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刘伟 《河北农机》2020,(5):64-65
本设计基于S7-200型PLC,完成液体的混合控制功能。整个系统包括三个液位高度检测、四个阀门动作、一个搅拌电机以及一个报警指示灯,采用MCGS人机界面可对系统进行实时监控,以乙醇、乙酸、浓硫酸三种溶液的混合为例进行设计,实现了化学用剂混合的自动化。  相似文献   

2.
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高精度超声波液面测距系统,给出了系统的结构和设计方法。试验证明,该方法对液体装罐装置的控制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液压混合动力车是一种新型环保节能车辆,以液压蓄能器和变量泵/马达为核心组成了制动能量再生系统。本文建立了变量泵/马达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采用模糊PID控制对控制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模糊PID控制减小了系统响应的超调量,加快了系统响应时间,使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4.
李世刚  谭彧  谢斌 《农机化研究》2007,(1):133-135,138
液压混合动力车是一种新型环保节能车辆,以液压蓄能器和变量泵/马达为核心组成刹车能量再生系统,实现节能环保.为了便于对变量泵/马达的排量进行控制研究,建立了变量泵/马达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分别采用模糊PID控制与PID控制对控制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模糊PID控制减小了系统响应的超调量,加快了系统响应时间,使系统具有了良好的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5.
基于模糊PID的变量液体施肥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变量液体施肥控制系统具有大惯性、非线性和参数时变的特点,采用传统的PID控制方法很难实现准确的控制。为此,在建立电动执行器的数学模型的基础上,采用自适应模糊PID对液体肥流量进行自动控制,并利用Mat Lab对变量液体施肥控制系统进行建模和仿真及实验验证。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变量液体施肥控制系统采仿真时,自适应模糊PID控制系统的动态静态指标明显高于常规PID控制;系统超调量、调整时间明显改善,即超调量为1.5%,系统进入稳态所需时间为0.86s。变量液体施肥控制系统实验时,PID控制变量液体施肥系统的响应时间为1.6s,超调量为7.8%。模糊PID控制变量液体施肥系统的响应时间为0.8s,超调量为0,使施肥量更有效地保持在给定范围。该方法可为变量液体施肥控制提供一种有效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6.
基于FPGA的温室灌溉智能测控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多参数温室灌溉智能测控系统的纯硬件实现.系统以Spartan-3A DSP FPGA为核心,对营养液混合过程中的营养液电导率和营养液酸碱度两个最重要的参数进行实时在线测量与控制,提出采用模糊逻辑控制技术来实现系统的有效控制,给出了基于Xilinx FPGA/CPLD开发平台和MATLAB/Simulink仿真环境进行DSP功能实现的方法和设计流程.实验仿真表明,系统设计紧凑、可靠,能够达到良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7.
CPLD/FPGA是一种可在线编程的大规模数字器件。利用一片在线可编程器件代替PLC(可编程序控制器),完成了对液体混合搅拌设备的控制,并给出了用在线可编程器件CPLD组成的、VHDL语言实现的控制电路设计和程序。  相似文献   

8.
液体混合器     
史代初高工研制成功的液体混合器无需外动力,利用管道或渠道使二种或多种液体同时按预定比例混合均匀后输出,其混合  相似文献   

9.
采用混合灵敏度H∞控制方法设计了汽车EPAS鲁棒控制器.针对回路的灵敏度函数和补灵敏度函数的性质,通过选择合适的加权函数获得了良好的闭环系统性能.利用线性二自由度车辆模型,采用混合灵敏度H∞控制器进行抑噪仿真.结果表明,混合灵敏度H∞控制器有效地遏制了转矩传感器的噪声与路面干扰,提高了EPAS系统的抗干扰性能,增强了EPAS系统的鲁棒稳定性,使EPAS系统获得了较好的转向跟随性.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一种具有启停功能的并联式混合动力系统的工作原理,首先给出汽车启停系统和并联式混合动力车实现思路并分析其在燃油经济性与排放性的优势,进而设计同时具有以上功能的弱电混合动力系统布置方式及结构方案。最后,根据汽车的各项功能结合实际情况规划出弱电混合动力系统的控制功能定义层,对在各种行驶状态下此系统的控制功能进行策略分析,结合结构方案与控制动力策略制作试验车,得出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1.
美国爱达荷州东南处6900公顷(17000亩)灌溉工程最少费用的系统重建规划,是运用混合整数模型程序作由的。而且,笔者对于三种自流输水系统(现有的非衬砌渠道,混凝土衬砌渠道和自流管道)以及五种类型的灌溉应用系统(两种自流管道和三种喷灌系统)所组成的综合系统进行了研究,认为按规定的约束条件所编制的混合整数模型程  相似文献   

12.
液力式喷头磨损测量试验台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制的液力式喷头磨损测量试验台采用自循环方式、混合流四斜叶涡轮搅拌桨,保证试验液体中磨粒混合均匀。系统压力调整采用变频器调压方式,控制系统以通讯方式实现对变频器的控制。通过高精度的电磁流量计与先进的计算机控制与处理技术测量喷头流量和磨损率,并可实现各参数精密同步测定及处理功能。最后,通过试验分析该设备的测试精度。  相似文献   

13.
变量投入技术VRT与智能农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变量投入技术VRT(Variable Rate Technology)是指安装有计算机、DGPS等先进设备的农机具。根据它所处的耕地位置自动调节物料箱里某种农业物料投入速率的一种技术。VRT系统可以应用于像小颗粒状或液体肥料、杀虫剂、种子、灌溉水或多至10余种化学物质混合而成的药剂等多种不同的物质。变量投入系统通常主要包含流动作业机具、调节实际物流速率的控制器、定位系统和对应耕地的理想物料应用描述图。在传统的机具上,操作者通常通过观察仪表板来控制物料的投入速率。而在集成有GPS和GIS的机具上,这种投入速率可以随机具的移动而自动地进行改变。  相似文献   

14.
禽蛋孵化过程的混合智能控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针对孵化系统具有强耦合、强干扰、大滞后的特点,提出一种混合智能控制算法.前级控制采用前馈补偿解耦控制算法以消除系统主要控制参数的耦合关系,后级控制根据被控制对象工况的不同,选用模糊免疫PID控制算法或模糊控制算法,实现了孵化过程中温度、湿度和含氧量的混合智能控制.实际运行结果验证了该控制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分层分布式计算机控制智能灌溉施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国内外智能灌溉施肥系统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探索性的引入分层分布式控制系统结构,开发了分层分布式计算机控制智能灌溉施肥系统。该系统成功实现了自动控制、定时控制、周期控制、手动控制4种灌溉控制方式的和谐统一,每种控制方式既可单独运行,也可混合运行,同时该系统功能强大、软硬件全中文界面、操作简单、运行可靠。  相似文献   

16.
以机械结构优化设计为基础,运用pH值、水分活度(湿度)、发酵温度等参数检测手段,结合模糊控制、神经网络以及多变量系统的解耦控制等多种智能控制方法,研究实现发酵过程多变量解耦的模糊神经网络控制技术,设计出一种从液体制种到灭菌、接种、混合、发酵、干燥和包装新概念的固态成套发酵装置.实际应用结果表明:固态发酵的快速灭菌、快速冷却、过程多参数信息调控与过程优化技术,大大提高了固态发酵设备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  相似文献   

17.
对目前几种双燃料发动机技术改装方案进行了介绍与分析:混合器混合,机械控制柴油/天然气量双燃料系统;混合器混合,电控柴油/天然气量双燃料系统;气口顺序喷射、稀燃、全电控柴油/天然气双燃料系统;微量柴油引燃喷射双燃料系统;混合器混合,机械控制柴油量,由进气管压力调节控制天然气量双燃料系统等。指出开发双燃料发动机时应根据具体实际情况采用相应的技术改装方案,达到既满足设计要求,又能节省开发时间和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针对现有锅炉储水罐液位控制装置,不能精确控制水位的缺陷,设计了一种安全可靠、精确度高的超声波液位控制系统。该系统通过超声波非接触测量,液体的物理、化学性质的适应性极强。该系统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测量精度高、适用性广。  相似文献   

19.
植保无人机易因药液剧烈晃动出现操控困难甚至失稳。针对这一问题,并考虑质量限制要求,提出了一种液体晃动抑制装置——弹性约束浮板。搭建晃动力测量系统,试验研究了不同液体深度和激励频率下浮板的晃动抑制效果,分析了浮板结构和约束属性对浮板抑制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浮板不受约束时,晃动抑制能力较弱;刚性约束在某一液体深度范围内有良好的抑制能力;弹性约束则扩大了具备良好抑制能力的液体深度范围。浮板位于液面附近且弹性绳能被浮板牵拉时,即使激励频率接近固有频率,液体晃动力也仅为原来的1/3~1/2。位于液面以下较深位置时,浮板晃动抑制能力基本消失。浮板位置受弹性绳长度影响,需要根据液体深度变化范围合理选择绳索原长。浮板面积越大,晃动抑制效果越好。但在很多工况下,相对较小的浮板也可获得良好的抑制能力,从而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弹性约束浮板使自由液面的衰减加速,显著提高了振荡系统的阻尼比。对于姿态频繁变化、药液易于大幅晃动的植保无人机,弹性约束浮板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猪粪污固液分离处理对能源回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30℃恒温条件下,以猪粪为原料,通过采用固液分离后液体发酵和不经分离直接混合发酵两种方法,来研究固液分离与否对沼气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发酵的沼气产量是固液分离后液体发酵的产气量的4倍。因此,建议工程上采用全混合发酵,以15天作为滞留时间,更有利于能源的回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