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月扇舟蛾在吉林省一年发生三代,该虫具有繁殖力强、发生范围广、危害严重的特点,是杨树人工林一大主要食叶害虫.采用搂烧落叶法、毒笔阻隔法、地面喷药法和生物防治法,可有效控制害虫为害.  相似文献   

2.
分月扇舟蛾是杨树人工林的主要食叶害虫之一.该虫在长春地区1年发生3代.可采用人工物理、化学药剂、生物防治等方法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3.
以山西省方山县和吉县刺槐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在依据调查样地、解析木和气象资料估算其耗水量的基础上,初步界定并拟合了人工林水分生产函数。函数表现为以林分年耗水量为自变量,以林分生物量或蓄积量年增量为因变量的幂函数形式。从模型拟合效果看,在刺槐人工林分密度拟合的幂函数、对数函数、二次多项式和线性回归方程等形式的水分生产函数中,以幂函数形式的拟合效果最好;以林分蓄积量年增量和林分年耗水量表述的水分生产函数拟合效果最好。随着林分密度的变化,水分生产函数表现形式无明显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4.
黄板+频振灯混合使用对蔬菜害虫控害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板是利用害虫的强烈趋黄性,将害虫诱至黄板,从而粘杀害虫;而频振灯则是利用害虫的趋光性、趋波性,引诱害虫扑灯,并通过高压电网杀死害虫.两者均具有易于操作、效果好、无污染,对人畜无毒等优点.为验证两者在蔬菜生产上混合使用对害虫的控制效果,于2006年11月5日至12月5日在广西浦北县小江镇沙江村冬种蔬菜生产示范样板地进行控害应用示范.现将初步结果作如下报道.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过去半个世纪以来青藏高原林木害虫调查取得的成果进行综述。[方法]依据不同的昆虫种类和生态要素,首次将青藏高原林木害虫划分为人工林和原始林两个区域,根据不同区域特点进行害虫绿色防控分析。[结果]综述了9种害虫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结论]人工林以入侵害虫危害为主;原始林以土著害虫危害为主。青藏高原林木害虫防治可采用"三改三用"绿色防控,分区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6.
马尾松是广西主要造林树种之一,马尾松人工林的发展给广西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但马尾松人工林极易受到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的危害。马尾松毛虫是广西地区历史性森林害虫之一,更是马尾松人工林主要虫害来源之一,严重影响广西马尾松人工林的发展。基于此,本文笔者对广西马尾松毛虫危害现状与防止对策进行探讨,旨在为广西地区松树的安全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 mongolica)林随着面积不断扩大,虫害问题日趋严重,其中尤以钻蛀性害虫为最常见。我们自1978—1983年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黑河、嫩江地区及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等地樟子松天然林及人工林区中,对樟子松钻蛀性害虫进行了种类调查,并重点研究了两种新害虫——松芽麦蛾及樟子松梢斑螟的生物生态学特性。  相似文献   

8.
<正> 苹果烟尺蛾(Phthonosema tendinosaria Bremer)属鳞翅目尺蛾科.是刺槐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对刺槐人工林区危害严重,影响林业生产.据文献记载,此虫仅在四川、黑龙江有分布.经过调查,发现豫西地区也有分布.为了便于防治,两年来我们对苹果烟尺蛾进行了初步观察,其结果如下:一、形态特征成虫中型蛾类.雄虫体长17——27毫  相似文献   

9.
夏秋季节,高温高湿,是菜青虫、小菜蛾、斜纹夜蛾、甘蓝夜蛾、甜菜夜蛾、蚜虫等多种害虫的高发时期,危害范围广.而要想在害虫高发季节生产出无公害蔬菜,最好使用防虫网.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工林害虫生态治理策略及技术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中国人工林虫害发生现状,分别从林分组成、系统结构、经营管理措施、气候因素以及防治技术等5个方面细致分析了引发虫害的原因;讨论了害虫综合治理的概念、特点及局限性,阐述了害虫生态治理的内涵及其与害虫综合治理的关系,结合我国人工林的特点,提出了害虫生态治理的控制策略;并对在此策略下实施的防治技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白杨透翅蛾是三北地区杨树人工林主要蛀干害虫之一,是国内检疫害虫,主要危害苗木、幼、中林木,蛀人树木后形成虫瘿,使树木易遭风折造成缺株,同时造成材质下降,严重影响速生杨的生长.  相似文献   

12.
青杨天牛为吉林省杨树人工林主要枝干害虫,2~30年杨树均受为害。本文从生物学特性、人工防治及防治效益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3.
沙棘木蠹蛾潜在分布区预测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CLIMEX生态气候模型对沙棘木蠹蛾在中国的适生区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甘肃省的南部和中部、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陕西省和山西省的北部、河北省北部、北京市北部、辽宁省西部和东部部分地区、内蒙古自治区的南部、四川省的西部部分地区、青海省的东部部分地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部分地区是该害虫的适生区,这一地区正是中国沙棘人工林分布面积比较大的区域.在综合分析沙棘灌丛林自然分布、沙棘人工林栽培状况、沙棘木蠹蛾危害状况以及生态气候指数EI的基础上,作者认为沙棘木蠹蛾是中国“三北”地区的本地害虫,沙棘木蠹蛾的种群爆发是本地害虫危害引入树种的典型例子.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大通地区灰喜鹊的栖息地和繁殖环境观察记录,结果表明,这种鸟很容易驯化繁育,它们与人类非常亲近,经过训练可在园林、人工林或天然次生林捕食害虫.  相似文献   

15.
广东省饶平县联饶镇有龙眼面积3万多亩,其中已注册出口龙眼果园面积为6000亩,是目前广东省最大的出口龙眼生产基地。近年来,我们针对农民在龙眼害虫控制上缺乏科学控制手段,过于依赖化学农药,造成害虫愈来愈猖獗的情况,开展了龙眼害虫协调控制技术的试验示范工作。经过连续4年的探索与实践,该技术已成功应用于龙眼生产特别是出口龙眼果园的生产中,对提高龙眼的产量与品质、确保果品安全、增强果品市场竞争力产生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2008年的冰雪冻害在消灭了大量害虫和病原菌的同时,也杀死了大量的天敌,因此,预计2008年柑桔生产中细菌、真菌性的病害会有所减轻,但虫害会加重.经实地调查,发现2008年蚜虫、柑桔粉虱还有恶性叶甲等害虫来得比以往猛烈,同时由此引发的烟煤病发生也更严重.  相似文献   

17.
玉米双斑萤叶甲是玉米生产中的一种次要害虫,2010年在会泽县金钟、者海、五星等乡镇开始零星发生。随着近几年产业结构的调整,玉米耕作方式的改变等因素为玉米双斑萤叶甲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使之由玉米害虫的次要害虫逐年上升为主要害虫:特别是2012年在者海镇石河村为害严重,60%玉米花丝全部被取食完,使玉米无法授粉,给玉米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威胁。  相似文献   

18.
落叶松人工林在其生长过程中,由于初期性害虫的严重为害以及自然环境和人为因子的干扰而长势衰退,促使落叶松八齿小蠹的为害日益加剧。8年生以上的落叶松人工林都有不同程度的为害。黑龙江省黑河地区受害最严重的林分株害率可达51%,这是落叶松人工林经营中非常值得关注的动向。  相似文献   

19.
落叶松叶蜂[Pristiphoraerichsonii(Htg.)]是宁夏近年发生的新的森林害虫,1997年7月在六盘山林区首次发现,西吉县六盘山外围2000年爆发成灾。落叶松叶蜂是有名的落叶松食叶性害虫。在宁夏分布于六盘山及外围林区的固原、西吉、隆德、泾源县,海拔1800~2400m的落叶松人工林内。  相似文献   

20.
海南省陵水县人工林虫害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海南省各市县人工林虫害的防控对象,于2015年6~7月调查了海南省陵水县人工林的虫害种类、发生情况及危害特点,分析害虫的组成结构。结果发现,害虫18种,其中鳞翅目5种,鞘翅目4种,同翅目5种,膜翅目、半翅目害虫各2种。主要害虫有椰子织蛾(Opisina arenosella Walker)、椰心叶甲(Brontispa longissima Gestro)、天牛(Longhorned beetles)、桉树枝瘿姬小蜂(Leptocybe invasa fisher et La Sal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