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通过田间试验筛选适宜陕西省铜川市不同生态区域种植的优良玉米新品种,加速铜川玉米新品种推广步伐,促进当地粮食增产。  相似文献   

2.
为了加快品种的更新换代,促进水稻新品种在农业生产上的推广应用,更好地摸索出一些水稻新品种的特征特性和配套高产栽培技术,从而提高水稻的产量和效益.2010年江西省宁都县种子管理站选择了20个近几年审定的晚稻新品种,进行了水稻新品种对比试验和大田展示,以筛选出适宜我县生态环境种植的优质高产新品种,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和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3.
为了加快品种的更新换代,促进水稻新品种在农业生产上的推广应用,更好地摸索出一些水稻新品种的特征特性和配套高产栽培技术,从而提高水稻的产量和效益。2010年江西省宁都县种子管理站选择了20个近几年审定的晚稻新品种,进行了水稻新品种对比试验和大田展示,以筛选出适宜我县生态环境种植的优质高产新品种,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和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4.
四川省从源头抓起,把植物新品种保护作为稳定和发展粮食生产的重大举措,率先在全国成立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协会,探索出了一条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的新路子,为全国带了一个好头。  相似文献   

5.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国家粮食安全放到了突出位置,强调了保障粮食安全对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植物新品种作为粮食发展的原动力之一,对于农业发展极为重要。黑龙江省作为全国5 个主要粮食输出省份之一,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起到重要作用,但是黑龙江省的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在法律层面与政策方面上均存在不足。为了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国家粮食安全的要求,完善黑龙江省植物新品种保护机制,攥紧种子这一核心竞争力,进而推进高质量发展,应全面分析黑龙江省植物新品种保护的法律保障与政策实施现存问题,从完善黑龙江省植物新品种法律制度、制定黑龙江省植物新品种相关政策两条路径出发,加强黑龙江省植物新品种保护,保障粮食安全,促进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推进种业科技创新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首要物质基础,当前提高我国粮食生产能力的各种制约因素日益凸显,要解决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关键是依靠农业科技创新,核心在于必须培育出适宜我国粮食生产发展的新品种,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7.
贾良 《中国种业》2016,(11):70-71
<正>秀洲区地处浙北杭嘉湖平原,是浙江省粮食主产区,耕作制度以晚稻+大麦、晚稻+小麦、晚稻+油菜等两熟轮作制为主。近年来因北部湿地农业发展,晚稻种植面积有逐年下降的趋势,粮食生产形势不容乐观。因此要稳定和发展秀洲区粮食生产传统优势产业,充分利用秀洲区温、光、水资源与季节、地力优势,在抓好晚稻生产面积的基础上,应通过引进和推广应用晚稻优良新品种,特别是加快引进、筛选和推广利用高产杂交晚粳稻新品种,提高良种贡献率,发挥优良品种增产增效能力,是实现秀洲区粮食生产再上新台阶切实而有效的途径。1  相似文献   

8.
<正>为了加快品种的更新换代,促进水稻新品种在生产上的推广应用,提高良种覆盖率,进一步摸索新品种的特征特性和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充分发挥水稻新品种的增产增效作用,根据有关部门的要求和安排,我们选择了近几年刚审定的一些品种,进行了水稻新品种比较试验,以选择适宜江西省宁都县生态环境生长的优质高产品种,确保粮食生产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9.
朱丽娟 《中国农学通报》2013,29(23):107-111
黑龙江省作为我国粮食总产量第一大省,其农户对新品种的采用行为具有典型性和引导性。本文分析了农户对玉米新品种的响应行为,并利用Logistic回归方法对影响农户采用玉米新品种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农业劳动力最高学历、耕地面积、土地细碎化、年纯收入、品种价格、产量、亲朋好友推荐和科技人员建议等对农户采用新品种行为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论发展种子产业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根本出路在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必须以主攻单产为核心,加强新品种选育和推广,提高新品种在农业生产中的贡献率。应加强种子产业在国家粮食安全中的战略地位,充分发挥良种的主导作用,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从全国19个育种单位引进的61个玉米新品种在运城和临汾两个盆地表现的丰产性和抗病性的特点,提出了当前在运城盆地粮食增产只能走麦田复播中晚熟玉米品种两平直播的高产模式,临汾盆地粮食增产可走麦田套种中晚熟玉米品种高产模式.并分别为两个盆地评选出高产、抗病、优质的玉米新品种。  相似文献   

12.
樊秉芸  马长寿 《作物杂志》2012,28(3):145-146,3
青稞是藏区粮食生产的主要作物之一,介绍了青稞新品种北青9号的选育过程和特征特性及栽培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3.
1植物新品种保护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与意义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发展历史悠久,农作物新品种的选育与应用对我国农业生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研究表明新品种的应用在粮食增加中贡献率达近30%.因此,鼓励与保护育种者的积极性,为国家农业生产培育出更多更好的新品种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玉米是我国三大粮食作业之一,其生产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粮食生产的安全,同时关系到畜牧业的健康稳步发展.郁青1号于2006年通过山东省审定,为了提高玉米单产,加速新品种新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在前几年工作的基础上,我公司2008年承担了郯城县科技局下达的"玉米新品种郁青1号高产栽培技术研究"项目.  相似文献   

15.
李美金 《中国种业》2011,(Z1):47-48
为了加快水稻品种的更新换代,促进农作物新品种在农业生产上的推广应用,进一步摸索新品种的特征特性和配套高产栽培技术,以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特进行水稻品种筛选试验,以选择适宜宁都县生态环境生长的优质高产品种,确保粮食生产的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16.
1植物新品种保护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与意义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发展历史悠久,农作物新品种的选育与应用对我国农业生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研究表明新品种的应用在粮食增加中贡献率达近30%.因此,鼓励与保护育种者的积极性,为国家农业生产培育出更多更好的新品种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7.
河南是全国第一农业大省和粮食生产大省,新品种选育和推广应用对河南省农业发展一直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河南省农科院作为全省农业科技的主力军和排头兵,长期以来高度重视新品种的选育和品种权保护及实施工作。“十五”以来,河南省农科院先后有187个农作物新品种通过省级以上审定,其中国审(鉴)定品种73个。  相似文献   

18.
为了加快品种的更新换代,提高良种覆盖率,进一步摸索新品种的特征特性和配套高产栽培技术,根据有关部门的要求和安排,我们选择了近几年刚审定的一些早稻品种,进行了水稻新品种比较试验,以选择适宜江西省宁都县生态环境生长的优质高产品种,促进水稻新品种在本区域的推广应用,确保粮食生产的增产增收。现将试验情况及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云南省近10年玉米品种试验、审定和推广应用的总结回顾,论述了玉米新品种推广应用对云南粮食连续增产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孙世贤 《作物杂志》1996,12(3):26-27
全国玉米新品种筛选试验结果初报孙世贤(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北京100026)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按农业部农业司布署,为加速新品种的试验、示范、审定和推广步伐,实现“九五”期间我国增产500亿kg粮食的战略目标,于1995年组织了全国玉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