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不同药剂对水稻病害防治效果试验简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对比的方法研究不同药剂对水稻病害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各试验药剂均对水稻安全,无药害发生。并且试验中30%爱苗乳油用量为20 g/667 m2时对水稻纹枯病防治效果最佳,防效为79.6%;1%申嗪霉素用量150 g/667 m2时对水稻褐变穗防效最好,防效为74.5%。但试验数据为1 a试验结果,还有待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2.
通过7种药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防治纹枯病的最好时期应在7月上中旬;防治效果以爱苗防效最高,其次为百菌清和纹曲宁;产量性状以爱苗、纹曲宁、百菌清较好。  相似文献   

3.
通过7种药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防治纹枯病的最好时期应在7月上中旬;防治效果以爱苗防效最高,其次为百菌清和纹曲宁;产量性状以爱苗、纹曲宁、百菌清较好。  相似文献   

4.
爱苗对水稻纹枯病、稻曲病的防治效果及增产效应分析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试验表明,使用爱苗防治水稻条纹枯病、稻曲病不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而且还能使水稻增产.通过观察发现,爱苗处理后对水稻生长无不良影响,水稻茎秆清秀、黄叶少、剑叶活力强、抽穗整齐、籽粒饱满、熟相好.  相似文献   

5.
就30%爱苗乳油对杂交制种稻后期病害防除效果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纹枯病发病初期和破口期用药(间隔15 d左右),每667m2用15 ml对纹枯病具有良好防效;在剑叶叶枕与倒二叶枕重叠和破口期每667m2用15ml各1次防治稻粒黑粉病,具有极好的防效。且能促进植株生长发育,增加结实率,提高种粒光鲜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验证30%爱苗EC对稻瘟病的防治效果。[方法]以优优128为供试水稻品种,在广东潮安县水稻种植区对该药剂进行了小区药效试验。[结果]施药后各药剂均未对水稻产生明显药害。30%爱苗EC 225 mL/hm2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效达85.00%,30%爱苗EC 225mL/hm2与45%硫.三环唑WP 2.1 kg/hm2混合施用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效可达99.16%。[结论]30%爱苗EC及混合药剂是防治水稻稻瘟病的特效药剂。  相似文献   

7.
30%爱苗防治水稻稻曲病效果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0%爱苗EC不同剂量、次数防治水稻稻曲病与常用农药25%粉锈宁WP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30%爱苗EC 20 ml/667m2、30%爱苗EC 15 ml/667m2和25%粉锈宁WP 140 g/667m2各喷2次,对稻曲病的防治效果较好,喷施30%爱苗EC具有保护上三片功能叶、延缓叶片衰老,提高结实率及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8.
10%井·蜡芽菌悬浮剂防治水稻纹枯病试验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贯彻落实“绿色植保”理念,研究生物农药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开展了10%井·蜡芽菌悬浮剂防治水稻纹枯病试验。结果表明,10%井·蜡芽菌悬浮剂(150ml/667m^2)破口前7d施药,防治水稻纹枯病效果优于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15ml/667m^2)和10%井·蜡芽菌悬浮剂(100ml/667m^2)。  相似文献   

9.
为验证不同剂量30%爱苗乳油防治稻曲病效果,2006年,采用小区对比法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该药剂防治稻曲病效果好于14%络氨铜水剂,明显优于喷施清水对照处理,且可增产30.26%。  相似文献   

10.
稻曲病是水稻后期发生的一种真菌性病害,近年来已成为水稻主要病害之一。稻曲病在开花后至乳熟期发生,一般产量损失约5%,重病田损失更大。影响稻曲病菌发育和侵染的气候因素以降雨为主。防治稻曲病重点是针对感病品种,采取综合措施,积极开展预防。“爱苗”可以有效防治水稻中后期的稻曲病、纹枯病、稻粒黑粉病等病害,且增产效果最佳,对水稻安全。是值得推广的新产品。  相似文献   

11.
《杂交水稻》2016,(1):31-32
在杂交水稻制种过程中母本如金23A、Y58S等在分蘖期易感纹枯病,花期如遇阴雨高湿天气,异交结实的种子易感稻粒黑粉病。通过对比试验表明:在分蘖终止期每公顷用爱苗225~375 m L对水675 kg喷施,防治纹枯病效果理想,药效亦长,且叶片在后期仍保持清秀,延长了光合作用时间,提高了光合作用的效率;在齐穗期喷施375 m L/hm2爱苗能有效防治稻粒黑粉病,且谷粒色泽鲜亮,有利于提高制种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2.
对40%咪铜·氟环唑悬浮剂防治水稻稻瘟病、纹枯病药剂进行田间示范,验证其防治效果。结果表明:40%咪铜·氟环唑悬浮剂处理在示范剂量范围内对水稻安全,对水稻稻瘟病防效好,与对照药剂25%咪鲜胺乳油以及空白对照相比增产效果显著,可以在生产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不同药剂不同施药次数防治水稻纹枯病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比较分析了不同药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25%嘧菌酯悬浮剂1 350 g/hm~2、24%噻呋酰胺悬浮剂345 g/hm~2、25%丙环唑乳油600 g/hm~2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均在87%以上,43%戊唑醇悬浮剂的防效为74.38%;4种药剂的田间药效比生产上常用药剂井冈霉素的防效分别提高0.79倍、0.75倍、0.69倍、0.43倍,头季和再生季每hm~2综合增收6 499元、4 042元、2 051元、1 913元。从防治效果和经济效益来看,25%嘧菌酯悬浮剂、24%噻呋酰胺悬浮剂、25%丙环唑乳油均可以作为本地防治水稻纹枯病的主体药剂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选择生产上常用的4种药剂,研究不同药剂对水稻纹枯病的影响。结果表明,5%井冈霉素防效最好,防治效果达到70.9%。3.5%多抗霉素、25%施保克和30%爱苗,防治效果分别为45.5%、50.9%和49.1%。5%井冈霉素处理的产量最高为545 kg/667 m2,比对照增产6.49%。  相似文献   

15.
几种杀菌剂对水稻纹枯病及稻瘟病田间药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稻瘟病及纹枯病是农业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为筛选出高效低毒的化学药剂。本文采用田间小区试验使用多种杀菌剂对水稻稻瘟病及纹枯病进行药效比较。结果表明,吡唑醚菌酯乳油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效果及增产率均具有较好的作用,肟菌·戊唑醇水分散颗粒剂次之。肟菌·戊唑醇水分散颗粒剂20 g/667 m~2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最好,吡唑醚菌酯乳油的增产率最高。因此吡唑醚菌酯乳油及肟菌·戊唑醇水分散颗粒剂可作为水稻稻瘟病及纹枯病的有效药剂。  相似文献   

16.
不同药剂对机插水稻纹枯病的田间防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纹枯病是水稻三大病害之一,本文进行了几种不同药剂防治机插水稻纹枯病药效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机插水稻纹枯病发病初期施药,一次用药30%丙环·咪鲜胺EW 60 m L/667 m2、30%噻呋·己唑醇SC 25 m L/667 m2对机插水稻纹枯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并且持续期达到20 d以上;40%嘧菌酯WP 15 g/667 m2、24%井冈霉素AS 30 m L/667 m2对纹枯病也有较好的效果,但二者防治效果差异不显著;15%井冈·戊唑醇SC 50 m L/667 m2、40%酚菌酮EW 80 m L/667m2、30%苯甲·丙环唑EC 20 m L/667 m2不能有效地控制纹枯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防治水稻纹枯病的理想药剂,2016年在古田县凤埔乡福全村进行了不同药剂防治水稻纹枯病试验,筛选结果,24%噻呋酰胺SC和30%笨甲·丙环唑EC的防效与对照相比较达极显著水平,同时防效也明显优于其它参试药剂,表现出防治效果好、持续时间长、安全性可靠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8.
试验选用11种防治水稻纹枯病的药剂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水稻10.1叶期(11叶品种)和孕穗期施用240克/升噻呋酰胺悬浮剂、75%戊唑醇·肟菌酯水分散粒剂、5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或12.5%氟环唑悬浮剂等药剂对水稻纹枯病防治效果最好,可作为水稻生产上防治水稻纹枯病的首选药剂。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提高灌溉条件下水药一体化程度、降低喷药人工成本。[方法]通过大田试验,采用微喷灌溉系统施药筛选花生疮痂病防治的有效药剂及其防治经济效益。[结果]试验筛选的5种药剂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以60%百泰水分散粒剂、爱苗乳油、秀特乳油防治效果较好,3种药剂处理的差异不显著(P0.05),其中以爱苗的防效最高,达到了75.4%,3种药剂的增产幅度分别达到15.5%、16.7%和13.4%,喷施爱苗、百泰和秀特的亩增加纯效益分别为3 978、3 714和3 162元/hm2。[结论]较之传统化学药剂与传统人工喷施方法,借助灌溉系统随水喷施药剂可实现花生水药一体化和增产增效。  相似文献   

20.
选择了5种药剂进行防治水稻纹枯病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分蘖盛期施药防治水稻纹枯病,井冈霉素、噻呋酰胺、丙环唑·苯醚甲环唑、肟菌.戊唑醇和申嗪霉素5种药剂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8.2%、86.4%、81.8%、84.5%和7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