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9 毫秒
1.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新化县森林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基于SOM神经网络构建了新化县森林健康评价模型,对新化县森林进行健康评价,利用GIS技术对健康评价结果和森林属性进行了数据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新化县森林的总体健康水平不高,主要以较健康状态为主;森林的健康状况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布特征,森林的健康状况与人为干扰程度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结合森林起源、林种、龄组、主要优势树种和森林健康等级空间分布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了新化县森林起源、林种、龄组和主要优势树种健康状况的现状和成因。  相似文献   

2.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出森林健康评价体系的指标,通过Matlab构建SOM神经网络模型,计算出森林健康等级,得出结论:城步苗族自治县森林健康状况较为理想,较健康等级以上的森林面积占总面积的81.70%;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优质健康和健康等级的森林主要集中在城步县中部偏北和中部偏西南,而不健康和亚健康的森林主要零散分布在城步县北部和西南部的特征,且与人为干扰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天然林的森林健康状况优于人工林;过熟林和成熟林因群落结构完善、生态系统稳定性高,其健康状况优于他龄组,森林群落结构的完整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影响森林健康程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基于海南省五指山市2008年森林资源一类清查数据,利用空间误差模型(SEM)分析森林碳储量与林分因子、地形因子之间的关系和森林碳储量的空间分布,以期为五指山市森林管理规划提供相关信息。结果表明:五指山市森林碳储量的空间分布具有空间自相关性;文章所选的林分因子、地形因子都对森林碳储量的空间分布有显著影响,其中,郁闭度是最主要的因子。SEM可以很好地解决模型残差的空间自相关性。由模型的预估结果可以看出,森林碳储量的空间分布整体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4.
基于2008年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档案更新数据,对深圳市宝安区树种结构、龄组结构、公顷蓄积、公顷植物生物量、生态功能等级、森林自然度、森林健康状况、森林景观等级等森林生态质量指标进行分析.分析评价结果:森林生态功能一般,林分质量不高,树种结构有待优化改善,森林健康状况良好,森林景观度不高,森林生态系统主要为受人为活动严重制约和影响的人工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5.
采用森林蓄积量、森林自然度、森林群落结构、树种结构、植被总覆盖度、郁闭度、平均树高、枯枝落叶厚度等级等8个评价因子对闽侯县自然保护地2011年、2021年森林生态功能等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闽侯县5个自然保护地两期森林生态功能指数为0.42~0.54,森林生态功能等级均处于“中”等水平;自然保护地森林生态功能总体上表现为随龄组增大森林生态功能增强的特征;针阔混交林对森林生态功能的贡献最大,纯林贡献最小;各自然保护地天然林森林生态功能指数均高于人工林。  相似文献   

6.
采用2006年和2016年森林资源调查数据,从森林质量和生态状况2个方面对森林质量变化进行分析与评价。对乔木林面积蓄积、纯林和混交林单位面积、蓄积变化以及龄组结构、径级结构、郁闭度等级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森林质量逐年提升;对森林健康状况、天然林自然度、生态公益林群落结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林分状况得到改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凸显。资源评价认为:滇西北森林资源富集,林分质量较高;植被区系类型复杂独特,科研价值高;区位关键重要,生态功能作用突出。  相似文献   

7.
借鉴《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技术规程》中的森林生态功能评价方法,基于2016年和2020年森林资源档案数据,采用森林生物量、森林自然度、森林群落结构、树种结构、植被总覆盖度、郁闭度、平均树高、枯枝落叶厚度等级等8个因子,评价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前后森林生态功能等级,分析比较不同地类、不同树种结构和不同龄组森林生态功能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显示,武夷山国家公园2016年森林生态功能指数为0.6032,等级为“中”;2020年指数为0.7003,等级为“好”。2020年森林生态功能等级按林地面积占比排序为好(53.9%)>中(43.9%)>差(2.2%)。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后,区域森林生态功能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8.
北京八达岭国家森林公园森林健康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为评价依据,构建八达岭国家森林公园森林健康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并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森林健康等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从评价指标权重来看,树种组成、群落层次结构、林分蓄积量、郁闭度、腐殖质厚度等5个指标对八达岭国家森林资源质量影响较大,5个指标权重之和占总权重的80.8%;北京八达岭国家森林健康等级为中等,属于亚健康状态。亟需采取措施提高园区森林的生物多样性和群落层次结构稳定性,使森林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森林健康是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前提。在森林健康众多研究方法中,SOM神经网络(Self Organizing Maps)能够减少主观因素的影响,是较为先进的人工智能评价方法。文章对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库伦旗森林健康进行评价,运用主成分分析法选取评价指标,建立森林健康评价指标体系,运用SOM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聚类分析,结论如下:(1)优质小班、健康小班面积之和占比53.72%,库伦旗乔木林总体健康程度较好;(2)以起源划分,人工林中优质和健康小班面积占比51.89%,天然林中96.72%都是优质小班;(3)以龄组划分,幼龄林和中龄林小班健康情况好于其他小班;(4)以优势树种划分,榆树(Ulmus pumila L)和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 mongolica Litv.)小班健康情况好于杨树(Populus L.)、油松(Pinus tabuliformis Carr.)。  相似文献   

10.
生态公益林质量评价能够客观反映森林资源质量状况,为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和可持续经营管理提供依据。应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广东蕉岭生态公益林进行森林质量评价,构建生态公益林森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等级划分标准,计算得到综合质量评分值。结果表明:采用林分对环境的影响和林分稳定性两大类10个评价指标(平均胸径、平均高、郁闭度、活立木公顷蓄积、龄组、优势树种、树种结构、森林群落结构、植被盖度、灾害等级)可以较为全面地反映该地区森林质量状况。其中,植被盖度对森林质量影响较大,郁闭度和树种结构次之,优势树种影响较小。总体来看,蕉岭生态公益林资源质量等级为中等,主要表现为植被盖度较高,郁闭度良好,活立木公顷蓄积量、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均处于中等水平,受灾程度轻,森林群落结构较完整,优势树种以本地优势树种为主,树种结构以相对纯林和纯林居多、混交林较少,林分以中龄林和过熟林居多。蕉岭生态公益林经营管理应加强森林抚育,注重林分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11.
张超 《热带林业》2022,(1):68-72
该研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SOM神经网络模型等方法对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开展了森林健康评价,并研究了其森林经营优化措施.研究结果表明:(1)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森林健康状况理想,优质健康等级的森林面积最大,处于Ⅳ级(健康)以上(包括健康、优质健康)的森林占森林总面积的62.45%.(2)国家公园内的森林健康度呈现西高东低的...  相似文献   

12.
《福建林业科技》2015,(3):18-23
以五指山市1993—2008年间4期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为基础,运用生物量换算因子连续函数法估算森林碳储量,借助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993—2008年间,五指山市森林碳储量总体分布趋势表现为自然演替→自然演替为主、人为干扰演替为辅→人为干扰演替→人为干扰演替为主、自然演替为辅;碳储量变化趋势为优→良→差→良。随着人们生态意识的加强和海南省各林业工程项目的实施,五指山市森林碳储量将逐步呈现良性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湘潭县的森林健康状况,运用SOM神经网络构建了湘潭县森林健康评价模型,初步得出以下结果:(1)湘潭县的森林健康整体状况较健康,处于较健康以上的森林占森林总面积的77.63%;(2)优质健康和健康等级的森林主要集中在湘潭县南部、西部和东部,不健康和亚健康的森林主要分布在湘潭县北部和中部;(3)湘潭县森林各年龄组段的健康等级以较健康为主,其中健康和优质健康的森林集中分布在中龄林,不健康和亚健康的森林则集中分布在幼龄林和中龄林。这充分反映出森林群落的结构完整性和功能稳定性是影响森林健康程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依据五指山市2010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运用生物量换算因子连续函数法估算五指山市森林植被碳储量,借助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五指山市森林植被总碳储量6060938.32 t,平均碳密度52.22 t·hm~(-2);各乡镇、林场、农场和自然保护区的森林碳储量与面积大小不成正比;乔木林碳密度分布规律为:水土保持林国防林水源涵养林自然保护林一般用材林林化工业原料林短轮伐期用材林药用林果树林食用原料林;樟树林杂木林阔叶混交林松类杉木林热带林桉树林;天然林人工林;过熟林近熟林成熟林中龄林幼龄林;高郁闭度中郁闭度低郁闭度;自然度Ⅱ级Ⅰ级Ⅲ级Ⅳ级Ⅴ级。  相似文献   

15.
利用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库,基于林地小班尺度,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出了平均胸径、 平均树高、郁闭度等 12 个评价因子,将初筛因子按照各主成分分析综合为森林生产力、森林立地质量和 林分稳定性描述,将其作为层次分析法准则层来构建县域森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获得了层次总排序指 标权重并通过一致性检验。最终将全县森林质量等级划分为 4 个等级,分别为优、中、差、劣,同时也 得出了全县整体森林质量指数为 0.53,表明县域森林质量处于中等水平,全县森林质量水平提升空间较 大。同时利用 GIS 技术对森林质量评价结果和森林属性数据进行数据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全县林地小 班急需进行精准森林经营来提高森林质量。基于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库合理建立森林质量评价体系, 掌握县域森林资源质量状况,可以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县域森林经营方案、规划等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
大兴安岭北坡火烧迹地森林郁闭度恢复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7年发生在大兴安岭北坡的特大火灾造成了森林资源的巨大损失,其森林景观恢复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本研究选取与森林生产力具有密切联系的郁闭度因子作为研究对象,以 ArcView、ArcGIS等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为研究平台,采用1987年和2000年两期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对郁闭度、火烧强度、抚育类型、地形因子等进行分级,通过数据叠加,探讨了森林郁闭度格局的恢复状况以及火烧强度、更新类型、地形因子对郁闭度恢复的影响.结果显示:2000年郁闭度等级构成与1987年火前相比发生了明显变化,无林地以及高郁闭度等级比重明显下降,较低郁闭度等级比重显著上升;火烧强度是影响火后恢复的初始因子,火烧强度与郁闭度等级呈负相关;更新措施短期内对郁闭度恢复影响不显著,但可以缩短森林演替的周期,对未来针叶林群落生产力恢复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地形因子中坡度对郁闭度恢复影响最为明显,其次为坡位,坡向影响最弱.  相似文献   

17.
为准确把握浏阳市森林生态质量现状,从森林健康、森林景观稳定性状况2个方面,构建浏阳市森林生态质量评价体系。研究结果表明:森林生态质量评价体系中,系统活力性、可持续性、地形敏感度、景观适应度为一级指标;龄组、平均胸径、每公顷蓄积量、土层厚度、起源、郁闭度、海拔、坡度、景观类型破碎度指数、优势度指数、聚合度指数、分维数倒数指数、斑块丰度指数为二级指标。研究结果对浏阳市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为政府应对森林生态变化做出及时、合理、有效的方案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基于永安市第四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森林质量评价体系,评价指标主要由反映林木质量和林地质量的10个因子组成,质量等级划分为优、良、中和差4级.从森林类别、树种组成和龄组结构3个方面对森林质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全市乔木林森林质量指数为0.643,处于良等级,可通过精准提升进一步提高森林质量.结合永安实际情况,认为研究结果能够真实反映永安市森林资源质量,可以为制定科学的森林经营方案和森林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以香格里拉市为研究区,基于2006年TM遥感影像和2006年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数据,以小班各遥感因子为自变量,每个小班的郁闭度为因变量,对香格里拉高山松林按区分立地质量等级和不区分地位级2种策略建立郁闭度神经网络遥感反演模型,并进行精度评价。基于小班平均高和平均年龄建立的地位级表将立地质量等级划分为好、中、差3种类型。研究结果表明,红外、近红外、植被指数和第一主成分等遥感因子对郁闭度的解释能力较强;从模型独立样本验证结果得出,不区分地位级郁闭度估测精度为67.64%,区分地位级后,好、中、差3种立地类型的郁闭度估测精度分别为74.14%、75.32%、72.38%,区分立地质量类型模型的精度优于不区分地位级模型的精度。  相似文献   

20.
从便于开展精细化森林火险等级预报的角度出发,根据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结合小班的优势树种(组)的燃烧难易程度和小班郁闭度等级,将研究区森林分为了易燃、可燃和难燃3组共12种可燃物类型,分别是:高、中、低郁闭度易燃类型和未郁闭易燃类型,高、中、低郁闭度可燃类型和未郁闭可燃类型,高、中、低郁闭度难燃类型和未郁闭难燃类型。本研究结果可作为进行小班尺度火险等级预测计算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