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探讨影响母猪分娩的原因及饲养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猪生产以生产数量多、个体大、健康良好的仔猪为佳.在母猪数量一定的条件下,母猪的分娩率直接影响仔猪的生产数量,提高母猪的分娩率,是提高仔猪生产数量的有效途径. 1分娩率的分析 一、分娩率低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母猪生产以生产数量多、个体大、健康良好的仔猪为佳。在母猪数量一定的条件下,母猪的分娩率直接影响仔猪的生产数量,提高母猪的分娩率,是提高仔猪生产数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母猪生产是以生产数量多、个体大、健康良好的仔猪为目的。在母猪数量一定的条件下,母猪的分娩率直接影响仔猪的生产数量,只有提高母猪的分娩率,才能提高仔猪的生产数量。  相似文献   

4.
影响母猪分娩率低的原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猪生产以生产数量多、个体大、健康良好的仔猪为佳。在母猪数量一定的条件下,母猪的分娩率直接影响仔猪的生产数量,提高母猪的分娩率,是提高仔猪生产数量的有效途径。一、分娩率低的原因一般认为,低分娩率是因受胎失败或妊娠失败造成的。  相似文献   

5.
母猪生产是以生产数量多、个体大、健康良好的仔猪为目的。在母猪数量一定的条件下,母猪的分娩率直接影响仔猪的生产数量,只有提高母猪的分娩率,才能提高仔猪的生产数量。1分娩率低的原因1.1受胎失败的原因为了使母猪能按时配种多产健壮仔猪,一定要使精子和卵子都在生活力最旺盛的时候相遇而受精,才能达  相似文献   

6.
<正>母猪生产是以生产数量多、个体大、健康良好的仔猪为目的。在母猪数量一定的条件下,母猪的分娩率直接影响仔猪的生产数量,只有提高母猪的分娩率,才能提高仔猪的生产数量。1分娩率低的原因1.1受胎失败的原因为了使母猪能按时配种多产健壮仔猪,一定要使精子和卵子都在生活力最旺盛的时候相遇而受精,才能达到高产的目的。受胎失败是由于精子未能与卵子结合造成的。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四烯雌酮对初产母猪分娩率、产仔数和仔猪初生重的影响。选取已配种的后备母猪8头作为对照组(母猪不饲喂四烯雌酮);另选取已配种的后备母猪13头作为试验组(饲喂四烯雌酮15 mg·d-1·头-1,连续饲喂14 d)。结果表明,对照组和试验组母猪的分娩率分别为87.5%和76.92%,产仔数分别为7.83头和9.20头,仔猪体重分别为1.20和1.06 kg。对照组母猪产仔数和仔猪初生重与试验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对照组母猪分娩率和仔猪初生重均高于试验组,而产仔数低于试验组。说明四烯雌酮能提高母猪的产仔数,但不能提高母猪的分娩率及仔猪的初生重。  相似文献   

8.
由于前几年仔猪市场价格低迷,加上母猪饲养管理的难度大于育肥猪,导致母猪的养殖数量渐少。但从2007年开始,随着养猪热度的不断增加,养殖户饲养母猪的热情逐渐高涨,数量也在逐渐增多。但在生产中,大部分母猪的生产性能并不高,导致仔猪的生产性能每况愈下。因此,提高母猪和仔猪的生产性能,是当前养猪生产不可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劳进吉 《农技服务》2014,(12):121-122
母猪的繁殖力直接决定着养猪业的经济效益,它既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又受环境因素的影响,猪属多胎动物,繁殖潜力较大,所以需要采取措施提高母猪的繁殖力。繁殖种猪群的目标是以最低的成本提供最多数量的优质断奶仔猪,而每头母猪每年提供断奶仔猪数与母猪的年产窝次、受胎率、分娩率、窝均活仔数等有关,这些指标都代表着一个母猪的繁殖性能,母猪的繁殖性能直接影响一个猪场断奶仔猪年产量,决定着猪场的经济效益。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因素很多,笔者从畜牧学角度浅谈相关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0.
随着规模养猪场的不断发展,提高母猪的繁殖率显得愈来愈重要,可以为规模养猪场提供更多的仔猪,提高规模养猪场的经济效益。但是,目前规模化猪场对母猪的饲养管理和繁殖的重视程度显得不够,出现了仔猪的断奶重和出生重降低、母猪的产仔率不高、仔猪的成活率不高等现象,造成养殖效益下滑。要想提高母猪的繁殖率,只有打破传统的养殖观念,创造良好的环境。不断提高母猪的受配率、受胎率、分娩率、产仔率及仔猪成活率,  相似文献   

11.
提高母猪的经济效益是使母猪产仔数量多、质量好。要养成产仔数量多、仔猪质量好的母猪,就必须从品种、后备、配种、妊娠、哺乳、断乳等环节加强饲养管理,可最大限度发挥母猪的生产性能,提高繁殖力,从而提高母猪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一是保证胎儿在母体内顺利着床得到正常发育,防止流产,提高配种分娩率;二是确保每窝都能生产尽可能多的、健壮的、生活力强的、初生重、大的仔猪;三是保持母猪中上等体况,为哺乳期储备泌乳所需的营养物质。  相似文献   

13.
翠华镇母猪饲养数量较大、仔猪质量好,是远近闻名的仔猪之乡,但养殖多为散养户,养殖条件差,生产中存在许多问题。笔者在10多年的科技推广工作中,对翠华镇母猪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总结归纳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从种、料、管、防、圈等方面解决了母猪生产中的很多实际问题,使翠华镇母猪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养猪效益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4.
选择上胎产仔时间相对集中(20d内)的YL经产母猪33头,按母猪自然发情时间,设立前10d内发情的母猪为试验组(18头),后10d内发情的母猪为对照组(15头),与D种公猪进行经济杂交,探讨不同人工授精方式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组(采用种公猪诱情配合人工授精)母猪情期妊娠分娩率为94.44%,胎均产仔总数11.53头,胎均产活仔数11.35头,35日龄仔猪断奶成活率为95.34%;对照组(单纯采用人工授精)母猪情期妊娠率为86.67%,胎均产仔总数10.62头,胎均产活仔数10.15头,35日龄仔猪断奶成活率为94.70%。经统计分析,试验组母猪情期妊娠分娩率、胎均产仔总数、胎均产活仔数等繁殖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仔猪断奶成活率基本接近,说明采用种公猪诱情配合人工授精对提高母猪情期妊娠分娩率、胎均产仔数具有明显效果,值得在规模猪场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5.
在养猪生产中,初产母猪和多胎母猪在哺乳期常发生泌乳不足或无乳现象,造成仔猪病弱,甚至饿死.母乳是仔猪出生后的主要营养物质供体,要提高母猪泌乳量,除在加强饲养管理外,需要采用各种有效的方法措施来提高母猪泌乳量,延长泌乳高峰期时间,除治愈有关疾病外还可以采用催乳等方法.有效的方法可提高母猪泌乳量、仔猪断奶窝重和仔猪成活率,从而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导致断乳前仔猪死亡的因素很多,主要有猪群的遗传、母猪营养不良、生产母猪的管理能力差等因素.仔猪出生后的前三天是仔猪的危险期,所以,要提高仔猪的科学管理水平,是降低仔猪死亡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简要介绍母猪群养单饲生产模式产生背景、系统布置和组群模式,比较分析在杜洛克母猪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显示,与传统的限位栏饲养相比,群养单饲可明显改善同时期杜洛克母猪体况和健康状况,母猪胎均总产仔数、胎均产活仔数和胎断奶仔猪数分别提高0.44头、0.56头和0.47头(P0.05),一情期配种分娩率提高7.0百分点,平均胎间距和母猪淘汰率分别降低7 d(P0.05)和12.5百分点。由此,采用群养单饲可明显提高杜洛克母猪的产仔性能和利用效率,改善母猪福利。  相似文献   

18.
猪群生产是猪场日常工作的核心,一个猪场的效益主要由猪群生产的水平高低而直接体现。而猪群生产中的基础母猪数量、每周配种母猪数、怀孕率、分娩率、窝均产仔数、仔猪存活率、育仔存活率、育成存活率、母猪淘汰率和母猪分娩指数等工厂化养猪参数又是直接衡量猪群生产的水平高低的一系列硬指标,因此,利用工厂化养猪参数可以监测某个时间段的猪群生产的状态。原理是依据现有猪场的基础母猪数量和猪群的某个时间段初期的实际繁殖状态,通过计算机根据工厂化养猪理论参数模拟运算产生出标准猪群生产数据,将之与猪场猪群生产的实际数据相比较,并制出曲线对比图,从对比图中可直观看出猪群生产中的各个环节的优劣,这样就实现了对猪群生产的某个时间段的动态监测功能。  相似文献   

19.
不同饲喂方法对断奶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影响断奶母猪发情的诸多因素,并设法促使其断奶后尽快发情受孕,在母猪断奶至配种的10d里,在其他饲养管理、环境条件相同的基础上,试验组喂湿料(料水比约为1∶2)、对照组喂干料,结果试验组配种49头,分娩42窝,分娩率为85.7%,平均窝产仔猪10.22头,窝产活仔猪9.29头;对照组配种46头,分娩37窝,分娩率为80.4%,平均窝产仔猪10.02头,窝产活仔猪9.13头。试验组的分娩率、平均产仔、产活仔分别比对照组高5.3个百分点、0.20头、0.16头。  相似文献   

20.
律胎素应用于母猪生产中可以提高母猪年产仔数、仔猪的整齐度和员工的劳动生产率,改善仔猪健康状况,可为顺利实施猪瘟"超免"提供条件.现将律胎素在母猪生产中的应用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