油樟纯林中,采取树干中下部的当年生枝叶(包括春梢和夏梢)。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芳樟油用林采伐频次及投产树龄对其生长与效益的影响,测定不同类型芳樟油用林的树高、冠幅、萌芽基径、总生物量和叶片生物量,并统计叶片产油量等经济指标。结果表明,2年生投产、连年多频次采伐或管理粗放致林分生长量、精油产量及产值显著降低,梯田精耕的3年生林分投产后连续采伐3次、配施有机肥加复合肥,第3次采收的产量仍可达36.05±0.80 t/hm2,可实现持续高效经营。生产经营中应根据立地条件、管理水平确定投产树龄和采伐频次。  相似文献   

19.
芳香樟油用原料林施肥是提高地上部分生物量的重要技术。采用L 9(34)正交试验设计,开展N、P、K因素不同配方施肥对芳香樟油用原料林地上部分生物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配方施肥效果不同;N、P、K三因素中,影响力依次为N>P>K因素,最优化组合为N2P2K1处理,即以尿素107 g/株、过磷酸钙416.7 g/株,硫酸钾50 g/株进行施肥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天然樟脑粉系从天然樟油中提取,精制而成。其用途广泛,工业中用于制照相软片,赛璐珞;军事上用作无烟火药的爆炸稳定剂;医药上用于配制强心药、清凉油;日常生活中用于防虫、防腐、除臭等。江西樟脑厂生产的天然樟脑粉的主要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