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甘薯茎线虫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在红薯种植区普遍发生,造成严重产量损失。症状甘薯茎线虫病主要危害薯块,其次是薯苗、薯蔓基部和粗根,不仅在田间危害,还造成储藏期烂窖和育苗期烂床。薯块受害后表皮龟裂,内部糠腐。苗期受害,  相似文献   

2.
《福建农业科技》2010,(6):51-51
甘薯贮藏是甘薯生产中的重要环节,甘薯体积大,水分多,组织柔嫩,在收获、运输、贮藏过程中,容易碰伤薯皮,增加病菌感染机会,同时薯块水分散失快,降低了块根的贮藏性;甘薯不耐低温,容易遭受冷害和冻害而引起烂窖。1.贮藏前期管理:从薯块入窖到封窖。  相似文献   

3.
甘薯软腐病俗称水烂、脓烂、软烂等,是甘薯贮藏期较常见的病害,主要发生于贮藏期的薯块上。如果薯块受冻、收获粗放、贮藏不当,则会导致此病的迅速蔓延,是造成烂窖的主要原因。此病分布广泛,全国各甘薯生产区均有发生,除甘薯外,也能危害多种水果及球根作物。  相似文献   

4.
甘薯冬季贮藏期间的病害防治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由于管理方法不完善,鲜食甘薯在储藏期间易发生病变,引起烂窖,造成很大损失。几年来我们不断总结烂窖的原因并对防治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得出以下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甘薯储藏是增收的重要手段之一。某甘薯主要产区调查统计结果表明,鲜甘薯收获后售价为1元/公斤,经过几个月的储藏,售价达到3.2元/公斤,经济效益增加了两倍多。但是,如果甘薯在储藏过程中管理不当,往往会出现烂窖现象,经济损失惨重,因此掌握甘薯安全储藏技术,是保证种植效益的重要措施之一。一、窖址选择  相似文献   

6.
<正>甘薯黑斑病又叫黑疤病,是甘薯的主要病害,此病从育苗期、生长期和收获贮藏期都能发生,引起死苗、烂床、烂窖,造成严重损失。病菌深入薯肉下层,使薯肉变成黑绿色,味苦。病部木质化、坚硬、干腐,且病薯含有毒物质,牲畜误食较多则可引起中毒,严重的可致死。因此,对于甘薯黑斑病要及时进行预防和治疗。一、危害症状  相似文献   

7.
<正>近几年由于甘薯经济效益的提高,在玉田县山区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甘薯的贮藏却成了困扰老百姓的一大难题,在实践中我们摸索出了甘薯烂窖的原因及贮藏技术。1甘薯的烂窖原因1.1冷害。受冷害的薯块由于生理作用反  相似文献   

8.
甘薯贮藏法     
甘薯的贮藏以窖藏为最适宜。薯窖的形式很多,通常用的有长方形,丁字形或十字形。窖地要选择地势较高、土质坚硬干燥、避风向阳、防潮防水的地方。在收薯以前就要把窖挖好。窖深约8—10尺。晒干以后,用木棒作梁,复盖秫秸,再培上2尺左右厚的干土即成。窖的容量一般3,000—4,000斤比较合适,最大不要超过6,000斤,太大了不易检查,如果发生烂薯,很容易传染。甘薯在下窖以前,窖内要铺砂,即防潮湿,又治老鼠。甘薯刨下来以后,一般不要过夜,上午刨的甘薯,下午就要下窖;如当天刨的不能  相似文献   

9.
安全贮藏是保证甘薯丰收保产的最后一环。甘薯贮藏比其他粮食作物困难,因为鲜薯的体积大,组织幼嫩、皮薄,容易受损,又易因冷害和病害而发生腐烂。一、甘薯贮藏发生烂窖的原因1.冷害冷害和冻害是有区别的,在10℃以下时,薯块的细胞原生质活动停滞,影响生机,因而发生冷害;当温度在  相似文献   

10.
大规模进行优质商品甘薯的保鲜,有别于传统小规模甘薯储藏,通过科学建造甘薯保鲜窖、对薯窖严格消毒、选用优质食用型甘薯品种、适时收获、挑选薯块、科学堆放、灭菌处理加强甘薯窖藏期间的管理等措施,可使甘薯的保鲜期延长1倍以上,保鲜的效益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11.
甘薯也称红薯、红苕、番薯、白薯、山芋、地瓜等,主要食用部分是地下肥大的块根。甘薯贮藏是甘薯生产中的重要环节,甘薯体积大,水分多,组织柔嫩,在收获、运输、贮藏过程中,容易碰伤薯皮,增加病菌感染机会,同时薯块水分散失快,降低了块根的贮藏性;甘薯不耐低温,容易遭受冷害和冻害而引起烂窖。所以必须抓好收获、运输、贮藏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才能保证甘薯安全贮藏。  相似文献   

12.
甘薯贮藏烂薯原因调查及其解决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量的调查数据分析结果显示,甘薯贮藏期烂薯主要是由冷害、病害、湿害和缺氧造成的,而采用甘薯贮藏大棚窖则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正> 甘薯收获块根,鲜薯体积大、含水量高、组织幼嫩、皮薄易破损,易受冻害和感染病害而发生烂窖。 甘薯在贮藏期间仍有旺盛的呼吸,呼吸强度比谷类作物种子大十几倍到几十倍。甘薯在氧充足时进行有氧呼吸,吸入氧较多,放出的二氧化碳和热量也多。当氧不足时,甘薯进行无氧呼吸  相似文献   

14.
汪载 《农家参谋》2011,(11):24-24
甘薯组织柔嫩、水分多,在收获、运输、贮藏过程中,容易碰伤薯皮,增加病菌感染机会,同时薯块水分散失快,降低了块根的贮藏性。甘薯不耐低温,容易遭受冷害和冻害而引起烂窖。所以必须抓好收获、运输、贮藏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才能保证甘薯安全贮藏。  相似文献   

15.
1、老窖消毒 由于农民一般都建有固定的储藏窖且常年贮藏马铃薯,难免病烂块茎残存在窖内.新薯进窖如不进行清扫、消毒,老窖中的病烂薯和带菌的残渣、污土很可能把病菌传染给新薯。所以在新薯入窖前应及时把老窖打扫干净,用来苏水或石灰喷洒消毒,以除后患。  相似文献   

16.
汪载 《农家顾问》2009,(9):56-57
甘薯组织柔嫩、水分多,在收获、运输、贮藏过程中,容易碰伤薯皮.增加病菌感染机会.同时薯块水分散失快,降低了块根的贮藏性:甘薯不耐低温,容易遭受冷害和冻著而引起烂窖。所以必须抓好收获、运输、贮藏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才能保证甘薯安全贮藏。  相似文献   

17.
<正>一、红薯黑皮是什么病,如何防治1.病因和症状。红薯黑皮实际就是红薯黑斑病,也称红薯黑疤病。这种病从育苗期、大田生长期和收获储藏期都能发生,直接引起死苗、烂床、烂窖,造成严重损失。主要症状:薯块感病后病菌深入薯肉下层,使红薯表面出现坚硬的黑皮,个别薯肉变成黑绿色,味苦。病部木质化、干腐,且病薯含有毒物质(莨菪素),不能食用。薯苗染病初期幼茎地  相似文献   

18.
曹涤环 《新农村》2022,(1):23-24
红薯又名甘薯、番薯、地瓜、红苕等,可用作粮食、饲料和工业原料.但因薯块大、含水量多、皮薄,容易破皮损伤而感病,在贮藏期易遭受病害的侵染而出现大量烂薯,造成损失.现将红薯贮藏期发生烂窖的主要原因及预防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甘薯黑斑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薯黑斑病,是甘薯主要病害.从育苗期、大田生长期以及收获贮藏期都能发生,引起死苗、烂床、烂窖,损失严重.广大薯农在实践中总结出了一留(无病留种地)、二浸(药剂浸种薯、种苗)、三高(高温育苗、高剪苗和高温处理贮藏)的综合防治措施,效果很好.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20.
甘薯线虫病是一种危险性、毁灭性的病害。主要危害薯块,其次是薯苗和薯蔓,还可以在窖藏期引起烂窖,育苗时引起烂床。 1症状表现根据线虫的种类及危害,甘薯线虫病可分为甘薯根结线虫病和甘薯茎线虫病。1.1甘薯根结线虫病又称甘薯根瘤线虫病,俗称地瘟病。感病植株秧蔓生长停滞,节间缩短,叶片黄化脱落,地下块根粗肿,细根上有颗粒状(类似根瘤状)虫瘿,严重时植株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