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提高母猪繁殖性能的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母猪是猪场最重要的一个群体,母猪繁殖性能的高低体现了猪场的综合管理水平,决定了猪场生产效益的高低。影响母猪繁殖性能有内在和外在的因素。遗传因素如品种特性等是决定其生产性能的内在因素,饲养管理、环境温度、饲料营养和毒素、疾病等是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外在因素。  相似文献   

2.
母猪繁殖性能的高低是衡量养猪业经济效益的关键指标,而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因素很多,如品种、营养、管理、环境和疫病等。近年来,随着猪种遗传品质的改良提高,对营养的需求及饲养技术也发生了相应改变。  相似文献   

3.
生猪养殖过程中,妊娠母猪的繁殖性能对生猪养殖的经济效益有关键性影响。妊娠母猪饲养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采食量下降的情况,通常是由传染病因素、饲料营养因素以及饲养管理因素3个方面导致的,严重降低了妊娠母猪的生产性能。文章介绍了妊娠母猪群体采食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旨在为妊娠母猪的健康饲养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4.
母猪繁殖性能是影响养猪场经济效益的直接因素,因此,养殖人员必须注重提高母猪繁殖性能。本文主要分析了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营养因素,并针对不同阶段的营养调控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是提高养猪场养殖经济效益,扩大养殖规模的有效手段。母猪繁殖性能的高低受到很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笔者就营养方面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展开介绍,提出改善母猪繁殖性能的营养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6.
正在生长发育阶段,给后备母猪提供合理的营养与正确的饲养管理,将为其有一个较长的繁殖寿命和高产的繁殖性能奠定良好基础。目前,有关后备母猪的绝大多数研究集中于生长育肥期的饲养,首要的重点是提高后备母猪的早期发情率。一个成功的后备母猪饲养方案,必须使初产母猪拥有较高的分娩率和较大的窝产仔数。此外,合适的后备母猪营养还要能提高繁殖母猪长时间维持高产的可能性。1后备母猪的营养需要量根据养猪生产实践,笔者认为后备母猪营养需要量是  相似文献   

7.
妊娠期不同营养水平对经产母猪繁殖成本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研究妊娠期不同营养水平对经产母猪繁殖成本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妊娠期不同营养水平对经产母猪仔猪生产成本有影响.对于经产梅山猪来说,中水平是繁殖性能、经济效益最好的饲养水平.  相似文献   

8.
生猪养殖中后备母猪繁殖性能对生猪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关键影响,后备母猪良好的繁殖性能可以有效提高后代仔猪的产量和成活率,进而改善生猪养殖的经济效益,促进生猪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后备母猪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措施是提高其繁殖性能的有效措施,主要可以通过后备母猪养殖合理分群、饲养环境控制、加强后备母猪机体运动、营养饲料供给、促进发情、后备母猪发情期管理、不发情母猪的科学处理及后备母猪更新和淘汰等方面进行,同时还要做好后备母猪养殖中疾病防治和保健工作。文中围绕规模化生猪养殖中后备母猪饲养管理措施进行介绍,旨在为后备母猪科学饲养及生猪养殖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
影响种母猪繁殖力的因素很多,主要有遗传、营养、饲养管理、疾病等.文中从种猪的选留(购)、提高种公猪的精液品质、加强种母猪各阶段的饲养管理、严格控制繁殖障碍疾病及合理地淘汰生产性能低的母猪等方面,阐述了提高种母猪繁殖力的综合技术措施,对提高种母猪繁殖力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母猪的高产性能对养猪业的发展特别重要。同时对具有一定饲养规模的养殖场来说,母猪的繁殖性能对其经济收益有着决定性影响。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因素很多,如繁殖技术的选择、母猪品种的不同、猪舍环境的好坏及喂养饲料的均衡等。本文就夏季高温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进行分析和讨论,以期养殖人员能结合实际条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由此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影响种母猪繁殖力的因素很多,主要有遗传、营养、饲养管理、疾病等。中从种猪的选留(购)、提高种公猪的精液品质、加强种母猪各阶段的饲养管理、严格控制繁殖障碍疾病及合理地淘汰生产性能低的母猪等方面,阐述了提高种母猪繁殖力的综合技术措施,对提高种母猪繁殖力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在母猪的养殖管理过程中,由于饲养管理原因、营养不平衡、滥用生殖激素和繁殖障碍疾病等因素的影响,造成母猪繁殖机能障碍,引起母猪便秘、子宫内膜炎、不发情、发情配不上、发情不排卵等母猪繁殖障碍病。本文主要分析了母猪繁殖机能障碍产生的一些原因,并给出了一些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3.
天气是影响母猪繁殖性能主要因素,尤其是夏季高温的天气严重的影响着母猪的繁殖生产性能,夏天高温天气对母猪繁殖生产性能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母猪发情迟缓、屡次配种不孕、妊娠母猪中期流产、初产母猪出现返情、配种后发情等。因此,夏季高温天气对母猪繁殖生产性能受到了严重影响。针对夏季高温天气对母猪繁殖生产性能受到了严重影响采取合理的综合性措施,搞好母猪夏季的饲养管理和配种工作,提高母猪的产仔率,增强母猪的繁殖生产性能。因此,本文针对夏季高温天气对母猪繁殖生产性能影响及防治措施方面进行了综述,在母猪的生产实践中,为提高夏季母猪繁殖生产性能提供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根据母猪的不同生长、繁殖阶段,分别对后备母猪、妊娠母猪、哺乳母猪和空怀母猪的营养控制和饲养管理进行了总结,以期指导猪场对母猪实行科学的管理,保证母猪具有较高的繁殖性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母猪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15.
尹青鹏  李栋  禹业飞 《农技服务》2014,(12):124-124
<正>为了加强母猪的饲养管理,提高母猪的年生产力,并且增加窝产活仔数和母猪的抵抗力,要加强对母猪的饲养环境的管理。对于母猪饲养环境管理的技术措施要严格控制,让其发挥更大的经济价值,为提高母猪的生产性能及其经济价值,除了考虑遗传因素外,最重要的是考虑营养与环境管理措施,要加强母猪饲养环境的管理,用以提高母猪的繁殖能力,提高母猪的生产性能,下面就如何提高母猪的生产性能的饲养管理环境措施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6.
《江西农业学报》2022,(4):149-150
农村养殖母猪由于受资金投入少、饲养技术不科学、母猪品质较差等因素的影响,直接降低了母猪的繁殖性能和养殖效益。就农村饲养母猪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7.
农村养殖母猪由于受资金投入少、饲养技术不科学、母猪品质较差等因素的影响,直接降低了母猪的繁殖性能和养殖效益。就农村饲养母猪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8.
正1饲养策略饲养哺乳母猪的主要目标是提高泌乳量和母猪繁殖性能。哺乳母猪的采食量是限制泌乳量的一个主要因素。母猪长期繁殖成绩依赖于体况的维持,体况又是母猪营养水平的反映。饲养策略对提高采食量起到重要作用。母猪哺乳期间吸收的营养物质主要是为了达到产乳汁的需要,其产乳量从分娩后每天3~4L增加到泌乳高峰每天10~12L。因此,为了满足营养需要的增加,在哺乳期的第4~5天应开始逐渐提高母猪采食量,使日采食量达到4~5kg。提高哺乳母猪采食量的饲养策略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在生猪饲养过程中,种猪的繁殖率高低决定着养殖场的经济收益。饲料营养是否均衡与充足直接影响种猪的繁殖性能。饲料营养不足或不均衡除了会对妊娠母猪或哺乳母猪的繁殖性能产生不良影响之外,也会导致种公猪及后备母猪的繁殖能力下降。为此,生猪养殖过程中,应关注饲料营养的搭配与供应量,以提升种猪的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20.
母猪繁殖性能是生产力评价的重要指标,临床生产中对母猪繁殖性能有影响的因素很多,常见的有营养、疾病、管理、应激、授精和选种水平等,规模化程度高的种猪场一定要平衡猪群营养,加强疾病防控,提高管理水平,并采用有效措施防止应激发生,注重一线人员人工授精和选种技术培训,使母猪繁殖性能达到最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