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国内外设施农业的现状及我国的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设施农业是指在农业生产上用改变自然环境的办法,获得植物最适宜的生长条件.通过各种设施使植物地上部和根际环境得以改善,可以增加作物产量、改善品质、延长生长季节、提高作物对光能的利用率,并能使作物在露地不能生长的季节和环境中正常生长.设施农业是集现代生物技术、农业工程、农用新材料等学科,以先进农业设施为依托,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土地产出率高和劳动生产率高的高新技术产业,也是当今世界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由于现阶段的农业设施以温室为主要类型,有关专家提出了温室产业的概念.  相似文献   

2.
设施农业主要是指通过人工工程技术对自然环境如光温条件进行可变控制而为动植物创造出最优的生长和发育环境,最终获得安全、高效、优质、高产农产品的现代农业方式。从设施农业的概念出发,具体分析了我国目前设施农业发展的困境,根据发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述了设施农业国内外发展趋势,就设施农业的特点和发展前景进行了讨论,并对青海省设施农业今后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指出当前应从大田设施农业、“工厂化”设施农业、设施化林业育苗和育牧业设施等方向发展青海设施农业。  相似文献   

4.
物联网技术在设施农业中的应用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可以对设施农业的温湿度、光照强度等与作物生长的相关指标进行有效的监控和调控,保证农作物有一个良好的、适宜的生长环境。本文分析了设施农业物联网技术的概念、功能、应用方法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甘肃省设施农业物联网技术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5.
设施农业是利用工程技术手段和工业化生产方式为动植物生产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使其在最佳的生长空间内,获得最高的产量、质量和经济效益的一种高效农业,其有利于为农民增产增收,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研究阐述辽宁省设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现状,分析其设施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相应地提出解决措施和建议,旨在为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可行性参考.  相似文献   

6.
发展农业设施栽培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农业设施栽培的基本概念及发展意义 1.1农业设施栽培的基本概念农业设施栽培是使用生产和管理方式,高效、均衡地生产各种蔬菜、花卉等,用人工控制环境因子如温度、光照、湿度、CO2等方法来获得作物最佳生长条件,从而达到增加作物产量、改善品质、延长生长季节的目的.农业设施栽培的生产方式有地膜覆盖、小拱棚覆盖、塑料大棚和现代温室等人工设施.  相似文献   

7.
塑料薄膜是设施园艺生产中使用的主要透明覆盖材料,其质地轻柔,性能优良,价格便宜,铺卷方便。利用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创造和控制适合于农作物生长的小气候条件,防御或减轻自然灾害的威胁。合理使用农用塑料薄膜,是农业增产的重要措施之一,它可以加速作物生长,防止低温冷害、保水保墒、延长作物生长期,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正>1关于设施农业的国内外发展情况1.1国外设施农业的发展现状分析设施农业的出现是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发展和进步而逐渐兴起的一个农业发展模式,它是与自然农业生产模式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它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为农作物的生长创造一个可以人工调节的、适合其作物生长的环境氛围,从而让农作物提高产量和生产效率。有关国外的设施农业技术的发展其起步于上个世纪的70年代左右,最初意识到设施农业技术发展的重  相似文献   

9.
在进行盐城市阜宁县和大丰市设施农业与特色农业气象服务指标的制定时,重点考虑如下2类指标:①气象条件是否适宜特色作物生长的判别指标,用以评价天气实况对农作物生长的利弊影响;②农业气象灾害判别指标,用以衡量天气条件是否对作物生长发育构成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10.
刘志辉  朱旭东 《安徽农业科学》2014,(33):11946-11947,11950
从物联网在温室环境监测、温室作物生长环境调控、作物病虫害诊断和设施农业数字化管理等上的应用,总结了物联网技术在设施农业中的应用,并对物联网技术在设施农业的利用研究方面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设施农业就是利用人工建造的设施,满足农作物最佳生长条件,延长作物生长期,从而获得高产、优质和高效的农产品。文章在分析天津市设施农业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天津市设施农业进一步发展中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设施农业是对作物栽培环境能有效控制,运用先进工程技术与种植管理技术的高投入、高产出的集约化农业。在设施农业的发展上,西方发达国家依靠高水平的设施建设,大量的能源投入,科学而精湛的栽培管理技术,对设施内栽培环境进行有效的控制,营造出一个适于作物生长的最佳环境条件,同时在生产上大量应用人工智能化技术进行机械化和自动化管理。  相似文献   

13.
设施农业,是建立在自然基础之上的农业,需要符合自然的客观规律,主要包括工程技术和人工技术,通过对自然环境进行适当的改变,以为动植物准备最适合生长的环境条件.农业机械是指使用于农业之中的机械,多用于农林牧等产品的加工,其使用有助于增强农业生产力和农作物产出量,以促进农业经济的提升.本文首先对设施农业及农业机械进行介绍,概述农业机械在设施农业中的应用,并从发展现状、存在不足及发展方向三个方面分析农业机械在设施农业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设施农业远程监控系统是利用信息化手段,通过对农作物生长现场的空气温度、湿度和土壤的温度、湿度等数据采集,让农户、农业专家等实时掌握农作物的现场生长环境,帮助农户提升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增强对环境的控制能力,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5.
设施农业是人为创造适宜的生态环境条件进行作物栽培的场所,包括大型现代化温室、节能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由于作物生长环境的改变,需肥规律也相应发生了变化,如何提高肥料利用率,保证作物正常生长,又能达到食用安全,成为目前设施农业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设施种植业是设施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集约化程度很高的种植业生产经营形式。是生物、环境、工程技术的有机集成。其利用工程技术手段和工厂化生产方式,为植物生产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使其在最经济的生长空间内,获得最高的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与露地栽培相比,优越性集中表现在:它能在一定程度上摆脱气候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减轻气象灾害,  相似文献   

17.
《现代农业》2005,(2):4-4
要实现高水平的设施农业,信息获取手段是最重要的关键技术之一。因此,开发性能价格比高的设施农业用传感器是当务之急。设施农业用传感器的品种较多,按其检测参数、分数,主要有以下几种:1.温度和湿度作物的生长与温度和湿度有密切关系,塑料大棚的控制参数中,温度与湿度检测、控制是主要参数之一。2.土壤干燥度作物生长需要水分,在设施农业中,灌水如何做到既不影响作物生长又不浪费水资源是至关重要的。土壤干燥度的检测,需要用干燥度传感器。目前较广泛采用的干燥度传感器是由负压传感器与陶瓷过滤管组成的。3.二氧化碳农作物生长发育离不开…  相似文献   

18.
设施农业主要是指通过人工工程技术对自然环境如光温条件进行可变控制而为动植物创造出最优的生长和发育环境,最终获得安全、高效、优质、高产农产品的现代农业方式。从设施农业的概念出发,具体分析了我国目前设施农业发展的困境,根据发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9.
徐岩  于海业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5):2718-2721
水肥是提高设施农业生产力的关键因素,水肥的增产效应能否得到充分发挥,对设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综合评述了设施农业生产中水肥的耦合关系及水肥对作物生长、品质、产量、土壤环境的影响,提出设施农业水肥耦合技术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对设施农业水肥耦合技术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在设施农业生产中,尤其在不特定的条件下,进行人工和设施干预,改变气象条件,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满足作物的生长需求,可达到优质高产的生产目的,获取最大化经济效益。本文以设施番茄栽培为例,介绍采用人工干预的方法,控制番茄从育苗到结果的气象条件,促进番茄高质量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