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饲养晚秋蚕,一般从9月上、中旬开始到10月上、中旬为止。由于饲养时间短,只要措施得当,经济效益十分显著。但是,养过蚕的人都知道,晚秋蚕比春、夏蚕难养。这是因为晚秋季节气温下降,桑叶逐渐硬化,叶质变差。如遇阴雨天,室内低温多湿,不利于蚕的生长发育,加之春、夏、秋连续养蚕,病原积累较多,  相似文献   

2.
<正>秋蚕期是蚕农一年中饲养次数最多,饲养量最大的一个时期。秋蚕期,气温高,微粒子病毒繁殖快,而桑叶质量差蚕儿抵抗力下降,从而使微粒子病的爆发成为可能。为确保秋蚕稳产高产,控制微粒子病的爆发。必须切实做好把三关:"消毒防病关、桑叶病虫害控制关、饲育关"工作。1消毒防病关"一消":消毒。养蚕前(收蚁前10日)进行一次环境、蚕室、蚕具消毒。1环境消毒。清除原蚕户房前屋后等周围的杂草、垃圾和  相似文献   

3.
橙瘿蚊自1987年在睢宁县首次发现以来,由于虫体小,繁殖快,世代多,扩散传播极为迅速,一直是重点防治的害虫。每年都有部分桑园受到危害,到中、晚秋蚕期,小蚕采不到适熟叶,大蚕期桑叶不足,叶质老化,严重田块,中、晚秋蚕无法饲养。严重年份如2003年因桑橙瘿蚊的危害造成秋季桑叶产量减产30%以上,而且影响到第二年春叶的生产,对生产造成较大损失。因此必须加强桑橙瘿蚊的预测  相似文献   

4.
2013年秋,伊川县气候干旱,一直无有效降水,桑叶老化,枝条中下部分叶子脱落严重,夜间气温低,部分蚕农没及时升温,为保持桑叶新鲜进行补湿后没晾干就喂蚕等技术操作不当致使一些蚕出现了问题,针对这些情况,我们提出了饲养晚秋蚕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王玉荣  李芬  王林 《蚕桑通报》2011,42(4):52-53
桑橙瘿蚊自1987年在我县首次发现以来,由于虫体小,繁殖快,世代多,扩散传播极为迅速,一直是我县重点防治的害虫。桑橙瘿蚊以幼虫寄生在顶芽的幼叶问,锉伤顶芽组织,吸食汁液,造成顶芽变形、弯曲、凋萎、枝条封顶停止生长。每年都有部分桑园受到危害,到中、晚秋蚕期,小蚕采不到适熟叶,大蚕期桑叶不足,叶质老化,严重田块中、晚秋蚕无...  相似文献   

6.
熊小利 《蚕学通讯》2010,30(3):42-43
晚秋蚕是一年四次养蚕中的最后一次养蚕,由于本地区前面已养过三次,病源菌高度积累,数量大,种类多,再加上此时桑叶大多质量差,不是过老就是过嫩,况且养蚕期间气候条件也常常不太好;特别是大蚕期,常常会遇到持续低温天气,蚕儿食欲不旺盛,这一连串问题会使蚕儿抗病能力下降而容易生病,从而影响晚秋蚕的饲养成绩。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结合我区实际,针对晚秋蚕的特点及饲养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提出如何养好晚秋蚕。  相似文献   

7.
秋蚕占全年饲养量的60%左右 ,饲养得好差直接关系到单位面积桑园效益。根据多年来农村基层实践 ,结合物候、饲养条件和桑树生长情况 ,一般9~10月份饲养中、晚两期秋蚕 ,此时气温逐步下降 ,蚕儿病原积累多 ,致病力强 ,桑树虫害多 ,桑叶老化品质差 ,同时劳力紧张 ,农业用药频繁 ,因此 ,中、晚秋蚕比春蚕较难饲养 ,要夺取两秋蚕茧丰收 ,在桑园培管及饲养技术上应切实抓好以下几点 :1加强桑园培管 ,提高秋叶产质量1.1追施秋肥肥料是桑树生长的基础 ,只有充足的肥料才能提高桑叶产量和质量 ,8月20日前 ,每667m2 追施粪肥100…  相似文献   

8.
养蚕布局,包括一年的养蚕次数,各次养蚕的时间、数量等.合理的养蚕布局应当是:养蚕用叶与桑叶的适熟高产相吻合,养蚕期(特别是5龄期)能避开30℃以上的连续高温天气和农业使用农药的高峰期,并尽可能减少与农事大忙的劳力冲突,各次养蚕之间要有一定的间隔时间,秋蚕上蔟阶段能避开20℃以下的低温和绵雨.我区的养蚕布局,经过五十年代初期的一年只养春季一次蚕到五十年代后期的一年养春、秋两次蚕,六十年代一年养春、夏、正秋、晚秋、晚晚秋5次蚕,七  相似文献   

9.
夏德梅 《四川蚕业》2013,41(3):37-37
桑螟是秋季桑园重要害虫之一,分布于全国各蚕区,华东地区晚秋蚕期桑叶受害最重。江苏省射阳县蚕桑技术部门经过多年的实践,摸索出较为成熟的桑螟防治技术,通过有效防控,促进了秋蚕的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10.
1适时分批饲养 夏秋蚕期根据气候条件、桑树生长状况、劳力调配情况等因素统筹安排,适时分批饲养.汉中蚕区一般分为夏蚕、中秋、晚秋三个批次饲养.夏蚕期桑叶充足,但气温高应选择抗性强的品种适量饲养,中秋蚕期叶质和气温适宜应充足养,晚秋蚕期叶质下降,应根据桑叶情况看叶养晚秋蚕.生产上,夏蚕、中秋、晚秋三个批次放养比例以1:1.25:0.75为宜.  相似文献   

11.
桑螟是秋季桑园重要害虫之一,分布于全国各蚕区,华东地区晚秋蚕期桑叶受害最重。江苏省射阳县蚕桑技术部门经过多年的摸索与实践,对桑螟防治的技术较为成熟。通过有效防控,促进了秋蚕的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由于养蚕布局的调整,建湖县由过去的一年养四季蚕调整到一年二季、三季蚕,因而延长了春、秋蚕期的间隔时间,相应的也延长了桑叶的生长期,因而造成了秋叶易老化、蚕茧产质量低的矛盾。针对这种情况,县蚕桑站人员专门到蚕区、桑田向蚕农作调查了解,并结合蚕农的实践,总结出一些经验,即把好“四关”:夏伐关、治虫关、施肥关、水系关。  相似文献   

13.
<正> 饲养正秋蚕以后,由于桑树枝条继续抽长,再加气温先高后低逐渐下降,适合家蚕蚕体生理要求。因此,每年晚秋茧质量比夏、秋茧还高。但是,晚秋蚕壮蚕期和上蔟阶段容易遭受低温多湿的不良气候影响,若蚕前、蚕中消毒防病不严饲养管理不善,往往容易诱发蚕病,引起晚秋茧歉收。针对各地历年饲养晚秋蚕情况,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的几点科技措施,现综合于下:  相似文献   

14.
<正>霍山县位于安徽省西部的大别山区,境内多山区和丘陵,植被良好,山青水秀,空气清新,自然气候比较适宜蚕儿的生长。相对于春季来说,夏秋蚕是夏蚕、早秋蚕、中秋蚕和晚秋蚕的总称。夏秋期气温高,桑叶生长快,蚕儿生长发育也较快,应分批饲养,充分合理利用好桑叶,增加蚕室蚕具的利用率,养好夏秋蚕是增加蚕农全年总体收入的重要保证。而夏秋期桑叶虫口多,各种病原物也较多,且往往出现高温多湿、高温闷热、低温多湿等对蚕儿生长不利的极  相似文献   

15.
张闯  张华东 《广西蚕业》2003,40(4):52-53
养中晚秋蚕,一般蚕病病原积累多,致病力强;桑树虫害严重,桑叶老化快,叶质差,加上农业用药频繁,养蚕很难获高产,怎样才能获得秋蚕高产丰收呢?应抓好以下技术措施: 1、养蚕前追肥灭虫 8月20日前,每亩追施粪肥1000公斤,硫酸铵20公斤。9月上旬用0.5%尿素溶液喷施两次,使桑叶转嫩变绿,提高桑叶质量。秋季桑蓟马、红蜘蛛、桑毛虫等危害较重,在养蚕前10天左右用20%灭多威乳剂加水2000倍喷洒,隔7天再防治一次。同时做好桑园抗旱工作,促进桑树旺盛生长,推迟桑叶老化,秋蚕1~3龄期,由上而下选采适熟叶,4龄期及5龄初期采摘枝条中部适熟叶,5龄中后期由…  相似文献   

16.
我省的蚕茧生产每年饲养春、夏、早秋、中秋、晚秋五期,个别生产队早秋或晚秋不养则饲养四期,其中当以春蚕为蚕茧生产的重点。但是夏、早秋、中秋、晚秋四期由于气温高,桑叶生长发育快可以多次养蚕,提高桑叶、蚕室蚕具等的利用率,是增产蚕茧的有效途径。所以自从提倡饲养夏秋蚕以来,夏秋蚕的产茧量已增占全年产茧量  相似文献   

17.
<正> 蚕种合理布局是提高全年单位面积产茧量与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之一,合理布局两秋蚕种是养蚕布局的关键。苏州地区全年饲育四季蚕:春蚕、夏蚕、早秋蚕、晚秋蚕。以前早秋蚕同晚秋蚕的比例为1∶0.6。但这个比例只适应于地下水位较深,不易灌的旱地桑,且以前肥料投入不足,受桑蓟马等桑树害虫侵害较严重;而田改桑地下水量充沛,能排灌,肥料投入足,随着甲胺磷、乐果等高效农药问世,桑树害虫基本得到控制,桑叶老化推迟,早秋蚕结束后适当多留叶可提高光合作  相似文献   

18.
吕立峰  马建红  陆玲制  周月康 《蚕桑通报》2012,43(2):48+51-48,51
1产质量概况 晚秋蚕饲养时气候适宜,无明显极端不良气候影响,温度、湿度条件较佳,桑叶叶质好,农药中毒损失又明显少于中秋,晚秋蚕易获得稳产高产且蚕茧质量优良。因此,晚秋蚕一直受到蚕农欢迎,其饲养比例已越来越高,已是我县秋蚕生产中的主导。  相似文献   

19.
为了完成和超额完成全年蚕茧生产任务,必须大抓秋蚕及晚秋蚕的饲育,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桑叶,实行多次养蚕;另一方面,要在现有新老桑园的基础上,加强肥培管理,才能提供足够的优良饲料,为秋蚕茧丰收创造有利的物质条件。  相似文献   

20.
2014年淳安县晚秋蚕病大面积暴发,通过现场调查、随机抽样、病害诊断、成份检测和统计分析的方法,进行了蚕病损失评估,并系统分析了引起蚕病大面积暴发的气象条件、桑树病虫害、桑叶营养等因素。结果显示:晚秋蚕病大面积暴发是受持续低温阴雨少光照的气候条件影响,多种桑树病虫交错暴发叠加危害,使桑叶减产,叶质下降,造成蚕体质虚弱抗病力下降而诱发。并针对性地提出防止蚕病大面积暴发、提高蚕桑生产效益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