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7 毫秒
1.
鄂豫交界的河南省浙川县,1969年开始南桔北移试验,现已种植柑桔5万亩,年产柑桔达40万kg。但该地降雨稀少,年降雨量仅800mm左右,迫切需要解决桔园灌溉问题。 1983年该县开始进行桔园喷灌试点,得到喷灌比不喷灌座果率提高4.85%、增产  相似文献   

2.
泾县地处皖南山区,为黄山余脉。既是皖南尖茶主要产地之一,也是著名“涌汐火青”之乡。该县气候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15.6℃,多年平均降雨量在1500毫米左右,但年内各月降雨分布不均,常出现伏旱和秋旱、以及不同程度的冬干,导致茶叶产量一直低而不稳,平均亩产干茶不足40千克。为改变茶园易旱面貌,提高茶叶单产,该县积极推广茶园喷灌技术,并以不同类型的喷灌系统型式进行喷灌试点。到目前为  相似文献   

3.
我国第一台喷灌降雨量多点自动化测量装置——简称喷灌降雨集测装置,于1980年底在水利部新乡农田灌溉研究所投入使用。该装置由重庆水仪器厂生产。喷头的水力性能,除了雾化状况以外的各项水力性能指标,都需要通过分布在喷头周围数以百计的量雨点,测得同一时间内的多点降雨量来进行分  相似文献   

4.
花生喷灌试验是水电部原科技委1978年下达的试验研究项目。山东省栖霞县是有代表性的主要试点之一。该试点选在盛产花生的胶东山丘区,土壤为砂性;田间持水量(占干土重百分数)为20%左右;花生生长期多年平均降雨量632mm,年际、年内分配  相似文献   

5.
金华市位于浙江省中部,耕地面积313万亩,其中,早地34.67万亩。年平均降雨量在1400毫米左右,但年际和年间分配不均,一般上半年占70%,下半年占30%。5、6月份降雨集中,容易发生洪涝,7、8、9月份经常出现干旱,属丘陵易旱地区,适宜发展喷灌事业。  相似文献   

6.
喷灌节能在实践中的体会郭继泽,褚先仁(友谊农场水利科156900)友谊农场地处三江平原,海拔高度为63~73m,年降雨量500mm左右,平均气温为2.6℃,总面积18.9万hm2,耕地8.67万hm2,土质肥沃,地势平坦,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适宜种植...  相似文献   

7.
摇臂喷头低压掺气情况下田间组合喷灌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比掺气喷头与摇臂喷头对灌水均匀性改善的效果,采用田间组合喷灌试验的方法对比了两类喷头在较低工作压力时的性能.采用平均喷灌强度和喷灌均匀系数为主要评价指标,其中对于喷灌均匀系数主要讨论了工作压力和组合间距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掺气喷头和摇臂喷头的平均喷灌强度理论值与试验值差异在5%左右,说明低压、微风环境下试验的蒸发漂移损失小.在组合喷灌间距均为1.0R时,掺气方法提高喷灌均匀系数,使均匀系数达到并超过标准中规定的75%的要求.在1.0R,1.1R,1.2R这3种组合间距情况下,掺气喷头的喷灌均匀系数均高于同型号摇臂喷头2.2%~5.8%.  相似文献   

8.
谈中心支轴式喷灌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在2000年喷灌面积约为246万hm2,占全国灌溉面积的4.14%,其中大型喷灌机喷灌面积占全国喷灌面积的6%左右,保有量达2 000多台,主要集中在我国粮棉产区的黑龙江、河北、新疆、内蒙古、宁夏和安徽等省区.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从1973年开始发展喷灌,现已有喷灌面积280余万亩,滴灌面积0.5万亩,微喷灌0.3万亩,共占全省有效灌溉面积的4%左右。现有喷灌设备工厂五家,目前正与水电部中国喷灌技术开发公司合作从奥地利鲍尔公司引进喷头生产线。喷灌发展总的讲是好的,没有走多大弯路,效益也较显著。为了适应农村新的生产体制。他们采取的做法有:1.建立各级喷灌组织,积极推广各种形式的  相似文献   

10.
大连市郊是一个丘陵地区。属于海洋性气候。蒸发量比降雨量大一倍多,春秋两季尤为突出。在耕作制度改革的推动下,大连地区复种有了很大的发展。实践证明,上茬种植冬小麦,下茬复种向日葵比较好。喷灌是比较好的灌溉方法。两茬作物喷灌,经济效果显著,受到群众欢迎。  相似文献   

11.
基于组态技术和PLC的节水灌溉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可编程控制器作为控制设备,利用其自带的PID功能指令及其扩展功能模块实现系统对农作物喷灌的自动控制.首先,设计了系统的硬件结构,详细分析了PID控制理论,提出了设计的整体方案、目标及功能要求;同时,对可编程控制器与控制计算机的通信进行实时监控,并将农作物的生命曲线存入计算机,按其各阶段所需水分和养分修正PID设定参数,提醒土壤当中有机物的构成比例,并在需要施肥和施哪种肥方面做出提示.该系统由上位机和下位机组成,能通过对土壤湿度、土壤温度、降雨量和气候的变化以及土壤的成分来自动实现对农作物喷灌量与喷灌时间的控制.整套装置使用起来稳定性高,易于控制,达到了既能节约水资源,又能符合农作物的生长规律的目的,提高了产量.  相似文献   

12.
浙江省瑞安县新华乡排灌站,自1976年开始对甘蔗进行喷灌试验。试验田面积为6亩,土壤为沙粘壤土,比重为2.65.容重为1.30~1.45,田间持水量为30%左右。试验采用小区对比方法,以不喷为对照。喷灌田采用喷灌机船进行流动式喷灌。经过6年的田间试验,取得不少试验成果。现摘其主要经验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3.
ZY-2喷头组合喷灌对农田小气候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CR1000自动传感器,测试了ZY-2摇臂式喷头组合喷灌条件下,高度1、3、5、7、9 m处干湿球温度,目的是研究喷灌对不同高度处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组合喷灌导致1 m和3 m高度处空气温度降低和相对湿度增大,温差、相对湿度差最大值分别出现在12:00及16:00左右,温差值、相对湿度差最大值分别达到13.8℃、49.7%,最小值出现在05:00左右,分别为0.1℃、5.2%。组合喷灌对温度、相对湿度的影响一般是持续到喷灌结束后20 min。  相似文献   

14.
为了配合江苏工学院排灌机械研究所喷灌试验场的试验工程,我厂参照本厂产品SL,型遥测雨量计的主要结构原理,改进设计出适合于喷灌试验特点,测量降雨量的有线传输SL_3型遥测雨量计。其主要结构采用双翻斗。试验证明,双翻斗结构比起单翻斗具有较多的优点。从外形看,虽多了计数翻斗和上翻斗两个部件,而对仪器测量精度起到了保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我区处在长城以北,气候南北差异较大,北部坎上无霜期仅有80天左右,南部长城沿线无霜期达180天左右。喷灌作物以花生、小麦、玉米、高梁、谷子等为主,一般情况下,农作物喷灌3~4次即足够,因此设备多半时间闲置不用,为了提高移动管道式喷灌设备的利用率,考虑到我区现有苹果  相似文献   

16.
和平牧场位于松嫩平原中部,土壤为砂壤土,总耕地面积为7万亩,年降雨量为400多mm、多集中在7、8、9月份,素有十年九春旱之称。自然条件给该场农业的发展设下了发展的障碍,总结多年成败的经验,发展喷灌是该场农业发展增收的唯一之路。该场现拥有GP400×2滚移式喷灌机7台,喷灌井13眼,喷灌泵13台,灌区总控制面积10.500亩,占总  相似文献   

17.
武昌县位于湖北省东南部,耕地面积86.6万亩,其中旱地32.1万亩,农业人平耕地1.97亩。从1978年开始兴建喷灌工程,现已发展喷灌面积9953亩。其中移动式4235亩,半固定式5253亩,固定式465亩。自1987年以来共用喷灌贴息贷款56万元,加自筹经费共建半固定喷灌泵站5座,装机123kw,增购小洲移动机3台套,受益面积共2060亩.八尸半固定式1 740亩,移动式320亩。该县的主要经验: 一、讲求实效,稳步发展武昌县园艺场1982年建成118亩柑桔半固定式喷灌系统,6年来,喷灌较不灌平均每亩增产850kg以上,每亩净收人900元左右.  相似文献   

18.
海生 《当代农机》2003,(5):14-15
喷灌技术就是通过机械设备将压力水喷射到低空,经雾化后形成像雨滴一样的水均匀降落到作物和地表的灌溉方式。喷灌适应性极强,几乎对任何作物、土质、地形、种植方式都使用。比传统的地面灌溉节水50%左右,可使粮油棉作物可增产30%左右,也可使蔬菜、果树、药材、牧草等的产量成倍增加,且品质大大提高。1.喷灌系统的型式与组成常用的喷灌设备有人工移管式喷灌机(包括半固定平移式、轻小型移动式机组)、中心支轴大型自走式喷灌机、滚移式喷灌机、软管卷盘自动喷灌机、双悬臂式喷灌机等。其中,轻小型移动式机组约占总量的80%。这种机组具有投资…  相似文献   

19.
在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指引下,在农业学大寨、普及大寨县的群众运动中,湖北省喷灌事业有了良好的开端,据不完全统计,全省现有喷灌面积5000亩左右。喷灌田间试验和喷灌机具试制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水电部的支持下,孝感地委和省水利局确定在云梦县建立喷灌万亩科学  相似文献   

20.
动态水压坡地喷灌水量分布特性与均匀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坡地喷灌水量分布不均匀、灌溉质量较低的问题,将动态水压供水技术引入坡地喷灌,以雨鸟LF1200型喷头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动态水压喷灌对喷头流量、射程、喷洒湿润面积、单喷头水量分布和组合喷头水量分布及均匀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单喷头而言,采用动态水压喷灌的上下坡射程差在2.3 m左右,动压参数中动压振幅对射程影响较显著,动压喷灌时,振幅建议采用喷头正常工作压力范围内的较大值;单喷头水量分布均匀度在56%左右,动态水压参数对单喷头水量分布和喷灌均匀度影响不显著。在组合喷头的情况下,采用正三角形和矩形布置的均匀度高于正方形布置,其中采用矩形布置喷灌质量最佳。综合考虑工程投资、水量分布以及均匀度,动态水压喷灌时,当喷头采用三角形布置方式时,建议喷头间距为1.0~1.2R(R是喷头平地射程),当喷头采用矩形布置方式时,坡向间距宜采用0.6~0.8R,垂直坡向间距宜采用1.0~1.2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