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棉花苗期病害对棉苗生育影响很大,它可使棉苗生育衰弱迟缓,延迟开花吐絮的时间,结铃减少,以至减产达30-40%,严重的甚致死亡,造成大量缺苗。棉苗病害的种类很多,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种子传染的病害如炭疽病、角斑病等;一类是土壤传染的病害如立枯病、红腐病、猝倒病等。在我国南部地区主要是炭疽病为害,而北部地区则主要是土壤  相似文献   

2.
棉花黑果病(DiplodiagossypinaCooke)是由棉色二孢菌侵染致病,黑果病菌按侵染棉铃的能力,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寄生性病菌,能够穿透棉铃表皮,直接侵入内层组织危害,如铃疫病、炭疽病、和角斑病;另一类是腐生性或半腐生半寄生性病害,病菌穿透力弱,主要通过虫害、寄生性病害和机械损伤造成的伤口,以及铃皮裂缝处入侵为害,如红腐病、红粉病、软腐病、黑果病等。本文主要介绍了棉花黑果病的传播途径及其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3.
淮北地区棉花苗期病害有:立枯病、炭疽病、红腐病、猝倒病、黑斑病、褐斑病、枯萎病等,从播种到出苗后的整个苗期里均可遭受多种病菌侵染,但其中又以立枯病、炭疽病为主,多种病害混合发生。苗期病害造成了烂籽、烂芽、烂根、茎腐,严重时出现死苗,造成缺苗断垄。在枯萎病重发区如气温骤升,棉花因维管束发生病害而极易引发青枯死苗。我区棉花苗期虫害主要有棉蚜、地老鼠、棉蓟马等,其中以棉蚜危害比较重,常因防治失时或用药不当造成棉苗大面积卷叶,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甚至造成棉苗枯死,地老鼠发生严重的棉田,常造成缺苗断垄,一般缺苗率在10%左…  相似文献   

4.
棉花烂铃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棉花烂铃是由多种病菌共同作用而引发的复合性病害。烂铃可严重影响棉花产量和品质。一般年份造成产量损失15%~20%。重发生年份产量损失达50%以上。 近年,有关单位通过对烂铃病原菌鉴定,明确了烂铃是以苎麻疫霉菌为主的多种病原菌综合引起的一种棉铃病害。病菌以卵孢子的形态在土壤中越冬,且不受土壤环境的影响,萌发的孢子可侵染棉苗,引起棉苗发病。在棉花蕾铃期,病原菌形成的孢子囊释放的孢子借助于风雨和昆虫等传播侵染棉株,引起棉铃发病。棉花发育期间低温(24~27℃)、多雨(雨日3~5 d)及虫害重则是诱发烂铃发生流行的外部生态环境条件。棉花烂铃的发生与花序  相似文献   

5.
<正>棉花苗期病害主要包括立枯病、根腐病、炭疽病、茎枯病、红腐病、枯萎病等,尤其以导致烂种、烂根、死苗的立枯病、根腐病、炭疽病危害较大,轻则造成僵老苗,生长期延缓,重则造成死苗,田间缺苗断垄,无论哪一种情况发生,都会造成减产。近年来,新疆各棉区棉田连作年限长,忽视轮作倒茬,苗期病害呈逐年加重趋势。一、发病原因造成目前棉花苗期病害加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因是近年春季气温多变,棉苗出土后常遇阴雨  相似文献   

6.
由于受市场影响,我市棉花连茬现象比较严重,连茬4~6年的现象非常普遍,有的地块甚至达10年左右,而且近年棉花播种后阴天多,气温低,严重影响棉花的正常生长发育,导致棉花苗期病害发生严重,棉苗死亡.往年我市棉苗死亡率在1.20%左右,较重年份达4%以上,较重地块达到12.40%,甚至有无出苗现象发生.危害棉花苗期的病害主要是棉苗立枯病,且常与棉苗炭疽病、红腐病混发.  相似文献   

7.
杨荣明 《农家致富》2011,(16):36-37
棉花铃期引起棉铃僵硬、腐烂的病害统称铃病,主要有棉铃疫病、棉铃炭疽病、棉花红腐病、棉铃黑果病、棉铃红粉病、棉铃曲霉病、棉铃灰霉病等。江苏省秋季雨水多的年份部分种类的铃病发生重。一、发生规律铃期低温多雨,特别是8~9月份连绵阴雨,田间积水,湿度大,郁闭、通透性差的棉田易发病;大水漫灌、  相似文献   

8.
棉花中后期发生的主要病害有枯萎病、黄萎病、红叶茎枯病、褐斑病、轮纹病、角斑病、棉铃疫病、棉铃炭疽病、棉铃红腐病。介绍其危害症状、发病特点、发病规律以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9.
北疆棉花烂铃病在多雨季节容易发生,造成棉花品质降低,棉花产量下降10%~30%左右。因此,综合防治棉花烂铃病,是提高棉花品质,增加效益的有效措施。一、烂铃病发生特点1.疫病。是我国棉铃病中危害最重的病害,约占棉铃病害所致烂铃总数的60%以上。2.棉株下部1~3果枝成铃烂铃最多。  相似文献   

10.
敦煌市棉花苗期根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苗期的根病主要有炭疽病、红腐病、立枯病、猝倒病.其中以炭疽病为主,其次是红腐病,再次是立枯病。红腐病虽然发生比例较大,但其致病力较弱;猝倒病在多雨低温年份比较突出。苗期根病常引起棉花干叶、烂根、死苗,对棉花苗期发育有较大影响。据调查,发病原因主要有:  相似文献   

11.
棉花铃期遭受各种病害的浸染而造成的烂铃僵瓣,对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棉铃病害共有20种左右,常见的主要有炭疽病、红腐病、疫病、茎枯病、黑果病,其次为红粉病、软腐病和曲霉病等。一常见棉铃病害的发病症状(一)炭疽病发病初期为暗红色或褐色小点,逐渐扩大后呈绿褐色或绿黑色,  相似文献   

12.
长丰县棉花每年种植达5300公顷以上,常在苗期受到多种病害的侵染为害。棉区苗期病害主要有炭疽病、立枯病、褐斑病、红腐病等,其中炭疽病和立枯病发生比较常见,一般病株率30%~40%以上。1各病害主要症状和传播途径1.1炭疽病对棉苗的叶和茎杆均可能为害。幼苗受害后茎部出现红褐  相似文献   

13.
棉花苗期病害最常见的有立枯病、炭疽病、枯萎、黄萎病;苗期害虫主要有地老虎、金针虫、棉蚜、红蜘蛛、棉盲蝽。棉花苗期病虫害是造成棉花死苗和缺苗断垄的主要原因,也影响到棉花的一播全苗、苗齐、苗匀、苗壮,因此必须要搞好棉花苗期病虫害的防治。一、棉花苗病识别方法与防治措施1、立枯病也叫黑根或者烂根。棉苗受害幼茎基部出现淡黄色后变黑褐色缢缩环抱全茎,严重时致枯死。  相似文献   

14.
早春棉花播种时,气温多变,易发生多种苗期病害,主要有立枯病、炭疽病、红腐病、角斑病、黑斑病等。一、棉花苗期主要病害(一)立枯病由丝核菌寄生引起的病害。出土前常造成烂芽,出土后近地面茎基部呈黄褐色病斑,后表现为缩缢,棉苗萎倒;病情严重时,  相似文献   

15.
辽宁省棉麻科学研究所于一九五九年一年的观察及试验调查结果,初步明确了我省棉花烂铃种类以角斑病、炭疽病、红腐病、铃疫病为主。而导致烂铃病及生发展的原因主要与多雨,棉田施用氮肥过多,棉株密度过大有关,尤其是与棉  相似文献   

16.
2.5%适乐时对棉花苗期病害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立枯病、炭疽病和红腐病是棉花苗期常发性重要病害。棉花育苗或直播时,若遇到低温和阴雨天气,苗期病害常严重发生,造成缺备断垄甚至大片死苗。2.5%适乐时悬浮种衣剂是新一代杂环类种子处理剂,为了解其对棉花苗期病害的防治效果。以及对棉苗生长发育的影响,我们进行了药效试验,以便为大面积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浅谈地膜棉苗烂根病侯保荣(新疆农业大学农学分院,乌鲁木齐,830052)棉苗烂根病是棉花生产之大敌,常造成缺苗断拢甚至重播,使产量和质量下降;尤其是大批重播,种子供不应求,混杂十分严重,加快了棉花黄枯萎病及其他病害的传播蔓延。1982—1989年,与...  相似文献   

18.
棉花烂铃分布特点及疏早蕾防烂铃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定点定株系统调查发现,炭疽病主要集中在3层果枝下的第2果节以内,其发病率沿开花顺序递减;疫病则主要分布在7层果枝以下,棉铃离地越近,发病率越高。棉铃的成熟程度及气温决定了炭疽病的分布形式,上述两因子加上棉铃离地高度,决定了疫病的分布形式,6月底至7月初对早发移栽棉人工或化学去除基部3层果枝上部分早蕾,可抬高棉花开花结铃部位,优化结铃模式,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对烂铃的防效可达25.5%-68.98%  相似文献   

19.
棉花苗期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赫长建 《河南农业》2008,(19):21-21
棉花苗期病害主要有立枯病、炭疽病、红腐病、猝倒病、黑斑病、褐斑病、枯萎病等。从播种到出苗后的整个苗期均可遭受多种病菌侵染,但其中又以立枯病、炭疽病为主,多种病害混合发生。苗期病害造成了烂籽、烂芽、烂根、茎腐。严重时出现死苗,造成缺苗断垄。在枯萎病重发区如气温骤升,棉花因维管束发生病害而极易引发青枯死苗。  相似文献   

20.
三大棉种对棉花主要病害抗性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L.),海岛棉(Gossypium barbadenes)、中棉(Gossypium ar-boreum L.)三大栽培棉种对棉花主要病害——枯萎病、黄萎病、苗病(炭疽病、红腐病、立枯病等复合症)具有不同的抗病性。随着我国棉花抗病育种目标由单抗一种病害,向抗两种或两种以上病害发展的今天,以往对某—病害抗性研究结果,已远不能满足多抗育种的需要,因此研究三大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