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为筛选出适宜山丹县种植的油菜品种,确定最佳的种植密度,2016年通过对引进的11个甘蓝型春油菜品种以及当地对照品种(青杂5号)的生育期、农艺性状以及产量性状进行多重比较,筛选出各性状较优的油菜品种华协1号。2017年用华协1号进行密度试验,共设置4个处理(处理1:2.382×105穴/hm2;处理2:2.925×105穴/hm2;处理3:3.375×105穴/hm2;处理4:4.365×105穴/hm2),筛选出最佳种植密度。结果表明,华协1号产量为3776.7kg/hm2,较对照品种青杂5号增产2.47%,华协1号与对照品种成熟日期相同,且丰产性、稳定性较强,故华协1号为最优油菜品种;华协1号油菜品种的播种密度为3.375×105穴/hm2(6.75×105株/hm2)时,油菜产量较CK有大幅度的提高,产量可高达3784.5 kg/hm2。故在该地区华协1号播种密度为3.375×105穴/hm2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为了创新大豆品种和探讨育种技术,此研究采用回交育种方法,以合丰35为母本,与合交95-1101(合丰34×合丰35)为父本配制组合育成了合丰50号。该品种油分含量22.57%,蛋白质含量37.41%,黑龙江省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506.1kg/hm2,较对照品种合丰35号增产14.1%,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560.8kg/hm2,较对照品种合丰35号增产17.4%;国家北方春大豆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355.5kg/hm2,较对照品种绥农14号平均增产10.3%,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788.5kg/hm2,较对照品种绥农14号平均增产6.3%,中抗灰斑病、抗疫霉根腐病、抗病毒病SMVⅠ号株系,2006年由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同时申报国家审定品种。结果表明,合丰50为既高油又高产、抗病、广适应性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3.
露地栽培西兰花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筛选出高产、商品性好的西兰花品种,在张掖市甘州区引入10个西兰花品种,对植株性状、抗逆性、球型、单球重、产量及品质进行了观察比较。结果表明,绿海折合产量为26 600 kg/hm2,较对照品种耐寒优秀增产24.30%,生育期58 d,较对照品种耐寒优秀提前7 d上市,球型好,商品性佳;领秀折合产量为256 56kg/hm2,较对照品种耐寒优秀增产19.89%,Vc含量最高,为8.50 mg/kg。以上2个品种产量高,商品性好、品质佳,适宜在张掖市范围内种植。  相似文献   

4.
引进省内、外优质米品种16份,从中筛选出适合梅河口地区种植的优质水稻新品种。试验结果表明:产量最高的是宏科88,产量8 232.31 kg/hm2,比对照吉粳83增产11.3%;产量最低的是通系925,产量4 916.85 kg/hm2,比对照吉粳83减产33.5%。综合性状来看,通育239、通精889、宏科88、松粳16、绿珠1号的抗逆性、产量等性状均优于对照品种,可以在梅河口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5.
追施氮肥对中筋小麦小偃22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追施氮肥对中筋小麦小偃22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关中主栽小麦品种小偃22高产调优栽培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05~2006年以小麦品种小偃22为材料,于拔节期和孕穗期追施不同量的氮肥,检测其产量、籽粒品质指标和面粉粉质指标的变化。【结果】不同生育期追施氮肥后小偃22平均单产较对照提高13.6%,其中以拔节期施纯氮37.5 kg/hm2+孕穗期施纯氮75 kg/hm2处理增产效果最为显著,较对照净增1 350.5 kg/hm2,增幅达20.8%。追施氮肥处理平均籽粒蛋白质、湿面筋、干面筋含量及出粉率和吸水率显著或极显著提高,依次较对照提高6.6%,9.2%,9.9%,2.3%和2.3%;追氮对沉淀值和稳定时间影响不大,但平均硬度和弱化度较对照分别提高1.8%和22.4%;形成时间、评价值和粉质质量依次较对照降低8.3%,10.5%和16.8%。【结论】追施氮肥可显著提高小偃22的产量,显著改善其籽粒品质,但不利于粉质品质的改善。拔节期37.5 kg/hm2+孕穗期75 kg/hm2追氮组合对产量和籽粒的蛋白质品质及粉质品质效应最佳。  相似文献   

6.
通过试验,对8个玉米参试品种的生育期、生物性状、经济性状和产量进行了详细观察、比较和测定,结果表明,金凯3号折合产量12400.5kg/hm2,较对照承单20号折合产量10555.5kg/hm2增产17.5%;玉源7879折合产量11854.5kg/hm2,较对照增产12.3%;金凯5号折合产量11824.5kg/hm2,较对照增产12.0%。建议在芦家湾乡中南部等村推广种植。其余品种可在环县其他乡镇继续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引种试验筛选出适宜在老挝种植推广的大豆品种,旨在为老挝开展大豆种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22年中国-老挝合作农作物优良品种试验站从中国引进“南农99-6”“桂夏109”“桂夏105”“华夏21”4个大豆品种在老挝万象试种,以当地品种“万象2号”为对照,进行试验比较,观察其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并测定产量。【结果】结果表明,4个大豆品种产量均超过对照品种,差异显著,增产在11.4%~34.3%之间。其中“南农99-6”和“桂夏105”产量分别为220.2 kg/667 m2和205.0 kg/667 m2,比“万象2号(CK)”增产34.3%和25.0%,生育期为95 d和103 d,株高为81.2 cm和74.3 cm,百粒重为21.6 g和17.6 g。【结论】综合评价,“南农99-6”和“桂夏105”品种宜继续在老挝万象进行生产试验,进一步观察其稳产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介绍早熟、高产、抗病的小麦品种滁辐麦6号。[方法]对滁辐麦6号的产量、农艺性状、经济性状、抗逆性、品质及其栽培技术要点进行综述。[结果]滁辐麦6号是滁州市原子能利用研究所以麦优1号为母本、扬麦4号为父本进行杂交,杂交后的种子用Co60-γ辐照处理,再经系统选育而成。2005~2006年安徽省区试中,滁辐麦6号平均产量为6 493.5 kg/hm2,比对照扬麦158增产9.9%,2006~2007年安徽省生产试验中,滁辐麦6号平均产量为6 633.0 kg/hm2,比对照增产7.1%,是一个熟期适中、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品质优良的品种,适宜在滁州市、淮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种植。[结论]该研究为滁辐麦6号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高产抗病优质甘蓝型油菜品种双油9号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双油9号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育成的甘蓝型半冬性双低优质油菜品种。抗寒,抗倒伏,较耐菌核病,抗病毒病。株形高大,一次有效分枝多。在2004年和2005年河南省油菜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2333.85 kg/hm2,比对照种豫油2号增产11.04%,达到显著水平,最高产量达到3205.20 kg/hm2。在2006年河南省油菜品种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2762.10 kg/hm2,比对照种豫油2号增产9.33%,最高产量3258.75 kg/hm2。经分析,双油9号芥酸平均含量为0.08%,硫甙含量25.53μmol/g,优于国家规定的双低优质油菜标准;含油量较高,41.75%。适合黄淮流域冬油菜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筛选适宜海南陵水设施无土栽培的小型耐裂精品西瓜品种,以满足人们对高品质西瓜的需求,促进海南设施西瓜产业发展。【方法】在陵水设施大棚内,以纯椰糠为栽培基质,采用营养液滴灌立体吊蔓栽培方式,以美月为对照种,对21个西瓜品种进行了产量、果实性状及品质性状比较与分析。【结果】供试西瓜品种单果重介于1.35~2.05 kg,每667 m~2产量为1 799.4~2 727.3 kg,其中单果重和产量最高的是L600;中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变化为9.9%~12.9%,其中琼香最高;西瓜可溶性糖以果糖为主,其次为葡萄糖,可溶性糖含量介于54.94~87.65 mg/g,其中热研墨玉最高;糖酸比变化范围为20.22~53.41,其中万福来最高;果皮硬度变化范围为32.56~69.41 kg/cm~2,显著高于对照种美月的品种有锦绣前程、艳玲、金镶玉、美蓉、琼美、全美2K、全美4K、4126、3416、L600;根据平均隶属函数值进行综合评价,L600排名第一,其次为锦绣前程。【结论】综合产量、品质及果皮特性指标,筛选出品质优良且耐裂果的L600和锦锈前程为适宜海南陵水设施无土栽培的小型西瓜品种。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作物品种安全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品种作为种子最根本的支撑材料,是保障种子品质、产量的根本和实现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当前,生物技术的研发运用、跨国公司的抢滩布局使得中国农作物品种安全面临种种不确定风险甚至战略威胁。本研究以中国农作物品种安全为研究对象,在界定农作物品种安全概念及内涵的基础上,对主要农作物的品种审定、品种退出、品种保护和威胁因素四个方面进行总量、趋势、结构、分布、国际发展和竞争动向等方面的研究。结果如下:1)现行的品种审定制度尚不完善,应实施品种退出的动态管理机制;2)农作物品种的申请和授权数量总体呈快速增长趋势,且品种结构由大田作物为主向多元化方向发展;3)以品种结构和申请主体为表征的中国种业育种体系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但并未形成真正的商业化运作规范和机制;4)国内各省区市新品种保护及开发程度差异大,中国在外国的品种权申请授权总数较外国在中国的申请授权总数差距大;5)生物技术和转基因作物的商品化发展、跨国种业公司入驻是影响中国种子定价权和品种权控制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甘蔗引进品种的区试表现及利用前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全国“948”项目第一套甘蔗引进品种联合区试中,参试的9个品种在云南(开远)皆表现出可直接生产利用的潜力,主要品质及农艺性状均优于或相似于双对照种,部分品种还表现出了一定的特异性。其中RB72/454、Hocp93-746和CP85/1308综合性状优良,可加速繁殖推广;“ROC25”、“ROC26”、FR93/344、CP89/1509、Hocp91/555和Hocp93-750六个品种有部分缺陷,可选择性推广;Hocp93-746、Hocp91/555和Hocp93-750可作为高糖种质利用;RB72/454和FR93/344可作为高产及强宿根亲本杂交利用  相似文献   

13.
北京市秋大棚黄瓜品种比较结果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选择适宜北京地区秋大棚种植的黄瓜优良品种,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2008年在顺义、通州、平谷、房山区共安排了4个品种比较的试验,参试品种8个,分别是北京203、北京204、津春2号、中农16和4个中农新组合,通过对长势的观测,病虫害、商品性、各品种结成性和产量的调查与分析,初步筛选出中农16、中农新组合4、北京203、中农新组合1共4个秋大棚黄瓜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4.
云南野生苜蓿与引进苜蓿的核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云南野生种紫花苜蓿(德钦地区紫花苜蓿)、逸散种紫花苜蓿(AC-3)和8个国外引进栽培种紫花苜蓿为材料,采用核型分析方法对供试材料的染色体组进行了分类和比较。结果表明,所有材料的染色体数目相同,均为2n=4x=32,各同源染色体组都为中短染色体组或短染色体组。核型结构存在微小差异,爱博出现超大染色体,牧歌701、牧歌702和GT13R带有随体,引进品种除射手外,进化程度高于德钦地区紫花苜蓿。  相似文献   

15.
通过品种展示试验,筛选出适宜我区种植的高产、抗逆性强的大豆品种。经试验对比,适宜我区种植的品种有宁豆6号、宁京豆7号、宁黄LD222、中黄318、冀豆17、铁丰31。  相似文献   

16.
为了摸清川渝芍药品种资源现状,制定合理的保护策略,对四川和重庆的芍药品种资源进行了调查整理.鉴定出栽培芍药品种12个,其中北方引进品种10个,本地来源品种2个;复瓣品种10个,单瓣品种2个;花色以红色、粉红色居多,占40%;花期以中花为主,占60%.调查发现川渝芍药品种资源存在起源不清、类型单一、缺乏管护、栽培技术落后...  相似文献   

17.
 以云南野生种紫花苜蓿(德钦地区紫花苜蓿)、逸散种紫花苜蓿(AC-3)和8个国外引进栽培种紫花苜蓿为材料,采用核型分析方法对供试材料的染色体组进行了分类和比较。结果表明,所有材料的染色体数目相同,均为2n=4x=32,各同源染色体组都为中短染色体组或短染色体组。核型结构存在微小差异,爱博出现超大染色体,牧歌701、牧歌702和GT13R带有随体,引进品种除射手外,进化程度高于德钦地区紫花苜蓿。  相似文献   

18.
 利用33个已知基因型的马铃薯晚疫病菌对云南省的马铃薯主栽品种及加工型品种进行抗病性分析及基因型推导。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合作88对含有8号小种的病原基因感病,表明品种合作88中含有抗性基因R8;Mira对含有3号小种的病原基因感病,说明品种Mira含有的抗性基因为R3;大多数供试品种已丧失了对晚疫病的抗病性;滇薯6号对87.9%的菌株表现高度的抗性。  相似文献   

19.
南宁市黑皮冬瓜引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适应当地气候栽培的高产优质冬瓜新品种,对引进的三个黑皮冬瓜新品种与对照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综合性状最好的是桂蔬一号,表现为产量高、抗病性强,比对照品种耐运一号每667m2增产1761.19kg,增长26.70%,其他两个品种长炮弹和铁心的产量也显著高于对照,三个新品种中长炮弹的抗病性最强。  相似文献   

20.
秋植小南瓜新品种引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0个小南瓜新品种进行引种试验,结果表明:东升表现为丰产、较早熟、耐热、极耐寒、抗病性强;商品瓜颜色金黄色、光泽度高、瓜形均匀端正、畸形瓜少、耐贮藏、适合长途运输,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可作为当家品种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