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3 GnRH的应用 3.1 发情同期化 注射GnRH类似物可以控制卵泡的发育(Macmillan等,1991),这是发情同期化处理的理论依据。GnRH处理后,动物卵泡的发育和黄体的退化均被控制。对青年母牛先注射6μg Buserelin,7天后注射前列腺素F_2α(PGF_2α),5天内同期发情母牛的数量增加,与只注射PGF_2α对照组的牛相比,注射PGF_2α后同期发情的时间相差2~3天。  相似文献   

2.
卵巢囊肿分为卵泡囊肿和黄体囊肿两种。卵泡囊肿主要表现为母牛频繁发情,甚至出现慕雄狂,主要采用GnRH、PGF2α、LH、HCG、孕酮、PGF、OT等激素疗法。持久黄体主要表现为产后性周期停止或长期不发情,可采用激素疗法,也可考虑中药疗法。  相似文献   

3.
《畜牧与兽医》2017,(3):5-8
用ELISA对10头发情期内和5头乏情期内的初情期母牦牛进行24 h内血清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分泌情况检测并比较体重和解剖观察子宫的发育情况。结果显示:发情期母牦牛体重、子宫重、子宫颈-子宫体长、外阴-子宫体长均高于乏情期母牦牛(P0.05),并且在发情期内发情母牦牛高于未发情母牦牛(P0.05);发情期24 h内初情期母牦牛在GnRH、LH、FSH分泌量明显高于乏情期母牦牛(P0.001);在发情期内发情母牦牛GnRH、LH、FSH的分泌量明显高于未发情母牦牛(P0.001)。对比发情期内未发情母牦牛与乏情期母牦牛,二者分泌量均较低,但是发情期内未发情母牦牛激素含量较高并且有较为明显的峰值出现。  相似文献   

4.
为加快草食动物的发展,全面推广牛的人工授精技术。我们进行了母牛同期发情冷配试验,旨在解决母牛不发情以及提高同期发情受胎率,从而提高母牛繁殖率,提高牛人工授精效率,节约人力、物力。1试验材料与方法母牛发情周期分为卵泡期和黄体期两阶段,在正常情况下,处于卵泡期母牛有发情外部表现,排卵之后,便形成黄体,进入黄体期,黄体分泌孕激素,卵泡发育受抑制,在卵泡又未受精情况下,黄体维持数十日后退化。出现另一个卵泡期,周而复始,当母牛未受孕而黄体持久未退化时,母牛临床表现长期不发情。同期发情即通过注射外外源激素溶解黄体,使牛同时进…  相似文献   

5.
奶牛卵巢囊肿的治疗和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卵巢囊肿(Cystic Ovarjan Disease)是一种常见的,引起乳牛不孕的疾病。临床表现是在一侧或两侧卵巢上有一个或数个不排卵的卵泡,在黄体不存在时,这些卵泡还持续存在10天以上;患卵巢囊肿的牛发情不正常。现在治疗卵巢囊肿的方法有:用手捏破囊肿卵泡、用生殖激素(LH、HCG、FSH、PMSG、皮质类固醇、孕酮、GnRH、PGF_2α等)注射。从治愈率和发情周期恢复情况看,GnRH(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旨在分析布舍瑞林在荷斯坦奶牛同期发情-定时输精程序中的应用效果。选用61头产后(53±3)d子宫复旧良好的荷斯坦泌乳牛,分2个实验完成。实验I:将21头牛分为阴性对照组、药物对照组、试验组,均采用同期发情-定时输精(Ovsynch)处理方案,阴性对照组用10 mL生理盐水处理,药物对照组用100μg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处理,试验组用20μg布舍瑞林处理,在第2次注射布舍瑞林/促GnRH/生理盐水后,采血测定24 h内促卵泡生成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4)的血清浓度变化,分析GnRH和布舍瑞林对奶牛体内生殖激素水平的影响;实验II:将40头试验牛分为100μg GnRH组、10μg布舍瑞林组和20μg布舍瑞林组,比较GnRH及不同剂量布舍瑞林对奶牛同期发情-定时输精的效果。结果表明:实验I中,布舍瑞林组的LH浓度峰值比GnRH组和生理盐水组提前2 h出现;布舍瑞林第2次注射后0 h,E2达到最高浓度,P4达到最低浓度,与正常生理状态下母牛发情时两激素浓度的关联性变化比GnRH组更一致。实验II中,GnRH组的无排卵率与不同剂量布舍瑞林组差异不显著;剔除无排卵牛只,20μg布舍瑞林组受胎率显著高于10μg布舍瑞林组,但与GnRH组无显著差异。综上,作为GnRH人工合成类似物,布舍瑞林以20μg剂量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奶牛同期发情-定时输精程序。  相似文献   

7.
三、应用 (一)调节发情周期,诱发同期发情 PGF_2a及其类似物能显著缩短黄体的存在时间,因而能控制母畜的发情和排卵,用来调节家畜的发情周期,以便集中进行人工授精或胚胎移植工作。目前,这项工作主要集中在牛上进行,尤其是肉牛。由于在性周期的前5天PGF_2a不能引起黄体退化,一次肌肉注射的母畜可能有30%不发情,所以常采用下述两种方法进行。(1)对5天内发情的母牛进行人工授精,对其余不发情的母牛在第5天用PGF_2a  相似文献   

8.
本文是论述用直检法触诊牛卵巢可能发生的两个问题:对母牛的损害及误诊。一、对母牛的损害很多报告指出,直检母牛生殖器官以及清除持久黄体或卵泡囊肿所进行的挤压、穿刺等可引起卵巢炎、输卵管炎、继发性粘连,甚至会因失血而死亡。屠宰后随机抽查发现,与直检无关的卵巢周围炎症仅占1~13%。据Dawson报道,对患不孕症的牛进行剖检,有33%因直检而发生粘连。现在PGF_(2α)广泛用于治疗持久黄体和黄体囊肿以及用于同期发情。大多采用投予hCG、LH以及GnRH等激素治疗卵泡囊肿。对药物没有效果的病例,也采取破坏或穿刺囊肿与投  相似文献   

9.
在奶牛繁殖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因素引起的繁殖障碍.需要准确的检查、诊断和治疗.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的总结,有下列几种原因导致几次输精未孕供同行们参考. 1 激素分泌因素导致的繁殖障碍 1.1 FSH、LH分泌不足 在奶牛配种过程经常遇到部分奶牛发情触摸卵巢时发现,卵巢上没有卵泡发育.虽有发情表现,但不能输精,主要是FSH、LH分泌不足所致.待下次发情有卵泡发育可输精,同时肌注促排3号25μg.或用hCG肌注3 000单位,能提高情期受胎率.  相似文献   

10.
卵泡交替发育是母牛发情周期缩短,两情期间隔5—10天,触摸卵巢或同侧或异侧有卵泡发育。张家骅、黄群山认为短周期的发生是由于排卵前卵泡未能充分发育和黄体期中子宫PGF_2α提前分泌所致的黄体提前溶解。为了摸清卵泡交替发育与性腺、母牛的年龄、短期发情所间隔的天数及配种日期的相关性和受胎率的  相似文献   

11.
<正>母畜周期性发情的实质是卵泡与黄体的交替发育。奶牛定时排卵、输精技术是根据卵泡发育波理论,在发情周期的初期(第7天),第一批卵泡已发育至排卵前大小时注射GnRH(LRH),既能促进这些卵泡排卵并形成黄体,又可以促进新一波卵泡的发育。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的目的是在母牛产后时期(PP),调节其卵巢的活动性,以减少繁殖障碍,并在产后60天同期发情。199头奶牛在产后14天被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为繁殖管理处理组(RMT),即试验组。RMT组的母牛在产后14天和50天给GnRH (Buserlim 8μg),在产后第21天、34天和第57天注射Lutalysr(25mg,PGF2α)。对RMT组母牛诱导产生大量卵泡和黄体(CL),在同期发情和产后60天输精前。RMT组的母牛与对照组的母牛相比,孕酮(P)的  相似文献   

13.
奶牛定时排卵、输精技术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母畜周期性发情的实质是卵泡与黄体的交替发育。奶牛定时排卵、输精技术是根据卵泡发育波理论,在发情周期的初期(第7天),第一批卵泡已发育至排卵前大小时注射GnRH(LRH),既能促进这些卵泡排卵并形成黄体,又可以促进新一波卵泡的发育。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旨在从配种次数、配种时间以及促排卵药物的使用3个方面对后备母猪同期排卵-定时输精技术方案进行优化。将后备母猪随机分成6组:(1)自然发情对照组:母猪自然发情、配种;(2)简式定时输精组:使用烯丙孕素性周期同步化后母猪自然发情配种;(3)传统定时输精组:母猪性周期同步化后,经过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和戈那瑞林处理使得卵泡发育和排卵同步化,无需查情,固定时间输精;(4)两点式查情定时输精组:在传统定时输精的基础上增加了注射促排卵药物时和配种后24 h 2个查情、配种时间点;(5)诱导发情促排实时输精组:性周期和卵泡发育同步化后,母猪发情时注射戈那瑞林促排卵,实时输精;(6)诱导发情实时输精组:母猪性周期和卵泡发育同步化处理后,实时输精。使用B超监测各组母猪卵泡发育和排卵情况,评价不同程序对母猪发情时间、排卵集中度、卵泡囊肿和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与简式定时输精组相比,注射外源促性腺激素改变了卵泡生长速度和排卵时间,缩短了最后一次饲喂烯丙孕素到发情的间隔时间,但是并没有改变发情-排卵间隔时间和排卵前卵泡大小。诱导发情促排实时输精组母猪妊娠率(93.52%vs 76.85%)和分娩率(8...  相似文献   

15.
用GnRH-A、ICI80996处理提高奶牛产后繁殖力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据国外1986年报道,母牛产后10—20天用GnRH处理,能促其首次发情时间提早,排卵率及1次配种妊娠率提高,空怀时间缩短;同期,据国外另一报道,正常奶牛在产后14—28天注射1次PGF_2α—tham,结果第一情期受胎率明显提高,分娩一受胎间隔缩短。对此,国内也曾有类似报道。表明GnRH与PGF_2α都能调节卵巢功能,促使产后母牛  相似文献   

16.
CIDR结合GnRH在牛超数排卵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母牛情期的任意时间,供体牛阴道内放置孕激素阴道栓(C IDR),第7天注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然后注射促卵泡素(FSH)进行超数排卵。试验结果:10头牛直肠检查推测黄体115个,回收胚胎88枚,回收率77%,正常胚率为87%。表明C IDR+GnRH+FSH+PGF2 a(前列腺素)的超排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17.
经对妊娠期、产褥期、正常性周期及异常性周期等不同繁殖状态下的21头荷斯坦奶牛的卵巢重量、体积及密度测定,分别统计黄体侧卵巢(CLO)与对侧卵巢(NCLO)上4类有腔卵泡数和黄体数,并按体视学原理计算统计各类卵泡和黄体发育的平均直径和体积。结果表明:所有卵巢均具一定数量的替补卵泡,其数量顺序为正常性周期母牛>妊娠期母牛>产褥期母牛>异常性周期母牛,与母牛繁殖机能相一致。两侧卵巢中固功能黄体所致CLO体积、重量均显著大于NCLO。尽管CLO与NCLO上发育的卵泡总数差异不大,但发育的卵泡总体积为NCLO显著大于CLO。说明NCLO具优势化及大优势化卵泡的选择发育。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半舍饲条件下西门塔尔杂交牛(西杂牛)同期发情率及情期受胎率,试验选择适繁西杂牛85头,采用孕酮阴道栓(CIDR)结合前列腺素进行同期发情和适时输精,并对不同种类前列腺素(律胎素、氯前列烯醇)进行同期发情效果比较;另外还选择适繁西杂牛133头,分别进行CIDR结合前列腺素适时输精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定时输精,对情期受胎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CIDR结合前列腺素进行同期发情适时输精时,使用律胎素效果优于氯前列烯醇,二者差异极显著(P0.01);采用GnRH定时输精情期受胎率高于采用CIDR结合前列腺素同期发情适时输精,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采用CIDR结合前列腺素进行适时输精时选择律胎素同期发情效果明显;采用GnRH定时输精总受胎率高于CIDR结合前列腺素适时输精,而且定时输精不需要观察发情,输精时间固定,便于有计划安排生产,更适于在规模化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19.
奶牛生产中,因为早期黄体发育不全引起不孕的占相当的比例,尤其是饲料单一、缺乏运动的奶牛。这些母牛常表现微弱发情,直检卵泡发育缓慢,输精4~5d后仅能感觉到一个很小的黄体残迹,再后来,黄体发育不全不能形成妊娠黄体,导致奶牛不孕。1采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如奶牛有发情症状,但发情症状不明显,此时易导致排卵延迟,早期黄体发育不全,可在发情后12~24h肌肉注射hCG1000~2000单位,在配种后4~5d肌肉注射hCG3000~5000单位。2采用垂体促黄体素(LH)奶牛发情经人工授精后,可分别在输精后第3、4、5d肌肉注射LH200单位。奶牛的早期黄体发…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同期排卵处理母牛体温和活动量变化规律及不同同期排卵技术处理效果,指导同期排卵技术优化。本研究自动监测了18头20月龄左右同期排卵(GnRH-PG-GnRH)处理荷斯坦母牛和17头产后40~60 d预同期排卵(PG-PG-GnRH-PG-GnRH)处理荷斯坦母牛的体温和活动量,应用自动检测系统进行母牛发情监测。结果发现,同期排卵处理母牛发情时阴道温度平均升高(0.43±0.20)℃,持续(12.37±2.73) h;活动量平均升高(18.28±18.61)倍,持续(11.00±1.68) h;排卵时阴道温度平均下降(0.20±0.10)℃,持续(11.00±1.68) h。自动化发情监测显示,同期排卵处理母牛7头发情并排卵;预同期排卵母牛GnRH处理前全部发情排卵。两种同期排卵处理,虽可改变母牛性周期进程,促进母牛性周期同步化,但均难以使母牛性周期完全同步。因此,将同期排卵-定时输精和发情鉴定技术科学结合才能取得更好的繁殖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