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把好彻底清塘消毒关。其目的是在放养鱼种前彻底杀灭旧塘中的生物敌害和致病的传染源。鉴此,必须做好如下工作:一是清整除杂。旧鱼塘再放鱼前,要早排干水,对池塘的堤岸、进出水口、池底进行全面的整修,利用曝晒与霜冻清野消毒,然后施足基肥灌入新水。二是  相似文献   

2.
春季水温逐渐回升,在养鱼管理上应抓好以下“六早”: 1、早清塘消毒 及早清理整修池塘,清除过多淤泥,疏通进排水渠。放养鱼种前7-10d,用生石灰化浆全池遍洒杀菌消毒,干池每亩(1亩=1/15ha)用生石灰75kg,带水清塘,水深1m每亩用生石灰150kg。消毒也可以用漂白粉化水全池泼洒,水深1m每亩用漂白粉化水全池泼洒,水深1m每亩用漂白粉13.5kg。  相似文献   

3.
1.忌不清塘就放养。对于已养过鱼的老池塘,水质老化、天然饵料减少、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及病原菌增多.池底淤泥较多,不仅会影响水质,而且是一些病菌的孳生地。因此鱼种放养前一定要进行清塘消毒。首先.鱼捕出后要抓紧对小塘、浅塘、死水塘、漏水塘进行改造,条件较好的鱼塘也要进行修整.放干塘水.经太阳曝晒或冷冻后挖去过厚的淤泥.铲除杂草.加高加固塘埂。池塘修整好后。鱼种放养前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消毒方法有干塘法和带水法两种。  相似文献   

4.
阮松树 《新农村》2009,(2):23-23
1.及早清塘消毒 清理整修池塘,清除过多淤泥,疏通进排水渠。鱼种放养前7—10天,用生石灰化浆全池遍洒杀菌消毒,干池每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用生石灰75千克,带水清塘,水深1米每亩用生石灰150千克。  相似文献   

5.
一、清塘消毒。在鱼种放养前选择晴天放干池水,667平方米用生石灰60~75千克;或667平方米用10千克含氯30%左右的漂白粉,带少量水清塘。  相似文献   

6.
生产实践证明,池塘养鱼抓好春季管理十分重要.这个阶段抓得好,能使鱼类早摄食、恢复健康、增强抗病力和提高成活率,相对延长生长期,其技术措施是: 1 早清塘消毒 (1)不排水的情况下按水深1m,每亩用生石灰150kg制成水溶液全池泼洒.(2)排水后留水深10cm,每亩用生石灰80kg制成水溶液全池泼洒.(3)鱼种消毒用3%~4%食盐水浸洗鱼种10~20分钟,此法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1.清塘消毒鱼种入池前,首先要整修鱼池,放干池水,挖出淤泥,填补堤岸,并曝晒池底.然后每667平方米大约用60公斤的生石灰对水全池泼洒,浸泡2~3天,然后排干.  相似文献   

8.
幸奠权 《新农村》2008,(8):23-23
1.彻底清塘消毒 鱼种下塘前,要疏通注排水渠道,清除池底过多淤泥。水深20厘米,每亩(1亩=667平方米)用生石灰100千克兑水消毒,杀灭虫害和病菌,然后施腐熟人畜粪500千克作底肥。蓄水深2—2.5米,1周后放养鱼种。  相似文献   

9.
<正>1.清塘。将鱼种转入经过清塘消毒的池塘培育。水源和鱼塘周转有困难的,可将鱼种全部转出暂养,再对原塘每亩用生石灰75~100千克消毒,并按常规方法培肥水质,待药性消失后将鱼种转回。2.分养。将鱼种按不同规格调整分养,做到同池所放鱼种规格一致。规格大的鱼种,食量大,抢食力强,如同池放养小规格鱼种,小鱼会  相似文献   

10.
曹玉佩 《新农村》2011,(12):29-29
1.清塘消毒 放养鱼种前7~10天,清塘消毒,既可杀灭各种病原菌及野杂鱼,预防鱼病,又能增补鱼塘水中钙质含量,有利于鱼类生长。  相似文献   

11.
鱼种放养前,必须对养殖池塘进行清塘,以杀灭池塘中各种凶猛小野杂鱼、有害水生动植物、寄生虫及卵、致病菌等,为成鱼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现介绍以下五种清塘方法:  相似文献   

12.
春季是天气变化较为激烈的时期,乍寒乍暖天气较多,容易造成鱼类应激反应而引发疾病。同时,随着气温的回升,病菌繁衍加快,鱼病逐渐增多。因此,春季要着重做好鱼病防治工作。一、鱼病的综合预防1.清塘消毒在晴朗天气要及时做好清塘消毒。消毒药物可用生石灰、漂白粉、二氧化氯等常规药物进行彻底清塘、杀灭病菌。2.做好鱼种放养常规鱼种要做  相似文献   

13.
<正> 1.选塘消毒。面积从数十平方米到几十亩,水深0.8米以上的池塘均可养殖。鱼种放养前10~15天,每亩用生石灰100~150公斤排水清塘或300~350公斤带水清塘消毒,彻底杀灭病菌、寄生虫及野杂鱼类。2.放养鱼种。淡水白鲳对水温很敏感,特别是鱼种阶段忍耐低温能力差,因此最好在5月中下旬水温稳定在18℃以上放养为宜。由  相似文献   

14.
鱼种放养前,必须对养殖池塘进行清塘,以杀灭池塘中各种凶猛小野杂鱼,有害水生动植物,寄生虫卵,致病菌等,为成鱼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现介绍以下五种清塘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一忌不清塘就放养。已养过鱼的老池塘,水质老化、天然饵料减少、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及病原菌增多,池底淤泥较多,不仅会影响水质,而且是一些病菌的滋生地,因此鱼种放养前一定要进行清塘消毒。首先,鱼捕出后要抓紧对小塘、浅塘、死水塘、  相似文献   

16.
戴永利 《农家科技》2006,(11):25-25
一、及时清塘。经过2~3个月培育鱼种的池塘,一般来说水质会老化,天然饵料减少,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及病原菌增多。入秋后应将鱼种转入经过清塘消毒的池塘进行培育。水源和鱼塘周转有困难的地方,可将鱼种全部转出暂养,再对原塘每亩用生石灰75~100千克消毒,并按常规方法进行水培肥  相似文献   

17.
一、虾池清整与消毒虾池的清整主要是清除过多的淤泥,堵塞漏洞。消毒是在亲虾或虾苗放养前10天左右进行药物清塘,清塘消毒的目的是为彻底清除敌害生物如鲶鱼、泥鳅、乌鳢及与淡水小龙虾争食的鱼类如鲤、鲫、野杂鱼等,杀灭敌害生物及有害病原体,目前清塘消毒的主要方法如下:1.生石灰清塘生石灰来源广泛,使用方法简单,一般10厘水深每亩用生石灰50~75千克,生石灰需现化,趁热全池泼洒。生石灰的好处是既能提  相似文献   

18.
1、清塘 将鱼种转入经过清塘消毒的池塘培育。水源和鱼塘周转有困难的,可将鱼种全部转出暂养,再对原塘每亩用生石灰75~100kg消毒,并按常规方法培肥水质,待药性消失后将鱼种转回。  相似文献   

19.
在成鱼池放养季节,一些养鱼户对成鱼池和鱼种不经消毒,就进水放养鱼种了,这种贪图省事的办法,其实后患无穷,这也是导致近年来鱼病流行日趋严重因素之一。放养鱼种消毒工作应包括彻底清塘消毒和鱼种消毒两个方面。一、清塘消毒目前常用的清塘消毒药物有生石灰和漂白粉等。生石灰消毒:除灭菌作用外,又能改良土壤,调节水的酸碱度,有利于水中浮游生物和鱼类生长。干池清塘消毒:先排干池水,堵塞漏洞,清除杂草,挖去池底过多的淤泥,然后每亩鱼池用生石灰60~75公斤,加水溶化,全池均匀泼洒。满水消毒:不抽出池水,每亩水深  相似文献   

20.
每年冬至到春节前后是投放鱼种的最好时期,在操作上应做到以下几点:1 池塘“五改”:即小改大,浅改深,死水改活,漏水改保水,抢险改防洪。2 清塘消毒:宜在晴天进行。清塘方法有2种:①干法清塘,即亩用生石灰80 ~ 100公斤或用含有效氯30%的漂白粉4 ~ 5公斤;②带水清塘,即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