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1 毫秒
1.
《农村科技》2007,(7):17-18
豌豆作谷类作物的前茬不仅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而且能提高谷类作物籽粒蛋白质含量,并改善其品质。  相似文献   

2.
豌豆是豆科豌豆属作物。豌豆茬是禾谷类作物的良好前作,不仅可以提高禾谷类的产量,还能提高其蛋白质含量,改善禾谷类作物种子的品质。种植豌豆不仅能促进土壤中氮素的积累,而且能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态,是轮作的好茬口。同时由于豌豆与玉米、大豆等大宗作物相比成熟的时期较早,能与其它作物错开收获时间,便于劳动力的安排。现将其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豌豆属于半耐寒性作物,豆科豌豆属,豌豆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还含有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胡萝卜素等,蛋白质含量也很高,占籽粒重的22%~24%,是人们所需的优质蔬菜,同时也是禾谷类作物的良好前作,不仅可以提高和谷类作物的产量,还可以改善禾谷类作物种子的品质,不仅能促进土壤中的氮肥积累,还能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态,是轮作的好茬口。为了提高豌豆种植技术,找出豌豆在本地区最佳种植密度,特设计此试验。试验设计3个处理,通过试验结果综合分析得出:豌豆在我地区最佳种植密度为4.2~4.8万株;单株荚数是增产的重要指标。1试验目的  相似文献   

4.
水稻、小麦和玉米等禾谷类作物的粒重因其在穗上着生位置的不同而有较大差异。开花或发育早的强势粒灌浆好、粒重高;开花或发育迟的弱势粒灌浆差、粒重低。弱势粒充实差和粒重低不仅限制作物产量潜力的发挥,而且会严重影响籽粒品质。文章比较分析了水稻、小麦和玉米这三大禾谷类作物强、弱势粒灌浆差异机理以及促进弱势粒充实的调控途径,旨在进一步揭示禾谷类作物弱势粒灌浆机理,为挖掘禾谷类作物的高产潜力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1985年12月16—20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和国际原子能机构(FAO/IAEA)在罗马主持召开了谷类作物诱变育种会议。会议正式代表36人,来自16个国家。会议重点讨论谷类作物的半矮秆诱变育种以及半矮秆突变体在杂交育种中的利用情况,并对谷类作物诱变育种今后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本文就有关报告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禾谷类作物的比较基因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是基因组最小的禾谷类作物,饱和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以及在此基础上开展的标记辅助选择和抗病基因克隆,表明水稻基因组研究已经领先于其他禾谷类作物。  相似文献   

7.
玉米是世界种植最广泛的谷类作物之一,也是很好的饲料。玉米种植业的发展关系到我国农业体系的发展。本文从当前我国玉米种植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了提高玉米种植产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自1974年国际植物遗传资源委员会创建以来,十分重视对谷类作物,尤其是对主要谷类作物的小麦、水稻、玉米、高粱、谷子和大麦种质的收集和保存。 小麦生产是以两个栽培类型——普通小麦和硬粒小麦为基础的。这两个类型的原始  相似文献   

9.
<正>盐害是影响作物产量的重要非生物胁迫,全球约6%的土壤受到盐分胁迫,提高作物耐盐性,是许多作物的育种目标之一。大麦是世界上仅次于小麦、水稻、玉米的第4大谷类作物,在禾谷类作物中耐盐性最强[1-4]。分子育种技术被认为是21世纪作物改良的基础技术[5],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作为前沿作物育种技术,正逐渐成为作物育种的主流[6]。QTL(Quantitative trait locus)定位即寻找控制数量性  相似文献   

10.
禾谷类作物的比较基因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稻是基因组最小的禾谷类作物,饱和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以及在此基础上开展的标记辅助选择和抗病基因克隆,表明水稻基因组研究已经领先于其他禾谷类作物。比较基因组研究表明:小麦、玉米、高粱、谷子和甘蔗的基因组均可由水稻染色体区段重新排列而成,这些区段上DNA标记的排列顺序在各个种之间保留。各种作物基因组大小的差异可能由于各个区段内基因间重复顺序扩增的程度不同所致。根据这些区段在各种作物染色体的排列顺序,有人提出根据水稻染色体区段排列单个原始禾谷类染色体的设想,为深入研究禾谷类作物的进化遗传提出了全新的思路。禾谷类作物基因组之间的共线性有利于在小基因组内克隆大基因组作物的同源基因,使生物技术在作物育种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谷类作物的氮肥利用效率及其提高途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如何提高谷类作物的氮肥利用效率是一个全球性的课题。目前国内外文献中氮肥利用效率的名称和定义比较混乱 ,在使用时应给出明确的定义。世界范围内谷类作物的氮肥利用效率仅为 3 3 1 5%~3 4 51 % ,肥料氮的损失途径主要包括硝态氮淋洗损失、氨挥发损失、反硝化损失、作物自身地上部的挥发损失和地表径流损失。优化氮肥管理、氮高效品种选育、种植制度的改革以及改善作物的生育条件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氮肥利用效率 ,但是 ,提高氮肥利用效率的综合配套方案目前很难实施。农学、植物营养学、土壤学、现代分子生物学等各相关学科科学家的通力合作 ,是这一问题最终解决的希望和方向  相似文献   

12.
谷类作物指栽培的用作粮食和饲料的禾本科植物,在新疆主要的是:小麦、大麦、燕麦、蘖子、谷子、水稻、玉米、高粱等。新疆谷类作物约占总播种面积70%以上。是最主要的农作物。在谷类作物中又以小麦面积最大,约2000万亩,占谷物总面积60%,它是新疆人民最主要的粮食。其次为玉米,面积近900万亩,约占谷物总面积27%。水稻约150万亩,占谷物总面积4%。高梁约100万亩,约占3%。糜子、谷子及大麦、燕麦等栽培不多,并且年际变动较大。上述谷类作物除小麦、玉米广泛栽培分布普遍外,其余皆集中分布于某些地区,如水稻主要集中于泉水溢出带及大河沿岸;高梁集中于吐鲁番盆地;大麦、燕麦在本区主  相似文献   

13.
中国禾谷类大田作物收获指数和秸秆系数   总被引:39,自引:3,他引:36  
收获指数是作物科学研究和生产中的重要指标,秸秆系数是评估秸秆量的重要参数。本项研究通过查阅2006—2010年发表的大田试验研究的原创性论文,获得了禾谷类作物在中国大陆地区主产省市自治区的收获指数及换算后的秸秆系数。结果表明:水稻的收获指数和秸秆系数全国平均值分别为0.50和1.00,其中16个省市自治区的变幅为在0.43~0.54和0.85~1.33。玉米的收获指数和秸秆系数全国平均值分别为0.49和1.04,其中12个省市自治区的变幅为0.42~0.53和0.89~1.38。小麦的收获指数和秸秆系数全国平均值分别为0.46和1.17,其中11个省市自治区的变幅为0.42~0.50,秸秆系数为1.00~1.38。其他谷类作物的收获指数为0.17~0.49,秸秆系数为1.04~4.88。和前人的研究结果相比,在过去的20多年里,中国主要禾谷类作物的收获指数虽然有明显的提高,但是进一步上升的空间变小。未来要进一步增加作物的经济产量,通过提高收获指数已不再是其主要途径,而要通过增加生物产量以提高其单位面积的经济产量。  相似文献   

14.
9月11日,粮农组织在召开的会议上说,由于粮食价格的提升导致谷物种植面积扩大,今年俄罗斯联邦和乌克兰的农业产量有望大幅增长。这两个国家的单产亦提高,而且联合国机构还预计2008年的谷类作物将丰收。  相似文献   

15.
高粱是中国最早栽培的禾谷类作物之一,其用途广泛、经济价值高,对解决我国的粮食问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此,分析了高粱生产过程中应注意和重视的问题,为提高高粱质量和产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禾谷类作物的小孢子培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分析了小孢子培养的研究进展,并综述了禾谷类作物小孢子的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17.
光合细菌在种植业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合细菌是一种优质的有机肥料,在提高谷类作物、果蔬及其他经济作物的产量,改善其品质,提高植物抗病毒能力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功效。本文就光合细菌在不同作物上的应用效果研究近况进行了较全面的介绍,并为今后如何进一步研究光合细菌应用于种植业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以禾谷类作物(大麦)为对象进行盆栽耗竭试验,结果说明:缓效性钾是禾谷类作物(大麦)钾素的主要给源。电超滤法(EUF)在一轮测定中能同时测得土壤钾素等养分的浓度、容量、缓冲容量和固定能力,电超滤法是研究和评定土壤钾素供应状况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经济导视     
联合国粮农组织对2005年世界谷类作物等生产和贸易状况做出预测联合国粮农组织预测2005年世界谷类作物前景看好,肉类贸易有望复苏,但食品安全问题依然严峻。粮农组织日前公布:2005年世界谷类作物产量预计达到19.71亿t(包括碾米),超过过去5年产量的平均水平,但比2004年产量略有下降。这个预计数是在考虑目前已经种植和准备种植的数量,且2005年的气候条件基本正常的情况下得出的。报告说“2004年几个亚洲国家的干旱气候直接影响了2004年二季稻的产量,导致全球谷物价格普通上涨。2005年小麦和粗粮的价格要比2004年下降,这将对主要出口国家有较…  相似文献   

20.
玉米是主要的谷类作物。近20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十分重视发展玉米生产,现在玉米在世界上种植面积已达180亿亩,仅次于小麦和水稻,是世界上三大主粮之一。若以八十年代初同战后作比较,玉米变化最大,从面积看已占谷类作物总面积的19.92%,从产量看也占谷类作物总产量的24%,十分明显,玉米面积、产量所占比重都比较大。这几年,在法国甚至把玉米奉为国宝,这是与玉米直接为法国农牧、养禽业经济复苏振兴带来极大好处分不开的。玉米在法国不仅深受农牧、养禽业生产者的重视,而且也受到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