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华山松木蠹象防治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曲靖市海寨林场遭华山松木蠹象危害的华山松林分内设样地并作解析木观测,结果表明,华山松木蠹象危害指数与华山松材积损失率间有明显的相关关系,其相关关系可用一元回归方程表示为Y=-0.398654+0.055908X(X为华山松木蠹象危害指数,Y为华山松材积损失率)在此基础上,考虑不同的立木生长量、木材价格、防治费用和防治效果,进一步推算出华山松木蠹象防治指标的动态模型为X  相似文献   

2.
伊犁地区新害虫--榆跳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榆树是伊犁地区主要造林用材树种 ,近年来由于榆跳象 ( Rhynchaenus alni linnaeus)大面积发生 ,严重影响榆树生长。为了有效地控制该虫的危害 ,我们于1997年~ 1999年对该虫进行观察研究 ,现将初步结果整理如下。1分布、发生与为害榆跳象国内分布于上海、江苏、天津、北京、内蒙古、辽宁、吉林、宁夏和陕西 ;新疆分布于伊犁地区。1997年该虫在伊犁地区大面积发生 ,属新疆首次。专性为害榆属 ( Ulmus)树种。成虫取食嫩芽及叶片 ,造成叶片缺刻或穿孔。幼虫潜在叶内取食叶肉 ,被害部位正反面均鼓起变黄 ,呈泡状 ,严重时可全林被害。据 1997年…  相似文献   

3.
榆跳象(Rhynchaenus alni Linna-eus)专性为害榆属树种,成虫取食芽苞及叶片,造成叶片缺刻或穿孔。幼虫潜在叶内为害叶肉,叶片被害部位鼓起变黄,呈泡状。严重时全林如同火烧。近二、三年营口、锦州等部分地区受害严重。1981年盘山县林场1700多亩4—6年生白榆(Ulmus pumila  相似文献   

4.
杨潜叶蜂(杨泡叶蜂)Messa bcr-ticulana Klug属膜翅目、叶蜂科。国内分布于辽宁省(台安、朝阳两县),山东省为新记录,主要分布于惠民县南部的联五、姜楼、麻店、胡集乡一带;国外分布于苏联。该虫主要危害小钻杨Populus×xiaozuanica W.Y.Hsu et Liang、小青杨P.Pseudosimonii kitag、北京杨P.×beijingensis W.Y.Hsuex C.Wanget S.L.Tung等。被害株率达100%,叶片被害轻者为36%,重者达95%以上,远看象火烧一样。  相似文献   

5.
江西千烟洲几种灌木生物量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以中国科学院江西省千烟洲红壤丘陵综合开发试验站(以下简称千烟洲站)人工森林中灌木层的4种常见灌木为对象,采用SPSS、EXCEL等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建立灌木各营养器官生物量及总生物量与各测树因子的回归模型,所得的各样本总生物量回归方程为:四川红淡比:Y=0.677X0.6293,山矾:Y=11.672+0.0201X+(2E-05)X2,格药柃:Y=597-48.86X+1.365X2,钩藤:Y=208.2-46.47X+2.91X2。通过对模型的精度检验,其结果表明:本实验建立的灌木各营养器官生物量同各测树单因子及复合因子之间的回归方程相关性好,可用于推算灌木生物量。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云南松毛虫采用人工模拟摘叶和实际放虫危害测试,找到了松针损失量与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之间的关系,并通过F、q检验,组建了胸径(X)与针叶量(Y)回归方程为Ye=2 987 91X - 112 4 5 7;采用产投比法和经济阈值法,建立了第1代和越冬代防治指标:Y =2 3981X - 9 0 2 5 8,Y =5 0 72 2X - 19 0 9。  相似文献   

7.
在昌吉州所属昌吉市、呼图壁县、阜康市、奇台县和吉木萨尔县,以门字样方的形式调查大沙鼠的目测最大鼠数、洞群密度、洞群覆盖率和林木被害率,分析这4项调查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以探究荒漠林区大沙鼠发生危害程度的最佳调查指标。结果显示,4种调查指标均呈显著正相关,其中以洞群覆盖率与林木被害率之间的相关系数最大(r=0.86),显著高于其他2项指标与被害率之间的相关程度(P0.05)。因此,将洞群覆盖率作为衡量荒漠区大沙鼠发生危害程度的统计指标较为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福建九龙江、云宵和广东深圳3个种源7个样地秋茄的生长差异,凝练种苗采购和宜林地选择技术。[方法 ]基于7个样地的数据,采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及回归分析研究秋茄株高与地径、叶片数量之间的关系。[结果 ]7个样地的秋茄生长存在一定的差异,向陆林区样地A的秋茄平均株高、地径和叶片数比向海样地D的大,非潮沟边样地C的秋茄较比邻潮沟中间样地B的生长好,互花米草区样地E的秋茄比向陆样地A的生长差;秋茄株高与地径、叶片的二元线性回归模型为Y=-2.941+26.785X1+0.047X2(R2=0.872,P 0.01),二元非线性回归模型为Y=-356.815+26.396X1+340.407X20.01(MS=0.875,P 0.01);株高与地径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为Y=-48.961+89.203X1-23.88X12+2.548X13(R2=0.941,P 0.01),一元非线性模型为Y=289.888X1/(X1+8.913)(MS=3.626,P 0.01);福建云霄种源秋茄比九龙江和广东深圳的更适宜引种在沿浦湾。[结论 ]秋茄宜林地应选在水动力较弱的滩涂区,潮沟边缘栽种前应适当改造生境,以减小潮流的冲击;互花米草区需在清除后较长时间方可栽种秋茄;向海林区边缘造林时应采取措施减小潮水和藤壶等污损生物的胁迫影响;种苗采购应选择与拟栽种区气候较接近的种源地。  相似文献   

9.
用鳞翅目比较敏感的4种苏云金杆菌菌液浸渍龙眼叶片,喂食3~4龄龙眼裳卷蛾幼虫,5 d后感染浓度与死亡机率值回归方程为Y1=1.063 5+0.451 5X,Y2=-1.447 0+0.813 0X,Y3=0.205 9+0.615X,Y4=3.002 6+0.117 9X;半致死中浓度LC50值分别为5.236 8×108、8.517 1×107、6.237 4×107和8.7648×1015cell/ml.以3×108cell/ml浓度感染4龄幼虫,其致死中时间LT50值分别为5.747 3、3.557 2、4.817 7、16.086 2 d.结果表明Bt(2)菌株对龙眼裳卷蛾毒力次于Bt(3),但致死中时间最短,可供农林业生产上应用于林间防治.  相似文献   

10.
马尾松树脂道与产脂力的回归分析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测定了14个马尾松高产脂无性系的树脂道个数与产脂力的关系。结果表明:树脂道个数与产脂力具有密切相关,经过16个回归方程拟合,树脂道个数与马尾松日产脂量、10cm侧沟产脂量、校正产脂量的最优回归方程分别是:①Y=(7 102+120 703X)/X,r=0 848;②Y=(0 789+12 300X)/X,r=0 762;③Y=(4 842+80 362X)/X,r=0 664。  相似文献   

11.
松梢象鼻虫的生物学习性和防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松梢象鼻虫(Pissodes nitidus Roelofs)亦称黄星象(虫甲),属鞘翅目象鼻虫科。主要危害7—12年生的人工林幼树的当年和前一年的主干顶梢,造成树干顶梢枯死,第二年重萌分杈新梢,多次被害时即难以形成主干。危害侧枝不严重。以一个经营所的调查为例,在全部的红松和樟子松造林地进行的调查中得知:百分之四十的林分被害;被害率平均百分之五十;严重地块被害率达百分之六十六;顶梢死亡率占百分之五十;个别地块幼树百分之百被害。  相似文献   

12.
巨尾桉刚果12号桉无性系林木冠幅生长与适宜密度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广东电白巨尾桉和刚果12号桉无性系0.5、1.5、2、3和4年生林木的冠幅生长。试图探索其各年龄阶段的适宜密度,为营造桉树速生丰产林确定造林密度,抚育间伐和经营管理等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巨尾桉冠幅与胸径的回归方程为:Y=1.6983+0.1032X r=0.4756。显著性 F 检验为显著。刚果12号桉冠幅与胸径的回归方程为:Y=0.9235+0.1317X r=0.8344~(**) 显著性 F 检验为极显著  相似文献   

13.
对浙江省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主要分布区51个不同发育阶段杉木人工林典型样地调查,分析不同优势木高杉木人工林的径级结构,并利用126株优势木数据,建立杉木人工林优势木的胸径、树高、冠幅之间关系,得出胸径与树高相关关系的最佳回归方程为:Y=0.361 8X+4.497 9,模型的拟合度R^2=0.796 5(X表示胸径,Y表示树高);胸径和冠幅的相关关系的最佳回归方程为:Y=0.137 9X+0.858 9,模型的拟合度R^2=0.881 6(X表示胸径,Y表示冠幅)。通过对3株50年生杉木人工林大径级林分优势木的树干解析,研究大径级杉木人工林优势木的胸径、树高与材积的生长规律,结果显示生长率都呈现逐年降低趋势,树高较为明显。树高、胸径、材积生长率最大值出现在10年生时分别为5.278 7%,15.069%,25.895%;而50年生时仅为0.273 3%,0.186 9%,0.921 7%。研究提出杉木人工林目标树经营的发育阶段划分、合理密度、目标树数量等关键经营技术参数,为杉木人工林的目标树经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2003年6月起,乌鲁木齐市阶段性的爆发了大面积的蚜虫,这已经是蚜虫在乌市连续第3年大面积爆发。调查显示,去年我市发生的蚜虫以榆彩斑蚜、榆长斑蚜为优势种。调查还表明乌市行道树树种依次易感蚜虫顺序为:倒榆被害率达90%、白榆被害率达84%、钻天榆被害率达81%、大叶榆被害率达65%。  相似文献   

15.
榆跳象(Rhynchaenus alni Linnaeus)对榆树(Ulmus pumila Linnaeus)危害严重,是近年新发展起来的食叶害虫.国内自1981年以来才有报道,尚无系统的研究资料。根据标本研究,陕西武功1959年就有榆跳象的分布,近几年在关中地区严重发生。为了掌握该虫的生物学特性,进行有效的防治,笔者从1982—1985年,对榆跳象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整理如下。一、分布为害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红榉在不同光合有效辐射(PAR)强度及不同CO2浓度(CCO2)范围内叶片光合及水分生理生态参数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当大气CO2浓度为400μmol/mol时,红榉叶片净光合速率(Pn)与光合有效辐射(PAR)之间回归方程为Pn=-9×10-6PAR2+0.021 2PAR+0.592,光饱和点、补偿点及表观量子效率分别为1 177.8μmol/(m2.s)、20.0μmol/(m2.s)、0.034 5 mol/mol;叶片蒸腾速率(Tr)与PAR间回归方程:Tr=0.002 5PAR+4.535(R2=0.816 9,n=48);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和PAR之间的回归方程:WUE=-2×10-6PAR2+0.003 3PAR+0.193 9(R2=0.822 2,n=48);②1 200μmol/(m2.s)PAR条件下,Pn与CCO2之间回归方程为Pn=-2×10-5C2CO2+0.062 1CCO2-5.501 8(R2=0.936,n=48),CO2饱和点、补偿点、羧化速率分别为1 552.5μmol/mol、84.8μmol/mol、0.040 3 mol/(m2.s);Tr随CCO2增强基本保持稳定不变;WUE与CCO2之间回归方程为:WUE=-3×10-6C2CO2+0.010 5 CCO2-0.944 2(R2=0.894 1,n=48)。  相似文献   

17.
在椒园内设样地进行分级调查,测定不同病级花椒黑胫病所对应的产量损失,建立了感病指数与产量损失率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Y=0.796 8+0.98x(R2=0.999 9)。依据回归方程及花椒生产实际情况,确定出花椒黑胫病的经济阈值为病情指数5.62,成灾水平因子为病情指数29.80;绝收水平因子为病情指数80.82。  相似文献   

18.
白榆无性系叶面积数学模型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 2 5个白榆无性系叶片的长度 (X1)、宽度 (X2 )、面积 (Y)作了测量 ,采用最小二乘法分别求得每个白榆无性系叶片长度与面积、宽度与面积以及长宽与面积的回归方程及其相关系数 ,并对其进行了系统聚类分析 ,同时还通过多元回归求得白榆无性系叶面积通用模型 (Y =1 1754X10 74 2 1·X2 1 12 53 )。本研究得出的白榆无性系叶面积数学模型有较高的准确性 ,可在实际中应用。  相似文献   

19.
范俊秀 《山西林业》2007,(3):I0001-I0004
春尽蠖别名:杨尺蠖危害树种:杨、柳、槐、榆。危害部位:幼芽、花蕾、叶危害时间:3月-4月危害特征:被害叶片轻者残缺不全,  相似文献   

20.
根据根基注射甲胺磷防治泡桐叶甲效果调查 ,注药后第 4~ 9天为泡桐叶甲死亡高峰期 ,约占总死亡量的 80 %左右。采用第 15天校正杀虫率 90 %以上的样株数据进行回归分析 ,求出泡桐胸径与注射量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为 :Y =0 5 3X +7 5 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