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牛肝片吸虫病是由肝片形吸虫寄生在牛的肝脏和胆管中,导致牛肝实质炎、胆管炎和肝硬化等病变,甚至引起大批死亡的寄生虫病。文章通过分析山丹马场一场牦牛肝片吸虫的发生和感染,提出防治意见,使广大牧业承包户更多地了解牦牛肝片吸虫的感染情况,对防治今后牦牛肝片吸虫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门源县苏吉滩草原上放牧的70头牦牛在不同感染地区、不同感染季节等条件下,感染肝片吸虫病的情况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原学检查。结果显示有3头牦牛发生感染。这表明,在潮湿牧地和沼泽地带放牧的牦牛感染率为4.29%。幼龄牦牛肝片吸虫的感染率比较高。  相似文献   

3.
<正>为摸清青海省兴海县牦牛肝片吸虫感染情况,为今后有计划地开展牦牛肝片吸虫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笔者进行了专项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调查对象在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对来自我县河卡、子科滩镇和桑当、龙藏、中铁及温泉乡的1 353头牦牛进行了肝片吸虫抽查,受检牦牛全部为自然放牧条件下育成的成年牦牛。  相似文献   

4.
<正>肝片吸虫病是由于吸虫纲的片形吸虫寄生在动物肝脏及胆管内,造成肝脏实质和胆管发生炎症、硬化、变性或肝硬化,甚至死亡的一种寄生虫病。本文主要对石灰窑乡辖区内放牧的牦牛群做肝片吸虫感染的调查,掌握该病在本地区的流行情况,为更好的预防本病,提出相应的防治措地,对今后本地区防治牦牛肝片吸虫病具有一定指导意义。石灰窑回族乡位于平安区西南部,地处沟岔浅山和脑山地带,距离平安县城25km,境内阿米吉利山北麓的  相似文献   

5.
<正>肝片吸虫病也叫肝蛭病、掉水腮,是由肝片吸虫寄生在肝管内,诱发的伴有全身性中毒和营养性障碍的寄生虫病。各种反刍动物胆管内均可被发现,人也有感染的可能。牦牛肝片吸虫危害面积广,流行范围大,秋末、春初较为多见。尤其,每年3~4月份,此病发病率尤高。根据本地此病流行病学调查,牦牛肝片吸虫病的感染率在50%,感染强度较大。分析原因,与本地沼泽面积大,适合中间宿主椎实螺的滋生,有着很大的关系。文章就此  相似文献   

6.
肝片吸虫病又名肝蛭病,是由肝片吸虫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寄生于动物的肝脏和胆管中,常呈地方性流行或散发。本文就肝片吸虫病的流行特点、症状及防治措施进行阐述。肝片吸虫病是反刍动物,尤其是羊、牛的一种常见寄生虫病。许多其他家畜和野生动物也可感染此病。肝片吸虫成虫常寄生于终末宿主的肝脏、胆管,幼虫和成虫引起肝和胆管的损伤,严重感染时  相似文献   

7.
肝片吸虫病是一种由肝片吸虫和大片吸虫寄生于人和牛、羊等反刍动物的肝脏胆管所致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于2017年在青海省海北州某屠宰场进行牦牛寄生虫病调查时,在患病牦牛肝脏采集到吸虫样本,经虫体形态学观察、PCR鉴定,查明该虫体为大片吸虫,该研究为首次报道牦牛大片吸虫,可为牦牛该病的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双腔吸虫病亦称腹腔吸虫病,是由寄生于牛、羊(或其他家畜)肝脏胆管、胆囊的双腔吸虫所引起的一种侵袭病,本病在临床上无特征性症状。双腔吸虫在甘肃省的分布极为广泛,全省各地的绵羊、山羊均有感染,还有许多地方的黄牛、犏牛和牦牛也有感染,也寄生于马、驴、猪、骆驼、狗、猴、兔、鹿、黄羊等动物,人也有被感染的病例。本虫在有些地区与肝片形吸虫同时存在。  相似文献   

9.
西藏昌都地区牦牛肝脏片形吸虫病危害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昌都地区牦牛肝脏片形吸虫病危害的调查四川省畜牧兽医研究所(610066)高先文牦牛肝脏片形吸虫(肝片形吸虫Fascioalhepatica和大片形吸虫F·gigantica)是危害牦牛最主要的寄生虫病之一,危害大,流行广。饲养牦牛是西藏昌都地区广...  相似文献   

10.
肝片吸虫是反刍动物片形吸虫病中常见病之一,片形吸虫病是由肝片吸虫和大片吸虫寄生于反刍动物肝脏和胆管中所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大片吸虫病主要发生在南方地区,而肝片吸虫病散发于全国各地,尤其西北地区较为普遍,养羊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