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树桩盆景的造型创作,历来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作品中可以看到作者的文化艺术修养及不同的审美情趣。但盆景创作的总原则应是:因材施艺,最大限度地利用原坯的有利条件及优点所在,制定最佳栽培制作样式及最佳欣赏面。笔者认为,一般来说,一棵桩坯(除自己繁殖的幼苗)只有一种最佳制作造型方式,也只有一个最佳欣赏面。用其它方式栽培制作或从其它角度欣赏也可以,但不是最佳,好的  相似文献   

2.
有些很理想的榔榆桩坯,采回培植一年后,结果发现桩子的枝位不够理想,许多该发芽成枝的地方却没有发芽成枝,树桩的整体造型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如果按正常的办法培植、管理,很难再从其他部位——需要有枝的部位生出新枝。根据本人多年来培植榔榆树桩的经验,有一行之有效的补救办法,在这里介绍给盆景爱好者,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根穿石”盆景,是将树桩的几条主侧根分别从石体上的大小洞穴中贯穿后入土。现将制作方法略述于后,供初学者参考。一、坯材的选择和造型坯材要求根系发达,易于成活且主侧根较长而多的树种,如小叶冬青、榆、  相似文献   

4.
在盆景的制作过程中,无论是养坯还是造型,都应该注重因材施艺。不同的树种应以不同的方法处理、对待。根据树桩本身的生理特点及外形特征,因材施艺,最大程度地利用其自身所具备的优点,得到其最完美的造型和最佳的艺术效果。《一种简便易行的快速养坯法》(以下简称‘快文’,见《中国花卉盆景》95年第11期11页),恰恰忽略了这个最重要的问题,讲得过于笼统,没有结合不同的树种、树形来阐述如何进行养坯。下面就“快文”的内容提几点看法: 一、泡桩“快文”说,“先将挖来或买来的树桩用水浸泡”。但未具体说明是何树种,或桩头失水  相似文献   

5.
盆景造型,因人而异。同一树桩,在不同层次、不同修养、不同技艺、不同审美追求的作者手中,将有不同的造型表现;即使同一桩头,在同一作者手中,因作者所刻意追求表现的趣味、意境的不同,也可以出现不同的造型方案。但陌路同归,最终目的,都是要培育出有代表性、个性的作品。岭南盆景造型注重意境,崇尚自然。从文学创作的角度讲:就是主题鲜明突出。从绘画的角度讲:就是画中有画,画外有画,引人入胜。所以,同一树桩就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这是作者的主观因素所起的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6.
选桩立意截桩造型意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桩是从众多的树桩中挑选自己喜爱且又符合盆景造型规律的树桩。立意是指从选定的桩材中,确定今后培育创作的主题。截桩是依据选定桩材后的立意,确定桩材的最佳观赏面及欣赏角度,把有碍造型和影响自然美的多余干、枝、根截去。  相似文献   

7.
人们都熟悉“揠苗助长”这句成语,它说明违反事物发展的规律而主观地急躁冒进的害处。在树桩盆景的栽培养护、造型加工过程中,比较容易造成失误的也就是这个毛病。这里谈几点个人体会,供盆景爱好者参考。一是盲目冒进轻举妄动。从野外采掘的坯桩为例。我们知道,要  相似文献   

8.
中州盆景的主要树种之一一怪柳,桩坯粗犷古拙,主干灰黑色,翠绿细叶,是制作仿松盆景的佳品。但要仿真,做到不是松,酷似松,俨然如苍松入画,必须把握好三个环节。一、选择合宜桩材是仿真造型的根本环节人们都知道,好的桩坯,是好盆景的根本与首要条件。优秀的柽柳仿松造型盆景,首先必须具有优秀的主干,这个主干除了具有一般树桩盆景的优美条件外,还必须具有松树优美主干的条件。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柽柳桩都可以随意拿来仿松造型的。众所周知,松树是针叶长青长  相似文献   

9.
折枝造型     
制作树桩盆景有许多造型方法,如棕丝攀扎法、金属丝缠绕法等。我通过几年的实践摸索出了一种折枝造型法(其实在果树修剪上应用已久,而用在树桩造型上尚少报道——编者)。所谓折枝造型法就是根据树桩造型需要将枝条某一部位折断,经愈合后而形成自然弯曲的一种修剪  相似文献   

10.
岭南盆景的主要特征是截干蓄枝。造型的特点是因材造型,法一形万,变化万千。这就关系到作者个人的美学素质和艺术修养的高低。平时我们常见到一些人把一个上好的树桩截坏弃掉,这其中的关键是未能从艺术的提炼角度去发现和利用树桩的固有形态美。市面上的树桩多属中等桩,要把一中等的桩材培育为精品,就要提高个人的修养,发现桩材的固有形态美,  相似文献   

11.
树根的妙用     
天然树根用处很多。通过艺术加工,可制成古朴典雅的盆架、盆套和盆景盆。我这里介绍的是一种巧用树根配以活的植物制作桩景的方法。我们常看到的树桩盆景,一般是以老树桩为材料进行整形,或用木本植物材料经过加工培育,成为所需要的艺术造型。这种桩景用的是“缩龙成寸”的手法,但费时费事,成本很高。由一株小苗制成一盆老桩头盆景,少则也需十几年。即使是从山野掘取树桩、也需经养坯、改坯,约3—5年成型。近几年有的人用老桩芽接和移株靠接速成繁殖法制作树桩盆景,虽然缩短了制作时间,但也需两年以上才能成型。近几年我试用黄荆条、黑格令根和死去的松柏类盆景老桩头作假桩头,镶嵌或盘曲木本、藤本植物,  相似文献   

12.
福建霞浦树木盆景树种以榆和雀梅为主,现就这两种树桩的栽植简介于下。植前处理树桩栽植前必先打坯,即按造型构思确定树桩的形式、最佳观赏面和伴嫁枝的去留。具体步骤是:  相似文献   

13.
从市场购买回来的树桩,栽种前进行一次修剪,以确定基本造型,形成桩景骨架,这一环节叫定型修剪。可按以下步骤进行。一、设计造型桩坯动剪之前,要经过四面观察,看清桩相以及树干与主枝,主枝与主枝,树干与根系等的关系,反复琢磨,根据桩坯的天然条件和自然形态,设计出一个最佳  相似文献   

14.
一般的盆景爱好者,在制作树桩盆景时,常常将那些枯萎的枝杈毫不啬吝地剪去,以求得苍翠健康的树桩造型。这样做,固然不无道理。但在不少情况下,树桩盆景的独特意趣常常在生死相依中体现佳境。我们不妨先看一幅图片(见上图)。图中的树桩造型奇特,比例得体,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几根枯杆,倔强地延伸着,光秃秃的没有叶片,显然是死去的枯枝。但这些枯枝在整个造型中起了一种对比和衬托的  相似文献   

15.
1、重心位置处于盆的垂直中心线或主干的垂直中轴线上:不受树桩重心的位置高低,也不管树桩主干的曲直变化和枝干的长短、叶片的多少。该树桩的造型形象则显示出庄严、稳重的树相,整体构图明显地安详宁静。村桩重心虽不在盆的中心线上。但仍处于主干的中轴线上。其树象同样处于“静态”的范围之中(墨图1~2)。  相似文献   

16.
看法与构想     
本刊94年第8期推出的《树桩造型探讨》是又一个好栏目,它集技艺、构思、鉴赏、评价于一体,颇富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对盆景爱好者的“提高”尤有帮助。这里,我想对“杜松造型”谈些看法和对“黑松造型”说些构想。  相似文献   

17.
为使树桩成活,大都有个养坯过程。养坯方法不外是罩塑料袋;向桩体经常喷水;架芦莲遮荫。本人因工作忙,采取了一种最方便省事的养桩方法:首先对树桩截断枝根时,一定要留有一定数量的健壮细梢枝。选有阳光照射的地面,挖浅坑,将树桩栽至齐根处,浇透水(一面浇水一面摇动树桩,使土同根充分接触)。在桩的外围叠砖,向其内填土,直到埋没树桩整体,只留细梢枝在土外(见图)。然后淋透水即可。平时,除砖土太干需淋水外,一般无需特殊管理。因其树木的细枝比粗枝易萌  相似文献   

18.
拜读沈先生的《修剪的抑制作用与养坯树桩的合理修剪》一文(见本刊91.4),本人亦有同感。但对大多数盆景爱好者来说,生长期的强度修剪无非是出于急于求成的心理,想使自己的树桩早日成形。笔者以为,欲速于树桩成形,施修剪不如行摘心;要避免修剪的抑制作用,还是采用摘心法为好。我们知道,植物体要通过叶的光合作用供给根养分,要通过叶的蒸腾作用调节自身温度、维持正常生理。对于养坯期的树桩,春夏生长期的枝叶萌发与根系功能息息相关,它们的生长速度、生长量与根系吸水功能处于相对平衡状态。但  相似文献   

19.
单枝,即单侧枝,是指树桩主干上唯一可以利用进行造型的较粗长侧枝。除此侧枝外,主干光秃或仅长有短小的细弱枝。这使许多爱好者和初学者对此类桩材束手无策。其实,经笔者实践认为,利用单一的侧枝进行造型,也能制作出自然优美的树桩盆景。利用单独的一侧枝制作桩景,要求该侧枝具有相应的长度,生长健壮,直径与主干协调,并有适当的分枝,且易于弯曲。由于该侧枝是主干上的唯一枝干,其造型的好坏直接影响桩景的整体构图。  相似文献   

20.
树桩盆景菊,就是将菊花和“枯朽树桩”合栽一起,根据树桩形态进行造型,使树桩借助菊花而变成一盆繁花似锦的盆景。其培植方法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