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牛出血性败血症主要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所引起的一种牛的传染病,也称牛巴氏杆菌病,简称牛出败。笔者曾在芒信海东村对发病3头水牛进行了治疗,治愈2头,死亡1头,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巴氏杆菌病在和田地区呈散发。和田市某牛羊养殖场自 1 997年建场以来 ,临床上未发现过巴氏杆菌病发生。 1 999年 4月— 5月从外地引进怀孕黑白花奶牛 ,1 2月间所产犊牛突然发病造成死亡 ,经病理剖检、病原分离与鉴定等综合诊断 ,确诊为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奶牛巴氏杆菌病。1 发病情况和田市某养殖场 ,于 1 999年 4月— 5月从新疆昌吉分两批购进 2 1头黑白花奶牛 ,至 1 1月底共产犊牛 1 6头。 1 2月 1 0日— 1 7日 ,先后有 3头犊牛发病死亡 ,其中 6日龄 1头 ,42日龄 1头 ,74日龄 1头。2 临床症状体温 39.5℃以上 ,心率 1 2 0次以上 mi…  相似文献   

3.
牛巴氏杆菌病是一种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所引起的传染病,以牛最为易感,急性病例以败血症和炎性出血为主要特征。该文根据2013年6月至2014年9月在者东镇发生的牛巴氏杆菌病,对此病的临床表现做出了细致的分类,并针对各种类型的牛巴氏杆菌病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方案。  相似文献   

4.
牛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病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常见败血症和器官出血性炎症为主要特征,因此又称出血性败血症和器官出血性败血症,简称:"牛出败"。一般呈散发性,多发于夏、秋季节。2012年5月8日,笔者接到病例报告,经综合诊断该病为牛巴氏杆菌病。1发病情况2012年5月8日上午,一名黄氏的农民到里雍兽医站反映,龙团村委上石汉屯有6头水牛发病,已有2头小水牛相继死亡,而且与该屯相邻的4个自然屯也有类似的病例发生,笔者接到报告后迅速赶到现场,对未死亡的4头病牛用增效磺胺进行处置,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正>多杀性巴氏杆菌对水貂的危害是极大的,特别是早春气候变化突然的季节,是多杀性巴氏杆菌繁殖、适宜侵入机体发病的流行时期,如果环境卫生搞不好,就会引起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的发生,因此,在配种结束后应做好多杀性巴氏杆菌的防卫和污染物的清理工作。1形态特性巴氏杆菌可分为7种不同的类型,对水貂致病的主要类型是多杀性巴氏杆菌。菌体形态为两端钝圆,中间微鼓;长1.0~1.5μm、宽0.3~0.6μm,  相似文献   

6.
湖北省建始县某梅花鹿养殖场死亡4例梅花鹿,通过对病料进行细菌的分离培养,可见典型的多杀性巴氏杆菌和腐败梭菌的菌落;通过细菌生化鉴定结果为多杀性巴氏杆菌和腐败梭菌;动物接种实验复制出了多杀性巴氏杆菌和腐败梭菌相同的病变。因此,确诊为多杀性巴氏杆菌和腐败梭菌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7.
<正>牛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所引起的以高热、肺炎和内脏出血为特征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又称牛出败,呈散发或小范围爆发性流行。一年四季都有零星散发病例发生,多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此病,效果颇佳。所诊治的40例患牛中35头痊愈,治愈率87.5%。1诊断1.1临床症状牛巴氏杆菌病的潜伏期约为5 d,在临床中可分为败血型、肺炎型和水肿型,患牛体温一般为39.5~41.5℃。败血型发病突然,全身症状明显,表  相似文献   

8.
传染病传播迅速,影响范围较广,必须从根源了解并提前加以防治,杜绝传染。感染猪多杀性巴氏杆菌病常由于猪场饲养条件太差、气候恶劣加之猪抵抗力较低而引起,会出现最急性、急性、慢性3种常见类型,临床症状多见高温、咳嗽、呼吸困难等,大多因窒息而亡。此病有一定的潜伏期,一般为1~5d,因此要以预防为主,定期注射疫苗,可有效控制猪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9.
<正>牛巴氏杆菌病也称牛出败,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也有溶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其致病菌存在于病畜的全身各组织、体液、分泌物及排泄物中,经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给牛的养殖造成影响。笔者结合实践工作,就牛巴氏杆菌病的防治进行探讨,以供借鉴。1牛巴氏杆菌病临床症状1.1牛眼结膜充血、出血,呼吸困难,心跳加快,运动失调;死后肛门和鼻口有少量出血。病程稍长的一般在数小时至2d内死  相似文献   

10.
2001年7月,本市某国营养殖场饲养的梅花鹿和马鹿先后出现以食欲不振、精神沉郁、咳嗽、气喘、呼吸困难为特征的疾病.发病突然,发展迅速,病情严重,并出现急性死亡.经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实验室检查等综合判断,确认为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鹿肺炎型巴氏杆菌病.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各血清型的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Pm)在四川、重庆、云南的流行情况,对2013-2014年间四川、重庆、云南等地8个规模化养殖场的125份病死猪肺炎样品进行细菌分离,并用PCR方法对分离的多杀性巴氏杆菌进行鉴定及荚膜血清分型。结果表明:从有肺炎症状病死猪的肺脏样品中共分离出11株多杀性巴氏杆菌,其中有7株为A血清型(63.6%),3株为D血清型(27.3%),1株为F血清型(9.1%),没有发现B和E血清型。表明在该区域内,猪肺疫主要是由A型Pm感染引起。另外,此次还分离出了1株较少见的F型多杀性巴氏杆菌。该结果可为上述地区巴氏杆菌病的防治提供科学材料。  相似文献   

12.
<正>牛巴氏杆菌病也称牛出败,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也有溶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其致病菌存在于病畜的全身各组织、体液、分泌物及排泄物中,经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给牛的养殖造成影响。笔者结合实践工作,就牛巴氏杆菌病的防治进行探讨,以供借鉴。一、牛巴氏杆菌病临床症状1、牛眼结膜充血、出血,呼吸困难,心跳加快,运动失调;死后肛门和鼻口有少量出血。病程稍长的一般在数小时至2d内死亡,主要表现为高热,反刍停止,流涎,流泪,有黏液性  相似文献   

13.
<正> 鹿巴氏杆菌病(鹿出血性败血症)是一种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以肺炎和败血症为主要特征,病程短,死亡率高,对鹿的养殖有很大危害。一、发病情况围场县龙头山乡孟庆国种狍种鹿养殖场,养鹿七年,饲养量每年85头左右,从饲养梅花鹿至今,每年均有该病发生。2009年7  相似文献   

14.
牛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发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散发性或地方流行为主。饲养环境差及管理水平低下是诱发牛巴氏杆菌病的主要原因。目前,根据临床表现可将本病分为急性败血型、浮肿型和肺炎型。因此,采取措施防治牛巴氏杆菌病的病发成为牛产业的突出问题。本文在介绍牛巴氏杆菌病的病原、流行特点、发病原因和临床表现的基础上探讨当前牛巴氏杆菌病的预防措施和治疗策略,旨在为牛巴氏杆菌病的临床防治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牛巴氏杆菌病也称牛出败,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也有溶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其致病菌存在于病畜的全身各组织、体液、分泌物及排泄物中,经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给牛的养殖造成影响.笔者结合实践工作,就牛巴氏杆菌病的防治进行探讨,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牛巴氏杆菌病又称牛出血性败血症简称牛出败,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以高热、肺炎、急性胃肠炎及内脏器官广泛性出血为主要特征的高致死性传染病,对畜牧业生产和经济危害极大。  相似文献   

17.
<正>牛巴氏杆菌病又叫牛出血性败血病,简称"牛出败",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热性传染,以高热、肺炎、急性盲肠炎以及内脏广泛出血  相似文献   

18.
正牛巴氏杆菌病也称牛出败,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也有溶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其致病菌存在于病畜的全身各组织、体液、分泌物及排泄物中,经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给牛的养殖造成影响。1.症状牛眼结膜充血、出血,呼吸困难,心跳加快,运动失调;死后肛门和鼻口有少量出血。病程稍长的一般在数小时至2d内死亡,主要表现为高热,反刍停止,流涎,流泪,有黏液性鼻液流出,咳嗽,呼吸困难,卧地不起,最后死亡。牛巴  相似文献   

19.
牛巴氏杆菌病为牛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其病原为多杀性巴氏杆菌,患病牛的主要特征为全身呈点状或片状出血,故也称牛出血性败血病,简称牛出败。本文介绍了牛巴氏杆菌病的病原、临床症状、诊断及防治措施,供肉牛及奶牛生产行业工作者借鉴。  相似文献   

20.
牛巴氏杆菌病又称牛出血性败血症,由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败血性传染病,以发高热、肺炎或急性胃肠炎和内脏广泛出血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