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分析20052014年山东省粮食总产量和人口总数的动态变化数据,分析研究了山东省粮食安全现状。借助Matlab程序及SPSS 19.0软件,运用灰色预测模型、曲线估计、线性回归等方法对粮食自给率各变量分别进行了预测模型拟合,得出山东省20152014年山东省粮食总产量和人口总数的动态变化数据,分析研究了山东省粮食安全现状。借助Matlab程序及SPSS 19.0软件,运用灰色预测模型、曲线估计、线性回归等方法对粮食自给率各变量分别进行了预测模型拟合,得出山东省20152025年粮食自给率呈上升趋势,但增速放缓。最后从保障耕地面积、提高粮食单产、控制人口增长、建立粮食安全储备体系4个方面提出了保障粮食安全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山东省制定粮食安全与耕地保护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2005~2014年山东省粮食总产量和人口总数的动态变化数据,分析研究了山东省粮食安全现状。借助Matlab程序及SPSS 19.0软件,运用灰色预测模型、曲线估计、线性回归等方法对粮食自给率各变量分别进行了预测模型拟合,得出山东省2015~2025年粮食自给率呈上升趋势,但增速放缓。最后从保障耕地面积、提高粮食单产、控制人口增长、建立粮食安全储备体系4个方面提出了保障粮食安全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山东省制定粮食安全与耕地保护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提高中国粮食自给率的形势分析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香玉 《安徽农业科学》2014,(35):12695-12697
粮食安全问题至关重要,关系着一国的政治经济稳定.该研究从粮食自给率的概念出发,分析了粮食自给率的影响因素及中国粮食自给率的现状,阐述了确定粮食自给率需要考虑的方面,并就如何提高粮食自给率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王艺  刘民培 《广东农业科学》2015,42(21):178-184
对粮食的范围及粮食自给率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分析了中国粮食自给率的概况;其次结合中国整体粮食自给率状况,研究了近年海南省粮食自给率的影响因素,从粮食产量和消费量两个角度对海南粮食自给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最后结合国家相关政策从提升自然灾害的防范力度、加快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推进农村土地的流转、安排合理的种植结构、引导居民的消费结构等方面给出了提高海南省粮食自给率的建议,予维持海南省粮食安全以参考。  相似文献   

5.
咸阳市粮食安全影响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制定粮食安全相关农业政策提供参考,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法、线性回归拟合法及比较法对影响粮食安全的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陕西省咸阳市人口将在2030年激增至554.28万,粮食自给率将降低至61.49%。产业结构调整及工业建设是粮食播种面积降低最主要的原因。通过保护耕地、提高农业综合管理水平、改善膳食结构、厉行节约几项措施,可使自给率提高至96.19%以上。任何一项措施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必须一起实施,才能满足粮食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6.
粮食安全是粮食生产的首要任务,即要提供充足的粮食以满足人的生存需要。塔吉克斯坦粮食自给率很低,粮食消费主要依赖进口。本文运用灰色系统预测、线性回归模型及土地人口承载力模型测算了塔吉克斯坦土地人口承载力状况。结果表明,塔吉克斯坦耕地少,人口超载严重,粮食短缺严重,粮食安全保障低。在耕地供给约束下,控制人口增长和提高粮食生产效率应是解决粮食短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武拉平  田甜 《农业展望》2013,9(4):66-70
受资源、气候等诸多因素影响,中国粮食生产面临较强的约束性和不确定性;受经济增长、城市化和居民收入提高等影响,粮食需求呈现较强的刚性,中国粮食经济进入新的阶段。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可选模式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保证中国粮食安全的战略构想。研究认为,中国粮食安全可选择的模式有直接进口、对外投资种粮进口、援助其他粮食净进口国发展粮食生产以及建立国际"粮食协定",同时认为,中国粮食安全战略要实现从粮食安全到口粮安全、从粮食安全到食品多样化两个转变;因此,在保证口粮基本自给的同时,应适当扩大饲料粮进口,小麦和大米自给率分别维持在95%,玉米自给率可适当放宽到90%。  相似文献   

8.
我国粮食自给率与粮食贸易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中国现有的粮食自给率水平和粮食需求,对中国未来粮食单产发展和未来粮食自给率进行探讨,结合国际粮食市场出口情况,提出中国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思路。  相似文献   

9.
粮食生产是粮食安全的首要环节。通过分析我国1995-2009年粮食生产数据,阐明了目前我国粮食生产在区域结构上存在的北移西扩趋势,加大了粮食安全的自然风险和环境代价;在产能结构上存在的粮食生产对个别省份的高度依存、主产区部分省份贡献率急剧下降和主销区自给率持续降低等现象,加大了我国粮食安全的风险度;在品种结构上存在的品种间的大面积替代、稻谷供给偏紧、玉米需求增加、大豆自给率降低等现象也影响着我国的粮食安全。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角度,提出了调整优化粮食生产结构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基于经济学的投入产出模型提出粮食自给率影响因素的模型,并以中国1984~2008年的数据实证分析耕地面积对粮食自给率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耕地面积对粮食自给率的影响较小,而资本和劳动力的影响较大。同时,耕地面积减少对粮食自给率的影响是积极的。最后,提出保障粮食自给率的政策: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改进农业生产制度;增加农业生产的资本投入。  相似文献   

11.
福建省粮食安全及其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福建人多地少耕地面积更少,是我国第三大粮食主销区,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粮食生产与消费需求矛盾加剧。采用粮食安全系数评价法,构建了包括粮食自给率、人均粮食占有量、粮食单产水平、人均耕地、粮食生产波动系数在内的区域粮食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福建省9个设区市2006年和2012年粮食安全状况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1)整体上福建省粮食安全状况为临界安全级,粮食安全基本有保障,但粮食自给率下行压力增大;(2)福建省各区域粮食安全状况差异显著,存在粮食生产与粮食消费空间分布上的错位性,在趋势上东南沿海地区粮食安全形势恶化明显而闽西北地区形势转好;(3)依据粮食安全综合评价分值(Q值)可将福建省粮食安全等级划分为3类,即三明、南平、龙岩属于粮食安全区,漳州、宁德属于粮食临界安全区,福州、厦门、莆田、漳州为粮食不安全区。并针对不同类型区域粮食生产及消费特点提出保障粮食安全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韩国的粮食自给率急剧下降,到2011年,基于热量计算的粮食自给率为44.5%。本文简要回顾了韩国历年的粮食供给状况,通过分析韩国的粮食战略选择及为确保粮食安全所采取的粮食生产、粮食进口管理、粮食储备和海外农业投资等政策措施,为中国制定粮食安全宏观调控政策提供借鉴。韩国的粮食宏观调控政策给中国以一定的启示:保障主要口粮供给须先确保产业安全,在WTO规则下适时调整粮食补贴政策,引导弱质农民出租土地或退出农业,海外农业投资需要国家的多项支持。  相似文献   

13.
许钰莎  赵颖文 《农学学报》2021,11(9):97-104
四川省作为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是西南地区唯一粮食主产省,测评粮食自给率、辨析粮食安全状况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供给和维护地区稳定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粮食消费5个用途出发,测评了2000—2019年四川省粮食实际消费量及自给率状况。结果显示,粮食需求刚性增长趋势明显,其中人口及消费结构调整是主要因素;农民种粮积极性明显下降,其中比较收益不足是重要影响因素;产消结构性矛盾突出,其中工业用粮及饲料用粮短缺是结构性矛盾的主要方面。基于此,提出了加强耕地保护,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农户种粮积极性,促进粮食适度规模化经营;适度调整品种结构,提升粮食供给质量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流向统计法分析中国粮食安全状况及高标准农田需求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已经成为国家战略。为预测2020—2030年高标准农田需求量,本研究基于中国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等相关数据,利用流向统计法从粮食、谷物和口粮自给率3个角度分析了中国粮食安全现状,并建立了预测模型,对2020、2025和2030年中国粮食、谷物和口粮的需求量进行预测;基于各省级行政区可建高标准农田面积、农业用水量、单位面积高标准农田粮食产能提高量和复种指数,预测了2020、2025和2030年保障我国粮食安全需建高标准农田面积。结果表明:1)近年来中国粮食、谷物和口粮产量呈增长趋势;1997—2018年粮食、谷物和口粮的自给率分别在86.24%~118.15%、88.67%~121.67%、84.25%~123.98%,2006年以来中国守住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战略底线,但距《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中粮食自给率95%以上的要求仍存在差距,需进一步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增建高标准农田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战略;2)根据建立的模型预测2020、2025和2030年粮食需求量分别为72 318、72 673和72 724万t,谷物需求量分别为67 898、68 251和68 301万t,口粮需求量分别为32 811、33 863和34 914万t;统计检验及验证表明预测结果可信;3)2018年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已能满足我国90%的粮食自给率需求;95%自给率粮食安全条件下2020、2025和2030年分别需求6 844、7 125和7 165万hm2(10.27、10.69和10.75亿亩)的高标准农田。预测值与《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的到2022年建成10亿亩(6 667万hm2)高标准农田的指标接近,该研究结果支撑了规划指标的科学性,亦可为未来10年我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数量及进度控制提供参考,研究为宏观预测粮食及耕地需求提供了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粮食需求与粮食安全态势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根据粮食安全的4个阶梯标准及城乡居民的口粮需求,预测了浙江省2010年粮食需求量及粮食自给率,基于城乡居民口粮需求自给的粮地底线及耕地保有量,并提出保障粮食安全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江苏省耕地资源日益紧张、粮食安全岌岌可危。以江苏省1999-2014年人均耕地面积、粮食产量、粮食自给率、粮作比、复种指数等数据为基础,分析江苏省耕地压力指数动态变化趋势;同时借助Matlab 7.0及SPSS 19.0软件,运用灰色预测模型、曲线估计、线性回归等方法对各变量分别进行预测模型拟合。结果表明,江苏省2020和2025年耕地压力指数均大于1,达到了警戒线。最后从保障耕地面积、提高粮食单产、合理控制人口增长、培育种粮市场4个方面提出了保障粮食安全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江苏省制定粮食安全与耕地保护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小麦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冬小麦作为中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对中国的粮食安全影响较大。"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提出,中国粮食自给率稳定在95%以上,国家粮食安全是社会得以长期稳定的基础。冬小麦产业的稳定发展,对提高经济效益以及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优化冬小麦的种植技术、加强病虫害防治,促进冬小麦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刘涛 《农家参谋》2008,(12):4-5
国家发改委近日公布了《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纲要明确指出,未来中国粮食供需仍将长期处于紧张平衡状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压力仍然很大。为将今后中国粮食自给率稳定在95%以上,必须确保2020年前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8亿亩;同时,  相似文献   

19.
粮食主产区在肩负稳定国家粮食生产重要责任的同时,也面临着日趋严重的农业生态问题。本试验基于生态足迹视域,对中国粮食主产区2007-2016年粮食安全态势进行了时空维度的实证研究,并利用GM(1,1)模型对粮食主产区2017-2025年的粮食产能和生态足迹指数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粮食主产区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省(区)间空间差异较大,变化趋势不一致。生态赤字最为严重的地区主要集中在河南省、安徽省和江苏省,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湖北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状况良好。GM(1,1)模型预测2025年生态足迹指数为0.65%,粮食安全的生态支撑形势严峻。  相似文献   

20.
山西省粮食生产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阐述山西省粮食种植及供给能力状况的基础上,借助山西粮食生产能力和常住人口总量数据,计算得出粮食自给率为88.21%,年粮食缺口约为170万t,粮食供给小于需求。接着,探讨了山西省粮食安全面临粮食生产与需求失衡、粮食品种结构失衡、成本及价格水平偏高、粮食安全意识普遍淡化的困境,提出增强粮食自给水平、推进粮油产业化经营、发展粮食现代物流、强化粮食安全意识等建议,以期为保障山西省粮食安全提供一个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