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半干旱风沙区人工牧草沙打旺需水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沙打旺需水规律研究,探明了不同土壤湿度与牧草产量,生长速度的关系,分析了灌溉对沙打旺产量,生长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沙打旺对水分盈亏十分敏感,是需水量较多的人工牧草,其产量及生长速祺与土壤湿度成正比例关系,当土壤湿度由57%变化到80%时,产量增长一倍,各生长阶段适湿度值在57%-87%之间变化,当于草产量达到600kg/hm^2时,需水量为5700m^3/hm^2。干旱风沙区人工牧草灌溉可以  相似文献   

2.
89个豆科牧草种和品种适宜辐射剂量及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照射11个属89个豆科牧草种和品种种子,按多靶单击模型Y=1-(1-e^r^D)^n拟合效应曲线,经电子计算机处理求出了89个豆科牧草种和品种种子的适宜辐射剂量,并就它们的辐射敏感性进行了综合分析,指出不同牧草种和品种的射敏性受多种因所制约。  相似文献   

3.
申庆宏  马鹤林 《中国草地》1998,(6):60-61,69
以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照射豆科牧草种或品种的种子,按多靶单击模型Y=1-(1-e^-γD)^n拟合效应曲线,以直线回归和相关数学模型为统计方法,编制程序后计算处理求出了89个豆科牧草种或品种的适宜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4.
黄河故道沙荒草地生物量及营养价值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黄河故道沙荒草地生物量季节变化规律以及牧草营养物质出动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沙荒草地牧草生物量的增长呈二次曲线变化规律:y=1/(3.79×10^-7t^2-9.32×10^-5t+7.83×10^-3),并且其生物量在9月份达到最大值;(2)从5月份开始沙荒草地牧草营养价值逐渐降低,且于物质消化率(DMD)与其粗蛋白质(CP),木质素(LIG)含量分别表现为显著正相关(r=0.94)和  相似文献   

5.
<正> 南部大平原畜牧业生产的突出问题之一就是冬季缺少足够的可利用牧草,南部大平原经常出现的干冷气候,对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比起对其它生长期的影响还要大些。因此,在大范围的温度和水分条件下种子若能正常发芽,对早期幼苗生长和草地全苗是十分重要的。豆科牧草的发芽速度和发芽率均受温度的影响。地三叶(Trifolium subterraneum  相似文献   

6.
在牧草生长季节每旬的降水量历年平均的基础上分别增加25%(试验当年降水量+比历年同期增加25%的水量)、50%、60%、70%、75%、0%6个量级,通过与历年观测数据对比研究水分对牧草地上生物量影响,揭示不同水分增加条件下牧草生长状况的变化情况,以及高寒草原牧草的生长状况与水分的关系。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种类的牧草,各阶段不同灌水处理间,增加70%~75%的水分时牧草高度增加变化最大;各阶段不同水分处理植株生长速率不同,各种牧草6月份生长速率最快,75%时速率最大。  相似文献   

7.
对松嫩草地不同生长时期的6种牧草的可溶性糖,粗脂肪,纤维素含量及其相应生长地土壤理化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的有机含量,全氮含量的提高有利于植物养分含量的积累,而pH的提高和Na^+和HCO^-3含量的增加则对植物养分含量的积累有抑制作用。但各种土壤理化因子对不同植物养分积累的作用是不同的,鹅茸萎菱菜的生长土地壤比较肥活,土壤理化因子以其养分积累影响不大,土壤K^+含量对星星草可溶性糖的积累起  相似文献   

8.
高山草甸草地牧草产量及其营养变化规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高山草甸草地是青海省主要冬春放牧地,占冬春草地总面积的47.96%。对所测高山草甸草地实行全年封育,每月测定草地地上生物量和营养物质。测定结果表明:①牧草产量以8月份最高,96.82g/m^2,翌年5月最低,22.25g/m^2,全年呈单峰型,牧草营养物质总产量亦是如此规律,牧草粗蛋白质含量和粗纤维含量随牧草生长期的推移呈负相关(r=-0.895);②冬春季节牧草经长时间的日晒、风吹,自然损失严重  相似文献   

9.
人工草地划区轮牧条件下,牧草生长旺季罗姆尼怀孕母羊群体采食量与妊娠日龄间呈显著正相关,回归方程Y=0.0032X+0.8537,r=0.9495;但霜冻到来后采食量与妊娠日龄间呈显著负相关,回归方向Y=-0.0073X+1.7841,r=-0.9851。  相似文献   

10.
1地域的选择与牧草生产不同,牧草种子生产具有地域性差异,气候条件是决定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基本因素。牧草种子生产对气候的要求包括适于该牧草品种或品系生长所需要的太阳辐射、温度、降水、灌溉条件等,诱导开花适宜的光周期和温度,开花过程中天气晴朗、干燥、温暖,适于传粉受精,受精后有适量的水分条件满足种子的发育和成熟,种子成熟期天气晴朗干燥、无风,昼夜温差大,种子收获后营养生长期较短等。由于生产者不能控制和改变气候条件,专业化牧草种子生产首先需要选择适宜的生产地域。  相似文献   

11.
为改善农村的环境和经济状况,利用白城子村5.7hm^2幼龄苹果园和已建的4hm^2鱼池对果树一牧草-鱼系统的生产效果进行了研究。通过3年试验,证实了果树地种苜蓿,一方面可减少水分的蒸发,促进果树根系对水肥的吸收,转化、利用;另一方面苜蓿有良好的肥田作用,可增加肥源,促进果树生长,而生产苜蓿用于养鱼,大大降低了饲料成本,每公顷水面可获纯利润11610元。因此,利用果树地种植苜蓿,苜蓿喂鱼相互配合,是  相似文献   

12.
通过4360只近交系小鼠体重分析,得出生长曲线:雄性r=25.2417/1+4.7803e^-0.40041x,相关系数R=0.9898,相关指数R^2=0.9797。雄性y=23.7645/1+3.9645e^-0.33397x,R=0.9825,R^2=0.9652。  相似文献   

13.
牧草从返青、抽穗、成熟到枯黄整个生育期主要受温度和水分条件的影响。牧草产量和品质的季节性变化与温度和降水的关系也十分密切。气候条件是决定牧草种类结构、形态特征和经济性状的重要因素。根据气候条件对牧草生长发育的影响,能更有效地改良和合理利用牧草资源,为进一步发展畜牧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1990~1993年在柴达盆地尕海地区弃耕地进行土壤可溶性盐分测定,测定结果,该地区土壤盐分组成为氯化物-硫酸盐和硫酸盐-氯化物,大部分地区耕层盐分含量小于10g.kg^-1,少部分盐荒地表层含盐量高达70g.kg^-1,牧草生长季节中,土壤盐分含量最低期在6月份。  相似文献   

15.
<正> 从施肥、管理方面采取综合措施对于提高牧草产量固然十分重要,但是也不可忽视选择适于各种条件的牧草种及品种。Petritz等(1980)所做的试验表明,在放牧条件下,牧草种(包括各种牧草的组合)的不同,甚至会影响畜牧生产以及经济效益,所以选择牧草的种类及品种乃十分重要。一、选择的条件 (一) 自然环境条件 1.温度牧草按其对温度的反应,可大致分为寒地型和暖地型两种,它们各自有不同的生长最适温度。牧草对温度的反应因生长时期、光照条件等不同而异,所以对生  相似文献   

16.
天山北坡中山带天然牧草对水分条件反应特性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牧业气象试验站2004—2009年的气象和牧草资料,研究了降水、土壤水分等水分条件对天山北坡中山带乌鲁木齐南山草原5种优势天然牧草生长高度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天山北坡中山带中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早熟禾(Poa annua)、黄芪(Astragalus hoantchy)、老鹳草(Gterantum pratense)、千叶蓍(Achillea millefoli-um)这5种天然牧草的生长高度和产量对水分条件表现出不同的反应,老芒麦最耐旱;早熟禾和千叶蓍的抗旱性相当;黄芪对水分条件的反应最为敏感。因此,大部分牧草产量形成需水临界期是6月。这对天山北坡中山带地区草地增水抗旱工作的时间安排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典型草原牧草再生性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1993年在内蒙古正蓝旗典型草原研究了羊草等20种牧草的再生性,测定了每种牧草的再生草产量、再生速度和再生强度。结果表明,大针茅、麻花头等能再生6-7次,细叶鸢尾,克氏针茅能再生4-5次,小叶锦鸡儿、砂韭再生量很少,牧草的再生速度与水热条件密切相关,7-8月份水热同期,牧草的再生速度最快。通过研究,作者提出了合理利用草地的意见。  相似文献   

18.
川东山区林间草地动态规律及其生态适应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毅  符义坤 《草业学报》1995,4(1):52-60
运用草农业系统分析方法,对川东丘陵山区林间草地几种引种牧草的生工速度,生长强度和产量动进行测定。并对有关的气象因子进行了观测和相关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引种的大部分牧草均能正常的生长发育,牧草的生长符合“逻辑斯蒂曲线”,鸭茅的生长拐点在60-90天之间,种群生物量的变化呈单峰的出现在140天,双峰的出现在140和200天,禾本科牧草最高的生长强度出现在孕穗开花期,豆科牧草则出现在开花期,其中,卡松古  相似文献   

19.
玉米与牧草套种增产效果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玉米和豆冬牧草套种试验证明牧草套种可提高玉米单产1350-1875kg/hm^2,同时可增产优势饲草1.02万-2.625万kg/hg^2,并可改善土地的肥力。  相似文献   

20.
松叶猪毛菜砾石荒漠草场灌溉与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欣  英陶 《草业科学》1996,13(3):16-19
采用饱和D-最优设计的方法,研究了松叶猪毛菜砾石荒漠草场灌溉与产量的关系,通过测定灌溉试验的各项参数,建立了不同灌溉量和牧草生育期灌溉次数对牧草产量影响的函数模型,同时确定了松叶猪毛菜砾石荒漠草场最佳灌溉量为950.7 ̄1710.9m^3/hm^2,生育期最佳灌水次数为2(5、7月) ̄3(5、6、7月)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