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瓜加行高矮秧密植立体栽培是在常规栽培的基础上,以原栽培行为主栽行,在主栽行之间加行密植,增加前期密度,并对加栽行进行整枝,以提高前期产量。当加行栽培获得一定的产量,且群体的叶面积指数达到一定数值后,将加行拔除,恢复常规密度,保证主栽行后期密度适宜,不影响主栽行黄瓜的后期产量。实践表明,这种栽培方式可以使黄瓜的前期产量提高80%,总产量增加30%,总产值增加40%,土地利用率提高40%。  相似文献   

2.
黄瓜加行高矮秧密植立体栽培是在常规栽培的基础上,以原栽培行为主栽行,在主栽行之间加行密植,增加前期密度,并对加栽行进行整枝,以提高前期产量。当加行栽培获得一定的产量,且群体的叶面积指数达到一定数值后,将加行拔除,恢复常规密度,保证主栽行后期密度适宜,  相似文献   

3.
<正> 大棚春黄瓜加行高矮秧密植栽培是在大棚春黄瓜常规栽培的基础上,以原栽培行为主栽培行,在主栽行之间再加1行黄瓜,矮化整枝,增加前期密度,提高前期产量。当加行栽培获得一定前期产量,且群体叶面积达到一定数量时,将加行拔除,使大棚黄瓜恢复常规栽培密度,保证主栽行后期处于适宜的栽培密度下正常生长,不影响主栽行黄瓜的后期产量。这样不仅提高了前期产量,而且也增加了总产量,使产值成倍增加。  相似文献   

4.
日光温室黄瓜生产,前期采用加行密植栽培法,可充分提高土地利用率,增产效果显著.加行密植栽培法,是在温室越冬茬黄瓜常规栽培的基础上,以原栽培行为主栽行,在主栽行之间加行密植,实行矮化整枝,增加前期密度,从而达到提高前期产量,获得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日光温室黄瓜加行高矮密植栽培,是在常规栽培的基础上,在原栽培行(主栽行)之间加行密植,矮化整枝,通过增加前期密度来提高前期产量,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日光温室黄瓜生产,前期采用加行密植栽培法,可充分提高土地利用率,增产效果显著。加行密植栽培法,是在温室越冬茬黄瓜常规栽培的基础上,以原栽培行为主,在主栽行间加栽1行,实行矮化整枝,增加前期密度,从而达到提高前期产量,获得高效的目的,具体做法是如下。1. 选用优良品种。加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一些地方采取"加行密植,矮化整枝"的方法,使温室黄瓜的产量大大提高.这种栽培方法是在原栽培行(主栽行)之间再加种1行,增大栽培密度并矮化整枝,通过增加密度来提高前期产量,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日光温室冬春茬黄瓜加行高矮秧密植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日光温室冬春茬黄瓜加行高矮秧密植技术刘协广李自兴路水先王普选贾武玲(滑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滑县456400)在日光温室冬春茬黄瓜栽培中,采用加行高矮秧密植栽培,可大大提高前期产量,增加经济效益。一般前期产量提高50%~80%,总产量增加25%~30%...  相似文献   

9.
棚室早春黄瓜加行密植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棚早春黄瓜加行密植高产栽培技术,是通过增加黄瓜行数来实现密植栽培,提高单产、总产的一种新型黄瓜栽培技术.其要点是栽植1行高秧(主行)晚熟品种隔行定植1行矮秧(副行,生产3条黄瓜后清除)早熟品种.  相似文献   

10.
一、变化密植增产原理1.充分利用阳光任何一种蔬菜为了充分利用阳光,都有一个最适的叶面指数,这个最适的叶面积指数维持的时间越长,蔬菜的产量就越高。变化密植就是增加作物前期密度,使叶面积指数在前期就趋向合理,在中期或偏后期,群体结构明显过大时疏株,使蔬菜保持相对较长时间的最适叶面积指数,从而增加早期产量和总产量。2.充分利用设施保护地栽培的蔬菜由于上市早,价格往往是露地栽培的几倍。如果较大幅度地提高密度,提高早期产量,就能大幅度增加效益。二、变化密植的做法1.叶菜类蔬菜一次播种,分批采收。即在播种或定植时密度比常规大…  相似文献   

11.
大棚早春黄瓜强化密植栽培法,是通过加行高矮秧密植栽培,提高单、总产的一种新型黄瓜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矮生1号黄瓜具有早熟、自封顶、生长期短的特性。1989~1991年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利用该品种可明显提高保护地黄瓜的早期产量。大棚加行栽培增加经济效益12.4~24.86%;阳畦栽培增加经济效益34.33%。大棚加行栽培较好的方式为:平畦宽0.8米,高、矮秧品种各1行,相间种植高秧品种3300株/亩,矮秧品种3600株/亩。阳畦栽培较好的方式为:畦宽1.5米,种3行,株距15厘米。  相似文献   

13.
采用静态暗箱法分别对手栽-常规密度、机栽-常规密度以及机栽-密植等3种种植模式下水稻大田全生育期内CH_4排放进行了观测。研究表明:(1)3种种植模式下,稻田CH_4排放季节性变化趋势较一致,均在分蘖盛期和抽穗扬花期出现峰值;(2)水稻大田全生育期内CH_4排放总量为机栽-密植模式(246.5 kg/hm~2)机栽-常规模式(199.9 kg/hm~2)手栽-常规模式(106.7 kg/hm~2);(3)手栽-常规密度模式下,CH_4排放通量与土壤含水量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48,n=23),而与其他环境影响因子不存在相关性;机栽-常规密度模式下,CH_4排放通量与气温、5 cm土温、10 cm土温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61、0.53和0.55;机栽-密植模式下,CH_4排放通量与气温、5 cm土温、10 cm土温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50、0.49和0.48;(4)机栽-密植处理较之手栽-常规密度,产量差异不显著,而较之机栽-常规密度,产量高出14.0%;(5)手栽-常规密度、机栽-常规密度和机栽-密植3种模式下稻田单位产量的甲烷排放量分别为11.64、24.62、26.79 g/kg。综合分析表明,机械移栽无论采用常规密度种植还是密植种植均显著增加稻田CH_4排放。  相似文献   

14.
以两系杂交水稻F131S/R402和培两优特青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施氮方式及不同抛栽密度对长秧龄抛秧栽培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后期氮肥施用比例提高及抛栽密度的适当加大,能勉中快长秧龄抛栽水稻群体茎蘖增长速度,提高N素的吸收及干物质积累、扩大叶面积指数、增强单们面积群体光合量,形成更多的有效穗数。使产量提高;增大抛栽密度、,适当控制前期施氮量,提升后期用氮比例,是长秧龄抛秧栽培较为理想的搭配方式。  相似文献   

15.
王庆 《农业与技术》2015,(5):103-104
大豆大垄、小垄密植栽培技术是土壤深松技术、化肥深施技术和精量播种技术(垅三栽培技术)的基础上,以增加密度为前提,原来的行距为65~70cm,现在减到45cm,采用双行密植的播种方式,这种将"垅三"和窄行密植栽培技术结合起来的栽培方式,是合理解决黑龙江省大豆密植的问题的方法之一。这种栽培模式的优点:与目前大豆栽培上应用的常规栽培相比较,这种栽培技术的植株分布较其他方式相比要更均匀,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种植密度。同现在大豆种植上采用的常规栽培模式比较,大豆窄行密植3种栽培技术(平作窄行密植、大垅窄行密植和小垅窄行密植),在管理上的选择性更加多样化,可以平作也可以起垅;具有适用性强和操作方便等特点。现将大豆大垄、小垄密植的栽培技术简单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16.
大豆窄行平播密植条件下的干物质积累规律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对窄行平播密植条件下大豆的干物质积累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 ,干物质在整个生育期内积累动态呈“S”型曲线。窄行处理的干物质积累量高于垄作对照 ,并在一定密度范围内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 ,但密度过大 ,干物质积累量反而下降。窄行平播密植在一定密度范围内能增产 ;显著地提高群体的叶面积指数和前期冠层光截获率 ,但并不改变各生理参数在整个生育期内的生育动态 ,对产量构成因素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7.
义县现有保护地12万亩,以韭菜,西葫芦,黄瓜等为主栽作物,由于作物连作土传病害逐年加重,影响产量和效益.棚室西葫芦枯萎病发生严重的,前期发病率20%-25%,后期发病率达70%~75%,每亩损失产量2500公斤.  相似文献   

18.
秋延迟黄瓜正处在暑寒交替之际,前期高温多雨、后期低温,栽培管理难度较大,管理不当易减产而造成较大损失.前期控制幼苗疯长,中期水肥控制,后期保温增加光照等都是这茬黄瓜比较关键的技术.只有掌握全部技术规程,认真做好每一步,才能获得较理想产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19.
大豆大垄窄行密植的关键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大垄窄行密植栽培技术是在引进美国大豆平作密植的基础上,与我省传统垄作相结合而形成的栽培技术.其特点:一是变常规垄为大垄,即把常规垄(垄距60~77cm)3垄变2垄或2垄变1垄,其垄距为90~105cm或120~140cm;二是在垄上实行多个窄行种植,一般种植4~6行;三是密度增加,比常规栽培密度增加30%左右,一般为35万~45万株/hm2.其大垄窄行密植的关键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20.
利用大棚黄瓜间套芹菜、小油菜,是在黄瓜收获末期及时栽上育好的芹菜和小油菜苗,这样可充分利用资源,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产值,同时因轮作换茬,也减少了蔬菜病虫害。一、试验材料和方法大棚秋延迟栽培的黄瓜,生长前期高温多雨,后期低温寒冷,因此,应选择苗期较耐热、生长势强、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