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依据高寒阴湿地区气候特点、主栽作物类型和农业生产现状,通过4年蚕豆与地膜玉米、马铃薯、油菜、当归高产高效复合种植栽培技术试验研究,总结提出了蚕豆与地膜玉米、蚕豆与马铃薯、蚕豆与油菜和蚕豆与当归4种复合种植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高寒阴湿区春蚕豆综合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省地处西北干旱腹地,素以干旱著称,但南北及山区因海拔高、温度低、雨水较多,而被称为高寒阴湿区,主要分布在北纬34~36℃、海拔1800~3100m的地区,光、温、水和土壤等自然资源有利于春蚕豆的生长发育,蚕豆粒大饱满、种皮乳白、产量高、品质优、商品性好,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是我国春蚕豆的主产区,播种面积约占全国春蚕豆的一半以上。临夏州农科所经过多年的研究,总结出春蚕豆综合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3.
论甘肃省春蚕豆品种改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群 《中国种业》2000,(3):31-32
甘肃省地处我国西北腹地,除素以干旱著称外,其南北及山区,因海拔高,温度低,降雨较多,而被称为高寒阴湿区(北纬34~36C,海拔1800~3100m)。该区的光、温、水和土壤以及其它自然资源有利于春蚕豆生长发育。是我国春蚕豆的一个主产区,播种面积约占全国春蚕豆面积的一半以上。1品种改良的目标蚕豆品种改良的目标,除适于当地气候、土壤、地形等自然条件和病虫害发生情况,以及品种现状、栽培习惯、农业经济条件和社会需要等来确定,还要考虑到农业技术水平,农产品的优质、高产、高效以及市场需要等。春蚕豆品种改良目标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4.
春蚕豆是甘肃省高寒阴湿地区的特色作物.也是该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固氮能力强.蛋白质含量高,在轮作倒茬、培肥地力、改善人们膳食结构及畜禽饲料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产量的高低对我省高寒阴湿地区的农业生产有着重要影响。而春蚕豆是常异花授粉作物,自然异交率高,种性易丧失.品种退化快.  相似文献   

5.
邵扬 《中国种业》2020,(8):107-108
临夏回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以早熟和菜用广适性状为育种目标,采用传统系谱杂交育种技术,选育出粮菜兼用型春蚕豆新品种临蚕13号,2019年通过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号:GPD蚕豆(2019)620002)。该品种为中小籽粒,结荚多,商品性好,适宜做炒货,在甘肃省和政县、临夏县、康乐县高寒阴湿区和半干旱生态区的春蚕豆产区春季种植。  相似文献   

6.
甘肃临夏高寒阴湿区,主要粮油作物新品种缺乏,通过引进不同作物品种进行适应性筛选,认为春小麦高原448、蚕豆临蚕5号、马铃薯陇薯9408、玉米冀承单22号、春油菜杂油59等新品种适宜该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蚕豆新品种比较试验总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隆德县地处宁夏南部高寒阴湿区,气候环境适宜春蚕豆生产.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生产上急需解决适合当地种植的高产、优质、抗逆性强、商品外观好的新品种.为此,我们在以往引种工作的基础上,于2001年进行了蚕豆新品种比较试验,旨在鉴定参试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和抗逆性,为今后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临夏高寒阴湿地区面积约5.1万hm~2,以种植春油菜为主,为甘肃省双低春油菜主产区之一。为更好地提高该区油菜种植效益,本文将农机与农艺相结合,总结近几年来试验成果及参考国内外取得的成功经验,总结出选择适宜临夏高寒阴湿区春油菜品种、种子播前处理、整地、播种、病虫害防治以及油菜籽贮藏等油菜机械化作业过程中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蚕豆种植大国,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蚕豆是甘肃省高寒阴湿地区的主要粮食和经济作物,也是当地特色农作物之一,常年播种面积在65万hm2左右.临夏州是甘肃省的优质蚕豆主产区,也是全国四大名优蚕豆生产地之一.蚕豆一直是当地出口创汇的主要名、优、特农产品,也是近年来种植业结构调整、增加种植业收入的重要作物.临夏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交汇地带,高寒阴湿的地理环境特别适宜蚕豆种植,生产的蚕豆粒大色白、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且富含人体所需的8种氨基酸和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但是近年来由于气候、品种、病虫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蚕豆退化严重,产量和品质均有较大的下降.  相似文献   

10.
春蚕豆是甘肃省高寒阴湿地区的特色作物,常年播种面积在6.7万hm2左右.临夏州是甘肃省的优质蚕豆主产区,也是全国四大名优蚕豆产地之一,所产的蚕豆以粒大色白、品质优良、商品性好而享誉国内外,现已成为临夏州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近年来,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改变,膳食构成由精粮转向粗、细粮有机结合.蚕豆作为绿色植物优质蛋白源,具有营养保健双重功效,倍受消费者青睐,尤其对鲜食蚕豆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做好蚕豆花荚期管理,对提高蚕豆鲜荚产量和商品性,提早成熟上市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胡晓红 《种子科技》2023,(23):46-48
以临潭县为例,探讨了高寒阴湿地区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重点,分析了高寒阴湿地区马铃薯的生长环境与地膜覆盖栽培的作用,从选地与整地、及时施肥、覆膜与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深入阐述了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的关键技术,以期推动马铃薯栽培技术发展,为相关研究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2.
高寒阴湿区气候独特、地形多样、土层肥沃,适宜马铃薯种薯繁育。通过分析高寒阴湿区马铃薯种薯繁育供应基地现状,以马铃薯种薯产销组织的发展历程梳理马铃薯种薯繁育供应基地建设的相关各方合作模式,提出高寒阴湿区马铃薯种薯繁育供应基地建设的"N+基地"模式和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13.
@@临蚕8号是甘肃省临夏州农科院以英175为母本,以优质抗病品种荷兰168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春蚕豆新品种,2009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审(认)定编号:甘认豆2009002。该品种粒大饱满,色泽亮白,抗性强,熟期适中,产量高,品质优良,适宜在甘肃省高寒阴湿区及国内其他春蚕豆产区种植。临蚕8号商品性好,营养价值高,深受广大种植户和加工商的青睐,种植规模逐步增大。但是产量和品质与种子质量有很大的直接关系,为了进一步增大种植面积,充分发挥临蚕8号高产优质的种质资源优势,在多年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了高产繁种技术,以指导生产。  相似文献   

14.
<正>剑川县位于滇西北冷凉高寒地区,适宜反季菜用蚕豆种植,所产鲜豆荚口感甜脆,品质优,深受消费者青睐,市场呈紧缺状态,亩产值在3500~6000元,经济效益显著。我们在甸南镇海拔2450~2950米的4个山区村进行反季菜用蚕豆栽培试验和示范推广多年,逐步发展到目前的6000亩。现将总结出的高效栽培技术介绍给大家。1.地块和品种选择种植基地要求:宜选择在海拔2400米以上,山林植被好、无污染的冷凉山区、半山区,要求水源较近,排灌方便,土质疏松,土壤通  相似文献   

15.
在高寒阴湿区的春小麦生产中,选择生育期113-116天,灌浆期23-26天左右的中早熟品种;增施磷肥,氮磷合理配施,即N:P2O5约为1:2;推广小麦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在小麦拔节,抽穗,开发末期喷施600ppm硫酸锰液,可基本解决该地小麦生产中的青第问题。  相似文献   

16.
针对河池市高寒山区单季中稻产量低、效益差、农民增收困难等实际问题.2007年以来广西河池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积极探索改进农作物间套种方法,研究探讨河池市喀斯特山区春烤烟一秋高粱套种高效栽培技术新模式,改山区传统1年单季中稻种植模式为1年2熟种植方式,为河池市喀斯特山区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开辟了一条新途径.经过1年多的田间试验研究和示范,在河池市海拔600m以上的高寒山区推广应用春烤烟一秋高粱套种栽培模式具有较大的增产增收潜力,其中春烤烟每667m<'2>产量达135~140kg,产值  相似文献   

17.
江苏沿江地区以春玉米为中心多元高效种植制度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刘建 《中国农学通报》2003,19(6):105-105
针对江苏沿江地区人多地少矛盾突出,农产品、农田产出和种植效益要求高的实际,研究并建立了以春玉米为中心的多元高效种植制度。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一是提出了以春玉米为中心种植制的高效技术途径,即调整种植结构,确立主体种植模式;纳入现金作物,实行弹性作物布局;创新栽培技术,挖掘农田增效潜力。二是开发了以覆膜移栽为特征的春玉米早熟高效种植方式。三是围绕稻田春玉米-后季稻、旱粮田蚕豆/春玉米两大主体模式,研制出多元高效关键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18.
春蚕豆青海9号及栽培技术张佩兰袁名宜刘洋(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作物所西宁810016)青海9号是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作物所以拉萨1号为母本,英国176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大粒蚕豆新品种。1994年通过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近年来,在青海、甘肃和宁夏...  相似文献   

19.
通过开展春蚕豆抗旱耐瘠专用品种选择试验、不同地膜覆盖效应试验、地膜种植密度试验、地膜平衡施肥试验、综合丰产栽培技术验证试验等研究,总结提出了春蚕豆抗旱丰产标准化栽培技术。该技术经示范应用,与常规种植相比,平均增产1186.1kg /hm2,增幅27.49%,增收4744.4元/hm2,折算投入产出后净增收益2224.4/hm2元,综合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高寒地区旱作春油菜机械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春油菜机械化栽培技术是解决我国北方高纬度高寒地区油菜大面积高产高效生产的关键。作者通过对优质春油菜品种的选育、引进、推广、涂抹技术防除自生油菜、播种、收获机械的革新改造等项关键技术成果的研究应用,并结合多年生产实践提出了建立合理的轮作作体系、良种推广、合理密植、配方平衡施肥、改进施肥方法、加强田间管理、促控结合、建立高产群体结构模式、适期收获等综合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