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41,自引:2,他引:41  
阐明了区域水资源实行可持续利用的必要性 ,分析了现有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和存在的不足 ,建立了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提出运用离差法、主成分分析和层次分析方法计算指标 ,利用动态和静态相结合的方法对指标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2.
为了更好地实现对辽宁省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程度的评价,应用农业水资源复合系统的理论,将Delphi与AHP法相结合,构建了包括3层、18个指标的辽宁省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并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辽宁省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现状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辽宁省农业水资源可持续隶属度为0.457 6,可持续隶属度最高的城市是沈阳,为0.742 3。该评价指标体系能够真实反映辽宁省农业水资源可持续状况。  相似文献   

3.
山西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内涵,提出了由总量指标、比例指标、强度指标和效益指标组成的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在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确立综合评价指数,从而对山西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4.
基于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一般方法与步骤,通过构建延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及综合指数的计算,对延边2007—2016年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2007—2016年,延边水资源条件良好,满足延边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需要;2007—2016年,延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总体呈上升趋势,各系统要素能够满足目前延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发展需求,并且有较强的提升潜力;在研究年间,水资源条件对延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影响最显著。  相似文献   

5.
福建省泉州市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分析福建省泉州市农业水资源利用现状的基础上,构建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现状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泉州市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区域分异规律及其主导指标,并制定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6.
石羊河流域是甘肃省河西走廊三大内陆河流域之一,近年来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生态环境恶化,研究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对改善石羊河流域的生态环境状况,保障西北地区乃至更大范围的生态安全,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AHP理论与Delphi方法建立了适合该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做出了定量的分析和评价,研究表明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程度为0.3937。通过研究可以合理评价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系统各要素与生产系统各要素的协调程度,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7.
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陕北农牧交错区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进行了评价。根据贴近度的大小,对该区域6个县(区)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程度进行了排名,认为府谷县和定边县的水资源可持续程度相对较高,神木县和靖边县的水资源可持续程度一般,横山县和榆阳区的水资源可持续程度相对较低。最后根据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实际情况,提出了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指标体系(Indicators System,IS)评价法已在各研究领域得以广泛应用,但存在IS的通用性与区域适用性、全面性与可操作性难于兼顾等问题.以东北三省2001年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Agricultural Water Resources,SUAWR)评价为例,依据研究区水资源利用状况分析选取指标保证了指标的区域适用性;采用频度统计法、专家咨询法、谱系聚类法之分裂法、理论分析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构建IS,充分借鉴、吸收了已有指标研究成果、IS构建思想及同行专家意见,保证了所选指标的通用性.体现动静结合的运行层和框架层耦合的IS结构则解决了农业水资源系统可持续内涵评价的科学性和全面性与IS的可操作性难于兼顾的矛盾.评价结果表明,按本研究构建的IS适合东北区SUAWR现状评价.  相似文献   

9.
水资源系统是一个涉及自然环境、经济和社会组成的复杂系统.为了研究江汉平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状况,通过对江汉平原水资源影响因素和供需情况的分析,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及等级评价模型,将众多的评价指标转化为单个综合指标,反映江汉平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程度.通过对所收集的指标数据用SPSS软件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江汉平原水资源2020年的可持续系数是1.017 3,即从2010年起每年以1.7%的速度增长,表明江汉平原水资源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但部分区域仍存在不稳定因素.因此,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大对江汉平原水资源的保护力度,使江汉平原水资源不断向着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重庆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的模糊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重庆市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水资源利用率低以及水环境恶化等现状,利用重庆市政府公开资料及统计资料,采用熵权和模糊综合评判相结合的方法,对重庆市2005年-2014年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进行评判. 根据最大隶属度的原则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划分为5个等级,并采用等级赋值法对评价结果进行量化,计算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数. 评价结果表明: 重庆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整体上呈上升趋势,2005年-2009年略有波动,降水量的多少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影响较大,2010年-2014年,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指数从2.88持续上升到4.04,其中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贡献最大. 水资源与环境矛盾突出,成为制约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从经济可行性、社会可接受性和生态合理性3个方面出发,构建了包括21个指标的长沙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根据《长沙市统计年鉴2010~2014》数据,运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极值法、熵权法,对长沙市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情况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2009~2012年,长沙市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情况得分不高,且伴有下降趋势,总体上处于可持续利用的起步阶段;2013年的可持续利用水平最高,并摆脱可持续利用的起步阶段,进入到可持续利用的发展阶段;2009~2013年,其可持续利用水平并不稳定。长沙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总体上仍处于可持续利用起步阶段,可持续利用水平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2.
赵德义  高晓巍  周耀光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14741-14744,14790
从生产稳定性、经济可行性、资源保护性和社会可接受性4个方面选取25个指标,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并以石家庄市为例,对其所辖县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水平进行了评价;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建议,为石家庄市县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管理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保证我国国民经济长远发展的必要条件。通过建立由经济社会发展、资源减量投入、资源循环利用和生态环境4个方面的17个指标组成的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选用多指标综合模型法对中国1991-2013年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全国平均水平及东部、中部、西部3大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逐步上升,制约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资源的减量化投入水平。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根据评价结果提出政府要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提高资源减量化投入水平、在农业生产各个环节贯彻4R原则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大效益等。  相似文献   

14.
丁玲玲  郑景云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4):16951-16953
选取人均产粮、粮食单产、耕地面积等指标作为天门市各乡镇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然后用灰色评价法对各乡镇的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天门市各乡镇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部分乡镇存在耕地资源生产力水平低、稳定性差、经济投入不高等情况。最后,提出了实现天门市各乡镇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5.
王丹  赵源  倪长健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6):10034-10037
回顾了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发展历程及研究的主要内容,着重从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上进行了分析和论述,最后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了目前国内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指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绥化经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伟红  鞠媛媛  杨凤海 《安徽农业科学》2011,(11):6777-6778,6781
通过建立土地集约化利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利用理想值比例推算法对各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和特尔菲法确定指标权重,应用集约度综合分值法进行评价,得出黑龙江绥化经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度总体水平较高,但与理想值仍存在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17.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的综合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建立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利用AHP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构建了该湖区湿地生态系统的综合评价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资金短缺、洪涝灾害、污染扩散和开发不尽合理对生态系统影响较大;加强湿地协调管理、贯彻"32字"方针、发挥水资源优势、加强科学研究和法制建设是保持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