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贯彻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全国各地积极探索推行耕地保护"田长制"."田长制"作为耕地保护制度体制机制的创新,将为实现耕地"三位一体"保护、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提供重要的政策手段.本文通过文献分析与调查研究等方式,分析"田长制"现状,探索"田长制"地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制度体系完善、科学监测管控、资金保障探索、耕地...  相似文献   

2.
旨在研究各地耕地保护补偿激励的现状与问题,为完善我国耕地保护补偿激励制度提出建议。通过文献研读、实地调研和经验总结得出,资金缺乏是耕地保护补偿激励政策难以落实的根源性问题;中央层面的指导性文件是耕地保护补偿激励工作开展的制度基础;普惠性"补偿"兼顾绩效性"激励"更能激发基层耕地保护的积极性;实行差别化、多样化的补偿激励政策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新形势下,我国耕地保护依然面临严峻形势,主要表现在耕地数量大幅减少和耕地质量迅速下降等方面。因此,我国必须改革现行耕地保护体制,将地方各级土地管理部门由地方政府领导改为由中央政府垂直领导;同时,健全耕地保护法律制度,完善耕地保护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从而落实好"最严格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  相似文献   

4.
我国耕地保护制度的理论命题与机制创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耕地保护产权不清,不仅导致我国耕地资源大量损失和耕地质量下降,影响到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社会安全,也是引起我国耕地保护制度不能真正落到实处的重要原因.本文从我国耕地保护主要问题的辨析入手,认为以耕地保护产权不清为特征的基本制度缺陷和地方政府的制度扭曲是耕地保护制度失灵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两个理论命题:一是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其主要表现在耕地保护产权不清、耕地价值不完全、制度没有对耕地保护产权界定和耕地保护制度扭曲;另一是耕地保护机制创新--构建耕地保护区域补偿机制,并对这一机制构建提出了基本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张行宇  杨立 《安徽农业科学》2014,(28):9959-9961
回顾了我国耕地保护制度发展的过程,并将其划分为启动阶段、确立阶段、发展阶段和完善阶段;并从耕地承包经营、基本农田保护、耕地占补平衡、土地用途管制和土地整治制度对现有耕地保护制度体系进行了分析;最后,从耕地保护的目标、制度、模式、主体和监管方式等方面对我国耕地保护制度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我国耕地保护制度经过了耕地保护法律意识觉醒期、法律制度起步期、法律体系形成期、法律体系发展期的演进.我国耕地保护的法律形式、法律规范和法律手段在演变中完善,但当前的耕地保护法律制度面临经济建设与耕地保护、私益与公益的矛盾与冲突以及法律体系的不完善.完善我国耕地保护法律体系要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原则,以切实保护耕地和保障农民土地权益为主线,建议出台《耕地资源安全保障法》以树立耕地资源安全保障法律依据,并实现从国家到地方,从宏观到微观的一系列保护耕地数量、质量与生态安全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7.
耕地占补平衡是国家实施耕地保护的重要制度,开展补充耕地质量评定,是耕地保护由数量保护向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的重要措施。无锡市自2014年开展补充耕地质量评定以来,建立了一套补充耕地质量评定的制度、程序和技术路线,有效把好耕地准入关,为全市农业发展提供了用地保障。  相似文献   

8.
<正>2017年1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出台。要求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着力加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牢牢守住耕地红线,促进形成保护更加有力、执行更加顺畅、管理更加高效的耕地保护新格局。明确了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总体要求,提出严格建设占用耕地、改进耕地占  相似文献   

9.
<正>今年5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对耕地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我们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依法依规做好耕地占补平衡,要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而作为种植户,该如何响应国家的号召,守好耕地质量这条"生命线"呢?本期《专题策划》分析总结了当前我国耕地的使用现状以及农业生产中的一些不合理现象,在遵守农作物合理  相似文献   

10.
"十一五"期间,双辽市强化耕地保护措施,大力开展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实现了基本农田面积、耕地保有量不减少的目标。5年来,双辽市共实施10个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累计新增耕地2288.76公顷。以制度确保耕地有增不减。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进一步完善以保护基本农田为重点的耕地保护责任制,把责任落实到地块和农户。加大耕地占补平衡工作力度,认真执行"占一补一"制度,确保本行政区域内耕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  相似文献   

11.
<正>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耕地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不可替代的生产资料。然而,随着人口增长和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耕地面积正在不断减少,使粮食安全、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和社会稳定受到严重的威胁。温家宝总理强调:"在中国,必须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当前耕地保护实践中,多数以"数量"保护为纲,"质量"保护则多见于理论层面;同时耕  相似文献   

12.
耕地是最宝贵的农业资源、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河南省高度重视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耕地质量建设的部署,严格执行耕地保护制度,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统筹推进耕地地力保护与提升,全力构建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耕地保护格局.  相似文献   

13.
张传新 《广东农业科学》2010,37(12):207-209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城镇化的进一步推进,地方政府与农用地的所有者与使用者(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民)将耕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冲动日趋强烈,全国耕地数量进一步逼近1.2亿hm2的红线。尽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保护耕地有关政策措施,包括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等,而面对农地转用的巨大经济利益,单纯依靠行政手段来保护耕地资源越来越显现出其不足。从耕地保护的行为博弈与耕地保护的外部性分析入手,为完善当前的耕地保护制度探索有益途径。  相似文献   

14.
正为确保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保障供给,河北将全面开展耕地"非粮化"排查整治行动。切实加强耕地保护与建设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2020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耕地保护先后作出6次重要批示,去年下半年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印发两个文件,对坚决遏止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作出部署。河北省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耕地保护与用途管控,  相似文献   

15.
《新农村》2017,(5)
<正>1.总体要求(1)指导思想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守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三条底线,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着力加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着力加强耕地管控、建设、激励多措并举保护,采取更加有力措施,依法加强耕地占补平衡规范管理,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6.
<正>新华社北京1月23日电(记者王立彬)新华社23日受权播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意见要求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着力加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牢牢守住耕地红线,促进形成保护更加有力、执行更加顺畅、管理更加高效的耕地保护新格局。意见指出,要坚守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三条底线。到2020年,全国耕地保有量不少于18.65亿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少于15.46亿亩,确保建成8亿亩、力争建成  相似文献   

17.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耕地保护事关我国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始终是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绝不能有闪失.中央明确要求要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坚持标准化、精细化原则制定耕地保护清单,是加强耕地保护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  相似文献   

18.
<正>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和高效利用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耕地红线,推进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全面推进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剽离再利用。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刚性约束,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加强对重要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9.
土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耕地更是宝贵的资源。但是,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可利用耕地资源越来越少,并且耕地资源总体质量较差,保护耕地资源已刻不容缓。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耕地的现状以及耕地保护的基本制度,重点分析了保护耕地资源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有耕地面临数量减少、质量下降、污染严重的问题,对人口大国带来的风险与挑战巨大。梳理耕地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可以发现,当前耕地保护法律体系不够健全,内容上也已经不太适应当今经济社会的发展形势。为了实现对耕地的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保护,应专门制定耕地保护法,建立公共参与制度,完善激励机制,健全耕地保护的法律责任追究机制,以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