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我国湿地公园建设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业资源管理》2016,(2):39-44
概述了我国湿地公园发展现状和发展历程,对未来我国湿地公园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判断,指出:湿地公园是今后生态文明建设中自然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生态修复的重要依托和生态教育的重要平台;湿地公园将为我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积累经验,部分湿地公园将成为国家公园的重要组成和发展节点;湿地公园将是我国智慧林业的试验田。同时,对我国湿地公园未来发展提出对策建议,即:加强湿地公园体系和综合管理体系建设;实施湿地公园的分类分级管理,强化后期维护和有效管理;严格执行生态红线制度,加强对湿地公园的保护;完善湿地公园的投入、经营管理和公众参与等机制;加强湿地公园相关科学技术研究;加强新技术的应用和新材料的使用;加强湿地公园与社区的合作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广东省湿地公园建设现状与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省湿地类型多样,湿地资源丰富,具有发展湿地公园的良好条件,随着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的开展,湿地公园建设成为生态建设的一个主要切入点,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在对广东省湿地公园建设现状、发展条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初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广东省湿地公园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国内外城市湿地公园理论研究和发展状况,分析了我国城市湿地公园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并从生态学角度提出了建议,以期对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和湿地公园生态系统的恢复与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国家湿地公园的概念辨析及发展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11个方面辨析了国家湿地公园与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的区别,从成绩和问题两个方面总结了国家湿地公园的发展现状。以便公众对我国湿地公园的清晰认识,有利于湿地公园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福建省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发展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福建省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现状 ,分析了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据此提出了福建省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6.
闽林 《湖南林业》2008,(4):39-39
近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了《滨海湿地旅游资源分布、调查与评价》(DB35/750-2007)、《滨海湿地公园等级评定》(DB35/751-2007)和《滨海湿地公园总体规划技术规程》(DB35/753-2007)三个地方标准。标准的出台,为规范福建省滨海湿地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技术,滨海湿地公园等级评定工作和总体规划技术,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滨海湿地资源,促进滨海湿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7.
杭州西溪湿地公园属城中次生湿地,是国内第一个也是惟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经过8年的保护发展,西溪湿地公园全面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协调发展,在我国乃至国际上创立了湿地保护与开发的成功典范,  相似文献   

8.
选取湖南省32家国家湿地公园样本,利用地理统计模型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对湖南省国家湿地公园发展现状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湖南省国家湿地公园发展迅速,其获批试点的国家湿地公园数量达32家,位居全国第3位;(2)湖南省国家湿地公园空间分布不平衡,总体上集中分布在环洞庭湖区域,呈现"东北多,西北少,西部和南部较多,中部较少"的格局;从地市分布看,处于前4位的常德、邵阳、益阳和岳阳数量占到全省的50.0%,而娄底和湘潭仅占全省的1.55%,张家界没有国家湿地公园;从三级流域看,主要分布在洞庭湖环湖区、湘江衡阳以上、湘江衡阳以下;(3)湖南省国家湿地公园分布的热点区域为环洞庭湖区域,在环洞庭湖的东南部和西北部各形成1个高密度热点区;(4)湖南省国家湿地公园主要分布在海拔40 m以下的区域,与湖南省湿地资源沿海拔的分布情况大体一致;(5)单位国土面积拥有国家湿地公园数量较多的地市分别是益阳、岳阳、长沙和常德,每百万人拥有国家湿地公园数量最多的地市是益阳,相关分析表明国家湿地公园与国土面积相关性不高(r=0.52),但与人口总数相关性相对较高(r=0.78),说明人口越密集的区域,人民群众对国家湿地公园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相似文献   

9.
卢燕华 《广西林业》2012,(11):47-47
2012年11月2日,国家林业局发布《2012中国林业发展报告》摘要。摘要指出,2011年,全国湿地保护工作全面推进,新增国际重要湿地4处,新建国家湿地公园(试点)68处,正式授牌国家湿地公园12处。这12处国家湿地公园也是中国首批国家湿地公园。  相似文献   

10.
湿地公园作为湿地保护、生态恢复与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机结合体,自2004年以来在我国发展迅速,在此分析了我国湿地公园发展现状,总结我国湿地公园的主要功能,在深入认识党中央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基础上,尝试探讨五大发展理念对湿地公园的指导意义,提出了以创新理念推动湿地公园的全面建设和发展、以协调理念保障湿地公园健康持续发展、以绿色理念筑牢湿地公园的发展基础、以开放理念促进湿地公园的发展、以共享理念推动湿地公园与区域的共同发展等理念。  相似文献   

11.
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规范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前,湿地公园的建设已经受到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我国湿地公园的建设在国家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正在蓬勃发展。到2009年1月,已经建设和获得批准建设的国家级湿地公园达到68个,其中国家湿地公园为38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30个。但是由于对湿地公园的理解还没有统一的认识,使得我国湿地公园建设在总体布局、规划设计、建设经营等方面缺乏统一的标准。为了使我国湿地公园建设有序、健康地发展,本文对国家湿地公园的定义,国家湿地公园建设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国家湿地公园建设的目标,国家湿地公园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总体布局、规划设计以及主要建设内容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实践创新与改革,而湿地自然公园是自然保护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广州20个湿地公园为基础数据,对比分析了整合优化前后湿地公园基本情况,发现整合优化初步解决了整合前湿地公园存在的空间交叉重叠、保护空缺、保护地内用地矛盾等情况。并从保护和恢复重要典型湿地、恢复市域湿地生态廊道、修复湿地生境、促进湿地价值转化、健全法规制度等方面,提出整合优化后湿地自然公园保护和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3.
分析青海省自然保护地体系及其基本特征,对自然保护地现状进行评价。结果显示:青海省自然保护地以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为主,包含水利风景区、湿地公园、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沙漠公园、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风景名胜区等类型;管理体制存在生态保护多头管理、政出多门问题严重,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庞杂交叉甚至矛盾,土地权属复杂混乱等问题。提出自然保护地体系由以自然保护区为主体向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转变;服从大局,整合资源,统一规划管理;尊重自然法则,实现严格保护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有效统一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湿地公园建设管理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湿地公园已成为我国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了我国湿地公园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湿地公园建设原则、动态管理和共管机制,使湿地公园成为我国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的一种成功模式。    相似文献   

15.
分析湿地公园的亲水、识水和融水等主要游憩特征,有针对性地提出基于不同游憩特征的湿地公园游憩项目,以期为我国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6.
福建省竹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福建省竹类资源丰富、区位优势独特、市场潜力巨大,具有发展竹产业的良好基础和条件。近年来,随着国家及福建省一系列政策的出台,福建省竹产业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挑战。文章阐述了福建省竹产业发展现状,指出了竹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竹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2003年3月5~13日、10月2~7日、11月9~25日,我们组织霞浦县、福安市、蕉城区有关人员,对三都湾滩涂湿地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湿地与水禽资源调查。调查表明:三都湾是中国乃至世界罕见的天然良港,湾内滩涂湿地生物多样性丰富,特别是湿地水禽种类繁多,数量丰富,共发现鸟类12目20科53种,计有31 207只,是福建省鸟类资源的重要分布区,是各类水禽的理想栖息地、越冬地和迁徙地。但同时亦存在过度开发、盲目围垦等破坏水禽栖息地的现象,天然滩涂湿地现存面积仅为原来的1/3。为此,申报国际重要湿地,建立国家级湿地保护区示范区建设等保护和恢复三都湾湿地工作已是刻不容缓、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8.
对我国湿地公园建设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在我国,湿地公园的建设正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很多问题。文章阐述了如何科学地理解湿地公园建设的核心内容及目前制约我国湿地公园建设的限制因子,同时提出了我国湿地公园建设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9.
对福建省沿海防护林建设进行了概述 ,阐述了建设沿海防护林的必要性及其三大效益 ,对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并对沿海防护林可持续发展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