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东莞市29个养猪场和26个屠宰场共抽取了989份猪血清,应用正向间接血凝试验对猪瘟、弓形虫、衣原体抗体进行了检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伪狂犬病gE抗体进行了检测,应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对布鲁菌病抗体进行了检测。养猪场猪瘟的免疫合格率是84.839/6,弓形虫抗体阳性检出率4.98%,衣原体抗体阳性检出率10.66%,伪狂犬病gE抗体阳性率41.479/6。屠宰场的猪瘟免疫合格率是30.51%,弓形虫抗体阳性检出率1.76%,衣原体抗体阳性检出率2.47%,伪狂犬病gE抗体阳性率14.99%。布鲁菌病抗体均未检出阳性。  相似文献   

2.
调查表明,猪瘟在甘肃省流行猪群中的发病率为29.39%,病死率为43.67%.监测结果表明,猪瘟免疫抗体合格率在87%以上,未发病猪群猪瘟病原的检出率为1.52%~ 8.56%,并且从2007年起,有逐年下降的趋势.在对猪瘟流行现状、监测结果、猪瘟防控重要性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预测了猪瘟流行趋势,提出了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3.
为协助新疆某副结核病严重流行的奶牛场抑制该病的流行,2014-2015年间采用副结核分枝杆菌(MAP)间接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对该牛场的965头牛进行了4次血清抗体检测,并通过淘汰部分阳性牛控制该病的流行。结果显示,在两年内累计检测出297头阳性牛,检出率为30.78%(297/965)。首次检测发现104头阳性牛,检出率为13.51%(104/770)。淘汰处理后,间隔3个月再次检出2.91%(19/652)的阳性牛,再次淘汰阳性牛后进行了两次监测,其中间隔11个月时检测阳性率为7.55%(41/543),间隔17个月时检出率为33.33%(171/513)。同时,检测结果显示:抗体阳性牛的检出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呈现上升趋势,在4~5岁检出率最高,而0.5~1和7~8岁牛中检出率较低。统计分析发现,在副结核病严重流行的奶牛场开展该病的控制或净化时,检测和主动淘汰的间隔期设置为3个月时的控制效果优于11个月和17个月(P<0.001)。虽本次处置未达到预期目标,但根据检测数据和处置措施效果,结合现有的研究数据,初步制订了牛群副结核病流行程度的划分标准和防控、净化方案。本研究将为牛副结核病的防控提供案例借鉴和防控方案。  相似文献   

4.
为掌握深圳市南山禽批发市场在禽流感高发期进场鸡只禽流感和新城疫免疫情况,更好的做好禽流感和新城疫防控,本研究在2017年1月和2月分4次采集该市场鸡血清共612份,分别进行H5亚型禽流感和新城疫抗体测定。结果显示,该家禽批发市场鸡只H5亚型禽流感抗体合格率为79.41%,新城疫抗体合格率为78.43%,表明该市场鸡禽流感和新城疫免疫抗体水平总体较高,均达到农业部规定的群体抗体水平≥70%的要求,但是仍然有车次鸡群抗体合格率较低,甚至无抗体。因此,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有需要进一步加强检疫和监测,特别是对来自抗体合格率较低地方的鸡只,要进一步提高监测的数量和频次,实行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同时采取相应的动物疫病防控措施,最大限度的做到对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  相似文献   

5.
为制备抗分泌片多克隆抗体,采用分子筛凝胶层析、离子交换层析和硫酸铵盐析法从猪初乳中分离纯化分泌片和SIgA。SDS—PAGE鉴定表明,纯化的SIgA呈现分泌片、重链和轻链三条带,大小约为70ku;凝胶薄层扫描分析SIgA和分泌片纯度分别为90%和89%;琼脂扩散鉴定表明,SIgA和分泌片与抗分泌片单克隆抗体发生了特异反应。以纯化分泌片为抗原,制备抗分泌片多克隆抗体,琼脂扩散检测多抗的效价为1:32。高纯度分泌片的提取及高效价抗分泌片多抗的制备为粘膜负.疫研究奠定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6.
从山东省某奶牛场全群采集血清148份,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T)、试管凝集试验(SAT)、ELISA试验进行布病抗体检测;应用口蹄疫A型、亚洲I型、O型液相阻断ELISA检测试剂盒分别检测3个血清型的口蹄疫抗体。结果显示,牛布氏杆菌抗体阳性16份,阳性率高达10.81%;口蹄疫A型抗体阳性74份,合格率50%,亚洲Ⅰ抗体阳性133份,合格率90%,口蹄疫0型抗体阳性133份,合格率90%。针对血清学检测结果,制定相应防控措施,以期降低牛布病与口蹄疫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7.
2009年至2010年大通县群体猪瘟免疫抗体合格率平均为75.7%,均达到了农业部70%的标准。屠宰猪、种公猪、种母猪的群体免疫合格率分别为53.6%、91.7%和62.5%。个体之间存在抗体滴度不齐整,高的个体抗体滴度可以达到2^1,低的抗体滴度只有2^1。乡镇间猪群体免疫抗体合格率差异较大,高的群体免疫抗体合格率高达100%,低的群体免疫抗体合格率只有50%。规模养殖场(户)近三年猪瘟群体免疫抗体总体合格率为64.6%,低于散养户(77.0%)12.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近2年兰州市8个县区猪、牛、羊O型口蹄疫抗体水平检测,分析其疫苗免疫效果2012年猪牛羊抗体合格率分别为82.2%,72.6%,79.2%,都达到了国家规定水平,2013年猪牛羊抗体合格率分别为82.0%,73.6%,65.2%,羊和猪的抗体水平达到国家规定水平,牛的抗体水平较低,通过分析提出了影响免疫效果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通过2005-2010年对银川市猪瘟抗体水平的监测,明确猪瘟抗体合格率变化特点,分析相关原因,探寻猪瘟的发生动态和流行规律,为指导和制定猪瘟防控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抗猪SIgA单克隆抗体的研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饱和硫酸铵盐析、SephadexG-200柱层析和离子交换柱层析技术,从猪初乳中提纯分泌型IgA(SIgA)。经SDS-PAGE电泳鉴定,纯化的SIgA达到电泳纯。以此纯化的SIgA,采用长程免疫法免疫BALB/c小鼠,取4次免疫后的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用PEG-1500进行细胞融合,第1次融合率为79.7%,第2次融合率为60.3%。建立间接ELISA,用于检测杂交瘤细胞上清中的单克隆抗体.初检阳性率分别为4.1%、16.8%。经2次亚克隆反复筛选获得了2株能稳定分泌抗猪SIgA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命名为CA6、5D4。ELISA和Western-blotting证实,所获得的单抗能特异性针对SIgA。CA6、5D4经反复冻存、复苏及多次传代,仍能分泌高效价抗体.CA6分泌抗体属IgM、κ型,而5D4分泌抗体属IgG1、κ型。  相似文献   

11.
H5及H9型禽流感是目前养禽业主要防疫的两种流感病毒亚型,为调查陕西省神木县两种亚型流感病毒的防疫情况,本研究在2011年∽2012年间从神木多家种鸡场、商品鸡场及散养户采集血样,测HI效价,评价禽流感的免疫效果.结果表明:2011年在普遍采用单价疫苗免疫的情况下,H5抗体合格率较低,最好免疫效果合格率为82.40%,最差免疫效果合格率只有67.7%,而H9抗体合格率100%;2012年推广H5和H9二联疫苗免疫,H5抗体合格率达100%,而H9抗体合格率有所下降,为H5和H9禽流感免疫提供了临床参考依据,同时也为二联疫苗的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安徽省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HP-PRRS)免疫状况及流行趋势,2016—2020年采用间接ELISA和荧光RT-PCR方法,在代表安徽省不同区域的3个定点监测县,随机采集21个规模化猪场的1 190份猪血清和1 189份猪扁桃体样品,分别进行血清抗体检测和病毒核酸检测,并统计分析时间、区间、群间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安徽省3个定点监测县的HP-PRRS平均免疫抗体合格率为81.26%,连续5年每年均有病原检出,平均病原样品阳性率为16.82%;5年内,免疫抗体合格率和病原阳性率呈波浪状变化,2019年抗体合格率最高(92.78%),而2020年又降至70%以下;中小型场抗体合格率偏低,而病原阳性率偏高;皖中地区定点监测县的抗体合格率最低(不足70%),而病原样品阳性率最高(接近30%);保育猪、育肥猪抗体合格率偏低(不足80%),而保育猪、哺乳仔猪病原样品阳性率偏高(超过28%);灭活苗免疫猪群的抗体合格率最高(90.56%)。结果表明:安徽省3个定点监测县的HP-PRRS免疫效果较好,但抗体保护水平不稳定,病原污染面广、流行时间长。建议各地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和流行特点,采取各有侧重的防控策略,将中小规模养殖场尤其是保育猪、哺乳仔猪和育肥猪群作为防控重点。本研究为HP-PRRS防控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采用阻断ELTSA方法检测湖南9个规模猪场猪瘟抗体,评价规模猪场猪群猪瘟免疫状况。结果显示,经产母猪猪瘟抗体阳性率82%,合格率64%;后备母猪猪瘟抗体阳性率80%,合格率60%;公猪猪瘟抗体阳性率93%,合格率86%。对21个规模猪场采集的85份病料进行了猪瘟的病原检测,结果显示,6个猪场共9份病料中猪瘟核酸阳性(RT-PCR方法),阳性场中5个猪场为中小型猪场,1个为种猪场。猪场的猪瘟阳性检出率为28.6%,病料的猪瘟阳性检出率为10.6%。  相似文献   

14.
2021 年 猪 蓝 耳 病 病 毒(PRRSV)抗原检出率为33.0%,平均抗体合格率为74.6%.类NADC30毒株、类NADC34毒株与高致病性毒株几乎呈三足鼎立之势,并且后备猪、60—90日龄阶段的猪群抗体相对较差.猪蓝耳病依然非常严重.在重视生物安全的大背景下,走净化之路是解决猪蓝耳病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5.
为准确评估不同饲养方式下禽流感免疫效果,笔者于2018-2020年连续3年定期对南京市高淳区内的笼养家禽、放养家禽开展抗体检测,以期为禽流感的预防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进一步提高禽流感疫病防控工作的水平。检测结果表明:近3年本地区禽流感抗体合格率明显上升,笼养方式家禽抗体合格率为90%以上,明显高于放养家禽(70%左右),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放养家禽的免疫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及时掌握牛口蹄疫免疫后的免疫效果,为口蹄疫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张掖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每年春秋两季集中免疫后对全市6县(区)送检的牛口蹄疫免疫血清开展了免疫抗体检测,为科学评价免疫效果提供了理论依据。[结果]2014-2020年,共检测牛O型口蹄疫免疫血清12328份,抗体合格10910份,平均合格率88.50%;共检测牛亚洲Ⅰ型口蹄疫检测血清3140份,抗体合格2651份,平均合格率84.43%;共监测牛A型口蹄疫免疫血清5680份,抗体合格4921份,平均合格率86.64%;各年度平均抗体合格率均达到了农业农村部要求的免疫抗体合格率大于等于70%的标准。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2020年新疆部分地区规模化猪场的猪瘟病毒(CSFV)抗体水平,本试验应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采自18个规模化猪场的1 085份血清样品进行猪瘟病毒抗体检测。结果显示,CSFV抗体平均合格率为83.59%(907/1 085),高于国家规定标准(70%),平均阻断率为(66.99±25.09)%。A、B、C、D、E地区间猪瘟病毒抗体水平差异显著(P<0.05)。各规模猪场猪群抗体合格率在70%~87%之间,并且差异显著。此次检测结果表明,6个不同地区平均抗体合格率中,A、B、C、F地区抗体水平整齐度良好,E地区抗体水平偏低,变异系数偏大,抗体整体水平较差。大型规模养猪场猪瘟抗体合格率普遍高于中、小型规模养猪场,说明大型规模养猪场在猪瘟的防控方面具有一定优势。该结果可为新疆地区规模化猪场的猪瘟免疫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准确评估杭州市余杭区禽流感的免疫效果,笔者于2010-2012年连续三年间定期对辖区内的种禽场、规模养殖场及散养户和交易市场活禽开展抗体水平检测,为禽流感防控和预警提供科学依据。检测结果表明,鸡Re-4,鸡Re-5及鸭Re-5抗体检测合格率分别为90.20%,86.21%及86.12%,达到国家规定合格率70%的标准。尤以种禽场抗体检测合格率最高,达92.77%,全年1-12月份抗体合格率波峰则出现在5月(89.38%)、9月(93.64%)和12月(97.97%)。  相似文献   

19.
1999年,我站对七个乡镇的89个规模猪场进行了猪瘟抗体检测,共检测公母猪血清577头份,各场的种猪受检率在20%-30%之司。检测用诊断液为猪瘟正向间接血凝抗原,由兰州兽医研究所生产,批号为990521,每批检测均设阳性、阴性、稀释液对照,在对照合格前提下,观察被检血清中抗猪瘟抗体效价,以1:64为免疫合格。检测结果如下:猪瘟抗体效价在1:64以上的猪444头,占总检测数的76.95%(合格率)。各个猪场的猪瘟抗体合格率相关悬殊,合格率为100%的仅21个场,合格率在50%以下的有22个场(其…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近3年贵州省猪瘟(CSF)的免疫水平和隐性感染情况,分别采用ELISA及RT-PCR方法对2011—2013年全省9个地(州、市)部分猪群采集的5 268份CSF免疫血清样本及2 552份临床健康猪扁桃体和淋巴结组织样本进行CSF血清抗体检测和病原核酸检测。结果表明:近3年CSF血清抗体免疫合格率为41.05%~69.16%,合格率为2013年2011年2012年;不同样本来源CSF免疫合格率为养殖小区规模场散养户屠宰场;一年四季CSF免疫合格率为春季秋季夏季冬季。3年CSF病原核酸阳性检出率为0.37%~1.53%,2011年2013年2012年;不同样本来源CSFV阳性检出率为屠宰场养殖小区散养户规模场;一年四季CSFV感染率为冬季夏季秋季春季。结果说明贵州省2011—2013年CSF免疫合格率总体水平低于农业部≥70%的要求,CSF以点状散发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