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甜叶菊的综合开发利用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主要介绍了甜叶菊的甜味成分的种类和特性、提取与分离工艺、味质改进技术:及在药用、肥料、饲料中的应用.甜叶菊是一种综合开发利用有较高经济价值的作物.  相似文献   

2.
甜叶菊(Teria rebandiana(Bertoni)Temsl)原产南美洲巴拉圭的一种多年生菊科草本植物,其叶片里含有甜叶菊糖甙,甜度为蔗糖的300倍左右,一般可作甜茶泡饮,亦可制成片剂或提炼成结晶,作为甜味改进剂,据报导它对治疗胖病和糖尿病很有好处,目前国内外都在大力进行研究.我国引种甜叶菊的时间不长,仅2—3年之久,试种单位不多,栽培面积不大.为了加速发展甜叶菊生产,急需解决苗木问题,由于甜叶菊种子细小,育苗技术要求较高,而且也因开花季节限制,难于等待开花结籽,更因为甜叶菊以采刈茎叶为产量,大量的经常的摘叶势必影响种子的产量和质量,给育苗工作增加了难度,因甜叶菊茎杆合糖甙少,无利用价值,笔者试图利用收刈摘叶后的茎杆进行扦插育苗,以求多快好省地繁殖苗木,目前国内外有关甜叶菊扦插育苗的报道极少,仅有浙江省科学院亚热带作物研究所1979年第二期《浙江亚热带作物通讯》中第27页报道了17.4%的扦插成活率.为了提高扦插成活率,特进行扦插育苗的方法研究.  相似文献   

3.
甜叶菊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种新型甜料作物,甜叶菊叶片中所含的甜味物质,主要成份是甜菊甙(Stevioside),它不仅甜度高(相当于蔗糖的300倍),而且对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和肥胖症具有辅助治疗作用,尤其对小儿龋齿疗效明显。因此,种植  相似文献   

4.
一种新的糖源植物-甜叶菊沈秀丽,胡昌林(东北农业大学)甜叶菊是近年从国外引进的一种糖源植物,其叶片中含有多种甜味物质,具有高甜度、低热量的特性,并有一定的药理作用,对糖尿病、肥胖症等有显著的疗效,因而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现已广泛应用于保键饮料、...  相似文献   

5.
甜叶菊,学名Stevia rebaudiana(Bertoni)Hemsley.又名:甜菊、甜草、甜茶、糖草、天草.因具高甜度低热量的特性,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被称之为“天然糖精”、“活糖精”.甜叶菊是多年生草本糖料作物,其糖粉有三类六种.它们都是二萜配糖体,含有四环双萜结构.主要的有两种,即甜菊甙和甜菊甙A.  相似文献   

6.
甜叶菊Steria reban diana(Bertani)Hernsl,原产南美州巴拉圭、巴西和阿根廷的热带高海拔地区,其叶含甜菊甙,甙元是一个四环萜化合物分子式C_(38)H_(60)O_(18),分子量804.90,熔点196—198℃,结构式如下(图1).糖甙纯品为白色粉末状晶体,甜度约为蔗糖的300倍(不同收获期甜度有异),是一种  相似文献   

7.
为了充分了解甜叶菊的生态适应性,为甘肃甜叶菊生产基地建设提供理论支持,从江苏、河北、安徽等地引进7个甜叶菊品种进行引种鉴定试验,通过对参试材料的生长特性、产量和甜叶菊糖苷含量分析,结果表明:甜叶菊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在西北地区可以广泛种植;引进的ZS-2干叶产量和茎秆产量都最高,达4801.50 kg/hm2和5647.33 kg/hm2;ZS-1的莱苞迪苷A和总苷含量都高,分别为7.69%、12.39%,达极显著水平.综合分析得出,ZS-1甜叶菊糖苷产量最高,可以作为主栽品种在河西推广栽培,ZS-2也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柽麻,又名太阳麻、菽麻,是一种适应性强,生长迅速的一年生豆料作物。但柽麻作为茶园绿肥,尤其能否适合作为皖东地区新茶园中,既能有较高肥效,改良土壤,又可起幼龄茶园(或苗圃地)的自然遮荫作用。从我们初步试验表明,其效果是良好的。柽麻有较好的保土、改土能力柽麻的适应性很强,一九七二年将柽麻  相似文献   

9.
甜叶菊主要利用部分为其叶中糖甙,因此,其叶子产量与质量测定,在生产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生产调查时总要抽样测定甜叶菊叶面积、叶面积系数、单株叶重等等,同时分析它们之间关系,以及研究这些性状与产量、质量关系.测算作物叶面积方法较多.由于甜叶菊叶子本身为不规则的各种形状,因此,利用叶长与叶宽乘积测算后,与实际叶面积有差异.本文探讨利用矫正系数来正确表达甜叶菊叶面积的测算方法,为今后科研、生产上应用提供科学而准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河西地区不同甜叶菊品种的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甜叶菊是一种新型糖料作物,选育高产、高莱鲍迪苷A(RA)的新品种是当前市场所需。本文采用灰色理论系统,对7个甜叶菊品种在河西地区的13种表型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7个甜叶菊品种中干叶产量最高的为GY-23(7984.8 kg/hm~2),最低的为GY-27(4488.0 kg/hm~2);RA含量最高的为GY-26(9.98%),最低的为GY-27(3.32%)。(2)灰色关联度分析中,各品种加权关联度排序与等权关联度排序完全一致,其关联度由大到小为:GY-23(0.8513)GY-26(0.7837)GT-1(0.6962)GY-25(0.6838)GY-27(0.6419)GY-28(0.6299)GY-24(0.5807)。本评价方法科学、合理、实用,可为甜叶菊新品种选育和种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甜叶菊试管苗移栽初报沈秀丽,张贤泽(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150030)甜叶菊是我国新引进的一种糖源植物,因叶中含有甜叶菊俄,其甜度为蔗糖的300倍,为巳知甜度最高的一种天然甜味剂,无毒、无副作用,可用于食品生产和医药工业。为了提高甜叶菊的产量和筛选出...  相似文献   

12.
甜高粱在我国绿色能源中的地位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甜高粱作为一种绿色能源,在生产燃料乙醇方面,是竞争力最强的作物。种植甜高粱具有生物量高,抗逆性强、适应性广,栽培历史悠久、优良品种选育居世界领先地位,粮糖双收,经济效益及综合利用率高等优势。  相似文献   

13.
薄板层析法分析甜叶菊糖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滕祥金  杨丹  孟滕  郝再彬 《中国糖料》2007,(4):24-25,31
通过选择适宜的展开剂和显色剂等,建立了一种定性鉴别甜叶菊糖苷中甜菊糖甙(Stevioside,St)和莱包迪甙(Rebaudioside A,RA)两种主要成分的实验方法,此法不仅灵敏度高而且简单易行,可作为甜叶菊糖苷测定的常规手段。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索不同种植模式对甜叶菊生育期、性状指标及产量的影响,开展了甜叶菊6种种植模式(全膜垄作、全膜高畦、全膜平作、半膜垄作、半膜平作、露地平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模式间存在差异,全膜垄作和全膜高畦两种种植模式,甜叶菊苗壮、长势旺、抗逆性强,与其它种植模式相比,甜叶菊鲜叶产量增加10.8%~23.3%,纯收入增加19.6%~42.0%,单方水效益增加30.6%~56.9%,可作为甜叶菊种植区首选种植模式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5-氨基乙酰丙酸(ALA)对甜叶菊生长指标及叶绿素含量、总糖含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ALA均明显提高了甜叶菊的叶绿素含量、总糖含量和产量;与对照(清水)相比,0.10%的ALA叶面施用效果最佳,叶绿素含量、总糖含量和产量分别提高88.02%、0.40个百分点、33.62%。建议在实际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甘蔗新品种闽糖92-583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闽糖92-583系从ROC1×闽选703(Co1001)组合中选育出的一个具丰产高糖、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特性的甘蔗新品种.在福建多年多点试验结果表明,闽糖92-583公顷蔗茎产量123.47t、含糖量18.014t,比福建目前主栽品种闽糖70-611分别增产27.0%、增糖38.0%.  相似文献   

17.
德宏州四个水田区试点经过一年的新植试验,综合各区试点的试验结果表明:综合性状表现好的前三个种是新台糖28号、德蔗03-83、园林6号;表现较好的是福农15号、粤糖00-236;表现一般的是巴西固氮种、桂糖94-119.  相似文献   

18.
《中国糖料》是由农业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甜菜研究所主办的糖料作物专业期刊。主要报道我国糖料作物(甘蔗、甜菜、甜叶菊、甜高粱等)的育种、良种繁育、耕作栽培、病虫害防治、生物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成果、高产栽培技术及国内外糖料作物科研、生产动态等。开设的栏目主要有“试验研究”、“调查研究”、“实用技  相似文献   

19.
甜叶菊(Stevia rebaudiana Bertoni)是糖源植物,叶片中含有较多糖甙,经济价值高。通过在低丘酸性红壤研究氮磷钾对甜叶菊的营养作用,证明每100斤干叶吸收氨素5.36斤、P_2O_51.65斤、K_2O 7.63斤,三要素比例为1:0.3:1.42;甜叶菊在各生育期对养分的吸收,以现蕾期最多,营养生长期主要是氮钾,转入生育后期磷素仍然是不可缺的。其中养分大多吸自土壤,说明要获得高产,必需培肥土壤。方差分析表明,氮磷钾必需配合施用才能获得显著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20.
混合体系多组分定量是现代分析科学研究难点,探讨建立利用液质联用(LC-MS)对作物器官所含各化合物进行定量的化学计量方法是化学形态学研究的基础,有利于作物品质育种亲本选配及栽培管理措施评价.本研究以甜叶菊叶片所含12种主要甜菊糖苷类化合物为例,通过考察归属各甜菊糖苷化合物的质荷比≥M/2的初级和次级裂解离子、分子离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