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0 毫秒
1.
<正> 福建省宁化县林业委员会调查组郑世佑、王业华等同志调查实测了该县水茜乡石寮村旁的一片杉木林。现保存有杉木32株,平均胸径69.2cm,其中:胸径100cm以上3株,90—100cm 6株;平均树高30.5m,最高一株为37.6m;平均单株材积5.56m~3,合计立木总蓄积达178.2m~3。该杉木林呈狭带状环绕于小村庄的东北面,占地1.78亩,如折算为每亩面积的蓄积量则  相似文献   

2.
2010~2013年在马关都龙曼家寨锌铟矿山采用墨西哥柏、旱冬瓜、川滇桤木、小叶榕、滇朴、湿地松、黄杨、小叶女桢、木豆、类芦、苇状羊茅、黑麦草12个树(草)种进行10种配置模式试验,对其3年生各树(草)种生长量及不同模式土壤养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充分考虑试区生态环境现状、特点及植被恢复的目标,筛选出了适应性强、造林成活率及保存率高、生长旺盛的川滇桤木、木豆、旱冬瓜、类芦4个树(草)种作为矿区初期、终期植被恢复的造林物种,采用川滇桤木+类芦和木豆+类芦2种乔草、灌草配置的模式进行植被恢复,可加快植被正向演替的进程,并能形成良好的乔木、灌木、草本层次错落具异林复层的林分结构,造林成活率达95%以上,保存率达87%以上。3年生川滇桤木平均树高为4.79 m、平均胸径为4.5 cm;木豆平均株高为2.16 m、平均地径为2.8 cm;类芦平均株高达2.18 m以上。在植被恢复的初期,适宜的造林物种进行合理的配置,不仅能保持物种的多样性,形成良好的群落层次结构,且对改善和提高土壤肥力具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3.
采伐对于林分内各项因子的影响是不同的,不同的采伐方式下下草、下木的变化有明显区别。皆伐迹地的下木以胡枝子、悬钩子为主,下草以早熟禾、落新妇等阳性杂草占优势;择伐迹地与皆伐迹地有所不同,这是因为择伐疏开林冠,经2年时间阳性灌、草侵入所致;对照区以耐阴植物为优势,很少有禾本科草侵入。从总盖度来看,皆伐林地最高,其次是择伐林地,再次是对照区。在对林分进行低强度择伐后下草、下木变化不大,但地上的枯枝落叶量是逐年增加的。  相似文献   

4.
利用GIS技术结合常规统计法、主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AHP)、模糊综合评判法构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黄杉在云南的集中分布区滇东北的宣威市和会泽县开展生长适宜性研究,预测黄杉在研究区域的潜在分布,找出研究区域适合培育人工黄杉林的宜林地。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域适宜黄杉生长的面积为553 128 hm2,占研究区域面积的46.33%;在研究区域内筛选出适宜营造黄杉林的宜林地10 550.2 hm2。通过GIS技术分析所得结果与天然黄杉林的实际分布情况较符合,说明基于GIS技术预测黄杉潜在分布区域和筛选适宜营造黄杉的造林地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在永平县龙门乡官庄村的西山脚下,有一片10多公顷的绿洲——龙潭古箐。箐内古木参天,清流潺潺,野花斑斓,百鸟啁啾,这是当地百姓赖以繁衍生息的一片水源林。说起这块林地常绿不衰的原因,村民们交口称赞:是官庄小学开展的造林护林活动保住了古树林,是90多颗童心让古箐四季长青。龙潭古箐有668株古树,其中有一株一年四季枝繁叶茂的双生奇树,被当地人奉为龙潭古箐的神灵。春暖花开时,走进古箐,和煦的清风徐徐吹来,令人心旷神怡;那些知名和不知名的娇媚艳丽的野花点缀林间,令人流连忘返。炎炎夏日,徜徉于古箐间,那清凉的山泉更是沁人心脾。但是,…  相似文献   

6.
发展农业需要水,要水就要保护好水源林。这是我最近对牟定县青龙乡牌坊村水源林调查中所得到的结论。下面是我调查中获得的一些情况:牌坊村有金、李、王3片面积近5000亩的水源林,群众称它为“三条龙箐”。这3片水源林下有金龙闸、小鬼坝、习坝、王龙箐坝、岔汤闸等水利设施,担负着全村3033亩的农田灌溉任  相似文献   

7.
<正> 黄杉(Pseudotsuga sinensis)是云南省乡土优良用材树种之一。树干通直,高达40米,胸径可达2米。四川西南、贵州威宁和湖北西南也有黄杉分布。在云南主要分布在滇东北、滇中地区。一、黄杉自然分布与环境条件的关系1.云南省现有黄杉自然分布状况黄杉分布在滇东北的宣威、会泽,滇中的禄劝、嵩明、寻甸、易门等县。宣威县的列俎河两岸和禄劝县的团结、撒云盘公社尚有小片纯林。其他地方仅存疏林、散生木与幼树,或与云南松以及油松、栎类组成混交林。  相似文献   

8.
应用传统踏查法对湛江高桥红树林高潮带林窗形成木展开种类、数量、地径、树高及形成方式等调查,分析其林窗特征结构。结果表明:高桥红树林林窗主要以小面积为主,实际面积分布在1~10m2,扩展面积分布在1~40m2,且实际林窗远小于扩展林窗,前者的平均面积仅约为后者的26.60%;林窗形成木数量范围在1~6株之间,林窗形成木的数量与林窗数量成反比例关系;林窗形成木的种类以优势种木榄为主,约占林窗形成木的60.71%;林窗形成木的地径以5~10cm和10~20cm为主,分别占总数的21.43%和62.50%;林窗的高度变化在2~4m。  相似文献   

9.
川滇高山栎种群统计特征的海拔梯度变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川滇高山栎广泛分布于横断山地区,属于亚高山硬叶栎林,是中国植被非常特殊的类型.种群统计是种群生态学研究的核心,主要研究种群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数量变化规律.本文采用标准地法和样方收获法,对卧龙林区五个海拔梯度的川滇高山栎种群的大小结构、高度结构和生物量结构等方面探讨川滇高山栎种群的海拔梯度变异性规律.结果表明(1)川滇高山栎种群径级分布表现为两类,一类为海拔3000 m以下地带的双峰型,径级峰值出现在2 cm~4 cm,约占70.33%;另一类为海拔3000 m以上地带的单峰型,径级峰值出现在1 cm~3 cm,约占76.35%.(2)川滇高山栎种群高度级分布表现为两类,一类为海拔3000 m以下地带,高度级峰值出现在2 m~3 m左右,约占65.38%;另一类为海拔3000 m以上地带,随高度级增大,高度级百分率呈递减趋势.(3)川滇高山栎种群总生物量随海拔升高呈递减趋势,其平均总生物量为26 408.7 kg·hm-2,各器官平均生物量大小排序为干>枝>叶>皮,其生物量占种群总生物量的百分率分别为29.85%、18.54%、18.54%和6.91%.海拔2 720 m~2 920 m地带川滇高山栎种群地上部分器官生物量,干枝叶1皮的比例约为4321;海拔3 020 m~3 120 m地带川滇高山栎种群地上部分器官生物量,干枝叶皮的比例约为4221.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以昆明市近郊的昆明西山林场2008年过火的火烧迹地为试验地,开展滇青冈林的人工造林试验,跟踪调查滇青冈人工幼林的生长情况及土壤养分元素变化情况,研究表明:(1)4年生滇青冈林保存率达到85%以上,且林分平均高达到1.01m,优势高达到2.32m,平均地径达到1.31cm;(2)随着滇青冈林分生长,土壤pH值、水解氮和速效钾显著降低,而土壤有机质及有效磷呈显著增加趋势,土壤中全氮、全钾及全磷的虽有增加,但变化不显著。这说明在滇中地区的适宜地段开展半湿润常绿阔叶林的直接人工营建的可行性,但需加强施肥等抚育管理。  相似文献   

11.
雁门关林扬位于山阴县境内,除山区经营针叶林、桦树林外,平川还经营小叶杨6820亩。分布于山阴县后所乡、张庄乡境内。海拔1030m,年降雨量400mm 左右,土壤瘠薄而干旱,偏碱性。由于人为破坏,这片林子多次萌生,加之经营粗放,普遍生长衰退,有的已停止生长成了“小老树”。经调查30年生的林分5812亩,平均高9m,平均胸径11cm,亩蓄积仅有1.74m~3,平均生长率为5.8%。面对效益不高的问题,五台林局从1980年开始就在雁门关林场逐步对“小老树”进行了改造。引进抗盐碱性强的优良品种小黑杨,合作杨、群众杨更替小叶杨。到1989年  相似文献   

12.
黄杉小蠹     
黄杉小蠹(Dendroctonus pseudo-tsugae Hopk.)为害美国西部、英国、哥伦比亚和墨西哥的大多数地区的黄杉林。黄杉小蠹在西部落叶松倒木上产卵,但不能在落叶松活立木上产卵。黄杉小蠹一般为害较轻,引起小面积林木死亡,但在大发生时期也能造成严重损失。1950~65年在西部俄勒岗和华盛顿曾四  相似文献   

13.
永安市人工促进天然阔叶林更新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永安市2.5年生阔叶林分平均胸径、树高、密度分别为1.8cm、3.2m、28767株·hm-2,乔木层物种丰富度R、多样性指数SW、均匀度E和生态优势度ED分别为33、3.07、0.65和0.20,林分相对直径分布范围O.28—3.33cm,直径分布为反J型,表现为异龄林特征。55年生的伐前林分平均胸径、树高、密度分别为16.6em、11.3m、870N·hm2,乔木层物种丰富度R、多样性指数SW、均匀度E和生态优势度ED分别为21、3.83、0.87和O.08,林分相对直径分布范围0.36—2.89cm,直径分布为反J型,表现为异龄林特征。表明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是天然阔叶用材林重要和有效的更新方式。  相似文献   

14.
苏州市从1999年起引种乐昌含笑和深山含笑,已培育乐昌含笑苗木115.15万株、深山含笑苗木22.54万株,生长情况普遍良好。乐昌含笑苗5年生,平均高达3.5cm,最高达5m以上;平均胸径4.4cm,最大达5.2cm;当年春梢长平均53.5cm,最高达70cm以上。深山含笑苗6年生平均高3.96m,最高达4.85m;平均胸径4.4cm,最大达6cm;当年春梢长平均57.1cm,最高达82cm。在绿色通道建设和生态景观林营造中试验推广乐昌含笑大苗10.15万株;深山含笑大苗0.35万株,春季造林成活率平均达80%~90%,秋季造林成活率平均达60%~70%。据调查,深山含笑5年生苗木即可开花,花期每年春、秋各1次,春季花后结实,种子播种后可出苗;乐昌含笑7年生苗未见开花。  相似文献   

15.
湖南阳明山黄杉群落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样地调查法对湖南省双牌县阳明山自然保护区内的黄杉群落的结构和动态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黄杉群落中黄杉为群落的优势种,优势地位明显,群落结构稳定,处于成熟期;黄杉林如不经人工促进天然更新,任其发展,将会被甜槠林所取代。  相似文献   

16.
以野生怀槐优树种质为材料,对其异地保存技术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利用优势木对比法选择优树33株,平均年龄为58 a,平均胸径为20.8 cm,平均树高为15.9 m,平均形率为0.56。利用劈接法培育嫁接苗繁殖优树种质,嫁接成活率为80.7%,当年接穗平均苗高生长量为15.4 cm。2009年建设异地保存林面积2.12 hm2,2017年秋季调查,接株平均胸径为1.6 cm,平均树高为2.2 m,保存率为86%。  相似文献   

17.
湖南省杉木人工林近自然经营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9种保留密度,3种林窗直径,2种阔叶树补植方式,对18块杉木林标准样地进行近自然改造,经过7年的跟踪调查,分析近自然经营后林分、目标树及补植阔叶树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随着保留密度的增加,林分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和单株材积均呈下降趋势,密度为1 500株·hm-2的21年生杉木林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和单株材积最大,分别为16.23 cm、13.31 m、0.134 8 m3;密度为2 250株·667 m-2林分的蓄积量最大,为15.94 m3·667 m-2。密度为1 500、1 800、2 100、2 250、2 400、2 550、2 700、2 850(CK1)、3 300(CK2)株·hm-2的林分,其目标树平均单株材积相对7年前增长率分别为89.75%、84.20%、82.86%、81.73%、80.78%、78.29%、76.80%、72.73%、63.51%。林窗内补植的光皮桦和楠木与杉木混交均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8.
大强度抚育对油松人工林天然更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油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在大强度抚育条件下,通过林分层次结构、各层次林木胸径结构、树高结构及其林木分布格局等指标研究林下天然更新状况,结果表明:油松人工林在22a、32a时分别进行株数强度50%和40%的下层抚育,后经20a天然更新(林分年龄52a),林分形成明显层次结构,分为主林层、演替层及更新层,整个林分林木胸径、树高结构均呈多峰分布,其中主林层、演替层林木胸径和树高结构均呈单峰山状分布,更新层林木胸径和树高结构呈多峰分布,各林层平均胸径分别为23.2cm、12.6cm和3.1cm,平均树高分别为18.4m、14.5m和2.8m,而对照标准地胸径、树高结构均呈单峰分布,平均胸径、树高分别为18.6cm及17.9m;主林层、演替层各层林木空间分布呈均匀分布,密度分别为840株/hm~2和1 125株/hm~2,更新层林木空间分布呈聚集分布,密度为675株/hm~2,对照样地林木空间分布偏向均匀分布,密度为1 605株/hm~2。  相似文献   

19.
中亚热带人工米槠林分生产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福建省沙县官庄国有林场,以同年度、相似立地条件下的人促米槠林和杉木林为对照,从林分生长、生物量及其分配和空间格局、净生产量、叶净同化率等方面,对17年生人工米槠林的林分生产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现存密度875株·hm~(-2)的人工米槠林,平均胸径25.7 cm,平均树高14.5 m,单株立木材积0.3534 m3·株-1,林分立木材积309.225m3·hm~(-2),平均木生物量148.06 kg·株-1,年净生长量8.71 kg·株-1·a-1,叶对树干净同化率达115.55 g·m-2·a-1,树冠生长发育较完整,单木生长量、生物量均高于人促米槠林和杉木林,具有较高的生产力。以培育优质大径材为目的的人工米槠林现存密度875株·hm~(-2)是适宜的,有利于培育大径材。  相似文献   

20.
阔叶红松林的生物量和营养元素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研究内容和方法我们于1985—1987年对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林的生物量进行了研究。生物量的测定是在凉水自然保护区的阔叶红松林内进行的。林龄220年,组成8红2椴,林分平均高23.1m,平均直径37.4cm。其中红松平均高27.2m,平均直径45.2cm,密度622株/ha,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