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正> 湖北省兴山县地处鄂西山区,年平均气温17.1℃,年降水量900~1200mm,年日照时数1682小时,无霜期272天,土壤多为黄棕壤性土,pH值5.3~6.3之间,土质较肥沃,是马铃薯生长发育的良好生态环境.马铃薯是兴山县主要夏粮作物之一,总产占夏粮的一半,常年播种面积8万亩左右,占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21.59%,占夏粮面积的44.16%.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马铃薯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均在逐年增长."七五"期间马铃薯播种面积74668亩,总  相似文献   

2.
<正> 马铃薯是一种高产作物,在粮食作物中占有重要位置,它单产高于小麦、水稻和玉米。马铃薯作为粮菜兼用作物,营养价值高。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占世界第二,每年总产达550亿公斤左右。马铃薯是山区人民的室中之宝,长期以来,对广大山区人民的生存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种植马铃薯的经济收入也是可观的,  相似文献   

3.
宁南山区马铃薯贮藏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马铃薯是宁南山区最具特色的区域优势作物,近年来在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种植规模逐渐扩大,总产量也大幅上升,与此同时马铃薯的冬贮问题也日趋突出。由于宁南山区受经济条件的制约,使得山区农户贮藏设施、贮藏方法、管理技术等方面存在着许多缺点和问题。因此,我们要大力提倡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新品种天薯6号育成报告赵跟虎,杨桂英(天水市农科所741001)马铃薯是天水市三大作物之一,历年播种面积约80万亩左右,占全省马铃薯总播种面积的20%,占全市秋播作物的37%上下。因此马铃薯产量的高低,直接关系着我市广大山区农民吃饭和经济收入的...  相似文献   

5.
<正> 马铃薯在我县素有山区农民“半年粮”之称,面积占全县粮食总面积的24.1%,产量占全县粮食总产量的23.3%。多年来品种多、杂、乱(据不完全统计有37个之多),导致种性退化,单产低而不稳。据此,我县自1989  相似文献   

6.
世界马铃薯的生产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正> 人们通常认为马铃薯是工业发达国家的作物,而在不太发达的国家和地区,马铃薯的重要性似乎无法与发达国家相提并论。但尽管如此,发展中国家马铃薯的产量仍占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一。从经济地位上来讲,马铃薯是继水稻、小麦、玉米之后的第四位最重要的食物作物。自1950年以来,发展中国家的马铃薯产量翻了一番,而世界总产量则增加到原来的3倍。马铃薯作物的普及尤其在非洲、亚洲以及中美洲最为迅速。在一些发达国家马铃薯产量均有大幅度增长,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增长了约80%,美国和加拿大则增长了40%以上。只是在西欧马铃薯产量  相似文献   

7.
<正> 马铃薯是米脂县四大作物之一,在粮食生产及人民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1973年以来,马铃薯生产有了较大发展,种植面积达15万亩,约占全县粮田面积的30.5%,占粮食总产量的39.0%。近年来,由于多种原因,马铃薯生产受到影响,产量徘徊不前。本文根据米脂县发展马铃薯生产的有利条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发展马铃薯生产的途径及措施。1 发展马铃薯生产具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  相似文献   

8.
<正> 1 马铃薯在发展中国家的重要地位马铃薯在工业国家中一直被认为是一大作物,而在发展中国家则是小作物。然而,目前发展中国家生产的马铃薯已占世界总产量的1/3。1950年后,发展中国家的马铃薯单产增加了一倍,总产增加了两倍。马铃薯产量的增长超过大多数其它粮食作物,在非洲、亚洲,中美洲和加勒比海增长更快。从价值观念看,马铃薯是发展中国家的第4大  相似文献   

9.
中国是种植马铃薯的第一大国,种植面积近500万hm2,占世界马铃薯总面积的25%;总产量7600多万t,占世界产量的19%,占亚洲总产量的70%。同时,栽培环境及气候条件多元化,使得中国马铃薯种质资源非常丰富,因此中国马铃薯产业对世界马铃薯产业有着深远影响。占据着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0.
1 推广背景美姑县地处四川西南部 ,马铃薯播种面积0 4 7万hm2 ,总产量 70 0万kg ,占美姑县粮食产量30 %。是贫困山区彝族农民主要的口粮 ,马铃薯产量丰歉直接关系到彝族农民生活稳定和生产发展 ,1979年美姑县发生马铃薯癌肿病 ,发病面积达 4 2 0hm2 ,6 67hm2 马铃薯绝收 ,致使居住在高寒山区的 15户农民因马铃薯减产 ,生活无着落 ,被迫外迁求生。经省、州专家驻点对马铃薯癌肿病的防治进行试验研究结果 ,筛选出了高产抗病品种及综合配套栽培技术。并在美姑县依果觉乡建立了 13 3hm2 常规良种繁育基地 ,年产优质种薯 50万kg ,…  相似文献   

11.
<正>马铃薯产量高,生育期短,适应性强,是浙南山区农民主要的粮菜兼用作物,在农业经济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浙南山区马铃薯栽培面积一般都在1.7万hm2以上,约占全省栽培总面积40%。近年来,随着早熟品种的引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信息网络的建立,马铃  相似文献   

12.
<正> 马铃薯是我省人民喜食乐种的作物,当地称为洋芋、山药、土豆。它不仅是山区农民食物构成的主要部分和城镇居民淡季的主要蔬菜,而且是一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上等保健食品。1 马铃薯的营养价值根据资料介绍,马铃薯作为粮食,在100克鲜薯中含有蛋白质1.85克,脂肪  相似文献   

13.
黔西北山区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效益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马铃薯被誉为新世纪我国最有发展前景的高产作物之一,潜力巨大,优势明显。地处黔西北高寒岩溶山区的毕节地区是全国马铃薯主产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不可多得的独特优势。但由于多年来对其发展认识不足,没有将其作为一个重要产业  相似文献   

14.
周吉忠 《中国马铃薯》2005,19(2):104-105
马铃薯、玉米是浙西南山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过去当地农民种植马铃薯、玉米等作物均很少抓套种和复种.因此土地和光热资源利用率不高,农田种植收益也较差.近年来,为了优化种植业结构,大力发展效益农业,努力增加山区农民的经济收入,我们积极开展了"马铃薯套种春玉米再复种秋黄瓜"三熟种植模式的试验和示范.多年实践表明:采用"马铃薯、鲜食玉米、秋黄瓜"三熟种植方式,既能充分利用山区的光温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又可充分利用马铃薯根系分布较浅,玉米根系分布较深,分别吸收不同土层养分的优势,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土地的产出率,促使三熟作物增产增收,显著提高农田的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15.
<正> 浙江省的马铃薯栽培,处于地理上的亚热带地区以山区栽培为主。浙江省南部山区为该省的主产区。马铃薯在该山区为主要的春粮作物,在全省的春粮生产中也占较重要的位置。在山区旱地吨粮千元工程中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南方马铃薯种薯退化严重,每年需从北方大量调入种薯。据不完全统计,浙江省1990年调种150万公斤  相似文献   

16.
<正> 兴山县地处鄂西山区,位于北纬31°04′~31°34′,东径110°25′~111°06′之间,地形复杂,高差悬殊,气候差异大,属温凉多雨气候带,有利于发展马铃薯生产。且马铃薯是兴山县主要夏粮作物之一,总产占夏粮的一半,常年播种面积4000~4600  相似文献   

17.
<正>我国是马铃薯种植第一大国,种植面积发展很快,从1993年的343万hm2发展到2005年的488万hm2,占世界种植面积的25%,总产量约7000多万t,占世界总产量的19%。我国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潜力很大,在未来几年会以更加迅猛的速度发  相似文献   

18.
<正>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提高重要农时、重点作物、关键生产环节和粮食生产区的机械化作业水平"。马铃薯是固原的优势作物,被自治区确定为战略性主导产品。也是固原市发展最快、颇具潜力、惠及千家万户的支柱产业。马铃薯机械化生产是马铃薯产业发展中的重中之重。《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意见》(宁政发[2005]52号)中指出:"十一五"末,山区马铃薯种植与收获机械化水平要分别达到50%和30%,大力发展马铃薯机械化生产势在必行,任务艰巨。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们对马铃薯应用价值的认识和消费水平的变化,马铃薯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宽,已发展成为多用途兼用作物,它不仅可作为粮食,而且可作为蔬菜和饲料,不仅可直接食用,而且可制作休闲、膨化食品和化工产品,应用前景十分广阔。马铃薯是天水市的三大作物之一,2005年播种面积5.67万hm^2左右,约占全省的20%,并且发展十分迅速,马铃薯产业已成为天水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20.
河南高寒山区马铃薯套种玉米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在河南,海拔800m以上的山区占山区总面积的45%,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2.4℃,年日照2103h,无霜期198d,年均降水量872.6mm。冬季长达95d以上,种植制度一年一季。马铃薯、玉米是山区的主要农作物,粮、菜、饲兼用。马铃薯套种玉米作为粮经二元结构立体种植模式,充分利用两种作物对光热资源的不同需求,利于提高土地单位面积的生产率,发展高效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经过多年示范,平均667m2产马铃薯1800~2400kg,产值1620~2160元;玉米440~480kg,产值651~710元,二者折合667m2产值2451~3110元,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