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利湿健脾散可治疗奶牛产后乳房水肿陕西眉县畜牧场(722300)任新奇奶牛在妊娠后期,腹下及乳房发生不同程度的水肿,初胎牛尤甚。有的牛在产后较短时间乳房水肿能自行消退,且食欲及泌乳正常,属生理性水肿,一般可不采用药物治疗。但个别体质较差的牛在产后很长时...  相似文献   

2.
奶牛乳房水肿(浮肿)发生于分娩时,偶尔也有在分娩前症状较重的,不管头胎牛或经产牛都发生妊娠水肿,一旦患浮肿后,很多再次发生。据加拿大对1200头奶牛的调查,乳房水肿发病率为18%,但仅有1%需要治疗。又据美国纽约州的调查,有43%的乳牛是中等程度浮肿,5%浮肿较重。浮肿的主要原因,是乳房的分泌细胞间积蓄过多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在临床上经常接触和诊疗奶牛妊娠浮肿的病例,经过治疗摸索出用中草药治疗的方法,感到疗效较为理想,现将诊疗情况介绍如下。1奶牛妊娠浮肿的原因奶牛妊娠浮肿,多发生于妊娠的中后期,主要因胎儿不断增大,导致腹内压增高,而使静脉回流受阻所致。多见于病畜胸腹下出现浮肿,有的眼睑部也出现浮肿。轻者食欲、反刍较正常,而浮肿稍重时则食欲、反刍减退,并可出现轻度腹泻等症状,甚至引起流产或早产。按照中兽医理论,认为奶牛的妊娠浮肿,多为肝木旺则乘脾土,而脾失健运,日久心阳不足而出现临床症状。故治宜抑木扶土、补心阳为主。2中药治疗…  相似文献   

4.
奶牛乳房水肿又称为乳房浮肿,块结乳房,主要是奶牛在妊娠后期乳房的血流量和淋巴液明显增多,或者后躯静脉血液循环发生障碍引起的一种产后乳房疾病。在临床上,奶牛乳房水肿主要表现为乳房肿胀,按压时存在凹陷,但乳房皮肤不发热。奶牛乳房水肿是奶牛妊娠分娩后的一种生理现象,轻度乳房水肿一般可自行恢复,严重的乳房水肿如果不及时治疗,很难自愈,还很容易诱发乳房炎,更为严重的造成血乳,严重威胁到乳产品品质和奶牛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5.
<正> 奶牛乳房水肿又称乳房浮肿、块结乳房。主要是由于奶牛在妊娠的后期,乳房的血流量和淋巴液流量明显增多,当乳房的血液循环、淋巴循环,或者是后驱静脉的血液循环发生障碍时,便可引起乳房的肿胀。临床主要表现为乳房明显肿胀,按压有凹陷,但无热痛感。本病通常发生于奶牛产前或产后的2天,初产奶牛、高产奶牛和老龄奶牛多发。奶牛乳房水肿的发生率在10%左右。1 发病原因奶牛长期进行舍饲,尤其是在奶牛妊娠后期缺少适量的运动,易导致乳房血液循环不畅;而在妊娠后期奶牛胎儿明显增大,也会导致妊娠牛血液和淋巴液回流受阻,从而引起乳房水肿;奶牛饲料单一,配比不合理,精料饲喂比例过大,饲料中钠盐、钾盐的含量过高,也可诱发奶牛乳房水肿;此外,该病还与血浆中雌激素和孕酮的浓度有关,雌酮和17-雌二醇可以促进乳房水肿的发生,而孕酮和17-3雌二醇可抑制乳房水肿的发生。2 临床症状乳房水肿多为4个乳区同时发病,临床表现为乳房皮肤充血,整个乳房明显肿胀,  相似文献   

6.
奶牛围产期(产前21天至产后15天),也称为奶牛的病理期,因为80%的奶牛发病和死亡都发生在这一时期。现将奶牛围产期的几种常发病介绍如下。1妊娠水肿奶牛进入围产期后乳房易发生水肿,严重者波及腹下和后肢,持续时间过长者会感染皮肤病和乳房炎,造成产奶量的下降。造成妊娠水肿的  相似文献   

7.
1妊娠浮肿 1.1症状 浮肿常从腹下及乳房开始,有时可蔓延至前胸、阴门,甚至波及到后肢的跗关节及系关节等处。肿胀呈扁平状,左右对称,皮温低,触之如面团,指压有痕,被毛稀少部位的皮肤紧张而有光泽。  相似文献   

8.
1临床表现奶牛妊娠浮肿常发生在分娩前一个月内,尤以分娩前10天显著。浮肿通常发生于下腹壁、乳房、后肢及会阴部与阴唇,有时可蔓延到胸前及胸下部。浮肿的特点是无痛、表面皮温低于未发生浮肿部位皮温,质地如面团,用手指按压时可形成凹陷,久久不能复原,并常伴有...  相似文献   

9.
奶牛隐性乳房炎是由病原微生物感染而引起乳房组织及乳头发炎的一种疾病,给奶牛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1].奶牛隐性乳房炎若治疗不当还可能转为临床乳房炎[2].为了探索疗效显著、简单易行、经济实用的中药疗法,试验采用中药制剂蟾蜍注射液对奶牛隐性乳房炎进行治疗,取得了很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正奶牛乳房水肿又称乳房浮肿,主要是由于奶牛在妊娠的后期,乳房的血流量和淋巴液流量明显增多,当乳房的血液循环、淋巴液循环,或者是后躯静脉的血液循环发生障碍时,便可引起乳房肿胀。本病通常发生于奶牛产前或产后的2天,初产奶牛、高产奶牛和老龄奶牛多发,发病率在10%左右。1发病原因1.1有研究表明,本病与产奶量呈显著正相关。此外,血浆雌激素与孕酮含量,摄入过量的钾,低镁血症,也与本病相关。  相似文献   

11.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的常见疫病之一,对乳制品产业危害严重,常给奶牛养殖者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使用抗生素治疗虽然效果明显,但是却容易产生耐药性及药物残留。笔者介绍了一种采用中药治疗奶牛乳房炎的方法,以期为广大奶牛养殖场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乳房炎是奶牛常见的乳房疾病,给奶牛业造成很大的损失。笔者多年来从事奶牛兽医工作,采用浦公英配合治疗奶牛乳房炎,取得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供奶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3.
奶牛乳房炎在奶牛生产中常发、多发,是困扰奶牛业发展的难题。奶牛一旦发生乳房炎造成牛奶品质,产量下降,延长奶牛发情和妊娠的时间,降低其繁殖力,过早淘汰。另外,奶中病原菌及抗生素治疗带来的药物残留,严重影响乳及其制品的食品安全和消费者身体健康。为此,我们应用纯中药制剂对乳房炎进行治疗,取得了理想的效果。1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4.
奶牛乳房水肿又称乳房浮肿、块结乳房。主要是由于奶牛在妊娠的后期,乳房的血流量和淋巴液流量明显增多,当乳房的血液循环、淋巴循环,或者是后驱静脉的血液循环发生障碍时,便可引起乳房的肿胀。临床主要表现为乳房明显肿胀,按压有凹陷,但无热痛感。  相似文献   

15.
奶牛乳房水肿又称乳房浮肿、块结乳房。主要是由于奶牛在妊娠的后期,乳房的血流量和淋巴液流量明显增多,当乳房的血液循环。淋巴循环,或者是后驱静脉的血液循环发生障碍时,便可引起乳房的肿胀。临床主要表现为乳房明显肿胀,按压有凹陷,但无热痛感。  相似文献   

16.
奶牛在分娩前后几天内会出现乳房浮肿现象 ,一般会自行消散而不影响泌乳量和乳质。严重者因乳房肿胀而造成外伤 ,继发乳房炎等不良后果。1 病因分娩前后牛体新陈代谢、激素水平、生理状况发生很大变化使乳房局部血流淤滞或全身循环紊乱 ,也可能影响乳房淋巴液回流的通畅。2 症状一般无全身症状 ,并发或继发其他疾病时可见到程度不同的全身症状。乳房皮下及间质水肿 ,乳房下半部较明显 ,皮肤发红发亮、无热或有热无痛、指压留痕、有的水肿可波及胸下、下腹部、乳房基底前缘、四肢及乳镜、乳头皮肤有出血痕迹 ,乳头及乳房皮肤有外伤破损。3…  相似文献   

17.
奶牛乳房基部淋巴外渗在临床上虽不多见,一旦发生,局部肿胀,发展迅速,并易与乳房前血管断裂所致的血肿、乳房浮肿、乳房前腹壁破裂性的腹水漏出、乳房前肿胀相混淆。我站最近收治一例奶牛乳房基部淋巴外渗的病例,经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王义桂 《中国奶牛》2013,(16):30-32
分别采用中药、西药及中西药结合进行奶牛乳房炎治疗试验。结果表明,中西药结合治疗奶牛乳房炎具有较好的作用,其治疗效果优于西药。中西药结合治疗奶牛隐性乳房炎治愈率高达100%,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9.
自 1990年以来 ,笔者采用静脉封闭法治疗家畜无名浮肿病 16例 ,其中种公驴 3例、牛 5例、种公羊 7例、塔里木马鹿1例 ,治愈 15例 ,有效率 93 7%。现介绍如下。1 临床表现及病因病畜多表现为突然发病 ,浮肿由腹下及乳房开始 ,以后蔓延至前胸及后肢 ,严重时头部也肿胀。病畜体温一般正常。触诊肿胀部位质地如面团 ,指压有压痕。此时病畜仍有一定食欲 ,不愿走动。强行运动则步态强拘 ,个别的表现出跛行 ,其主要病因为母畜妊娠后期胎儿发育生长迅速 ,子宫体积迅速增大 ,腹内压增高 ,乳房及后肢静脉血流滞缓导致淤血 ,引起毛细静脉管壁弹性降低…  相似文献   

20.
奶牛怀孕浮肿是指怀孕后期母牛后肢、腹下及其附近发生的浮肿而言。一般的情况下 ,分娩后水肿自然消失 ,严重的水肿会影响后肢关节的活动 ;水肿部损伤和感染时 ,易发展成蜂窝织炎 ,甚至引起组织坏死。1 病因分析 奶牛于怀孕后期 ,胎儿过度发育或胎儿过大 ,导致奶牛母体血液循环障碍而发生水肿 ;缺乏营养 ,运动不足和心脏或肾脏机能不全或变弱 ,以致静脉血液淤滞 ,渗出物积聚于腹下或附近的疏松皮下组织中。中兽医认为 ,胎气皆因妊娠太重 ,外感内伤 ,伤劳太甚 ,清气不升 ,浊气不降 ,清浊不分 ,以致胎胞中气不通 ,日久胎气流行经络 ,而成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