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北京喇叭沟门自然保护区植物濒危程度和保护级别研究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该文讨论了国内外濒危物种评价的研究进展 ,分析了物种的受威胁因素 ,在此基础上筛选出喇叭沟门自然保护区植物濒危系数的计算指标 ,并参照《国际濒危物种等级新标准》和濒危系数 ,确定了评价该区植物濒危状况的等级 ,对该区全部维管植物濒危状况进行了量化综合评定 .评价结果表明 ,北京喇叭沟门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消失种 1 3个 ,极危种 1 4个 ,濒危种 36个 ,渐种危 49个 ,敏感种 71个 ,安全种 44 8个 .通过分析、计算物种遗传损失系数和急切保护值 ,提出定性与定量结合的自然保护区植物保护级别的评价方法 ,确定了急需保护植物种类、优先保护次序 ,并提出了不同保护级别物种相应的保护措施 .确定一级保护植物 30种、二级保护植物 5 7种、三级保护植物 83种  相似文献   

2.
在对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植物物种、群落进行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保护评价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共记录物种145科786种;通过濒危评价,得出鹞落坪植物极危种有6种,濒危种15种,易危种41种,近危种66种,安全种658种;通过物种优先保护级别划分,一级保护2种,二级保护11种,三级保护21种,四级保护752种;通过对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17种典型森林群落进行累计确限度排序,得出青冈栎Cyclobalanopsis glauca群落、江南桤木Alnus trabeculosa群落有最高的优先保护值,而檫木Sassafras tzumu群落、黄山栎Quercus stewardii群落有最低的优先保护值。  相似文献   

3.
三江源玛可河林区植物濒危程度和保护类别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保护好青海省最大的原始林区的濒危物种,笔者对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玛可河林区植物资源进行了全面调查,共统计出植物364种,分属55科,173属.对调查到的364种植物从样线分布频度、样地分布频度、样方内分布密度、林区内现存多度、植物确限度5个方面评价其濒危程度,评价结果为玛可河林区濒危种2种,林区易危种6种,林区近危种12种,林区安全种344种.再通过对植物的濒危系数、遗传损失系数、利用价值系数按一定的权重分配定量评价其优先保护顺序.研究结果表明,林区一类优先关注植物2种,林区二类优先关注植物9种,林区三类优先关注植物23种,林区一般关注植物330种.   相似文献   

4.
鸡公山自然保护区珍稀植物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鸡公山自然保护区蕴藏着丰富的珍稀濒危植物资源,据调查统计,区内有国家级珍稀植物23种,隶属于16科。其中蕨类植物1种,裸子植物2种,被子植物20种。被列为Ⅱ级保护的7种,Ⅲ级保护的16种。其中有4个濒危种,9个渐危种,10个稀有种。论述了鸡公山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的种类与保护现状,并在分析鸡公山自然保护区珍稀植物保护现状和濒危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粤东珍稀濒危保护植物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003年9月至2008年3月所采集的7 060号标本的鉴定,并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发现并记录粤东有珍稀濒危保护植物120种,隶属于40科82属,其中蕨类植物5科5属5种、裸子植物7科9属11种、被子植物28科68属104种.其中被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的有102种,包括极危种2种,濒危种10种,易危种45种,近危种41种,无危种4种;被收入<中国植物红皮书--稀有濒危植物:第1册>的有22种,其中濒危种2种,稀有种6种,渐危种14种;收入<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第1册>的有25种,其中一级保护植物1种,二级保护植物6种,三级保护植物18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1批>所涉及的粤东植物有24种,其中一级保护植物4种,二级保护植物20种;尚未正式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2批>所涉及的植物粤东有73种,其中一级保护植物7种,二级保护植物66种.分析了粤东珍稀濒危植物的濒危原因,并提出了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6.
为摸清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内的兰科植物种质资源概况,制定合理的保育策略,笔者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范围内的野生兰科植物为研究对象,在全域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兰科植物保护紧迫性综合评价体系,分析致濒危原因,并筛选出重点保护物种。结果表明:在调查到的81属230种兰科植物中,需优先监测保护的物种共98种,筛选出排名前10物种共12种(其中3种并列第10);狭域物种共14种,占已调查种数的6.09 %;极危种7种、濒危种26种、易危种48种,合计占已调查种数的35.22 %;受威胁兰科植物148种,占已调查种数的64.35 %;共筛选出17个兰科植物热点分布区。研究区域内的兰科物种多样性较早年研究数量增多,生境破坏对兰科植物影响最大。本研究对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野生兰科植物建立了优先保护监测区域,利用较少的资源保护更多的物种,对制定合理、科学和有效的保护策略提供了本底资料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
长白山区珍稀濒危野生食用植物的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经过3a调查研究, 最后确定长白山区共有珍稀濒危野生食用植物30科43属53种, 其中濒危种7科7属9种; 渐危种16科19属21种; 稀有种16科17属23种; 一级保护的7科9属9种; 二级保护的13科15属15种; 三级保护的19科23属29种 分析了珍稀濒危形成的原因, 介绍了珍稀濒危野生食用植物的现状, 提出了一些具体的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8.
对仁怀市开展大型真菌资源调查,旨在为该地区真菌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踏查法对该地区大型真菌资源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该调查区共有大型真菌59种,隶属于2门3纲9目27科43属,其中子囊菌门1纲1目1科1属1种,担子菌门2纲8目26科42属58种;(2)该调查区分布有具有经济价值的真菌资源:食用菌6种、药用菌15种、食药兼用菌13种和有毒真菌7种;(3)濒危物种评价结果表明:该调查区有中国特有种和易危种1个(金耳Naematelia aurantialba);(4)仁怀市大型真菌以世界广布属和北温带分布属种类为主,具有北温带分布特征,但仍有一定比例的热带、亚热带种类分布。该研究为仁怀市的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提供了一定参考,也为大型真菌物种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9.
在长白山二道白河上游,沿河岸带共设置11条与河流方向垂直的8 m ×96 m的样带,开展植物群落学调查与研究.结果表明:(1)沿河岸带分布有珍稀植物26种,其中国家级保护植物7种,占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总数的18.4%;吉林省级保护植物19种,占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总数的10.7%;(2)河岸带植物群落中的珍稀植物物种多样性在中等海拔高度最大,河岸带对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四川鼠尾草属植物濒危等级和优先保护级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06-2009年野外调查数据为基础,结合查阅的标本资料和文献研究,应用Delphi法和层次分析法研究四川鼠尾草属植物的濒危等级和优先保护级别.结果表明:四川鼠尾草属植物有14个分类群处于濒危状态,9个分类群处于渐危状态,11个分类群处于稀有状态,17个分类群处于安全状态;对优先保护顺序进行综合评定,划分保护级别,由此确定了四川鼠尾草属植物中一级优先保护有4个分类群,二级优先保护有31个分类群,暂缓保护有16个分类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