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辽东山区长白落叶松天然更新调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调查辽东山区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的长白落叶松天然更新数量、幼苗的存活和生长状况以及其幼树出现的生境.结果表明:在结实的长白落叶松人工林内均有1年生落叶松幼苗,其数量与人工林种子库落叶松种子数量有关,其存活和生长(高生长和叶片数量)状况明显受林分开阔度、地面植被盖度和枯落物的影响.1年生长白落叶松幼苗在林内生长缓慢,一般高生长不超过6 cm,地径生长不超过0.1 cm,叶片数量不超过25针.长白落叶松天然更新幼苗4月末开始出现,6月份幼苗数量最多,9月份林内大部分幼苗死亡.这表明长白落叶松幼苗在林下不能正常存活和生长,而影响其存活和生长的主要因素是光照、草本灌木和地面枯落物.另外,长白落叶松林下很难见到幼树,只有在有种源、光照充足、草本灌木和枯落物少,以及土壤较湿润的生境中能见到其幼树.  相似文献   

2.
在三江平原丘陵区佳木斯市孟家岗林场对不同立地条件下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生长指标进行标准地调查,建立立地指数导向曲线方程、同形立地指数族、立地指数表和优势木高与立地因子间的数量化模型,在此基础上,评价立地因子对落叶松生长的影响,得出影响落叶松生长的主要立地因子依次为坡向、土壤A层厚、坡度和坡位,适宜落叶松生长的立地是坡度平缓土层深厚的阴坡中下部。  相似文献   

3.
大伙房林场现有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的面积占有林地总面积的36.4%,占总蓄积的42.8%。如何科学地经营好长白落叶松人工林,是我场在森林经营上举足轻重的大问题。为了全面掌握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的立地质量和生产力,合理预测产量,提高集约经营技术。试用地位指数表的方法,对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的生长进行了分类评价,目的是促进我场人工林经营技术的发展和提高。大伙房林场大部分长白落叶松人工林已经过抚育间伐,而利用上层优势木作为指标不受正常抚育间伐的影响,因此,采用立地指数表法来评定大伙房林场的立地生产力,较为准确和实用。  相似文献   

4.
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是黑龙江省重要的更新造林树种。由于其分布较广,适应性强,生长迅速,所以它们的人工更新发展很快.为探讨兴安、长白落叶松的适宜栽植区,我们于1984—1985年对兴安、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的生长情况进行了调查.在此基础上,划出兴安、长白落叶松种子调拨范围。一、材料搜集与研究方法参照各地现实栽植兴安、长白落叶松人  相似文献   

5.
以山西省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在不同立地、不同气象因子条件下的生长差异,分析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在山西的适应性。结果表明:在纬度36°30'~39°00',海拔1 900 m~2 200 m间,最适宜发展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海拔1 400 m以下,不适宜发展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华北落叶松在适宜的环境中,坡向、坡位、坡度等不是其生长的限制因子,生态位幅度较大。年降水量550 mm是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正常生长的下限,适宜的年均温为2℃~8℃,1月均温为-14.0℃~-7.0℃.  相似文献   

6.
应用BP神经网络的理论和方法,针对长白落叶松人工林采伐迹地火灾危险等级评价指标的非线性和复杂性,通过对长白落叶松人工林采伐迹地火灾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建立长白落叶松人工林采伐迹地火灾危险等级评价模型,实现对长白落叶松人工林采伐迹地火灾危险等级评价,评价结果验证了所建模型的可行性,表明基于BP神经网络的火灾危险等级评价模型对长白落叶松人工林采伐迹地火灾安全管理和预测具有指导作用,可为相关部门的火灾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辽宁省湾甸子实验林场红松人工林固定标准地进行20余年观测研究表明,不同立地条件红松生长差异明显,其中坡位是影响生长的主导因子;不同抚育措施产生的效果亦不同,红松林龄在12年左右应进行除伐打枝,16年时进行首次间伐,其株数强度35~50%,伐后保留1750~2430株/ha,间隔期6~8年。下层抚育“辽Q标准”在生产中适用。红松与长白落叶松经32年生长对比试验表明,红松林龄在25年后,其胸径、材积生长量超过长白落叶松表现速生。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长期氮沉降增加对温带森林的影响,以辽东山区长白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设置7个氮添加水平,进行为期5年的人工模拟氮沉降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氮添加抑制了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的胸径生长,添加铵态氮肥和添加硝态氮肥对落叶松生长的影响并不相同,添加铵态氮肥加剧落叶松人工林胸径年生长速率的降低,添加硝态氮肥对年生长速率有一定促进作用。高铵态氮肥和高硝态氮肥均能够提高土壤表层和落叶松针叶中的全氮和有机碳含量。研究结果为揭示气候变化条件下的温带森林生长和碳氮循环建模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以定向、速生、丰产、优质、高效为目标,研究了长白落叶松纸浆材人工林不同种源、苗木和立地条件对生长的影响,同时通过对长白落叶松数量成熟龄、工艺成熟龄和经济成熟龄的研究分析,确定了长白落叶松纸浆材轮伐期。  相似文献   

10.
林龄对长白落叶松胸径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孟家岗林场37块不同龄组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的生长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计算胸径总生长量、平均生长量和连年生长量随年龄的变化,结果表明: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和成熟林长白落叶松的胸径总生长量均表现为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不同林龄长白落叶松胸径的平均生长量增长呈现先大后小的状态;连年生长量相互交织,呈现不规则的生长状态。  相似文献   

11.
河北省冀北山地人工林主要以华北落叶松为主,树种较为单一。研究通过对木兰围场华北落叶松和长白落叶松的标准地调查与数据分析表明,长白落叶松总体上生长较弱于华北落叶松,但差异不显著,造林时可以用长白落叶松代替部分华北落叶松。长白落叶松耐阴性较华北落叶松差,进行林分管理时要保持合理的林分密度。  相似文献   

12.
几年来,结合教学活动对我省落叶松人工林的生长规律进行了研究工作。在此基础上对落叶松人工林的主伐年龄提出如下看法。供参考。一、黑龙江东部地区落叶松人工林生长特点我省人工栽植的落叶松大多数是兴安落叶松,其次是长白落叶松.木质坚硬,纹理通直,力学强度高,耐腐朽.可作枕木、矿柱、电杆、桥梁、造船和建筑等用材.树皮含单宁量高(8~16%),可提炼栲胶、松脂,可提制松香和松节油.易栽易管,生长较快,培育周期短,是我省主要造林树种之一。1.我省东部落叶松人工林的生长特点  相似文献   

13.
我场位于四平地区东南70华里.现有天然次生林十万余亩,宜林荒山尚有两万余亩;以长白落叶松为主的人工林四万余亩.大面积天然次生林长势不好,林相很不整齐,经济价值较低,急等进行林分改造.从现有人工林生长情况来看,落叶松确是适地适树的优势树种.但由于连年来的自然灾害,落叶松的种子极为缺乏,远远满足不了造林的需要,而我场人工栽植的落叶松均为长白落叶松,该树的特点是生长快,抗病虫害  相似文献   

14.
对兴安盟北部林区兴安落叶松人工林林分密度对林木的胸径生长、材积生长的影响进行研究,充分了解不同抚育强度条件下兴安落叶松人工林林分结构变化,认识林木个体与群体和林分间的相互影响、制约和联系的作用规律,从而可以借助于人为措施合理调控经营密度,优化林分结构,使林分内个体间由于对生活因子的争夺而产生的相互抑制作用达到最小,以期获得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为兴安落叶松人工林的合理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长白落叶松人工林采伐迹地具有与其他林地不同的独特性质,因此其地表温度变化也呈现特定的规律。本文应用有限元热分析的方法,利用线性单元建立热传导分析模型,对长白落叶松人工林采伐迹地地表的温度场进行分析。将分析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分析模型的可行性。表明基于有限元热分析的人工落叶松林采伐迹地地表温度模拟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可以为长白落叶松人工林采伐迹地的更新改造、林木管理以及森林防火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黄土高原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长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从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长进程、株数分布规律及不同地区的人工林生长比较分析 ,探讨了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在内蒙古黄土高原适宜条件下造林成功的事实。用灰色关联分析研究了影响树木生长的主要立地因子 ,并对树木的生长状况进行了预测 ,提出了一些经营建议  相似文献   

17.
长白落叶松工业人工林密度控制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树力  刘大兴 《林业科学》1997,33(4):321-329
以马尔柯夫过程理论为基础对长白落叶松工业人工林进行了模拟密度控制,提出了合理的培育密度和相应的抚育间伐对象。结果表明:马尔柯夫过程理论确能反映长白落叶松工业人工林的直径转移过程,这对于定量分析长白落叶松工业人工林直径分布的动态规律,从而拟定合理的密度控制措施非常有益;长白落叶松工业人工林成林后的密度控制间伐无论从培育森林方面,还是从取得木材、加大林分收益方面考虑,都应该以间伐小径阶的林木为主;20-25龄长白落叶松工业人工林的经营密度以0.7为最佳。  相似文献   

18.
以西丰县郜家店镇不同林龄(18年、22年、38年)的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人工林132块样地调查数据为依据,采用正态分布法对林分直径结构和树高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正态分布法可以直观反映出林分直径(树高)的分布状态;此方法对该地长白落叶松人工林林分结构的描述效果较好;研究得到的理论参数方程可用于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经营管理。  相似文献   

19.
通过用树干解析方法对长白落叶松人工林进行生长变异、早晚相关及早期选择的效率研究,确定了最佳早期选择年龄。  相似文献   

20.
采用解析木分析方法研究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生长过程,结果表明:径级10~15 a生生长较快,20 a生以后趋向稳定;树高15 a生以前生长迅速,20 a生后稳定生长;材积生长从20 a开始到40 a逐年增长,是生长旺盛期,40 a生平均生长量分别较20 a、25 a、30 a生增长了73.5%、41.5%和19.8%。40 a生落叶松每公顷木材产量分别为20 a、25 a生时的220%和169%,产值分别为292%和182%,年产值分别为146%和114%。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的培育方向应确定以大径级材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