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尹国勋  魏敏  王晶  刘克武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2):7019-7020,7077
[目的]研究氟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方法]用离子选择电极法分析某铝厂附近土壤及植物氟化物含量。[结果]该地区土壤及植物均已受到氟化物严重污染。对17个植物样品的测定表明,样品各部位的含氟量为叶〉茎〉根,样品季节含氟量为夏季〉冬/春季〉秋季。在所研究植物中,柏树富集氟最多,其次为杨树和柳树,且植物中氟化物的污染源不仅来自于土壤,也受到大气污染的影响。[结论]为植物修复氟污染土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郑州市某乡镇企业———中型铝厂附近的大气、土壤及冬小麦等生态因素含氟量的分析与研究表明:①证实该厂在现有较落后的生产工艺情况下,所排放的气体氟化物的污染是造成冬小麦减产的主要原因。②冬小麦各部位器官含氟量与测定点距污染源的距离呈反相关,距污染源越近冬小麦各部位含氟量越高,越远则越低,依此可将受污染区划分成严重污染区、中度污染区、轻度污染区、相对清洁区、清洁区五类。③对电解铝生产过程排放的气体氟化物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和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3.
大气氟化物对梅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1986 ̄1992年,对大气氟化物不同浓度的7处梅园,进行了研究,并辅之以模拟试验,结果表明,梅是对大气氟化物反应敏感的植物,其主要受害症状是早期落叶,认为梅正常生长环境的大气氟化物临界浓度为1.0 ̄1.2μg/(dm^2·d);梅叶的氟化物本底值为(11.2±2.3)mg/kg。大气氟化物浓度〔X,μg/(dm^2·d)〕与梅叶含氟量(Y,mg/kg)有良好的正相关关系,回归方程表达为Y=(2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自然生长条件下,桑叶对大气氟化物吸收积累规律。结果表明,桑叶含氟量与大气氟化物浓度呈极显著相关;同一枝条桑含氟量自下而上逐渐下降;降水对桑叶氟有显著清洗作用。同时对桑叶含氟量预测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萤石矿地区水稻田耕作层土壤、灌溉水、空气中的含氟量分析,以及相对应的稻米中含氟量检测,进行环境氟与作物氟的相关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调查区域农田耕层土壤中氟含量平均值为678 mg·kg-1,灌溉水含氟化物浓度平均值为0.86 mg·L-1,空气中氟化物浓度为0.73~2.00 μg·dm-2·d-1,稻米中平均含氟量1.11 mg·kg-1。土壤中氟累积将对稻米含氟量产生显著影响,灌溉水中的氟化物对稻米含氟量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于1986~1992年,对大气氟化物不同浓度的7处梅园,进行了研究,并辅之以模拟试验.结果表明,梅是对大气氟化物反应敏感的植物,其主要受害症状是早期落叶.认为梅正常生长环境的大气氟化物临界浓度为1.0~1.2μg/(dm2·d);梅叶的氟化物本底值为(11.2±2.3)mg/kg.大气氟化物浓度〔X,μg/(dm2·d)〕与梅叶含氟量(Y,mg/kg)有良好的正相关关系,回归方程表达为Y=(2.15±23.16)X,r=0.822.氟化物在梅叶中的积累系数为0.33,积累方程为ΔF=0.33ct.梅叶离区纤维素酶活力与早期落叶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了氟化物对与植物衰老有关的一些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并探讨了氟化物污染引起植物衰老的原因,认为高浓度氟污染对植物的衰老效应与其体内一系列的酶活性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郑州市13种常见树木的叶片和当年生枝含氟量的分析,研究了氟化物在树木枝叶内分布以及随季节、地点、树种而变化的规律。认为树木对大气氟污染具有很强的净化能力,可用净化指数加以评定。净化指数由树木含氟量和干物质减少率两个定量测定因子计算得出,作为植物对氟的吸收和耐受能力的指标。净化指数变化范围在0—1之间,以此可划分为净化能力强、中、弱三种类型。最后提出了郑州市大气氟污染的净化树种。  相似文献   

9.
污染大气的氟化物能被桑叶吸收和吸附,经家蚕采食后,可导致中毒,给养蚕生产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降水过程能通过淋洗作用使田间桑叶含氟量降低,为此,进行了田间条件和实验室的淋洗试验,定量研究降水强度、桑叶含氟量和淋洗效果间的关系,得关系式q=q.e~(-β)。式中,q为降雨后桑叶氟浓度:q.为降雨前桑叶含氟量;β值为综合降水时间,降水量,桑叶叶位等因素求得。  相似文献   

10.
根据某砖瓦厂附近的大气、土壤及水稻等生态因素含氟量的分析,证明该砖瓦厂排放的气态氟化物是造成水稻减产的主要因素。其污染程度与该厂的距离、水稻开花期间的天气状况关系密切。最后对污染事故的防治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不同品种枣树对大气氟污染的抗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不同品种的枣树对大气氟污染的抗性差异,选用4个红枣品种为材料,比较了枣园自然发病和人工诱导两种条件下枣树对氟的抗性指数差异。研充结果表明,不同枣树品种抗性存在明显差异,无论是在污染区、清洁对照区还是诱导区,只要大气氟含量超标,4个品种抗性从强到弱均为:赞皇大枣〉木枣〉郎枣〉壶瓶枣。对枣果果肉、果皮和叶片的氟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同一处理区同一品种枣组织氟含量为叶片〉果皮〉果肉,同一处理区内品种间氟含量为赞皇大枣〉木枣〉郎枣〉壶瓶枣,不同处理区比较则是污染区〉诱导区〉清洁区。  相似文献   

12.
在2009年9月至2010年3月期间,分秋冬春3个季节对龙岩市4个监测点大气中PM10含量及其各类污染源进行了系统采样和分析工作。然后,利用回归分析和假设检验结合的方法,对源和受体中的无机组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秋季,除了龙岩学院的主要污染源是道路尘外,师专、龙岩监测站和闽西大学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都是扬尘;在冬季,龙岩学院和师专的主要污染源是汽车尾气、扬尘和钢铁厂,监测站和闽西大学则是扬尘、汽车尾气和水泥厂;在春季,4个监测点位的最主要污染源是扬尘,其余有所不同。该研究结果有利于制定相应的PM10污染防治规划,提高规划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大气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衡水市空气污染特征与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05~2006年衡水3个环境监测点的逐日逐时监测资料对衡水市的空气质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衡水市可吸入颗粒物(PM10)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基本在300 d以上;二氧化硫(SO2)为主要污染物的天数为40~88 d。在观测时段内未出现二氧化氮(NO2)为首要污染物的情况。衡水空气质量多为良,二级以上天数在300 d以上。污染物浓度白天段要高于夜间段。污染物浓度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冬半年到夏半年污染物浓度逐渐降低,从夏半年到冬半年污染物浓度逐渐升高。大雾及冬季燃煤取暖对空气污染具有正贡献;降水对降低空气中PM10的浓度有积极的作用,大的降水后空气质量维持优的时间较长,反之,空气质量达到优的持续时间较短。空气温度以及低层的空气湿度对污染物浓度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热电总厂大气环境质量,为该厂园林绿化规划设计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该厂大气四季监测的结果表明,该厂所属范围及厂外一定距离内普遍存在着T.S.P.(总悬浮微粒)的污染,污染程度不一,并且一年四季变化不大。大气中SO_2浓度几乎不超标,无SO_2污染(大气中SO_2浓度接近1mg/m~3时,敏感植物才会表现出SO_2伤害症状或生长受阻)。所以可选择某些植物作绿化、净化环境所用。  相似文献   

15.
大气氟化物对农作物的污染危害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小麦、油菜受大气氟化物污染危害情况,结果表明,由于大气氟化物的污染危害,造成小麦、油菜减产,并提出防止大气氟化物污染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不同牡丹品种对大气氟污染的抗性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污染区牡丹叶尖枯病的病情指数为依据,测定了128个牡丹品种对大气氟污染的抗性。结果表明,不同牡丹品种对大气氟污染的抗性不同,抗性指数的变化范围为20~100.抗性差异是由于叶片对氟化物的耐受性不同,而不是吸氟量多少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凯里地区植物的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凯里地区的代表性植物(油茶、马尾松、杉树、狗脊蕨和铁芒萁)作为研究对象,采用KMnO4滴定法测定过氧化氢酶的活性,采用磺基水杨酸法测定游离脯氨酸的含量,研究大气污染影响下凯里地区植物过氧化氢酶活性、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在大气污染环境下,凯里地区不同植物中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凯里污染区植物与清洁区植物的过氧化氢酶活性、游离脯氨酸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前者的过氧化氢酶活降低了46.1%;游离脯氨酸含量升高了23.4%。[结论]大气污染会对植物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和脯氨酸含量产生影响,导致过氧化氢酶活性下降和脯氨酸的大量积累。  相似文献   

18.
陕西某铅锌冶炼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与形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探讨铅锌冶炼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对陕西某铅锌冶炼区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和形态进行了分析,并运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Pb、Cd、Cu、Zn含量的平均值分别是陕西省土壤背景值的19.27、135.32、2.76、8.02倍。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结果显示,Cd(19.53)达到重度污染,Zn(1.78)和Pb(1.09)达到轻度污染,Cu(0.56)无污染。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结果表明,冶炼厂东、西10 km范围内土壤均处于重度污染程度,且东部高于西部。重金属形态分析结果显示,Pb、Cd、Cu、Zn各形态在全量中所占的比例都以残渣态(34.45%~45.98%)最大,其次为可氧化态(27.45%~30.57%),再次为可还原态(17.63%~23.61%),最后为可交换态(6.80%~14.41%)。重金属形态比例和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分析表明,pH值与Cd、Cu的可交换态比例呈显著负相关,与Zn的残渣态比例呈显著正相关。土壤有机质与Cd的可交换态比例、可还原态比例呈显著负相关,与Cd的残渣态比例呈显著正相关。铅锌冶炼厂周围土壤受到以Cd污染为主的多种重金属的复合污染,冶炼厂大气沉降、采矿场扬尘是主要污染源。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中应当加强冶炼厂烟尘点源控制,防止土壤酸化。  相似文献   

19.
红花银桦对大气SO_2和氟化物的净化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红花银桦在420 d的污染环境下,叶、枝、主干、根等器官对大气SO2和氟化物的净化能力的研究表明,红花银桦在长时间的污染条件下,对SO2、氟化物等污染气体具有较强的抗性和吸收、净化能力,并且枝、主干和根对污染物的吸收、净化能力都比抗性强的小叶榕高。叶片含S量达2.963 g.kg-1,枝可达3.371 g.kg-1,主干和根分别为1.604和1.510 g.kg-1。其中,枝的含S量不仅是清洁区的2.3倍,也是小叶榕枝的2.3倍。叶片含F量达678.58 mg.kg-1,是清洁区的7.26倍;枝、主干、根含F量是小叶榕枝、主干和根的2.0倍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