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寻找适宜的防治花生蛴螬的药剂及施药方法。[方法]比较了辛硫磷30CS、毒死蜱30CS和吡虫啉10SC这3种不同药剂以及拌种、灌根和穴喷雾3种不同的施药方法对花生蛴螬的防治效果及其对花生的保果效果。[结果]采用穴喷雾法施用毒死蜱30CS防虫效果最好,达87.5%;穴喷雾法对花生的保果效果最好,达71.2%;辛硫磷30CS灌根处理的产量最高,15穴花生产量达931.9 g。[结论]3种药剂均对蛴螬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而穴喷雾处理对蛴螬的防治效果及对花生的保果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2.
为了检测0.5%毒死蜱颗粒剂对花生田蛴螬的防治效果,特开展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0.5%毒死蜱颗粒剂以有效成分2.25~2.70 kg/hm~2对花生田蛴螬防治效果较好,且花生生长正常,增产明显、品质好,可在生产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测定了3种常见杀虫剂0.06%噻虫胺颗粒剂、3%辛硫磷颗粒剂和5%毒死蜱颗粒剂在防治花生蛴螬上的效果,结果表明3种颗粒剂对蛴螬均有防治效果,同时也有一定增产作用,其中以0.06%噻虫胺颗粒剂效果最佳,其防效与增产率分别为76.9%和 9.2%。在生产上防治花生蛴螬时,可以考虑选择0.06%噻虫胺颗粒剂,该款颗粒剂为药肥产品,同时含有噻虫胺和花生生长所需氮磷钾,用量参考春花生900 kg/hm2。  相似文献   

4.
我国花生蛴螬防治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了4种防治蛴螬的方法: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以及生物防治。尤为突出的是生物防治中利用线虫来防治蛴螬。其中采用小杆线虫Rhabditis spp.防治花生田蛴螬效果特别突出,防虫效果均达96%以上,使荚果受害率降低。  相似文献   

5.
冀东地区花生田蛴螬优势种调查及田间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冀东地区花生田蛴螬优势种和发生期的田间调查,明确了该地区花生田蛴螬的优势种为暗黑鳃金龟。同时进行了3%辛硫磷颗粒剂60 kg/hm2、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6 375 mL/hm2、3%呋喃丹颗粒剂60 kg/hm2、绿僵菌6亿个孢子/穴、绿僵菌4亿个孢子/穴+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3 825 mL/hm2、绿僵菌4亿个孢子/穴+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2 550 mL/hm2和清水对照共计7种药剂处理防治蛴螬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使用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6 375 mL/hm2防治效果最好,防效高达77.01%,花生受害指数仅为3.61%,花生产量为3 629.70 kg/hm2;绿僵菌4亿个孢子/穴+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3 825 mL/hm2处理的综合防治效果次之,但用药量少,且毒性小。  相似文献   

6.
15%毒死蜱颗粒剂防治花生蛴螬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了15%毒死蜱颗粒剂防治花生蛴螬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5%毒死蜱颗粒剂对花生蛴螬有较好的防效.15%毒死蜱颗粒剂2 250、2 812.5、3 375 g/hm2施药后30、60d的防效为56.56%~79.77%;施药60d后的保株效果为58.61% ~83.76%.试验期间,未发现该药剂在供试剂量下对花生产生药害.根据试验结果,15%毒死蜱颗粒剂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6%毒死蜱·辛硫磷颗粒剂对马铃薯地下害虫的田间防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6%毒死蜱.辛硫磷颗粒剂处理土壤,观察其防治马铃薯地下害虫的田间效果,结果表明,6%毒死蜱.辛硫磷颗粒剂用量30 kg/hm2时,对马铃薯地下害虫(蛴螬、蝼蛄、金针虫)的防效为76.48%,与其它药剂的防效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折合鲜薯产量32 310.0 kg/hm2,且对马铃薯无药害。  相似文献   

8.
毒死蜱颗粒剂和毒死蜱乳油对蛴螬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以亩用3.0kg毒死蜱颗粒剂播前撒施,同时于幼虫高峰期亩用毒死蜱乳油275ml对水逐穴点浇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采用先进工艺生产的红色颗粒剂——金光毒单,可有效防治蝼蛄、蛴螬、金针虫、地老虎、线虫和田鼠,能杀灭土壤病菌,并能补充土壤微量元素,特别是对喜硫作物如小麦、花生、蔬菜、果树等,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杀虫剂拌种防治花生田蛴螬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杀虫剂拌种防治花生田蛴螬是一种有效的方法.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5%毒死蜱微囊悬浮剂高剂量处理对蛴螬的防效为76.31%~87.80%,低剂量处理防效为58.60%~59.60%.从增产效果看,5%毒死蜱颗粒剂2个不同剂量处理,分别比对照增产17.05%和21.37%.不论哪种剂型,毒死蜱类防效和增产效果优于辛磷和二嗪磷...  相似文献   

11.
4种杀线虫剂对黄瓜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洋  段玉玺 《河南农业科学》2011,40(1):94-96,111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剂量的线净、阿维菌素、卫根、福气多4种杀线虫剂对黄瓜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4种杀线虫剂对黄瓜根结线虫病都有较好的防效,各药剂推荐使用剂量为5%线净颗粒剂100 kg/hm2,1.8%阿维茵素乳油1000倍,15%卫根微乳剂1000倍,10%福气多颗粒剂40 kg/hm2,其对应的防效分...  相似文献   

12.
川北地区花生蛴螬的发生和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北地区花生蛴螬以暗黑齿爪鳃金龟为优势种群,占蛴螬总虫量的84.4%,平均果荚被害率20%以上。蛴螬在花生地呈聚集分布型。越冬蛴螬化蛹盛期为4月中旬至5月下旬,5月中旬至6月上旬为羽化盛期,田间卵盛期出现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末,低龄蛴螬发生在7月份。发生轻重与土壤质地,花生播期和7月上中旬降雨量,连续降雨日数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不同追肥时期对花生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揭示不同追肥时期对花生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在田间试验条件下,选择花生品种‘青花5号’为材料,对不同追肥时期花生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等指标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花针期追肥可提高花生叶面积指数,叶面积指数在3以上所持续的时间达到30天以上;功能叶片叶绿素含量保持较高水平;功能叶片净光合速率明显提高;单株结果数显著增加3.5个,果重提高9.7%,从而使花生的经济产量提高9.33%。在花生生产上花针期追肥可作为提高产量的一项技术。  相似文献   

14.
通过防雨棚池栽试验,以不同花生品种为试材,研究了不同生育时期非充分灌溉对花生品种各生育期叶片膜脂过氧化、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苗期和花针期灌水,叶片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和丙二醛(MDA)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随生育期推进和土壤水分降低,其活性升高,但升幅因品种、抗氧化酶和渗透调节物质类型有异,两品种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可溶性糖(SS)、可溶性蛋白质(Pr)、游离氨基酸(AA)和脯氨酸(Pro)含量均以对水分最为敏感的花针期升幅较大,且花育27号的SOD、CAT、Pr和AA的升幅大于花育20号;结荚期灌水后,各抗氧化酶和渗透调节物质未表现降低。两品种全生育期灌水处理与苗期灌水处理间的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和MDA含量差异均不显著。水分胁迫初期,抗氧化酶活性升高,但随胁迫时间延长其活性明显降低;而渗透调节物质和MDA含量显著高于各生育期灌水处理。POD活性变化对灌水处理响应较弱,SOD和CAT是花生适应土壤水逆境的主要保护酶。灌水处理对花生叶片抗氧化及渗透调节能力表现为花针期>结荚期>苗期,各渗透物质调节能力依次表现为脯氨酸、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  相似文献   

15.
于铁岭市花生示范基地防雨棚中进行,设正常灌水(田间持水量75%左右)和花针期干旱处理(土壤含水量自然减少持续8 d,植株萎蔫后复水至正常水处理),副处理设0、90、180 kg/hm23个氮水平,研究花针期氮对干旱条件下花生叶片光合性能与荧光特性的影响,以期为花生花针期遇干旱时合理施用氮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显著降低了土壤相对含水量、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2浓度(Ci),提高了叶绿素含量。干旱处理下Pn、Tr、Gs、Ci、叶绿素含量均以90 kg/hm2施氮水平最高。干旱处理下初始荧光(F0)显著升高,并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大;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量子效率(ΦPSⅡ)、电子传递速率(ETR)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都明显降低,但干旱胁迫使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增大。干旱处理条件下Fv/Fm、ΦPSⅡ、ETR和qP均以90 kg/hm2施氮水平最高。不施(0 kg/hm2)或过量(180 kg...  相似文献   

16.
35%辛硫磷微胶囊剂防治花生蛴螬试验及示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2004年5~9月,在宿州、固镇田间小区试验和肥西县等大面积示范表明:35%辛硫磷微胶囊剂拌砂盖种防治花生蛴螬的效果比乳油剂型提高近2倍(或有效利用率提高近2倍);用微胶囊剂3000~4500g/hm2有效成分拌砂盖种,可以较好地控制全生育期花生蛴螬的危害,防治效果、保果率和增产效果分别在91.5%、75.0%和11.1%以上,有望使花生蛴螬防治方法实现重大变革,即由劳动强度大、不安全变为高效、安全、简便、省力。  相似文献   

17.
香蕉根结线虫田间防治示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有效防治香蕉根结线虫,更好地指导生产,选择10%丙线磷颗粒剂、10%噻唑膦颗粒剂和2.5亿个孢子/g厚孢轮枝菌微粒剂3种药剂进行大面积防治试验,评价其对香蕉根结线虫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10%噻唑膦颗粒剂对香蕉根结线虫防治效果最佳,为82.50%,其次为2.5亿个孢子/g厚孢轮枝菌微粒剂和10%丙线磷颗粒剂。3个药剂的防治效果均达到70%以上,对根结线虫有较好防治效果,且对香蕉生长无不良影响,可作为香蕉根结线虫的防治药剂在香蕉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