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山地丘陵区林业生态建设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近年来国内外山地丘陵区林业生态建设研究状况作了综述,主要包括山地丘陵区森林立地类型划分、山地丘陵区森林空间配置结构及功能、山地丘陵区森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研究,以及山地丘陵区森林经营管理研究,并指出了山地丘陵区林业生态建设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丘陵山地果园的机械化采摘已成为丘陵山地果园作业的核心需求。介绍了山地果园采摘机械的类型、发展现状,以及目前国内外山地果园采摘机械的理论研究水平,分析了国内几种山地果园采摘机械的类型及特点,探讨了国内山地果园采摘机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覃伯魏 《绿色科技》2019,(3):143-144
指出了林业山地纠纷是对林木与山地的使用权、占有权、管理权等分配不均现象,当利益分配无法满足所有受益人的需求时,林业山地的纠纷会越发严重。产生林业山地纠纷的原因有许多,包括林业山地界线的历史遗留问题、经济利益的驱使、受益者的小集体意识、受益者文化素质与法制观念较差等。为了能够较好地解决林业山地纠纷问题,结合实际案例,提出了应对策略和措施,以便为林业山地纠纷事件提供基础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4.
绿竹山地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在福安市进行山地及河滩地种植绿竹对比试验 ,表明山地 、 级地上绿竹的新竹胸径并不比河滩 级地逊色 ,山地 级地则略差于河滩 级地 ;绿竹平均单株产笋量以山地 级最好 , 级其次 ,河滩 级第三 ,山地 级第四 ,而河滩 级最差 ;各地类间单个笋重差异不显著。山地 、 级和河滩 级是理想的造林地 ;发展山地绿竹造林具有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5.
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是陕西省山地苹果重要产区,该地区土壤养分匮乏,有机质含量偏低,降雨量不足,灌溉难度大,严重影响了山地苹果产量和品质,提升山地苹果园土壤肥力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以旱作山地苹果为对象,结合肥水蚓坑措施,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山地苹果园土壤水分养分、叶片营养、果实品质与产量的影响,以探求提升山地苹果园土壤肥力和促进山地苹果生产的最佳施肥模式。  相似文献   

6.
有关山地旅游的目前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远远不能满足山地旅游快速发展的需求,特别是针对山地旅游安全的研究更是远远落后于现实山地旅游发展的需要。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调查四川山地景区的旅游者和景区从业人员对山地景区旅游安全的感知与态度。调查结果表明,四川山地旅游景区安全事故主要体现在火灾、交通事故、迷路、自然灾害;部分游客安全意识不高、旅游安全防范意识不够、安全知识有待拓展是四川山地旅游安全隐患的突出问题;景区从业人员对旅游安全的态度以及安全意识的培育忧喜参半;山地旅游景区保障机制以人防为主,制度防为辅;而对于高科技的运用比较少。  相似文献   

7.
中国东部山地森林土壤动物生态地理特征(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兴中  刘红 《林业研究》2001,12(1):63-66
本文分析了中国东部山地森林土壤动物的生态地理特征:中国东部山地由于森林土壤生 境极其多样,致使土壤动物区系组成非常丰富,且存在着明显的时间和空间的变化。种类和 数量从热带山地到寒温带山地逐渐降低,同一山地的地带性森林高于其它森林,土壤中,它 们随深度增加而降低,具很强的表聚性,人类干扰对土壤动物影响极大。热带、亚热带山地 土壤动物种类、数量春夏季低于秋冬季,暖温带至寒温带山地则是夏秋季高于冬春季。  相似文献   

8.
以皖东、皖南、皖北的典型石灰岩山地天然次生林群落为研究对象,在群落调查、更新状况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安徽省石灰岩山地的适生树种.结果表明青檀、榉树、朴树、琅琊榆、醉翁榆等榆科树种为皖东石灰岩山地造林绿化的最适树种;麻栎、枫香、黄连木、马尾松、湿地松、侧柏、刺柏、青檀为皖南石灰岩山地造林宜选树种;栓皮栎、板栗、麻栎、青檀、侧柏、杜梨、泡桐等树种为皖北石灰岩山地的造林树种.该研究将为加速北亚热带石灰岩山地绿化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福建山地自然植被景观分布状况、山地公园植物景观建设现存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福建省山地公园植物景观营建技术。  相似文献   

10.
马立辉  方文  刘杨  何平  王海洋 《林业调查规划》2012,37(1):108-111,118
阐述山地型城市森林的内涵及生态网络的特点,综述山地型城市森林生态网络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山地型城市森林生态网络的系统特征体现了山地型城市森林的自然生态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实现山地型城市森林局部主要功能的针对性和整体功能的多样性以及空间格局的优化及同其他景观的和谐统一性.山地型城市森林生态网络构建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山地型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景观生态规划途径以及群落组成与梯度变化.  相似文献   

11.
香榧-大豆复合经营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12-2015年在浙江省松阳县开展香榧幼林下套种大豆试验(以不套种大豆为对照),探讨香榧幼林下套种大豆对林地土壤pH值和主要养分含量的影响。连续3 a的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套种3 a后土壤pH值提高1.0,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29.4%,速效氮、磷、钾含量分别提高27.2%、12.2%、5.5%。说明香榧幼林下套种大豆能改善林地土壤的酸碱度,并有效提高土壤有机质和土壤氮、磷、钾速效养分含量。  相似文献   

12.
13.
气温变化对浙江临安区雷竹笋产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杭州市临安区1989—2016年雷竹笋产量、产值及气象站点的月气温数据,研究了临安区雷竹笋产量与气温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临安区覆盖笋和自然笋的年平均产量分别为16.78、7.61 t/hm2,年平均产值分别为12.07、1.34万元/hm2;临安区年均气温上升幅度达0.21 ℃/10 a;雷竹笋产量与上年度9月、10月、12月和当年3月份气温的相关性达显著水平(P<0.05),覆盖笋产值与上年度10月最低气温的相关性也达显著水平(P<0.05)。  相似文献   

14.
松阳县生态公益林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松阳县生态公益林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为今后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毛竹林细根生长的趋富特化现象及对养分限制的响应,采用内生长土芯法在毛竹林地设置5种养分处理(NPK、NP、PK、NK、CK),定期收集根系样品,分成活细根(0~1mm,1~2mm,2~5mm)和死细根(0~5mm)。通过对不同养分处理下细根(0~5mm)生物量差异的研究,揭示其对缺素处理的响应及季节动态变化规律,为优化毛竹林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4种添加养分处理(NPK、NP、PK、NK)的全年平均细根生物量在各径级均显著高于CK处理(P<0.05),表现了细根生长的“趋富特化”现象。不同养分限制条件下细根生长的趋富特化特征存在差异,养分限制作用表现为P>N>K,NPK处理显著高于NK和PK处理(P<0.05),与NP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毛竹林全年细根生长表现为6月和10月生长高峰的双峰型,在高峰期细根生长所表现出的趋富特化特征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6.
以4种水性聚氨酯漆料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漆料和基材类型、涂饰工艺对水性漆表干、实干时间和漆膜硬度、附着力及耐磨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漆料的表实干时间及漆膜性能很大程度受成膜树脂本身性能影响;基材影响漆料表实干时间、漆膜硬度和附着力,对漆膜耐磨性影响不大,漆料涂饰在樱桃木和水曲柳上的干燥速率最快,在樱桃木、沙比利和水曲柳上的硬度最佳,达2 H,在樱桃木、沙比利和红橡上的附着力最佳,达0级;涂饰工艺对漆料的表干、实干时间以及漆膜硬度、附着力、耐磨性的影响都不明显,3种工艺涂饰后漆膜硬度和附着力分别为2 H和0级,漆膜耐磨性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17.
对浙江省松阳县2000~2011年森林火灾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松阳县森林火灾以人为活动引起为主,非生产性引起的火灾比例有逐年上升趋势,森林防火形势非常严峻。为有效预防、减少森林火灾发生,通过分析森林火灾发生与月际变化、日间变化、火源因素、植被因素的关系,揭示了森林火灾发生的一般规律,有针对性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旨在提高当地森林防火工作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8.
为比较秃瓣杜英Elaeocarpus glabripetalus和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对酸雨胁迫的抗性强弱及差异,通过盆栽法,以蒸馏水(pH值7.0)处理作为对照组,研究在轻度酸雨(pH值5.6)、重度酸雨(pH值2.5)胁迫下,秃瓣杜英和青冈的光合指标、叶绿素和生物量差异。结果表明:1)在无酸雨胁迫下,秃瓣杜英和青冈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暗呼吸速率(Rd)、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无显著差异。2)在轻度酸雨胁迫下,秃瓣杜英的Pnmax和LSP显著升高(P <0.05),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的含量以及茎干质量、根干质量、总干质量指标都显著下降(P <0.05),其他参数无显著变化;青冈的Pnmax、Rd、LSP、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a+b的含量以及叶干质量、根干质量、总干质量都显著下降(P <0.05),其他参数无显著变化。3)在重度酸雨胁迫下,秃瓣杜英的Pnmax和LSP进一步升高(P <0.05),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a+b的含量以及生物量指标都进一步显著下降(P <0.05),Rd和LCP出现显著下降(P <0.05),其他参数无显著变化;青冈幼苗的Pnmax、Rd、LSP以及叶干质量、根干质量、总干质量指标都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但叶绿素a含量显著增加(P <0.05),其余参数无显著变化。综上可得,秃瓣杜英与青冈相比更能适应在酸雨环境下生存,具有更为成熟的酸雨防御机制,而青冈对酸雨表现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19.
通过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0年间的森林景观格局变化分析,对保护区美学质量动态变化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保护区由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竹林、水域和其它等6类景观类型组成。阔叶林为优势景观,面积比例维持在80%以上,是形成保护区优美景色的最主要因素。而且该景观类型斑块破碎度低,结合度和聚集度高,具有宏观美。2)常绿阔叶林的面积比例逐年下降,平均斑块面积、结合度和聚集度也随之降低;而落叶阔叶林各指标变化与之相反,并在2004年开始超过了常绿阔叶林成为主导景观类型,丰富了保护区的季相变化,显著提升了秋季美景度。3)竹林面积扩张了近3倍,但是斑块破碎度较高,没有形成壮阔的竹海景观,而且极易入侵阔叶林,造成阔叶林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美景度的下降,所以采取人为砍伐对其扩张进行了控制。4)景区道路、旅游基础设施、农家乐等面积增长了50%,由于缺少专业的设计和统一规划,建筑物景观与当地的森林景观没有形成很好的融合,美学质量不高。  相似文献   

20.
树阵景观介于开阔的广场空间和复合式种植的绿地空间之间,可与城市公共开放空间进行叠加处理,能够创造舒适的人际交往灰空间,同时对周边小气候也起到一定的优化作用。文章通过对杭州市树阵景观的调查,明确了杭州市树阵景观主要有休憩型、通过型和观赏型3种树阵景观类型,应用树种以常绿乔木最为常见。同时,通过对代表性树阵进行研究,发现树阵景观对夏季温度、湿度和光照等有显著影响,能起到很好的降温、增湿和减缓光照强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